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广东佛山·高一统考开学考试)江南地区居民将房舍的一部分架设于河上,称作水阁,下图为水阁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美化居室环境 B.便于生活取水 C.扩展居住空间 D.利于冬季室内保温
2.有的水阁因年久失修变得破败,对其建筑遗产保护适宜采取( )
A.维持现状,保留真实样貌 B.做好记录,参照原样修复
C.进行拆除,然后重新建设 D.大力宣传,及时组织参观
【答案】1.C 2.B
【分析】1.地势平坦、湖沼水系众多,河汊纵横的江南地区,交通以河运为主,故居民多选择临河而居,居民将房舍的一部分架设于河上,主要为了增加利用空间,C项正确;美化居室环境、便于生活取水没有必要将房舍的一部分架设于河上,AB错;将房舍的一部分架设于河上,有利于通风散热,不利于冬季室内保温,故D错。所以本题选C。
2.有的水阁因年久失修已经变得破败,若维持现状,只能加速其损毁,不利于建筑遗产保护,A错;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应本着“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做好记录,参照原样修复,B正确,C错误;大力宣传,及时组织参观,不属于建筑遗产保护的措施,故排除D项。所以本题选B。
【点睛】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专门的建筑设计,形成不同的民居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
(2021下·浙江·高一校联考期中)潮州嵌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东省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嵌瓷装饰相对应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寒冷潮湿 C.干旱酷暑 D.温和多雨
4.下列地区中,嵌瓷建筑遗存较多的是( )
A.韩国 B.埃及 C.泰国 D.巴基斯坦
【答案】3.A 4.C
【分析】3.依据材料信息,嵌瓷是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是广东省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嵌瓷相对于我国其它传统的木雕、泥塑装饰,更能耐腐蚀,日晒雨淋不易褪色,与纬度低的广东潮汕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相适应,故A项正确;寒冷潮湿、干旱酷暑、温和多雨不是广东省沿海潮汕地区的气候特点,故BCD错,本题选A。
4.据所学可知,广东侨民较多,历史上有下南洋的传统,即向东南亚地区迁移,随着居民居住地的变化,侨民会将嵌瓷装饰带到当地,因此,东南亚嵌瓷建筑遗存较多,而泰国位于东南亚地区,故正确答案为C。ABD与实际情况不符。故选C。
【点睛】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
(2021·辽宁·高二统考学业考试)福建永定有典型的客家民居,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该民居遍布该县的每个乡村,它们布局合理、安全坚固,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图片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
A.B.C.D.
6.福建永定客家民居体现的地域文化是( )
A.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B.聚族而居,共御外敌
C.保护森林,人与环境共生 D.开拓精神,进取思想
【答案】5.A 6.B
【分析】5.本题一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解题,福建的土楼,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云南的竹楼知名度较高,体现了人类建筑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二是根据图文材料判断,“用夯土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土楼图片最为吻合,故本题选A。
6.四合院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A错误;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B正确;竹楼体现了保护森林,人与环境共生的文化,C错误;窑洞体现了开拓精神,进取思想的文化,D错误。故本题选B。
(2021·广东深圳·统考二模)古楼(一般指两层以上内部设有楼梯可攀登的房屋)作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民族悠久的历史,更代表了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下图表示我国现存1195座古楼的地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古楼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南方多北方少
③高原多平原少 ④乡村多城镇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高大的钟楼、鼓楼等报时警示类古楼大多分布在( )
A.平原城市 B.河谷城市 C.边境城市 D.山区城市
9.中国现存古楼的建筑材料丰富多样,主要由砖木、砖石、钢筋混凝土、木、土石、土木等构成。木结构古楼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答案】7.A 8.A 9.B
【分析】本题组以中国古建筑的中古楼为载体,以图文信息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考查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联系,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7.据图可知我国古楼的空间分布的特征是东多西少,南方多北方少,故①②正确;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且古楼数量多,故③错误;城镇是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古楼数量应多于乡村,故④错误。故选A。
8.由图可知,高大的钟楼、鼓楼等报时警示类古楼,华北地区最多,说明此类古楼主要分面在人口密集,历史悠久的平原城市,故A项正确。故选A。
9.我国古建筑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顺应自然的传统,木结构古楼分布最多的地区,也应当是林木资源丰富的地区,结合我国现存1195座古楼的地区分布图,在我国三大林区东北、西南、东南林区中,西南地区古楼数量最多,故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域文化:是指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的特定文化产物或现象。①地域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地域文化既有物质方面的差异,也有非物质方面的差异。③“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④地域文化是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时期内又是相对稳定的。
(2022上·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地名可以反映周围地理环境特征的一项指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名消失速度在加快,湖南省已经消失的老地名大概有3000~4000个。某些地名的消失,成为我们地名文化遗产上的一大遗憾。下图为湖南省行政村命名类型及个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反映湖南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资源丰富,建筑类型多样 B.地形复杂,水网密布
C.光热水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 D.自然条件优越,村民居住意愿高
11.湖南省地名中与“塘”“坪”“堰”相关的地理要素依次是( )
A.地形水文工程 B.水文地形意愿
C.水文地形工程 D.地形水文建筑
12.针对地名消失现状,下列具备普遍意义的措施是( )
①完善相关规定,建立地名更改标准,规范更改程序
