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1.2石油与国家安全(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下·全国·高二课堂例题)我国能源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区域产出的能源除了满足本区域消费外,还有盈余;有的区域产出的能源则不能满足本区域的需求。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主要能源输出区和输入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能源消费结构是( )
A.多煤、少油、缺气 B.多新能源、少常规能源
C.多可再生能源、少非可再生能源 D.多油气、少煤炭
2.下列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关于我国区域能源生产和消费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
C.四川煤炭和天然气能源丰富 D.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
4.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 )
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5.读图可知( )
A.能源输出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B.山西省的产煤量居全国首位
C.陕西省能源消费有盈余
D.能源输出区的环境污染较东部地区严重
【答案】1.A 2.D 3.D 4.C 5.C
【解析】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受我国能源资源储藏量和开采量的影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开采量大,油气储量不足,且开采量少,所以长期以来形成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消费结构,A正确、D错误;我国近些年不断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但消费结构仍以煤炭等常规能源、非可再生资源为主,BC错误。故选A。
2.由所学知识可知,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华北地区的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A错误;东部沿海消费的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目前核电占比较小,B错误;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煤炭资源较少,C错误;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4.北方煤多,向南运,但磷多在南方,A错误;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水电,B错误;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由北向南—北煤南运,C正确;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主要是石油,不是煤和水资源,D错误。故选C。
5.我国能源输出区不全位于西部地区,如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A错误;据图不能直接得知山西省产煤量,B错误;据图可知,陕西省位于我国能源输出区,说明其能源消费有盈余,C正确;因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活动强度大,排放废弃物多,故能源输出区的环境污染不一定都比东部地区严重,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对能源消费产生巨大的需求。我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我国能源供需特点是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油气资源相对短缺;消费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2023下·山东威海·高二统考期末)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降低运输能源的风险,目前我国有4条已建成和在建的石油进口陆上通道(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加强多条输油管道建设的目的是( )
A.提升石油对外依存度 B.加强国外石油勘探开采
C.增强石油供给能力 D.提高石油生产技术
7.有关中缅输油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多年冻土层,技术要求高 B.经过荒漠无人区,建设难度大
C.缩短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成本 D.途经多个国家,增加运输风险
【答案】6.C 7.C
【解析】6.提升石油对外依存度,不利于我国能源安全,A错误;我国加强多条输油管道的建设,不是为了加强国外石油的勘探和开采,而是为了增强我国国内的石油供给能力,B错误,C正确;加强输油管道建设,不能提高石油生产技术,D错误。故选C。
7.中缅输油管道大部分位于低纬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沿线气候总体上体现为高温多雨,无冻土和荒漠分布,AB错误;据图可知,经中缅石油管道运输石油,可以避免经过马六甲海峡,有利于缩短运输里程从而降低运输成本,C正确;由于缅甸与我国接壤,途径国家较少,有利于降低运输风险,D错误。故选C。
【点睛】中缅油气管道建成运营对中国的意义:①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实现油气进口的多元化;②开辟一条更安全的内陆石油通道,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③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现状,促进经济发展;④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大气压力;⑤促进西部大开发,深化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合作;⑥管道运输,输油线路安全,节省运输费用;⑦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2023下·辽宁抚顺·高二校联考期末)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陆海相通,互为近邻,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从石油贸易角度来看,东北亚各国的石油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差距较大,由此使各国在石油供需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标准化中心性是学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代表占据越重要的地位。下表示意东北亚区域内国家石油贸易网络标准化中心性。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标准化中心性/%
2001年 2005年 2009年 2013年
中国 14.55 10.60 10.53 10.40
日本 10.74 2.04 4.31 5.30
俄罗斯 5.29 11.46 13.96 15.17
蒙古 0.04 0.02 0.18 0.27
韩国 0 0 0 0
8.东北亚区域内与其他各国的石油贸易往来量快速增长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蒙古
9.在2001--2013年东北亚区域内,我国( )
A.石油贸易占据重要地位 B.石油资源濒临枯竭
C.石油消耗量逐年减少 D.石油出口量持续增加
10.从长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来看,我国应( )
①拓展多元化石油进口渠道
②不断挖掘国内石油生产潜力
③扩大对外出口石油
④限制发展第二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8.C 9.A 10.A
