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A)(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A)(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15:30: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下·河南周口·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演变至今,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某美食纪录片通过对食物的细腻描述,折射出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结合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菜系 主要原料 饮食特色
①川菜 山珍野味,河产鱼鲜,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等 菜肴色鲜艳、口味麻辣浓重
②苏菜 特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鱼、虾、蟹,瓜、果、菜 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③粤菜 材料丰富,菜式多样,一般只用少量姜、蒜头做“料头”,也不会大咸大甜 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口味清淡
④蒙古菜 以牛羊肉为主,调味只用盐和少量香料,烹饪方法只有煮或烤 质朴自然
1.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候潮湿有关 B.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 D.④菜系调味少反映该区岩溶地貌广布,交通不便
2.川菜、苏菜、粤菜和蒙古菜等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3·高一单元测试)下图展示了我国四个不同地区传统民居照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其中具有坚固、防御性强特点的民居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①和②,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与图片所代表的民族及其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彝族——火把节,②哈萨克族——赛马节
B.①土家族——对歌节,②蒙古族——摔跤节
C.①傣族——泼水节,②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①壮族——三月三节,②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2023下·甘肃兰州·高一兰州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下列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
B.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C.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6.房屋建筑功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北京民居——四合院——挡风保暖 B.江南水乡——屋脊高——容易排水
C.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降水稀少 D.南方民居——墙体严实厚重——避风防潮
(2023下·四川宜宾·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食俗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而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会影响自然环境
8.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错误的是( )
A.这些地区是我国的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
B.有助于防止高湿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现象
C.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人们易患风湿病、腰肌痛等
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
(2023下·吉林通化·高一校考期末)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轴向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轴向上建厢房,供晚辈居住。这体现出四合院的文化内涵是( )
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 B.尊敬老人,长幼有序
C.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
10.北京市某校学生暑假期间到传统村落——门头沟区川底下村实践考察。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川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下列关于古村落建筑特色及其解释,最可能出自本次考察报告的是( )
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等级森严,皇权至上
B.山地院落,高低错落有致——地形崎岖,空间有限
C.小桥流水的水乡之韵——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D.上下两层,竹楼傍水而建——就地取材,利于通风
(2023上·河北·高一校联考学业考试)图为某地区传统民居窑洞的速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传统民居多见于( )
A.陕西省 B.河北省 C.青海省 D.江西省
12.该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区( )
A.土壤质地黏重 B.土壤颗粒较粗 C.土层直立性强 D.土层湿度较大
13.目前,该地区利用窑洞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业,有利于( )
①保护耕地资源②传承地域文化③防止生态恶化④带动相关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上·浙江·高二浙江省平阳中学校考期中)被誉为“八卦奇境,华夏一谜”的浙江省诸葛八卦村,八山环绕。村中心的“钟池”似太极阴阳图,八条小道向外辐射,整座村落有机融入周围自然环境。下图为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诸葛八卦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钟池”终年不干是因为该地降水丰富
B.依山傍水,道路沿河修建,聚落呈条带状
C.气候夏季热湿,冬季冷干,植被丰富,四季常绿
D.村中墙大部分为高出屋顶1m左右的马头墙,主要是为了防火
15.诸葛八卦村的民宅多分散布局在山坡上的目的是( )
A.便于观察敌情和防御 B.减轻洪涝灾害威胁
C.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D.减轻村落中心压力
二、综合题
16.(2023下·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土楼聚落形成于宋元时期,经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某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福建土楼从上至下多呈现“远山——近水——土楼——田园”的聚落格局,且多分布有井。下图示意土楼聚落生态选址。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福建土楼选址的合理性。
(2)试分析土楼中多分布有井的原因。
(3)分析“远山一近水一土楼田园”聚落格局的设计目的。
17.(2023上·福建漳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聚落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其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而形成特定的地域文化和聚落景观。图示意山东省某地传统聚落的空间分布。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分析该地聚落的选址如何达到防风保暖、采光、避涝的功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下·河南周口·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演变至今,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某美食纪录片通过对食物的细腻描述,折射出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结合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菜系 主要原料 饮食特色
①川菜 山珍野味,河产鱼鲜,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等 菜肴色鲜艳、口味麻辣浓重
②苏菜 特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鱼、虾、蟹,瓜、果、菜 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③粤菜 材料丰富,菜式多样,一般只用少量姜、蒜头做“料头”,也不会大咸大甜 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口味清淡
