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1.3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A)(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1.3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A)(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12:16: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1.3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上·云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粮食安全一直是关乎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人口占全球的l/5,耕地却仅占全球的8%,粮食安全保障面临多重挑战,如果未来中长期气候继续变暖,将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据此完成下题。
1.如果未来中长期气候继续变暖将严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2.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最优措施是( )
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B.扩大优质产田面积
C.培育优质粮食品种 D.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答案】1.B 2.C
【解析】1.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危害人体健康,与粮食的产量无关,A与题意不符。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故B正确。气候变暖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许多物种可能灭绝,与粮食的产量无关,C与题意不符。气候变暖不会直接影响土壤肥力,D与题意不符。故选B。
2.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并不是最优措施,A错误。我国优质产田面积有限,扩大面积难度大,B错误。优质粮食品种的单产量比传统粮食品种的大,培育优质粮食品种能够提高单产,C正确。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增加粮食数量少,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的气候变暖主要原因: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者大量砍伐森林并焚烧,从而产生了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剧增导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渐增大,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会直接影响到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023上·云南文山·高一校考阶段练习)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农业生产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是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B.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一级阶梯
C.旱地主要分布在内流区 D.水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
4.据图可以推测( )
A.青藏地区以林业为主 B.南方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C.西北地区不能发展种植业 D.北方地区以旱地作物为主
5.为了切实保护耕地,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大力开垦草地,增加耕地面积 B.全国同时休耕,提高耕地质量
C.科学种田,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D.在荒山植树造林,扩大林地面积
【答案】3.A 4.D 5.C
【解析】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阶梯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A正确,B错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主要是旱地,旱地主要分布在外流区;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主要是水田,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CD错误。故选A。
4.据图可知,青藏地区以草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A错误;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发展种植业,B错误;西北地区地势平坦的高原和低缓丘陵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可以种植小麦、油菜、甜菜等,可以发展种植业,C错误;北方地区以旱地作物为主,D正确。故选D。
5.大力开垦草地,增加耕地面积,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问题,A错误;全国同时休耕,提高耕地质量做法太绝对,B错误;科学种田,实行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是正确的做法,C正确;不是所有的荒山都适合植树造林,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部山区,其中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2023·广东·模拟预测)太湖流域是我国粮食高产区。图是1985—2010年太湖流域粮食生产变动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太湖流域粮食生产变动会造成( )
A.粮食供应危机 B.农业产值下降 C.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 D.复种指数下降
7.2003年后太湖流域粮食单产提高,主要得益于( )
A.农业技术的进步 B.市场需求量的增大 C.生产规模的扩大 D.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答案】6.C 7.A
【解析】6.由图可知,太湖流域粮食总产量较高,人均粮食产量较多,不会引发粮食供应危机,但图示时段太湖流域粮食总产量总体减少,商品粮市场供应减少,商品粮食基地地位有所下降,故A错误,C正确;农业产值包含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值,粮食生产变动不一定会导致农业产值下降,B错误;长三角地区对蔬菜等农副产品需求增大,复种指数可能提高,D错误。故选择C。
7.本题结合太湖流域粮食生产的相关素材,培养考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农业技术进步促进粮食单产提高,A正确;市场需求是动力因素,与提高单产关系不大,且国内粮食市场需求总体平稳,B错误;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机械化水平对单产提高的作用不明显,C、D错误。故选择A。
【点睛】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 1、人口增加,耕地减少; 2、水土污染严重; 3、自然灾害频发; 4、农业相关设施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 5、农民科技素质不足等。
(2023上·福建·高一晋江市侨声中学统考期末)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这与落实我国制定的农田基本保护条例等因素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农事活动能在基本农田进行的是( )
A.挖塘养鱼 B.种植水稻 C.畜禽养殖 D.林果栽培
9.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C.交通快速发展 D.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答案】8.B 9.D
【解析】8.基本农田是指中国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因此在基本农田上可以种植水稻,B正确;挖塘养鱼、畜产养殖和林果栽培改变了农田用途,不符合要求,排除ACD。故选B。
9.全球变暖可能带来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产生破坏,A错误;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可能性不大,且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会造成生态破坏,B错误;交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加快农产品的运输销售,但对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影响较小,C错误;运用科技的力量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藏粮于技”,通过涵养土壤,推广优良品种,采取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等,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D正确。故选D。
【点睛】“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是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再一味追求粮食产量的连续递增,而是通过增加粮食产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增长。
(2023下·浙江嘉兴·高二统考期末)下表为2019年我国黑龙江、青海、上海、浙江四省(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单位:%)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湿地
甲 12.7 7.5 59.9 0.6 1.6
乙 25.6 2.4 12.9 2.1 11.5
丙 36.4 0.1 45.7 2.5 7.4
丁 0.8 0.1 6.4 54.6 7.1
10.丙是( )
A.黑龙江 B.上海 C.浙江 D.青海
11.甲耕地比重小于乙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基础薄弱 B.山区面积较广 C.经济实力雄厚 D.城市化水平高
【答案】10.A 11.B
【解析】10.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丙地林地和耕地比重都较大,黑龙江所在的东北地区有中国最大的林区和最大的平原,因此丙应为黑龙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甲为浙江,乙为上海,丙为黑龙江,丁为青海。与甲相比,乙农业基础更好,经济实力横雄厚,城市化水平更高,ACD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地林地比重较高,说明甲山区面积广阔,B正确。故选B。
