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3城镇化(B)(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3城镇化(B)(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11:55:1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3城镇化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上·吉林·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德国在城市化进程早期,为了扩大城市规模、提高经济总量,往往采取“集中式”城镇化。随着城镇的发展,该模式弊端日益突出,为了解决“集中式”出现的问题,德国通过立法和规划确立了“去中心化”发展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德国早期“集中式”城镇化的弊端是( )
A.浪费土地多 B.建设投资高
C.生产协作差 D.地区污染重
2.“集中式”向“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采取的措施( )
A.重点发展小城市 B.行政机构分散化
C.扶持知名高校 D.大跨度调配资源
【答案】1.D 2.B
【解析】1.城市集中分布会提高土地利用率,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少,社会区域协调度高,但城市分布集中会使得人口、工业集中分布,局部污染加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去中心化”发展不只重点发展小城市,也要发展中、大城市,A错。行政机构分散有利于分散政府职能,有利于“去中心化”,B正确。扶持知名高校会使得集聚效益加强,C错。城市集中分布需要大跨度调配资源,故D错。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点睛】卫星城市的意义和作用:分散城市的工业和人口,避免城市过分膨胀,使大城市发展得更为合理、健康、平衡、协调。具有相对独立和一定规模的城市,是母城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能缓解人口压力、环境压力、交通压力,分担城市职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2024上·江苏·高二学业考试)2021年年末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94%,与2020年年末相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下图为“2021年年末江苏各市城镇化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低于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城市有( )
A.连云港、南京
B.淮安、苏州
C.徐州、宿迁
D.无锡、泰州
4.苏南、苏北两地城镇化率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交通便捷程度 B.经济发展差距
C.人口密集程度 D.居民收入水平
【答案】3.C 4.B
【解析】3.读图结合材料信息,2021年年末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94%,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泰州城镇化率在60%~70%,低于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南京、苏州、无锡城镇化率大于80%,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结合所学知识,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苏南地区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发展水平高,而苏北地区经济发展较慢,所以苏南、苏北城镇化率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B正确。与交通便捷程度关系不大,A错误。城镇化水平高,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两者不是苏南、苏北两地城镇化率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C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决定性力量。除经济力量的推动外,城市化发展机制中所包含的乡村人口迁移机制还是要依赖于政府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人口政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由于城市是工业的孕育地,城市的工业生产不同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倾向于集中布局,追求土地集约化利用,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同时,工业化的发展为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带来了可能。并且,工业化的高水平发展也意味着城市服务业水平的提高,而城镇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因此,工业化便成为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分别是重庆市悦来生态城规划图(左图)及重庆市地形景观图(右图),其规划依托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站点,采用城市层级的TOD模式。TOD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合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5.从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的角度分析,TOD模式的优势是( )
A.方便居民出行 B.缓解城市用地不足
C.减少碳排放 D.缓解交通拥堵
6.TOD模式更适合哪种城市( )
A.乡镇 B.县城
C.中小城市 D.一线大城市
7.重庆市处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带,其主要地质成因是( )
A.地壳水平挤压 B.流水侵蚀
C.地壳断裂抬升 D.风力堆积
【答案】5.B 6.D 7.A
【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TOD模式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合用途”,以发达的公共交通作为支撑,最大程度地集约化利用土地,避免了大城市因人口众多而引起的交通拥堵,进而无限扩张的弊端,B正确;而方便居民出行、减少碳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均不属于从从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的角度进行分析,ACD错误。故选B。
