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基础卷) 人教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基础卷) 人教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30 17: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基础卷)
人教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
1.在算式352+124=476中,352和124叫做( )和( ),476叫做( )。
2.根据896÷28=32,直接写出下面两道算式的得数。
896÷32=( ) 28×32=( )
3.计算3×[260÷(72-46)]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4.把下面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〇,▲×■=●,〇+●=◇
5.已知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的和是60,被减数是( )。
6.如果要改变120×650-480÷5的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
7.商店按“每满100元减20元”的方式销售商品,李阿姨打算买一个标价为360元的电饭煲,应付( )元。
8.四年级师生220人租车去参加活动,大车每辆可坐30人,租金900元;小车每辆可坐20人,租金660元。租( )辆大车和( )辆小车最省钱。
二、判断题
9.□×0的结果一定是0。( )
10.28×4+150÷6算式中的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 )
11.如果△÷□=☆,则□=△÷☆。( )
12.36+6-15和36÷6×15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 )
13.420÷(3×7)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
三、选择题
14.( )是加法的逆运算。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D.除法
15.88+0÷88=(  )。
A.1 B.0 C.176 D.88
16.△÷○=☆,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7.下列算式中,运算顺序是“加→乘→除”的是( )。
A.125÷(5+12×3) B.(8+80)×25÷4
C.40×3+50÷2 D.200×[(28+72)÷25]
18.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10000件进口食品进行了质量抽查,经检验每100件中有99件为合格品,这批进口食品中合格品大约( )件。
A.990 B.900 C.1000 D.9900
四、计算题
19.口算。
546—299= 90×70= 37十68×0= 25×14-25×10=
650÷50= 103×40= 380+320= 56×78×0=
20.列竖式计算,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带★的题目进行验算。
★ ★
五、解答题
21.买1辆玩具小汽车和1个皮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22.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米,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3.学校购进90套课桌椅,每张桌子76元,每把椅子24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24.学校开展视力检查活动,如果每天检查50名学生,15天可以查完,已经检查了230名学生,剩下的要求4天查完。剩下的平均每天查几人?
25.希望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4人。四年级也有4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2人。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少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加数 加数 和
【分析】根据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完成填空即可。
【详解】在算式352+124=476中,352和124叫做加数和加数,476叫做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加法的应用,关键利用整数加法中各部分的关系解答。
2. 28 896
【分析】根据除法各部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896÷28=32,可得:
896÷32=28 28×32=89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
3. 减 除 乘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3×[260÷(72-46)]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据此解答。
【详解】3×[260÷(72-46)]
=3×[260÷26]
=3×10
=30
计算3×[260÷(72-46)]时,应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4.△÷□+▲×■=◇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〇+●=◇中的〇是由算式△÷□=〇得来的,而算式〇+●=◇中的●是由算式▲×■=●得来的,据此列综合算式。
【详解】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小括号。
5.30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而被减数+减数+差=60,则2×被减数=60,被减数=60÷2=30。
【详解】60÷2=30
被减数是30。
【点睛】本题考查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需熟练掌握。
6.120×[(650-480)÷5]
【分析】根据题意,原式120×650-480÷5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要想先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应把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然后把(650-480)÷5用中括号括起来,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20×[(650-480)÷5]
=120×[170÷5]
=120×34
=4080
所以,如果要改变120×650-480÷5的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改为120×[(650-480)÷5]。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运算顺序的变化,合理利用小括号求解。
7.300
【分析】已知商店按“每满100元减20元”的方式销售,求标价360元的电饭煲应付的钱数,就是看360元里有几个100元,就减去几个20元即可。
【详解】360÷100=3(个)……60(元)
360-20×3
=360-60
=300(元)
应付300元。
【点睛】理解“每满100元减20元”的优惠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8. 6 2
【分析】租大车每人需要花费:900÷30=30(元);租小车每人需要:660÷20=33(元),所以尽量租用大车,且没有空座时最省钱,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租大车每人需要花费:900÷30=30(元)
租小车每人需要:660÷20=33(元)
所以尽量租用大车,且没有空座时最省钱。
220=6×30+2×20
所以租6辆大车和2辆小车最省钱。
【点睛】本题的解答策略是:要尽量租用大车,并且每辆车没有空座时最省钱。
9.√
【分析】根据0乘任何数都得0来求解。
【详解】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0的结果一定是0,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0的乘法运算特点。
10.√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一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不同级的运算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详解】28×4+150÷6
=112+25
=137
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8×4+150÷6算式中的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1.√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详解】如果△÷□=☆,则□=△÷☆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详解】略
13.×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计算420÷(3×7)时,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括号后是420÷3×7,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运算顺序变了;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420÷(3×7),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420÷3×7,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14.B
【分析】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掌握情况。
15.D
【分析】88+0÷88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加法的顺序计算出结果,从而求解。
【详解】88+0÷88
=88+0
=88
故答案为:D
16.C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此题依此判断;
【详解】△÷○=☆;因此:
△÷☆=○;
☆×○=△;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B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先计算括号里面的,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据此判断出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从而得出是加到乘再到除的算式,据此解答。
【详解】A.运算顺序为乘法到加法再到除法;
B.运算顺序为加法到乘法再到除法;
C.运算顺序为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
D.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括号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所以运算顺序是“加→乘→除”的是:(8+80)×25÷4。
故答案为:B
18.D
【分析】根据题意,经检验每100件中有99件为合格品,求出这10000件进口食品中有多少个100,求出来的就是这10000件进口食品中有多少个数量为99的合格品,代入数据计算。
【详解】10000÷100×99
=100×99
=9900(件)
答:这批进口食品中合格品大约9900件。
故答案为:D
19.247;6300;37;100;
13;4120;700;0
【详解】略
20.666;19;7315;49……11
【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除法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时,验算乘法算式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可以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37×18=666 228÷12=19 ★35×209=7315 ★893÷18=49……11
验算: 验算:
21.27元
【分析】已知买4个皮球一共36元,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1个皮球的价钱;再用1辆玩具小汽车加上1个皮球,即是一共需要的钱数。
【详解】18+36÷4
=18+9
=27(元)
答:买1辆玩具小汽车和1个皮球,一共需要27元。
【点睛】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求出1个皮球的价钱是解题的关键。
22.30米;乘法;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求蜗牛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就是求6个5米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5×6=30(米)
答:6小时能爬行30米。用乘法计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3.9000元
【分析】已知桌子和椅子的单价以及购进的数量,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将桌子椅子的价格加起来,再乘90即可求出总价。
【详解】(76+24)×90
=100×90
=9000(元)
答:一共需要9000元钱。
24.130人
【分析】根据题意,每天检查50名学生,15天可以查完,先求出总共有多少名学生,用乘法计算,再减去已经检查完的,求出剩下学生的人数,剩下的学生要求4天查完,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平均每天查多少人。
【详解】50×15=750(人)
(750-230)÷4
=520÷4
=130(人)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查130人。
25.8人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减法计算四年级比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少多少人,再乘4,即可求出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少多少人,据此解答。
【详解】
(人)
答: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少8人。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题,理清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