【点睛】东北林区是中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2023·天津南开·统考二模)近年来,我国通过国际贸易利用海外农业市场和资源的步伐显著加快。下图为1949-2018年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净出口量出现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A.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科技进步 C.市场需求增加 D.人口增速减缓
13.出于粮食安全考虑,除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外,我国还需要( )
A.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损耗 B.实施惠农政策,扩大种粮面积
C.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单位产量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粮食出口
【答案】12.C 13.A
【解析】12.读图可知,进入21世纪(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净出口量一直为负值,且负值不断增加,说明该时期我国粮食净进口量不断增加,不能说明粮食产量增加,A错误。我国粮食进口增加主要和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市场需求不断增加,C正确。农业科技进步与人口增速减缓会使我国粮食净进口量不断减少,BD错误。故选C。
13.注意题干问的是“除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外”的措施,扩大种粮面积和提高单位产量都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措施,BC错误。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出口粮食要适度,且我国对粮食需求大,扩大粮食出口不利于粮食安全,D错误。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过程中的粮食损耗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举措,A正确。故选A。
【点睛】粮食安全(或食物安全) 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它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1974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 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1983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定义作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2023·重庆·重庆巴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江西省抚州市仙基村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适当超前”的原则,切实搞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基本农田进行田、水、路、渠的科学规划,建成田面平整、格田成方、绿化成行、灌排设施配套等高标准农田,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效益共赢,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仙基村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土壤肥力 C.提高生产效益 D.减少自然灾害
15.根据气候特点,推测仙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优先进行( )
A.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B.土地平整化建设
C.田间道路交通建设 D.土地生态化建设
【答案】14.C 15.A
【解析】14.由材料“对基本农田进行田、水、路、渠的科学规划,建成田面平整、格田成方、绿化成行、灌排设施配套等高标准农田”可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作物抵御灾害的能力(旱涝保收),保证粮食稳产,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生产效益,C正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没有扩大耕地面积,A错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但最终目的是使粮食增产,提高生产效益,B错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以增强农作物抵御灾害的能力(旱涝保收),但不能减少自然灾害,D错误。故选C。
15.仙基村地处江西省抚州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同时水旱灾害也频繁,因此农业稳产高产的主要影响是水旱灾害,需要通过水利设施建设来减少旱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A正确;土地平整化主要与地形条件有关,B错误;田间道路交通建设主要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措施,C错误;土地生态化与区域生态环境有关,不只是气候,D错误。故选A。
【点睛】实现粮食安全,增加粮食产总产量的两个基本途径是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可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此外,还可以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等措施。
二、综合题
16.(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皖江城市带是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转入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下图为安徽地形和皖江城市带范围图。
材料二:米市,是指因大米贸易发展而形成的市镇。芜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至今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1)从地形角度分析图示阴影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2)简析芜湖历史上形成米市的区位条件。
(3)说明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入皖江城市带对当地粮食安全的促进作用。
【答案】(1)
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多洪涝,危害种植业生产:(南、西部)山区平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地形平坦,易于冬季风南下,低温冻害(寒潮)多发,危害农作物。
(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南北方中心地带);稻米产量大,稻米可大量外销;紧靠长江及支流交汇处,水运便利;地形平坦,有利于形成市镇。
(3)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增加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兴修水利设施),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增加粮食单产(粮食品质),保障粮食生产的高产稳产。
【分析】本题以皖江和米市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以及粮食安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多洪涝灾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南部和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狭小,不利于大型机械的使用,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北侧地形平坦,对冬季风的阻碍作用较弱,利于冬季风南下,冬季低温、冻害多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北方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该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稻米产量较大,稻米的商品率较高,能够大量外销;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紧邻长江以及支流交汇处,水运交通便利;该地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有利于形成市镇。
(3)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入皖江城市带,能够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能够提高资金水平,增加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增加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产量;能够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有利于保障粮食稳产、高产,保障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等。
17.(2023下·河北·高二唐山一中校联考期末)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2.4%,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荷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97%)仍远高于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在主要农产品种植、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技化、产业化与规模化。荷兰的设施农业园区是以赫宁根大学农业技术科研为主导,其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及机制享誉世界。德国的生态农业园区土地由政府划拨,且无偿使用。美国各州立大学为各州的农业园区提供技术服务及培训业务。
耕地“非粮化”现象严重威胁粮食生产。由于粮食种植收益较低,相比而言,种植花卉水果或者建立养殖能够给农户带来较高利润。因此,受收益率的影响,我国大量粮田改种经济作物,“非粮化”现象进一步挤占粮食作物耕地面积。河北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
