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测试:1.1多种多样的区域(A)(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测试:1.1多种多样的区域(A)(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12:55: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测试:1.1多种多样的区域(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陕西·校联考二模)地名文化既能反映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又记录着区域文化特色、社会经济生活、社会变迁等。表是我国某区域地名命名用字(词)分类及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主类 亚类 主要用字(词) 地名总数/个 占比/%
自然景观类 地形地貌类 岛、屿、礁、滩、牛轭、梅九等 166 45.23
水文类 波、淀、洪、涛、鬼喊、现(劳牛劳)等 15 4.08
生物类 珊瑚、龙、赤瓜、参、海马、老粗等 12 3.27
位置类 东、西、南、北、尾、头、半路、乙辛等 46 12.53
其他 东新、西新等 5 1.36
人文景观类 经济活动类 全富、南钥、无乜(没有)等 7 1.91
历史事件类 永乐、晋卿、琛航、中建、中业、校尉等 23 6.27
寓托类 宪法、一统、本固、礼、忠孝、盟谊等 24 6.54
人名类 东坡、金吒、木吒、哪吒等 29 7.90
诗词语言类 月、长风、流霜、春风等 40 10.90
1.该区域位于我国( )
A.洞庭湖区 B.舟山群岛 C.南海诸岛 D.三江平原湿地
2.“老粗”是形容岛屿远远望去粗糙的表面,造成“老粗”的主要原因是( )
A.堆积的沙砾 B.丛生的灌木 C.起伏的火山 D.茂密的草原
3.该区域人文景观类地名具有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地名是( )
A.论证领土主权的重要证据 B.研究交通方式变化的资料
C.推断自然环境变迁的依据 D.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
【答案】1.C 2.B 3.A
【解析】1.从该地的自然景观为岛屿、礁和水文景观波、涛可知该区域为群岛,AD错误。“中建”“中业”是1946年中国派遣前往南沙接管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军舰,B错误,C正确。故选C。
2.材料里“老粗”是生物类景观,AC错误。远观茂密的草原明显与本题的形容表述不符,南海岛屿的自然环境环境没有茂密的草原,D错误。丛生的灌木,植被垂直分层明显,符合描述,故选B。
3.结合第一问可知“中建、中业”是是1946年中国派遣前往南沙接管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军舰名称, 永乐大帝是明朝著名皇帝,以及东坡、金吒、木吒、哪吒等等,说明该区域自古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和祖国有很深的渊源,故选A。人文景观不能反应自然环境变迁,C错误。材料中人文景观类地名的变化与交通方式和农业区位无关,BD错误。故选A。
【点睛】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还包括服饰、建筑、音乐等。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为城堡、宫殿,以及各类宗教建筑景观,具有历史性。
(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近年来旅游城市土地投资和开发日益强盛。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距杭州223千米。图1为黄山市城市土地出让区位模式图,图2为黄山市近几年旅游收入及增长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区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规模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外围,土地租金廉价 B.邻近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C.中心城区环境差,商业服务外迁 D.位于交通枢纽,商业服务需求高
5.下列关于黄山市经济增长波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年经济增速变化大,与旅游业受到疫情影响有关
B.持续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对经济增长的波动
C.大力推动实施引凤回巢政策,吸引黄山在外人才返乡
D.加入杭州都市圈,积极承接杭州都市圈的转移产业
【答案】4.B 5.B
【解析】4.黄山市旅游业发达,甲区虽然与市中心距离较远,甲区可能为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度假旅居型、疗养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得甲区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规模较大,土地租金较高,而不是人口规模巨大,商业服务需求高,B正确,A错。读图可知,中心城区商业用地依然很多,表明与中心城区商业服务外迁关系不大,C错。甲区域位于城市外围,不一定是交通枢纽,D错。故选B。
5.根据右图的增速信息可知,近年来其经济增速变化大,结合时政信息可知,与旅游业受到疫情影响有关;结合图中年份信息,在疫情之前其经济总量持续上升,可能是当地大力推进实施引凤回巢政策,吸引黄山在外人才返乡创业;黄山市当地通过加入杭州都市圈,积极承接杭州都市圈的转移产业,也促使其经济增长。ACD选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地应推动二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推动第一产业, 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较大,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减小,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大,在区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占据明显优势。
