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1.1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陕西商洛·统考二模)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最复杂多样的地区。下图示意亚洲两类国家1950—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类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曲线较为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
A.死亡率升高 B.出生率降低 C.劳动力持续输入 D.劳动力持续输出
2.针对b类国家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量引进移民 B.增加学校数量 C.增加就业岗位 D.鼓励老年人就业
【答案】1.B 2.D
【分析】1.a类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曲线较为平直指的是曲线与底部坐标轴平行,底部坐标为少儿比重,少儿比重下降幅度大,造成曲线拉长,主要是出生率降低导致的。B正确。图中老年人比重变化不大,死亡率不会升高太多,A错误。劳动力持续输入或输出对该曲线的形状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2.根据b类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曲线,可以看出该国少儿比重下降,劳动力比重降低,老年人比重升高,该变化主要的问题是少子化、老龄化。针对该类问题,可以采取鼓励生育、鼓励老年人就业、完善养老设施等措施,D正确。图中b类国家在2020年时劳动力比重仍较高,无需大量引进移民,A错误。少儿比重大幅降低,青少年数量相对减少,应减少学校数量,B错误。劳动力比重相对降低,就业压力减小,无需增加就业岗位,C错误,故选D。
【点睛】三角坐标图的判读中,可以经过图中某点沿数轴增大的方向做三个坐标轴的平行线,三条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即为该坐标轴所代表地理事物的数值。
(2024上·辽宁大连·高三统考期末)2021年5月31日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首次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1反映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4.2023年我国人口首次进入负增长时代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政策的变化 B.婚育年龄推迟 C.老龄化问题严重 D.生育观念改变
5.三孩政策实施的同时,必要的配套支持措施包括( )
A.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B.取消法定结婚年龄
C.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3.C 4.D 5.A
【解析】3.由图中信息可知,201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零,2015年之前增长率为正值,之后为负值,说明2015年之前劳动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之后减少。所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5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根据材料我国的人口政策主要是为缓解老龄化、出生率低而制定的一定程度上增加出生率为目的,A错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妇女婚育年龄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是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生率降低,D正确,B错误;我国目前老龄化上升,可能使死亡率上升,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该题选D。
5.三孩政策推行,女性需要休产假等,一定程度会影响工作,从而导致就业时困难,必须保障女性就业权益,A正确;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和老龄化严重有关,与三孩政策实施关联性不大,C错误;取消法定结婚年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 推动三孩政策,但并不能根本上提高当代青年人的生育意愿,B错误;三孩政策是中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D错误,故选A。。
【点睛】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原因:因为低生育率现象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继续缩减,生育者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以及20-34岁生育高发育龄妇女将大幅减少;养育成本快速提高,是当下家庭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
(2023上·辽宁·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肯尼亚是东非国家,首都内罗毕是诸多国际组织总部和分支机构的所在地。蒙巴萨作为肯尼亚唯一的港口城市,是东非地区的门户,战略地位重要。自独立以来,肯尼亚延续了殖民统治时期的城市发展格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大型城市规模急剧增长。肯尼亚当前的城市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南部密集、北部稀疏的分布格局,主要城市沿殖民统治时期修建的铁路呈东西向分布。图示意肯尼亚主要城市与人口分布概况。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分析,1999—2019年肯尼亚人口分布( )
①重心由西北向东南移动
②重心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③整体呈现“东、北部密集,西、南部稀疏”的空间格局
④整体呈现“西、南部密集,东、北部稀疏”的空间格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自肯尼亚独立以来,加剧该国人口区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居住条件 B.自然资源
C.经济发展水平 D.海港服务设施
8.为优化肯尼亚城市体系格局,亟须( )
A.在肯尼亚南部地区建设节点城市 B.政府适当鼓励城市人口回流农村
C.大力升级蒙巴萨的港口基础设施 D.投入资金建设肯尼亚南北向铁路
【答案】6.D 7.C 8.C
【解析】6.由材料可知,肯尼亚国内人口重心所处的经度(东经)越来越小,纬度(南纬)越来越小,因此该国人口重心移动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①错误,②正确;1999—2019年肯尼亚人口分布整体呈现“西、南部密集,东、北部稀疏”的空间格局,③错误,④正确。故选D。