②加强宣传和保护力度,节假日开展与地名相关的活动
③以多种形式加强民众意识,以名人名胜带动旅游发展
④借助社交建立社交账号,定期发布地名专题资料和信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0.B 11.C 12.D
【解析】10.如图所示,地形、水文命名个数最多,说明地形复杂,水网密布,B正确,ACD数量相对较少,ACD错误。故选B。
11.塘指水池,坪指平地,堰指水利工程,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以多种形式加强民众意识,以名人名胜带动旅游发展不具有普遍性,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③错误;完善相关规定,建立地名更改标准,规范更改程序、加强宣传和保护力度,节假日开展与地名相关的活动、借助社交建立社交账号,定期发布地名专题资料和信息具有普遍性,利于保护地名。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水源、植被、土壤等。
(2022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福建东部的古村落多位于丘陵地带,沿海平原和千米以上山地较少。近二三十年,古村落衰败明显。下图是目前该区域某古村落一角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古村落房屋建造时采用石块作为建筑材料,其优点是( )
A.保温隔热 B.加固地基 C.防潮防蛀 D.防火防盗
14.历史上,福建沿海平原古村落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B.平原数量少且面积不大
C.对外交通联系不便 D.易受气象海洋灾害影响
15.近二三十年,该区域古村落衰败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
A.城镇化快,遗弃拆除 B.灾害频发,受损倒塌
C.年代久远,老破失修 D.气候湿热,风化严重
【答案】13.C 14.D 15.A
【解析】13.福建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度大,物种丰富,古村落多处于丘陵地带,使用石块作为建筑材料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省成本,同时也可以防蛀防潮,C正确;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隔热保温不需要,A错误;防火防盗作用也不明显,D错误;从图片信息看,石块垒墙,也不完全是作为地基使用,B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14.历史上,村落建设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福建沿海平原多洪涝灾害和海洋灾害,对古村落建设影响较大,D正确;古村落占地面积不大,也不需要广阔的平原,B错误;福建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稍显落后,A错;与丘陵地带相比,沿海地区对外交通联系方便,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15.近二三十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人口外迁明显,使部分房子无人居住遭遗弃,甚至部分古村落被城镇占用拆除,A正确;灾害频发,受损倒塌、年代久远,老破失修、气候湿热,风化严重均不是近二三十年来的特有表现,BC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点睛】建筑风格是在各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生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建筑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地域文化发生变化,或者受其他地域文化的渗透影响,相应地,建筑风格也会随之变化。
二、综合题
16.(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文化区的概念是从地区的文化差异而来的,同一个文化区具有在文化上均一的共性。一般来讲,每一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以文化源地或文化区中心最为明显,向四周过渡带逐渐减弱,边缘地带各种文化现象相互混杂、重叠,缺乏明确的界限。因此,文化区的分界线就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同学者常划出不同的世界文化区。下图是对世界文化区的一种划分方法。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试从居住形式、语言、文化景观等方面,说出北美文化区的基本文化特征。
【答案】居住形式以现代性的高楼大厦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文化景观有教堂等。
【分析】本题以北美文化区为材料,涉及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本题要求从居住形式、语言、文化景观等方面进行回答,从图中来看,北美文化区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地区,此处以发达国家为主体,城市众多,居住形式以现代性的高楼大厦为主,美加等都以英语为主体,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其文化景观有教堂等。
17.(2022·江苏·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宁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地处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道宁盆地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材料二: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术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
材料三:道宁盆地位置图、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图、古宅天井景观图。
(1)道宁盆地古村落形成且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原因。
(2)试从通风、排蓄水、采光方面分析古宅的天井如何调节局地小气候。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答案】(1)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农耕发达。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2)天井与廊道构成环流系统,利于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天井里排水沟、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调节湿度,兼有防火功能;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采光条件。
(3)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整治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严禁过度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将重点传统古村落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宣传,提高村民保护古村落意识。
【分析】本题以道宁盆地位置图、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图、古宅天井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1)由材料“道宁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可知,地处山间盆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周围有山地围绕,气候温暖湿润;读图可知,区域 内有多条河流流经,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农耕发达。由材料“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可知,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2)由图可知,天井多用青石砖等材料,夏天在阳光照射下吸热快,温度高,廊道受光少,温度低,天井与廊道构成环流系统,利于通风,改善空气质量;由图可知,天井里设有排水沟、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调节湿度,兼有防火功能;由材料“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可知,天井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采光条件。