(2023下·辽宁丹东·高二统考期末)军都陉为东西横贯太行山的峡谷,从南口到八达岭,长二十多千米,也被称为关沟,是古时交往与征战的咽喉要道。图是关沟周边地理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沟内的八达岭、居庸关、上关等关城古今职能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是( )
A.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B.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C.交通运输方式改变 D.社会政治环境稳定
7.实地考察发现,关沟两侧山坡上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小,这反映了两山脉分界的( )
①确定性 ②模糊性 ③过渡性 ④动态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6.C 7.B
【解析】6.关沟内的八达岭、居庸关、上关等关城,古代主要的职能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和军事防御,而现在主要是作为旅游景观,职能的转变主要是交通运输方式改变造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C正确,A错误;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和社会政治环境稳定,不是关沟内的八达岭、居庸关、上关等关城古今职能转变的原因,BD错误,所以选C。
7.山脉分界是自然地理的界线,具有模糊性、过渡性,②③正确,行政区的界线具有确定性,而自然地理的界不具有确定性,也不具有动态性,①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区域的基本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023下·浙江台州·高二统考期末)读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自然大区的基础上划分自然地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土壤、水分 B.地形、土壤 C.温度、地形 D.温度、水分
9.我国开展综合自然区划的依据是区域具有(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答案】8.D 9.A
【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部季风区内自然地区的划分考虑的因素是温度,西北干旱区内自然地区的划分依据是水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开展综合自然区划的依据是每个不同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3·江苏常州·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冰湖是以现代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或在冰碛垄洼地内积水形成的天然水体,冰湖溃决洪水是由冰湖快速大量排水或坝体垮塌而形成的突发性洪水,发生溃决的冰湖主要分为冰川阻塞湖(冰坝湖)和冰碛阻塞湖(冰碛湖)两大类。目前冰湖溃决已经成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下图分别为西藏局部地区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分布图和西藏地区冰湖溃决事件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冰湖溃决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多,冰川广布 B.阴坡太阳辐射弱,冰川积累多
C.山地海拔落差大,冰川运动频繁 D.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
【答案】10.B 11.B
【解析】10.最易形成溃决的冰湖为终碛湖、冰川湖、冰坝湖。终碛湖多形成于小冰期各冰退阶段,山坡和沟谷里的冰川挟着砾石,循着山谷缓慢下移,强烈地挫磨创蚀着冰床,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气候转暖后,冰川逐渐退缩,就形成了终碛湖。而冰川湖是在冰川作用所产生的凹地中,积水而成的湖泊。冰坝湖是由于冰川消融后,造成滑坡堵塞沟口,形成堵塞罕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有大量的冰湖;夏季冰雪融水增多,再加上降水量增多,如湖水量增多,易导致溃坝产生,选B项。
11.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太阳辐射弱,冰川积累多则不会导致冰湖溃决;降水多、冰川运动频以及地壳运动频繁都是冰湖溃决的影响因素,故选B。
【点睛】区域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③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④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023下·河南商丘·高二永城高中校联考期中)区域关联指各个区域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北京市等形式的联系。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进一步发展,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区域类型看,图中三省市属于( )
A.经济区 B.文化区 C.地形区 D.行政区
1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的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交通发达 C.信息通畅 D.劳动力丰富
【答案】12.D 13.D
【解析】12.结合所学知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属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D正确;经济区、文化区和地形区中均没有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命名的区域,ABC错误。故选D。
1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的优势是资源和劳动力,D正确;资金充足、交通发达和信息通畅都是京津的区位优势,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省市的定位为北京为知识型,天津为加工型(先进制造业),河北为资源型。