7.自独立以来,肯尼亚延续了殖民统治时期的城市发展格局,城市以其发达的经济、潜在的就业机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不断吸引着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大型城市规模急剧增长,因此加剧了肯尼亚国内人口区域分布差异,C正确;影响人口区域分布差异的因素与居住条件、自然资源、海港服务设施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8.肯尼亚仅有蒙巴萨这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既是国内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也是非洲重要的区域性节点港口,但蒙巴萨的港口职能仍弱于其城市职能。因此,肯尼亚政府应合理规划沿海城市的职能定位,继续升级蒙巴萨的港口基础设施,使其成为东非地区贸易与海洋物流的中心,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优化肯尼亚城市体系格局,C正确;肯尼亚经济落后,不应扩建新的城市,A错误;农村相对于城市经济落后,鼓励回流农村不现实,B错误;修建铁路对于城市体系布局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城镇体系,是指具有一定的时空地域结构的城镇网络。其中常有一主要的、最大的城市居中心地位,其他各城镇则为规模不等、职能不同、层次各异的系列。各城镇在诸多方面互有联系、互为依存,而又互有制约。
(2023上·河南南阳·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下图为世界不同经度的人口比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0°—60°E B.东半球60°E—120°E C.西半球0°—60°W D.西半球60°W—120°w
10.造成东西半球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分布状况 B.地形类型的比例 C.经济发达程度 D.国际贸易的发展
【答案】9.B 10.A
【解析】9.结合材料可得,人口密度最大的经度范围为60°E—120°E,该区域位于东半球,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
10.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点可得,地球的海陆分布,东半球的陆地约占38%,海洋约占62%。而西半球陆地只占19.1%;海洋占80.9%。人类只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东半球人口多。因此造成东西半球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海陆分布状况,故A正确;其中地形类型的比例、经济发达程度、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分布差异,但不是主导因素,故排除BCD,选择A。
【点睛】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东多西少,南少北多。先说东多西少,全世界六十多亿人,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国家的人口在三十多亿,已经占到了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上面这些国家都在地球及亚洲东部地区,欧美等国家地区的人口占比不到全球总人口的一半。而上面的那些些国家(除印度尼西亚外)再加欧洲国家都在北半球,北半球人口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三以上。因此可以说,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2023下·山西·高一朔州市朔城区第一中学校校联考阶段练习)人口丰度指某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所属国家人口密度的比值。根据人口丰度的数值可将中国边境地区分为人口极端稀疏区、人口绝对稀疏区、人口相对稀疏区、人口密度均下区、人口密度均上区五类。下图示意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时期中国边境人口集中分布于( )
A.东北边境外 B.东北边境内 C.西北边境内 D.西南边境内
12.在中国东北边境内,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是( )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历史
13.2000~2010年,中国边境人口丰度的变化趋势是( )
A.边境内整体呈减少趋势 B.边境外整体呈减少趋势
C.东北边境涨幅较小 D.西南边境减少较明显
【答案】11.D 12.A 13.B
【解析】11.读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图分析可知,中国边境地区人口分布基本格局是南密北疏;境内外人口密度相比较,东北和西北边境是境内大于境外,西南边境则相反。图示时期中国边境人口集中分布于西南边境内,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在中国东北边境内,中蒙边界多高原,地形相对平坦;中朝边界多山地、河流,地形起伏大,平坦地形利于人口分布,但中蒙人口丰度低于中朝,B错误。中蒙边界内外的文化相似、中朝边界内外的文化也相似,所以文化不是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C错误。中蒙和中朝都在建国初期建立了外交关系,历史不是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D错误。中蒙边界距海较远,降水少,较干旱,环境承载力低,不适合人类大量分布;中朝边界为季风气候,气候较湿润,适宜人口分布,气候是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A正确。故选A。
13.读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图分析可知,中朝边境外升内降(上升幅度小),中俄、中蒙边境内外均降,西北4国边境内升外降,西南7国边境内外升降比例相当,C错误、D错误。境内东北人口丰度显著减少,西北边境、西南边境人口丰度增幅整体大于0,边境内整体不呈减少趋势,A错误;境外东北边境、西北边境及西南边境大部分地区人口丰度增幅整体小于0,所以边境外整体呈减少趋势,B正确。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好,人口密集;降水少,冬季寒冷,人口稀疏。地形——丘陵平原为主,人口稠密;高山高原为主,人口稀疏。水源——水资源较充足,人口稠密;水资源短缺,人口稀疏。土壤——土壤肥沃,耕地多且集中,人口稠密;土地贫瘠,耕地少,人口稀疏。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大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落后,城镇少,人口稀疏。交通和通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人口稠密;交通闭塞,人口稀疏。社会历史——开发历史悠久,社会稳定,人口稠密;开发历史较短,人口稀疏。
(2023下·山西忻州·高一统考期末)山西省人口分布不均。下图为山西省人口分布地形图(点数量代表人口密度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山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形区是( )
A.太原盆地 B.太行山 C.吕梁山脉 D.大同盆地
15.影响山西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地形地势 ②植被覆盖率 ③水源条件 ④经济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4.A 15.B