【解析】8.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家,从表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标准化中心性数值增幅最大,说明东北亚区域内与其他各国的石油贸易往来量快速增长的国家是俄罗斯,日本、蒙古标准化中心性数值先减小后增大,中国标准化中心性数值持续减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我国石油资源生产量大,但是需求量更大,需要大量进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我国石油资源没有枯竭,B、D错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石油消耗量逐年提高,C错误;标准化中心性是学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标,其数值总大,代表占据越重要的地位。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标准化中心性数值大,说明在2001-2013年东北亚区域内,我国石油贸易占据重要地位,A正确。故选A。
10.从长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来看,我国应拓展多元化石油进口渠道,保障我国能源安全,①正确;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不能限制发展第二产业,④错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不能扩大对外出口石油,③错误;我国石油需求量大,需要不断挖掘国内石油生产潜力来保障石油供应,②正确。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023下·江苏淮安·高二淮阴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23年2月,我国首个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在山东海阳核电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核电供暖是核电厂与热力公司合作供暖,以已经发过电的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用户家中。海阳市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核能综合利用让山东海阳市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脱颖而出。完成下面小题。
11.与燃煤供暖相比,核电余热供暖的优势有( )
①更稳定②更安全③更清洁④更便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海阳市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发达,资金实力雄厚 B.核能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好
C.人口众多,供暖需求量大 D.体制创新,政策扶持
13.海阳市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的意义有( )
①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淡化
②促进新型清洁能源的发展
③与海上风电等互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④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11.D 12.D 13.D
【解析】11.核电余热供暖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③正确;核电余热供暖能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④正确;燃煤供暖也较稳定,①错误;燃煤供暖更安全,②错误。综上所述,③④组合正确,所以选D。
1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海阳市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是依靠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说明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且跨传统区域的界限,实现了体制的创新,D正确;海阳市为县级市,资金力量不雄厚,A错误;核能发展历史悠久是海阳能够实现核能供暖的前提条件,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海阳为县级市,人口数量较少,C错误。所以选D。
13.推动核能综合利用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淡化,缓解水资源紧张,①正确;能够促进促进氢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发展,②正确;与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实现互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③正确;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所以选D。
【点睛】核能供暖主要是从核电机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厂外供热企业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整个过程中,只发生了蒸汽加热水和水加热水两个步骤,核电站与供暖用户间有多道回路进行隔离;每个回路间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更不会有任何放射性物质进入用户暖气管道的可能;热水也只在小区内封闭循环,与核电厂层层隔离,没有任何接触,十分安全。
(2023下·新疆喀什·高二校考阶段练习) 松嫩平原某一类矿产资源最为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松嫩平原矿产资源最有可能的是( )
A.铝土
B.铁矿
C.石油
D.天然气
15.以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工业,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丰富的动力
B.廉价的劳动力
C.发达的科技
D.广阔的消费市场
【答案】14.C 15.D
【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全国知名的大庆油田就位于松嫩平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根据上题可知,该矿产为石油,以石油为原料的工业(如石油化工工业等)为市场导向型工业,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广阔的消费市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原料指向型工业,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等,属于原料不便于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原料产地附近;动力指向型工业,如钢铁厂、冶金厂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一般布局在接近能源供应地的地方;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如普通服装制造厂、电子装配厂等,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一般布局在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如集成电路、卫星等,对技术要求高,一般布局在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市场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制造厂、家具制造厂、石油化工厂等,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一般布局在接近消费市场的地方。
二、综合题
16.(2023上·浙江绍兴·高三绍兴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是我国能源生产大省,境内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得益于优越的气候与地形条件,水电资源极其丰富,长期以来是我国外输水电第一大省,同时却也是我国外购电力大省,为平衡供电与用电需求,四川寻求扩大火电生产比重。
材料二2022年入夏以来,四川遭遇历史极端天气,原本应是大量外输电力的夏季却遭遇严重电力短缺。图1为四川省2021年发电结构占比图,图2为2022年7—8月份部分气候资料对比图。
(1)描述四川省电力结构特点。
(2)说明2022年夏季产生严重电力短缺的原因。
(3)说出四川寻求扩大火电比重来平衡供电与用电需求的理由。
【答案】(1)电力结构相对单一;清洁能源为主;水电比重最高,火电比重较低;新能源比重很低。