(2023下·浙江杭州·高二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联考期中)仙人掌通常生活在炎热干燥的地区。近期人们发现,仙人掌的生长范围不断扩张,甚至已经蔓延到了阿尔卑斯山海拔较低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4.阿尔卑斯山仙人掌生长范围的扩大,体现了区域的( )
①重复性②差异性③整体性④动态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根据材料可以推测阿尔卑斯山地区( )
A.近地表气温日较差变小 B.冰川侵蚀作用持续增强
C.附近河湖水量稳定增加 D.针叶林带海拔总体升高
【答案】14.D 15.D
【解析】14.结合材料可知,仙人掌的生长范围不断扩张,说明区域特征在不断地动态变化的,说明了区域的动态性,④正确;结合材料可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仙人掌生长范围的扩大,说明了区域的整体性,③正确;仙人掌的生长范围变化并不能体现出重复性和差异性,①②错误。综上可知,③④正确,故选D。
15.结合材料可知,仙人掌通常生活在炎热干燥的地区,且仙人掌的生长范围不断扩张,说明地理环境变得较为炎热干燥,晴朗天气较多,因此近地表气温日较差变大,A错误;阿尔卑斯气候变得炎热干燥,说明冰川融化变多,冰川面积变小,侵蚀作用较弱,B错误;结合材料可知,阿尔卑斯山地区炎热干燥,蒸发加剧,因此附近的河湖水量变少,C错误;由于热量条件的改善,针叶林海拔总体升高,D正确。故选D。
【点睛】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着相对的一致性,而各个区域之间则普遍存在着差异性;作为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问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二、综合题
16.(2023上·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中)基里巴斯由33个大小岛屿组成,跨越了3800千米的海域,拥有全球最大的环状珊瑚岛。图为基里巴斯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基里巴斯的地理位置。
基里巴斯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79年以前盛产磷酸盐,这是长期堆积的海鸟的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的。
(2)说明该国盛产磷酸盐的原因。
通过对基里巴斯3个群岛的土壤研究得出结论:该岛的土壤是微发育的贫瘠粗骨土。原生植物和动物对土壤发育有重要贡献。此外,对于该地区现代土壤改良而言,向土壤添加营养物质时需要考虑时机。
(3)结合上述研究结论,阐述当地土壤的成土条件。
【答案】(1)地跨南北半球,位于西半球,太平洋中部的热带岛国,跨越国际日界线。
(2)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海域辽阔,鱼类资源多,食物丰富,海鸟数量多;远离其他大陆,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少,利于海鸟生长;海鸟鸟粪的长时期堆积并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磷酸盐。
(3)动植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有机质;降雨多的地区淋洗作用强,土壤肥力低,改良土壤时应避开降雨天气;土壤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本题以基里巴斯地图和环礁的形成过程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基里巴斯地理位置、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基里巴斯主要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太平洋地区;南北纵跨赤道,跨越南、北半球;是太平洋中部的热带岛国;位于160°W,位于西半球;东西横越180°经线,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而又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交叉点上的国家。
(2)由材料可知,1979年以前盛产磷酸盐,这是长期堆积的海鸟的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的,结合其纬度位置可知,基里巴斯位于赤道附近,处于热带,热量充足,跨越了3800千米的海域,海域辽阔,鱼类资源多,食物丰富,海鸟数量多;当地远离其他大陆,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少,利于海鸟生长;海鸟鸟粪数量大,长时期堆积并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磷酸盐。
(3)由材料可知,该岛的土壤是微发育的贫瘠粗骨土,原生植物和动物对土壤发育有重要贡献,动植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有机质;当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降雨多的地区淋洗作用强,土壤肥力低,对于该地区现代土壤改良而言,向土壤添加营养物质时需要考虑时机,故改良土壤时应避开降雨天气;综上所述,土壤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17.(2022上·重庆·高二重庆市武隆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图1)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龙湾村,总面积约50km2,其中古石林群10km2,地处断陷盆地,由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等岩石(以下简称“五泉山砾岩”)构成,后经漫长地质历史演化成造型独特的石林地貌奇观。黄河石林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植被覆盖度极低。景泰县境内干燥多风,年均大风日27.9天;年均沙暴日21.9天,最多达47天。
材料二:气候舒适度(图2)指满足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气候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人们不需借助任何避暑或消寒装备与设施。综合舒适度指标小于4.55为舒适,4.55~6.9为较舒适,大于6.9为不舒适。