(3)根据材料“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可知,古村落交通不便,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整治美化农村人居环境;由材料“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术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可知,古村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严禁过度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将重点传统古村落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旅游活动,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保护性开发为村落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资金。有利于加强宣传,提高村民保护古村落意识。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广东佛山·高一统考开学考试)江南地区居民将房舍的一部分架设于河上,称作水阁,下图为水阁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美化居室环境 B.便于生活取水 C.扩展居住空间 D.利于冬季室内保温
2.有的水阁因年久失修变得破败,对其建筑遗产保护适宜采取( )
A.维持现状,保留真实样貌 B.做好记录,参照原样修复
C.进行拆除,然后重新建设 D.大力宣传,及时组织参观
(2021下·浙江·高一校联考期中)潮州嵌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东省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嵌瓷装饰相对应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寒冷潮湿 C.干旱酷暑 D.温和多雨
4.下列地区中,嵌瓷建筑遗存较多的是( )
A.韩国 B.埃及 C.泰国 D.巴基斯坦
(2021·辽宁·高二统考学业考试)福建永定有典型的客家民居,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该民居遍布该县的每个乡村,它们布局合理、安全坚固,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图片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
A.B.C.D.
6.福建永定客家民居体现的地域文化是( )
A.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B.聚族而居,共御外敌
C.保护森林,人与环境共生 D.开拓精神,进取思想
(2021·广东深圳·统考二模)古楼(一般指两层以上内部设有楼梯可攀登的房屋)作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民族悠久的历史,更代表了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下图表示我国现存1195座古楼的地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古楼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南方多北方少
③高原多平原少 ④乡村多城镇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高大的钟楼、鼓楼等报时警示类古楼大多分布在( )
A.平原城市 B.河谷城市 C.边境城市 D.山区城市
9.中国现存古楼的建筑材料丰富多样,主要由砖木、砖石、钢筋混凝土、木、土石、土木等构成。木结构古楼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2022上·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地名可以反映周围地理环境特征的一项指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名消失速度在加快,湖南省已经消失的老地名大概有3000~4000个。某些地名的消失,成为我们地名文化遗产上的一大遗憾。下图为湖南省行政村命名类型及个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反映湖南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资源丰富,建筑类型多样 B.地形复杂,水网密布
C.光热水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 D.自然条件优越,村民居住意愿高
11.湖南省地名中与“塘”“坪”“堰”相关的地理要素依次是( )
A.地形水文工程 B.水文地形意愿
C.水文地形工程 D.地形水文建筑
12.针对地名消失现状,下列具备普遍意义的措施是( )
①完善相关规定,建立地名更改标准,规范更改程序
②加强宣传和保护力度,节假日开展与地名相关的活动
③以多种形式加强民众意识,以名人名胜带动旅游发展
④借助社交建立社交账号,定期发布地名专题资料和信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上·浙江绍兴·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福建东部的古村落多位于丘陵地带,沿海平原和千米以上山地较少。近二三十年,古村落衰败明显。下图是目前该区域某古村落一角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古村落房屋建造时采用石块作为建筑材料,其优点是( )
A.保温隔热 B.加固地基 C.防潮防蛀 D.防火防盗
14.历史上,福建沿海平原古村落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B.平原数量少且面积不大
C.对外交通联系不便 D.易受气象海洋灾害影响
15.近二三十年,该区域古村落衰败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
A.城镇化快,遗弃拆除 B.灾害频发,受损倒塌
C.年代久远,老破失修 D.气候湿热,风化严重
二、综合题
16.(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文化区的概念是从地区的文化差异而来的,同一个文化区具有在文化上均一的共性。一般来讲,每一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以文化源地或文化区中心最为明显,向四周过渡带逐渐减弱,边缘地带各种文化现象相互混杂、重叠,缺乏明确的界限。因此,文化区的分界线就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同学者常划出不同的世界文化区。下图是对世界文化区的一种划分方法。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试从居住形式、语言、文化景观等方面,说出北美文化区的基本文化特征。
17.(2022·江苏·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宁盆地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地处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道宁盆地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材料二: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术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
材料三:道宁盆地位置图、上甘棠村古村落布局图、古宅天井景观图。
(1)道宁盆地古村落形成且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原因。
(2)试从通风、排蓄水、采光方面分析古宅的天井如何调节局地小气候。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