④蒙古菜 以牛羊肉为主,调味只用盐和少量香料,烹饪方法只有煮或烤 质朴自然
1.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候潮湿有关 B.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 D.④菜系调味少反映该区岩溶地貌广布,交通不便
2.川菜、苏菜、粤菜和蒙古菜等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D 2.B
【解析】1.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候潮湿有关,A项不符合题意;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B项不符合题意;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C项不符合题意;④菜系调少,是由于当地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发展草原牧业,以食用牛羊肉为主,D项符合题意。所以选D。
2.川菜苏菜粤菜和蒙古菜等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同作用的结果,是地区区位、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①正确;是以物产为自然条件为基础,②正确;各大菜系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正确;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④正确。所以选B。
【点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粤菜、苏菜、川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
(2023·高一单元测试)下图展示了我国四个不同地区传统民居照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其中具有坚固、防御性强特点的民居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①和②,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与图片所代表的民族及其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彝族——火把节,②哈萨克族——赛马节
B.①土家族——对歌节,②蒙古族——摔跤节
C.①傣族——泼水节,②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①壮族——三月三节,②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答案】3.D 4.C
【分析】3.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阅读地图,①是竹楼,不坚固、防御性差,A错误;②是蒙古包,不坚固、防御性差,B错误;阅读地图,③是窑洞,不坚固、防御性差,C错误;④是福建客家民居土楼,为圆形,材料多为石灰、竹片、木条,坚固、防御性强,D正确。故选D。
4.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传统民居是竹楼、蒙古包的民族及其传统节日。阅读地图,①是竹楼,是傣族的传统民居,其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②是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民居,其最盛大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故C正确。排除ABD,选C。
【点睛】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泼水节是傣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盛会,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2023下·甘肃兰州·高一兰州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下列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
B.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C.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6.房屋建筑功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北京民居——四合院——挡风保暖 B.江南水乡——屋脊高——容易排水
C.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降水稀少 D.南方民居——墙体严实厚重——避风防潮
【答案】5.C 6.D
【分析】5.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高度概括了当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地域范围大小不成正比,A错误;地域文化既能反映人文历史,也与自然景观有关,B错误;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C正确;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随着时代发展也会与时俱进,有所改变,D错误。故选C。
6.北京冬季较寒冷,四合院能挡风保暖,A不符合题意;江南水乡,降雨多,屋脊高,坡度大,容易排水,B不符合题意;西北地区降水少,屋顶坡度可以较小,C不符合题意;南方气候湿热,墙体较薄,利于散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地域文化既可以指语音区别、气候差异,也可以是饮食习俗、生活习惯等不同,范畴还可大可小,诸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人豪爽,南人婉约”,“北人面食,个子高大,南人米饭,身材较矮”,“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人爱食醋,川人爱吃辣”等等,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特征。
(2023下·四川宜宾·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食俗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而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会影响自然环境
8.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的原因,错误的是( )
A.这些地区是我国的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
B.有助于防止高湿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现象
C.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人们易患风湿病、腰肌痛等
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
【答案】7.A 8.D
【分析】7.文化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人文社会环境在文化形成中也具有作用,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也有相似之处。环境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的,某一地区的习俗,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湖南气候热的时候潮湿,冷的时候涩寒,吃辣椒可祛湿气,助消化,能缓解胸腹冷痛,增强食欲等。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南方人喜欢吃麻辣美食,有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原因。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南方天气多潮湿下雨,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吃花椒,辣椒来祛湿。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加速血液循环。
(2023下·吉林通化·高一校考期末)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轴向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轴向上建厢房,供晚辈居住。这体现出四合院的文化内涵是( )
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 B.尊敬老人,长幼有序
C.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
10.北京市某校学生暑假期间到传统村落——门头沟区川底下村实践考察。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川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下列关于古村落建筑特色及其解释,最可能出自本次考察报告的是( )
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等级森严,皇权至上
B.山地院落,高低错落有致——地形崎岖,空间有限