6.由上题分析可知,TOD模式能有效避免大城市因人口众多而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该类问题在乡镇、县城、中小城市不明显,因此更适合一线太城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读图可知,川东平行岭谷褶皱明显,因此川东平行岭谷是在地壳运动水平挤压形成褶皱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也有受到外力的流水经蚀等作用的影响,但内力占主导。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加重等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等。解决措施可以通过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进行合理规划,改善交通和居条件,如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工业区,适当分散污染源等。
(2020上·内蒙古赤峰·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2020年4月22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召开推进城中村、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部署,研究推进成都市城中村、老旧院落改造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城中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 )
A.工商业 B.农牧业 C.第一产业 D.旅游业
9.大量“城中村”的存在,说明( )
A.城市经济发展快 B.城市功能区分化快 C.城市化速度太快 D.城市人口增长快
10.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重建的首要工作是( )
A.进行拆迁补偿 B.完善社会保障 C.搞好城市规划 D.治理环境污染
【答案】8.A 9.C 10.C
【解析】8.据材料,“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此时“城中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工商业,A正确;B、C错误。城中村为老旧院环境条件差,无法发展旅游业,D错误。故选A。
9.结合材料可知,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从而出现了“城中村” ,C正确;城市经济发展快,城市化一般也会比较快,两者速度相匹配不会出现“城中村”,A错误;城市功能区分化快,不利于“城中村”的出现,B错误;城市人口增长快,与“城中村”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C。
10.结合材料可知,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从而出现了“城中村”,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有较好的规划才能使城市各项工作得到良好发展,C正确;进行拆迁补偿、完善社会保障、治理环境污染不是改造、重建的首要工作,ABD错误。故选C。
【点睛】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然实行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 ;或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2023上·山西大同·高一大同市第二中学校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城市下游某水文观测站强降水期间记录的城市发展前、后两次径流过程曲线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11.由图示可知( )
A.表示的是城市发展前的径流过程 B.城市发展前的径流峰值较高
C.城市发展后的径流洪峰出现时间晚 D.城市发展后的径流汇流较快
12.图中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城市下渗量减少 B.城市内降水增多 C.城市地表径流减少 D.城市植被蒸腾减少
【答案】11.D 12.A
【解析】11.结合图示,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河流流量,可以看出,Q1河流洪峰流量较大且洪峰提前,Q2河流洪峰流量较小且洪峰滞后,根据所学知识,城市发展前,植被覆盖率高,路面硬化少,地表水下渗多,雨季河流水位不会太高,城市发展后,由于路面硬化,使得地表水下渗减少,雨季时降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河流水位暴涨,使得河流洪峰流量较大且洪峰提前。故可判断Q1表示的是城市发展后的径流过程,A错误;城市发展前的径流峰值较低,B错误;城市发展后的径流洪峰出现时间早,C错误;城市发展后路面硬化,地表径流增多,径流汇流较快,D正确。故选D。
12.根据上题分析,图中河流随时间流量变化特征主要与城市建设有关,城市建设前,路面硬化少,地表水下渗多,使得河流雨季水位不会太高,城市建设后,路面硬化多,地表水下渗少,使得河流雨季水位暴涨且洪峰时间提前,A正确;图中现象与城市降水和植被蒸腾无关,BD错误;城市地表径流减少会使河流流量减小,不符合城市发展后的实际情况,C错误。故选A。
【点睛】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2024·西藏拉萨·校联考一模)我国豫东平原上的某产粮大县,其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表示意该县村庄2006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的变化(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大于1表示该地为人口净迁入,小于1表示该地为人口净迁出),下图示意2006年和2020年该县县城、镇区、村域常住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 2006年 2020年
村庄数量/个 占比/% 村庄数量/个 占比/%
≤0.60 0 0.00 14 2.79
0.60~0.80 10 1.99 102 20.32
0.80~1.00 472 94.02 360 71.71
≥1.00 20 3.99 26 5.18
13.与2006年相比,2020年( )
A.人口净迁入的村庄减少 B.农村人口迁出人数增多
C.全县户籍人口总数减少 D.城镇人口增量等于农村人口减量
14.该县人口向本地城镇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城镇办学条件较好
C.村庄特色产业发展 D.城乡交通通达度高
15.该县人口的分布变化格局使得( )
A.城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B.农村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C.农村劳动人口比重大 D.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大
【答案】13.B 14.B 15.A
【解析】13.读表格信息可知,2006年人口净迁入的村庄有20个,2020年有26个,数量增多,故A错误;村域人口占比由2006年的90.3%降至2020年的75.38%,说明农村人口迁出人数增多,故B 正确;材料信息只能推知各类人口比例变化,不能得知人口总数、户籍人口变化情况,故C错误;城镇人口的增量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因此不会等于农村人口减量,故D错误。故选B。