材料三:羊皮筏子由羊皮扎制而成,为黄河沿岸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摆渡工具。民间流传有“杀它一只羊,剥它一张皮,吹它一口气,晒它一个月,抹它一身油”的制法。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且所有部件能拆开携带。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设施发达,其货运和载人功能基本丧失。随着旅游业兴起,羊皮筏子漂流作为一种特色旅游项目深受人们喜爱。
(1)结合地质作用知识,分析黄河石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分析,游览黄河石林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3)羊皮筏子作为黄河石林特色旅游项目,试分析羊皮筏子的产生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案】(1)它是在断陷盆地中堆积(沉积)而成,后因构造运动发生抬升、倾斜和断裂,并在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风蚀等外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现今的石林地貌景观。
(2)夏季。该区域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风速较小,综合舒适度适中。
(3)畜牧业发达,制作羊皮筏子的原料羊皮易于获取;陆路交通不便,黄河水运便利;黄河水流湍急,羊皮筏子轻巧,吃水浅,利于操作;当地人口较少,羊皮筏子可拆卸,轻巧便于携带,需要的劳动力少。
【分析】本题以黄河石林的相关材料为载体,涉及石林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区域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黄河石林岩石以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为主,属于沉积岩,所以最开始该地在断陷盆地中受外力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而沉积岩形成时期应位于地下,后来受地壳抬升的影响,以黄河为主的河流落差加大,下蚀增强,河流下切,在内外力作用的影响下沉积岩出露地表。该区域地处内陆,靠近河流,受风化作用以及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等作用,最终形成峰林。
(2)根据材料二气候舒适度图,夏季该地区气温在20℃-25℃之间,夏季较为凉爽,风速较小,相对湿度较大,综合舒适度指数位于6左右,较舒适,其余季节舒适度指数较高,不舒适。
(3)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以畜牧业为主,制作羊皮筏子的原料羊皮易于获取;该地地形崎岖,陆路交通不便,黄河水运便利;该区域落差大,水流湍急,羊皮筏子体积小,吃水浅,利于操作适宜在黄河中航行;当地经济落后,人口较少,羊皮筏子可拆卸,轻巧便于携带,需要的劳动力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同步测试:1.1多种多样的区域(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陕西·校联考二模)地名文化既能反映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又记录着区域文化特色、社会经济生活、社会变迁等。表是我国某区域地名命名用字(词)分类及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主类 亚类 主要用字(词) 地名总数/个 占比/%
自然景观类 地形地貌类 岛、屿、礁、滩、牛轭、梅九等 166 45.23
水文类 波、淀、洪、涛、鬼喊、现(劳牛劳)等 15 4.08
生物类 珊瑚、龙、赤瓜、参、海马、老粗等 12 3.27
位置类 东、西、南、北、尾、头、半路、乙辛等 46 12.53
其他 东新、西新等 5 1.36
人文景观类 经济活动类 全富、南钥、无乜(没有)等 7 1.91
历史事件类 永乐、晋卿、琛航、中建、中业、校尉等 23 6.27
寓托类 宪法、一统、本固、礼、忠孝、盟谊等 24 6.54
人名类 东坡、金吒、木吒、哪吒等 29 7.90
诗词语言类 月、长风、流霜、春风等 40 10.90
1.该区域位于我国( )
A.洞庭湖区 B.舟山群岛 C.南海诸岛 D.三江平原湿地
2.“老粗”是形容岛屿远远望去粗糙的表面,造成“老粗”的主要原因是( )
A.堆积的沙砾 B.丛生的灌木 C.起伏的火山 D.茂密的草原
3.该区域人文景观类地名具有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地名是( )
A.论证领土主权的重要证据 B.研究交通方式变化的资料
C.推断自然环境变迁的依据 D.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
(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近年来旅游城市土地投资和开发日益强盛。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距杭州223千米。图1为黄山市城市土地出让区位模式图,图2为黄山市近几年旅游收入及增长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区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规模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外围,土地租金廉价 B.邻近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C.中心城区环境差,商业服务外迁 D.位于交通枢纽,商业服务需求高
5.下列关于黄山市经济增长波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年经济增速变化大,与旅游业受到疫情影响有关
B.持续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对经济增长的波动
C.大力推动实施引凤回巢政策,吸引黄山在外人才返乡
D.加入杭州都市圈,积极承接杭州都市圈的转移产业
(2023下·辽宁丹东·高二统考期末)军都陉为东西横贯太行山的峡谷,从南口到八达岭,长二十多千米,也被称为关沟,是古时交往与征战的咽喉要道。图是关沟周边地理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沟内的八达岭、居庸关、上关等关城古今职能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是( )