(2)2022年夏季降水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河流流量锐减,水力发电不足;2022年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居民用电量剧增。
(3)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太阳能发电潜力小;四川盆地风力资源相对匮乏,风力发电潜力小;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力发电季节波动明显,冬季枯水期发电不足;油气资源丰富,火力发电条件好;火力发电调节能力强,稳定性好。
【分析】本题以四川省为材料,涉及能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能源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四川省2021年发电结构占比中水力发电的占比最高,火力发电的占比较低;电力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清洁能源为主;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比重较低。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四川电力以水电为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22年夏季的降水量较历史平均水平低,河流流量大幅减少,水力发电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严重电力短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22年夏季高温天数较历史平均水平高,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居民用电量增加。
(3)四川以盆地地形为主,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能资源匮乏,太阳能发电潜力较低;四川盆地周围为高大山系,风力较小,风能资源匮乏,风力发电潜力较低;四川电力结构稳定性不足,由于四川地区新能源发电条件不佳,外加水力发电的季节波动,亟需用稳定且调节能力强的电力来稳定电力供应;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火力发电条件好;火力发电受天气、季节等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强,能够平衡供电与用电需求。
17.(2023·天津滨海新·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摩尔曼斯克地处俄罗斯西北部(下图)。历史上,该地因特殊的战略位置成为城市;近现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建有北冰洋上著名的军商两用不冻港。俄罗斯科学院在摩尔曼斯克设立的科研分中心,在多个领域培养出大量专家学者。近年来,随着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摩尔曼斯克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科研力量的支持下,摩尔曼斯克打造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2020年,摩尔曼斯克向中国供应首批石油。
(1)分析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原因。
(2)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摩尔曼斯克港的建设相得益彰,请对此作出解释。
(3)分析科研力量的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带来的效益。
(4)说明中国从摩尔曼斯克进口石油的主要原因。
【答案】(1)摩尔曼斯克港是军商两用不冻港,战略地位重要,国家科研投入多;俄罗斯科学院科研分中心的设立,有助于当地科研实力的提升;摩尔曼斯克及其附近地区纬度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环境条件复杂、生物资源独特,为科研提供丰富的研究对象。
(2)港口为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提供后援物资保障;港口能够停泊满足油气资源开发要求的特种船只;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大量外运增加了港口的吞吐量,增加港口功能的多样性,促进港口的长效发展。
(3)科研力量的注入,有助于促进资源深加工技术的进步,延长产业链,具有经济效益;有利于提供大量高收入就业岗位,具有社会效益;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具有生态效益。
(4)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大;中国为保障能源安全,倡导多渠道从国外进口石油;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海外合作,推动北极地区资源的合作与开发。
【分析】本题以摩尔曼斯克地区图为情境,设置四道小题,考查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原因与科研力量的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带来的效益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原因主要从战略地位,科研院校以及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摩尔曼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并且其附近地区纬度高,所以环境条件复杂、生物资源独特,能够为科研提供丰富的研究对象。从科研院校的角度来说,俄罗斯科学院在摩尔曼斯克设立的科研分中心,在多个领域培养出大量专家学者,所以俄罗斯科学院科研分中心的设立,有助于当地科研实力的提升。从战略地位的角度来说,摩尔曼斯克建有北冰洋上著名的军商两用不冻港,战略地位重要,所以国家科研投入多,因此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2)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摩尔曼斯克港的建设相得益彰,对油气资源开发的好处主要从港口提供物资与停泊特种船只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提供物资的角度来说,港口为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提供后援物资保障。从停泊特种船只的角度来说,港口能够停泊满足油气资源开发要求的特种船只。对摩尔曼斯克港建设的好处主要从吞吐量与功能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吞吐量的角度来说,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大量外运增加了港口的吞吐量。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能够增加港口功能的多样性,促进了港口的长效发展,所以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摩尔曼斯克港的建设相得益彰。
(3)科研力量的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角度来分析。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科研力量的注入,有助于促进资源深加工技术的进步,延长产业链,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说,科研力量的注入能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污染,能够带来生态效益。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科研力量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有利于提供大量高收入就业岗位,能够带来社会效益。