14.由材料可知,该地区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说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办学条件较好,为了小孩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B正确。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不是导致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A错误。村庄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经济达到发展,会减缓人口人口向城镇迁移,C错误。城乡交通通达度高,农民会选择在农村居住,会减缓人口人口向城镇迁移,D错误。故选B。
15.读图可知,该县人口分布变化格局是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A正确。农村人口外迁,劳动力不足,农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农村劳动人口比重下降,BC错误。大量年轻人和小孩迁往城镇,老年人多留守农村,故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变小,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二、综合题
16.(2023上·贵州六盘水·高一统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集中,易降暴雨,大城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易产生城市内涝。因此,为减少城市内涝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常通过特定的措施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城市在城市行道两侧植树中采取的措施,甲图中行道树下铺设石块,乙图中行道树下铺设塑料网。
(1)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2)甲、乙两措施中,对地表径流改善较为明显的是 ,并说出理由。
(3)分析图示措施在治理城市内涝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城市下垫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较少,地表径流量大;城市中绿地数量少,涵养水源、滞流地表径流的作用弱;北方降水集中,易降暴雨,短时间内地表径流量大。
(2) 乙 理由:与甲相比,乙近地面铺设塑料网,透水性较强;地表径流容易流入树木周边;利于阻滞地表径流和增加地表径流下渗量。
(3)行道树下铺设石块或塑料网,降水时利于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石块或塑料网滞流作用明显,缩短地表径流汇聚时间。
【分析】本题以城市内涝为背景材料,涉及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城市下垫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较少,地表径流量大;城市中绿地数量少,涵养水源、滞流地表径流的作用弱;北方降水集中,易降暴雨,短时间内地表径流量大。
(2)读图可知,甲图中行道树下铺设石块,乙图中行道树下铺设塑料网,铺设塑料网的透水性较铺设石块强,下渗量大;地表径流下渗后更容易流入树木周边;塑料网没有高出地面,利于阻滞地表径流和增加地表径流下渗量;故对地表径流改善较为明显的是乙。
(3)城市内涝是因城市地面硬化导致雨水下渗少,地表径流快速增加,行道树下铺设石块或塑料网,降水时利于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减轻内涝;石块或塑料网滞流作用明显,缩短地表径流汇聚时间,降低汇水量。
17.(2023上·江苏徐州·高二统考阶段练习)下图分别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镇化水平统计图、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2)读左图可知,2010年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约为 ,从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3)由右图可知,2010年江苏省三大产业主要以 为主,占比约为 ,工业化水平较贵州省 。
(4)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是 。
【答案】(1) 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 60% 两省城市化水平都有所提高
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同时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3) 第二产业 51% 高
(4)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也提高了当地的工业化水平
【分析】本题以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镇化水平统计图、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统计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城镇化表现、城镇化发展特点、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从“江苏省和贵州省城市化水平统计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约为60%,从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相同点是两省城市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不同点是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同时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3)从“江苏省和贵州省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二产业比重约为51% ,贵州省第二产业比重约为39%,江苏省工业化水平比贵州高。
(4)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是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也提高了当地的工业化水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3城镇化(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上·吉林·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德国在城市化进程早期,为了扩大城市规模、提高经济总量,往往采取“集中式”城镇化。随着城镇的发展,该模式弊端日益突出,为了解决“集中式”出现的问题,德国通过立法和规划确立了“去中心化”发展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德国早期“集中式”城镇化的弊端是( )