下图为“新中国以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趋势图”。
(1)指出新中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化趋势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措施。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请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总体波动上升。“一五”到“二五”、“六五”到“七五”贡献率降低;“二五”到“六五”、“七五”以后贡献率持续增长。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大力提升良种化水平,提高作物抗病抗灾能力,提高单产;提升农业设备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强大棚、冷库、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分析】本题以新中国以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趋势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发展及措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据图示图表信息可知从“一五”到“二五”、“六五”到“七五”这两个期间,贡献率降低;其他时期如“二五”到“六五”、“七五”以后贡献率持续增长。总体趋势是上升,以波动上升为主。
(2)农业科技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育种技术、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为此需要大力提升良种化水平,提高作物抗病抗灾能力,提高单产;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升农业设备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大棚、冷库、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方面应加强相关保障,加大支持力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并加速推进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3)非粮作物经济效益较好,要保证农民种植粮食,应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平整集合有限的耕地,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在有限的耕地上应尽可能提高单产量,这需要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设置耕地红线,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还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1.3中国的耕地与粮食安全(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上·云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粮食安全一直是关乎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人口占全球的l/5,耕地却仅占全球的8%,粮食安全保障面临多重挑战,如果未来中长期气候继续变暖,将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据此完成下题。
1.如果未来中长期气候继续变暖将严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2.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最优措施是( )
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B.扩大优质产田面积
C.培育优质粮食品种 D.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2023上·云南文山·高一校考阶段练习)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农业生产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是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B.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一级阶梯
C.旱地主要分布在内流区 D.水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
4.据图可以推测( )
A.青藏地区以林业为主 B.南方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C.西北地区不能发展种植业 D.北方地区以旱地作物为主
5.为了切实保护耕地,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大力开垦草地,增加耕地面积 B.全国同时休耕,提高耕地质量
C.科学种田,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D.在荒山植树造林,扩大林地面积
(2023·广东·模拟预测)太湖流域是我国粮食高产区。图是1985—2010年太湖流域粮食生产变动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太湖流域粮食生产变动会造成( )
A.粮食供应危机 B.农业产值下降 C.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 D.复种指数下降
7.2003年后太湖流域粮食单产提高,主要得益于( )
A.农业技术的进步 B.市场需求量的增大 C.生产规模的扩大 D.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023上·福建·高一晋江市侨声中学统考期末)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这与落实我国制定的农田基本保护条例等因素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农事活动能在基本农田进行的是( )
A.挖塘养鱼 B.种植水稻 C.畜禽养殖 D.林果栽培
9.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C.交通快速发展 D.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2023下·浙江嘉兴·高二统考期末)下表为2019年我国黑龙江、青海、上海、浙江四省(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单位:%)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湿地
甲 12.7 7.5 59.9 0.6 1.6
乙 25.6 2.4 12.9 2.1 11.5
丙 36.4 0.1 45.7 2.5 7.4
丁 0.8 0.1 6.4 54.6 7.1
10.丙是( )
A.黑龙江 B.上海 C.浙江 D.青海
11.甲耕地比重小于乙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基础薄弱 B.山区面积较广 C.经济实力雄厚 D.城市化水平高
(2023·天津南开·统考二模)近年来,我国通过国际贸易利用海外农业市场和资源的步伐显著加快。下图为1949-2018年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净出口量出现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A.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科技进步 C.市场需求增加 D.人口增速减缓
13.出于粮食安全考虑,除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外,我国还需要( )
A.建立粮食储备,减少流通损耗 B.实施惠农政策,扩大种粮面积
C.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单位产量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粮食出口
(2023·重庆·重庆巴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江西省抚州市仙基村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适当超前”的原则,切实搞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基本农田进行田、水、路、渠的科学规划,建成田面平整、格田成方、绿化成行、灌排设施配套等高标准农田,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效益共赢,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仙基村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土壤肥力 C.提高生产效益 D.减少自然灾害
15.根据气候特点,推测仙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优先进行( )
A.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B.土地平整化建设
C.田间道路交通建设 D.土地生态化建设
二、综合题
16.(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皖江城市带是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转入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下图为安徽地形和皖江城市带范围图。
材料二:米市,是指因大米贸易发展而形成的市镇。芜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至今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1)从地形角度分析图示阴影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2)简析芜湖历史上形成米市的区位条件。
(3)说明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入皖江城市带对当地粮食安全的促进作用。
耕地“非粮化”现象严重威胁粮食生产。由于粮食种植收益较低,相比而言,种植花卉水果或者建立养殖能够给农户带来较高利润。因此,受收益率的影响,我国大量粮田改种经济作物,“非粮化”现象进一步挤占粮食作物耕地面积。河北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
下图为“新中国以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趋势图”。
(1)指出新中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化趋势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措施。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请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提出合理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