A.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B.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C.交通运输方式改变 D.社会政治环境稳定
7.实地考察发现,关沟两侧山坡上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小,这反映了两山脉分界的( )
①确定性 ②模糊性 ③过渡性 ④动态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下·浙江台州·高二统考期末)读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自然大区的基础上划分自然地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土壤、水分 B.地形、土壤 C.温度、地形 D.温度、水分
9.我国开展综合自然区划的依据是区域具有(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2023·江苏常州·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冰湖是以现代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或在冰碛垄洼地内积水形成的天然水体,冰湖溃决洪水是由冰湖快速大量排水或坝体垮塌而形成的突发性洪水,发生溃决的冰湖主要分为冰川阻塞湖(冰坝湖)和冰碛阻塞湖(冰碛湖)两大类。目前冰湖溃决已经成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下图分别为西藏局部地区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分布图和西藏地区冰湖溃决事件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冰湖溃决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多,冰川广布 B.阴坡太阳辐射弱,冰川积累多
C.山地海拔落差大,冰川运动频繁 D.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
(2023下·河南商丘·高二永城高中校联考期中)区域关联指各个区域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北京市等形式的联系。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进一步发展,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区域类型看,图中三省市属于( )
A.经济区 B.文化区 C.地形区 D.行政区
1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的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交通发达 C.信息通畅 D.劳动力丰富
(2023下·浙江杭州·高二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联考期中)仙人掌通常生活在炎热干燥的地区。近期人们发现,仙人掌的生长范围不断扩张,甚至已经蔓延到了阿尔卑斯山海拔较低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4.阿尔卑斯山仙人掌生长范围的扩大,体现了区域的( )
①重复性②差异性③整体性④动态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根据材料可以推测阿尔卑斯山地区( )
A.近地表气温日较差变小 B.冰川侵蚀作用持续增强
C.附近河湖水量稳定增加 D.针叶林带海拔总体升高
二、综合题
16.(2023上·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中)基里巴斯由33个大小岛屿组成,跨越了3800千米的海域,拥有全球最大的环状珊瑚岛。图为基里巴斯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基里巴斯的地理位置。
基里巴斯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79年以前盛产磷酸盐,这是长期堆积的海鸟的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的。
(2)说明该国盛产磷酸盐的原因。
通过对基里巴斯3个群岛的土壤研究得出结论:该岛的土壤是微发育的贫瘠粗骨土。原生植物和动物对土壤发育有重要贡献。此外,对于该地区现代土壤改良而言,向土壤添加营养物质时需要考虑时机。
(3)结合上述研究结论,阐述当地土壤的成土条件。
17.(2022上·重庆·高二重庆市武隆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图1)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龙湾村,总面积约50km2,其中古石林群10km2,地处断陷盆地,由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等岩石(以下简称“五泉山砾岩”)构成,后经漫长地质历史演化成造型独特的石林地貌奇观。黄河石林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植被覆盖度极低。景泰县境内干燥多风,年均大风日27.9天;年均沙暴日21.9天,最多达47天。
材料二:气候舒适度(图2)指满足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气候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人们不需借助任何避暑或消寒装备与设施。综合舒适度指标小于4.55为舒适,4.55~6.9为较舒适,大于6.9为不舒适。
材料三:羊皮筏子由羊皮扎制而成,为黄河沿岸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摆渡工具。民间流传有“杀它一只羊,剥它一张皮,吹它一口气,晒它一个月,抹它一身油”的制法。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且所有部件能拆开携带。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设施发达,其货运和载人功能基本丧失。随着旅游业兴起,羊皮筏子漂流作为一种特色旅游项目深受人们喜爱。
(1)结合地质作用知识,分析黄河石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分析,游览黄河石林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3)羊皮筏子作为黄河石林特色旅游项目,试分析羊皮筏子的产生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