(4)中国从摩尔曼斯克进口石油的主要原因主要从需求量,能源安全以及国际合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石油需求量的角度来说,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大,所以中国从摩尔曼斯克进口石油。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说,中国为保障能源安全,倡导多渠道从国外进口石油,从国际合作的角度来说,由于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海外合作,为了推动北极地区资源的合作与开发,所以中国从摩尔曼斯克进口石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1.2石油与国家安全(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下·全国·高二课堂例题)我国能源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区域产出的能源除了满足本区域消费外,还有盈余;有的区域产出的能源则不能满足本区域的需求。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主要能源输出区和输入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能源消费结构是( )
A.多煤、少油、缺气 B.多新能源、少常规能源
C.多可再生能源、少非可再生能源 D.多油气、少煤炭
2.下列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关于我国区域能源生产和消费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
C.四川煤炭和天然气能源丰富 D.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
4.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 )
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5.读图可知( )
A.能源输出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B.山西省的产煤量居全国首位
C.陕西省能源消费有盈余
D.能源输出区的环境污染较东部地区严重
(2023下·山东威海·高二统考期末)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降低运输能源的风险,目前我国有4条已建成和在建的石油进口陆上通道(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加强多条输油管道建设的目的是( )
A.提升石油对外依存度 B.加强国外石油勘探开采
C.增强石油供给能力 D.提高石油生产技术
7.有关中缅输油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多年冻土层,技术要求高 B.经过荒漠无人区,建设难度大
C.缩短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成本 D.途经多个国家,增加运输风险
(2023下·辽宁抚顺·高二校联考期末)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陆海相通,互为近邻,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从石油贸易角度来看,东北亚各国的石油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差距较大,由此使各国在石油供需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标准化中心性是学者用于研究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代表占据越重要的地位。下表示意东北亚区域内国家石油贸易网络标准化中心性。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标准化中心性/%
2001年 2005年 2009年 2013年
中国 14.55 10.60 10.53 10.40
日本 10.74 2.04 4.31 5.30
俄罗斯 5.29 11.46 13.96 15.17
蒙古 0.04 0.02 0.18 0.27
韩国 0 0 0 0
8.东北亚区域内与其他各国的石油贸易往来量快速增长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蒙古
9.在2001--2013年东北亚区域内,我国( )
A.石油贸易占据重要地位 B.石油资源濒临枯竭
C.石油消耗量逐年减少 D.石油出口量持续增加
10.从长期的石油安全和石油供需角度来看,我国应( )
①拓展多元化石油进口渠道
②不断挖掘国内石油生产潜力
③扩大对外出口石油
④限制发展第二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下·江苏淮安·高二淮阴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23年2月,我国首个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在山东海阳核电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核电供暖是核电厂与热力公司合作供暖,以已经发过电的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用户家中。海阳市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核能综合利用让山东海阳市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脱颖而出。完成下面小题。
11.与燃煤供暖相比,核电余热供暖的优势有( )
①更稳定②更安全③更清洁④更便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海阳市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发达,资金实力雄厚 B.核能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好
C.人口众多,供暖需求量大 D.体制创新,政策扶持
13.海阳市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的意义有( )
①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淡化
②促进新型清洁能源的发展
③与海上风电等互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④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023下·新疆喀什·高二校考阶段练习) 松嫩平原某一类矿产资源最为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松嫩平原矿产资源最有可能的是( )
A.铝土
B.铁矿
C.石油
D.天然气
15.以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工业,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丰富的动力
B.廉价的劳动力
C.发达的科技
D.广阔的消费市场
二、综合题
16.(2023上·浙江绍兴·高三绍兴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是我国能源生产大省,境内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得益于优越的气候与地形条件,水电资源极其丰富,长期以来是我国外输水电第一大省,同时却也是我国外购电力大省,为平衡供电与用电需求,四川寻求扩大火电生产比重。
材料二2022年入夏以来,四川遭遇历史极端天气,原本应是大量外输电力的夏季却遭遇严重电力短缺。图1为四川省2021年发电结构占比图,图2为2022年7—8月份部分气候资料对比图。
(1)描述四川省电力结构特点。
(2)说明2022年夏季产生严重电力短缺的原因。
(3)说出四川寻求扩大火电比重来平衡供电与用电需求的理由。
17.(2023·天津滨海新·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摩尔曼斯克地处俄罗斯西北部(下图)。历史上,该地因特殊的战略位置成为城市;近现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建有北冰洋上著名的军商两用不冻港。俄罗斯科学院在摩尔曼斯克设立的科研分中心,在多个领域培养出大量专家学者。近年来,随着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摩尔曼斯克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科研力量的支持下,摩尔曼斯克打造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2020年,摩尔曼斯克向中国供应首批石油。
(1)分析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原因。
(2)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摩尔曼斯克港的建设相得益彰,请对此作出解释。
(3)分析科研力量的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带来的效益。
(4)说明中国从摩尔曼斯克进口石油的主要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