A.浪费土地多 B.建设投资高
C.生产协作差 D.地区污染重
2.“集中式”向“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采取的措施( )
A.重点发展小城市 B.行政机构分散化
C.扶持知名高校 D.大跨度调配资源
(2024上·江苏·高二学业考试)2021年年末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94%,与2020年年末相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下图为“2021年年末江苏各市城镇化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低于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城市有( )
A.连云港、南京
B.淮安、苏州
C.徐州、宿迁
D.无锡、泰州
4.苏南、苏北两地城镇化率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交通便捷程度 B.经济发展差距
C.人口密集程度 D.居民收入水平
(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分别是重庆市悦来生态城规划图(左图)及重庆市地形景观图(右图),其规划依托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站点,采用城市层级的TOD模式。TOD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合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5.从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的角度分析,TOD模式的优势是( )
A.方便居民出行 B.缓解城市用地不足
C.减少碳排放 D.缓解交通拥堵
6.TOD模式更适合哪种城市( )
A.乡镇 B.县城
C.中小城市 D.一线大城市
7.重庆市处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带,其主要地质成因是( )
A.地壳水平挤压 B.流水侵蚀
C.地壳断裂抬升 D.风力堆积
(2020上·内蒙古赤峰·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2020年4月22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召开推进城中村、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部署,研究推进成都市城中村、老旧院落改造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城中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 )
A.工商业 B.农牧业 C.第一产业 D.旅游业
9.大量“城中村”的存在,说明( )
A.城市经济发展快 B.城市功能区分化快 C.城市化速度太快 D.城市人口增长快
10.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重建的首要工作是( )
A.进行拆迁补偿 B.完善社会保障 C.搞好城市规划 D.治理环境污染
(2023上·山西大同·高一大同市第二中学校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城市下游某水文观测站强降水期间记录的城市发展前、后两次径流过程曲线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11.由图示可知( )
A.表示的是城市发展前的径流过程 B.城市发展前的径流峰值较高
C.城市发展后的径流洪峰出现时间晚 D.城市发展后的径流汇流较快
12.图中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城市下渗量减少 B.城市内降水增多 C.城市地表径流减少 D.城市植被蒸腾减少
(2024·西藏拉萨·校联考一模)我国豫东平原上的某产粮大县,其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表示意该县村庄2006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的变化(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大于1表示该地为人口净迁入,小于1表示该地为人口净迁出),下图示意2006年和2020年该县县城、镇区、村域常住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 2006年 2020年
村庄数量/个 占比/% 村庄数量/个 占比/%
≤0.60 0 0.00 14 2.79
0.60~0.80 10 1.99 102 20.32
0.80~1.00 472 94.02 360 71.71
≥1.00 20 3.99 26 5.18
13.与2006年相比,2020年( )
A.人口净迁入的村庄减少 B.农村人口迁出人数增多
C.全县户籍人口总数减少 D.城镇人口增量等于农村人口减量
14.该县人口向本地城镇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城镇办学条件较好
C.村庄特色产业发展 D.城乡交通通达度高
15.该县人口的分布变化格局使得( )
A.城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B.农村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C.农村劳动人口比重大 D.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大
二、综合题
16.(2023上·贵州六盘水·高一统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集中,易降暴雨,大城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易产生城市内涝。因此,为减少城市内涝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常通过特定的措施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城市在城市行道两侧植树中采取的措施,甲图中行道树下铺设石块,乙图中行道树下铺设塑料网。
(1)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2)甲、乙两措施中,对地表径流改善较为明显的是 ,并说出理由。
(3)分析图示措施在治理城市内涝中所起的作用。
17.(2023上·江苏徐州·高二统考阶段练习)下图分别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镇化水平统计图、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2)读左图可知,2010年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约为 ,从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3)由右图可知,2010年江苏省三大产业主要以 为主,占比约为 ,工业化水平较贵州省 。
(4)工业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