C.小桥流水的水乡之韵——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D.上下两层,竹楼傍水而建——就地取材,利于通风
【答案】9.B 10.B
【解析】9.由题干信息“通常在南北轴向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轴向上建厢房,供晚辈居住”体现出四合院尊敬老人,长幼有序的文化内涵,B正确。结构封闭,安全舒适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坐北朝南,顺应自然与四合院的文化内涵无关,ACD错误。故选B。
10.由材料“川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可知,该古村落应位于山区,“山地院落,高低错落有致一一地形崎岖,空间有限”最可能出自本次的考察报告,B正确。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等级森严,皇权至上,不符合题目信息,A错误。小桥流水的水乡之韵——降水丰富,河湖众多,上下两层,竹楼傍水而建——就地取材,利于通风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而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不合题意,CD错误。故选B。
【点睛】四合院的文化内涵是尊敬老人,长幼有序。
(2023上·河北·高一校联考学业考试)图为某地区传统民居窑洞的速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传统民居多见于( )
A.陕西省 B.河北省 C.青海省 D.江西省
12.该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区( )
A.土壤质地黏重 B.土壤颗粒较粗 C.土层直立性强 D.土层湿度较大
13.目前,该地区利用窑洞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业,有利于( )
①保护耕地资源②传承地域文化③防止生态恶化④带动相关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1.A 12.C 13.D
【解析】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窑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因此陕西省较为多见,A正确;而河北省、青海省、江西省均没有位于黄土高原,窑洞不多见,BCD错误。故选A。
12.该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区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为风力堆积形成的高原,土质疏松,土壤颗粒较细,土层直立性强,湿度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利用窑洞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业有利于传承传统的窑洞特色建筑文化,②正确;开发特色旅游业可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④正确;开发特色旅游业涉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可能占用部分耕地,也可能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因此不利于保护耕地资源和防止生态恶化,①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窑洞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
(2023上·浙江·高二浙江省平阳中学校考期中)被誉为“八卦奇境,华夏一谜”的浙江省诸葛八卦村,八山环绕。村中心的“钟池”似太极阴阳图,八条小道向外辐射,整座村落有机融入周围自然环境。下图为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诸葛八卦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钟池”终年不干是因为该地降水丰富
B.依山傍水,道路沿河修建,聚落呈条带状
C.气候夏季热湿,冬季冷干,植被丰富,四季常绿
D.村中墙大部分为高出屋顶1m左右的马头墙,主要是为了防火
15.诸葛八卦村的民宅多分散布局在山坡上的目的是( )
A.便于观察敌情和防御 B.减轻洪涝灾害威胁
C.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D.减轻村落中心压力
【答案】14.D 15.B
【分析】14.村中墙大部分为高出正常体1m左右的马头墙,这时候防火防水便显得格外的重要。马头墙比别的普通的墙要高,如果起火,马头墙可以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所以这样设计主要就是为了防火,阻隔火势蔓延,也有防盗防水的功能,D正确;“钟池”终年不干是因为河流及地下水的补给,A错误;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八座士岗,小巷又派生出许多纵横相连的小巷,主要呈放射状,说明道路并不是沿河分布,不呈条带状分布,B错误;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多,植被丰富,四季常绿,C错误。故选D。
15.由材料可知,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省,当地夏季高温多雨,汛期时间长,民宅多分散布局在山坡上的目的是减少洪灾对民宅的威胁,B正确;民宅多分散布局在山坡上也能便于观察敌情和防御、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能够减轻村落中心压力,但不是主要目的,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自然因素: 气候、河流、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 政治、军事、宗教、交通、农业基础、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
二、综合题
16.(2023下·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土楼聚落形成于宋元时期,经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某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福建土楼从上至下多呈现“远山——近水——土楼——田园”的聚落格局,且多分布有井。下图示意土楼聚落生态选址。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福建土楼选址的合理性。
(2)试分析土楼中多分布有井的原因。
(3)分析“远山一近水一土楼田园”聚落格局的设计目的。
【答案】(1)位于向阳山坡上,可以获得充足的光照;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山坡上地势起伏较大,利于排水;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可减少冬季风的影响。
(2)提供生活用水;可以就近取水灭火;储蓄水源。
(3)布局在距山较远的缓坡上,地形较平坦(地质灾害少);临近溪流,方便居民日常取水;采用土楼的方式聚居,保障居住安全;毗邻耕地,充分利用土地种植农作物,且方便耕作。
【分析】本题以福建土楼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详解】(1)由图示可以看出土楼选址在向阳的山坡上和夏季风的迎风坡,可以获取充足的光照、降水,且利于排水;山地可以阻挡冬季风的侵袭。
(2)考查土楼中多分布有井的原因,可以从储蓄水源、提供生活用水方面,也可以就近取水灭火等方面分析。土楼规模大, 内部人口多,生活用水需求大,内部修水井,储蓄水源,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以防安全,可以就近取水灭火。
(3)结合图示分别从“远山”“近水”“土楼”“田园”等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好处。布局在距山较远的缓坡上,地形较平坦(地质灾害少);临近溪流,方便居民日常取水;采用土楼的方式聚居,保障居住安全;毗邻耕地,充分利用土地种植农作物,且方便耕作。
【点睛】聚落的布局要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充分利用的结果。
17.(2023上·福建漳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聚落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其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而形成特定的地域文化和聚落景观。图示意山东省某地传统聚落的空间分布。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分析该地聚落的选址如何达到防风保暖、采光、避涝的功能。
【答案】北侧为丘陵山地,对寒冷的冬季风(偏北风)起阻挡作用,利于防风保暖;地处山麓地带,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避免洪涝灾害;地处山地向阳坡(南坡),能获得充足太阳光照;地势北高南低,北边房屋的阳光不易被南边房屋阻挡,利于采光。
【分析】题以山东省某地传统聚落的空间分布为材料,涉及聚落于环境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由图示可知,该地北侧分布有东西走向的低山丘陵,聚落分布在丘陵南部,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冬季吹偏北风,丘陵对寒冷的冬季风可以起到阻挡作用,有利于防风保暖;聚落选址位于山坡和周围平地的过渡地带,有一定坡度,有利于排水,避免遭受洪涝灾害;位于山地南坡、向阳坡,能够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且地势北高南低,北边房屋也能采光,不易被南边房屋遮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