【解析】14.由图可知,太原盆地点比较密集,人口密度最大,A正确;太行山、吕梁山脉、大同盆地点相比太原盆地,比较稀疏,人口密度小,BCD错误。故选A。
15.由图可知,山西省平原盆地处人口密度大,山地人口密度小,①正确;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稀少,水源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大,③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属于社会原因,④错误;植被覆盖率对人口分布影响小,②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其次,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此外,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也会在人口的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来。
二、综合题
16.(2023上·宁夏固原·高二彭阳县第一中学校考期中)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所表示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 ,当地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比较稀疏的是 ,因为当地的自然条件是 。
(2)除了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是
【答案】(1) ③ 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①和② ①地极端干旱,②地过于湿热;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人口的分布图设置试题,涉及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①②③所表示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③,当地的优越自然条件有:位于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比较稀疏的是①和②,因为当地的自然条件是:①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极端干旱,②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
(2)自然条件适宜的地方人口分布较多,除了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人口迁移越来越多。
1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巴西位于南美洲,总人口约2.13亿(2020年),左图为巴西人口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
(2)造成青藏高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
①海拔 ②纬度 ③土壤 ④地势起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2)C
【分析】本题以巴西人口分布和青海人口空间分布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分析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图例,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可知, 巴西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西部、北部地区人口稀疏。
(2)读图可知,青藏高原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西北部少,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好,植被茂密,土壤肥沃,因此人口密度更大,①③正确,C正确;东南部和西北部的对比不是纬度的对比,②错误,排除AB;西北部地势起伏更小,东南部地势起伏大,但地势起伏对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大,④错误,排除D;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1.1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陕西商洛·统考二模)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最复杂多样的地区。下图示意亚洲两类国家1950—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类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曲线较为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
A.死亡率升高 B.出生率降低 C.劳动力持续输入 D.劳动力持续输出
2.针对b类国家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量引进移民 B.增加学校数量 C.增加就业岗位 D.鼓励老年人就业
(2024上·辽宁大连·高三统考期末)2021年5月31日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首次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1反映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4.2023年我国人口首次进入负增长时代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政策的变化 B.婚育年龄推迟 C.老龄化问题严重 D.生育观念改变
5.三孩政策实施的同时,必要的配套支持措施包括( )
A.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B.取消法定结婚年龄
C.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2023上·辽宁·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肯尼亚是东非国家,首都内罗毕是诸多国际组织总部和分支机构的所在地。蒙巴萨作为肯尼亚唯一的港口城市,是东非地区的门户,战略地位重要。自独立以来,肯尼亚延续了殖民统治时期的城市发展格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大型城市规模急剧增长。肯尼亚当前的城市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南部密集、北部稀疏的分布格局,主要城市沿殖民统治时期修建的铁路呈东西向分布。图示意肯尼亚主要城市与人口分布概况。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分析,1999—2019年肯尼亚人口分布( )
①重心由西北向东南移动
②重心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③整体呈现“东、北部密集,西、南部稀疏”的空间格局
④整体呈现“西、南部密集,东、北部稀疏”的空间格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自肯尼亚独立以来,加剧该国人口区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居住条件 B.自然资源
C.经济发展水平 D.海港服务设施
8.为优化肯尼亚城市体系格局,亟须( )
A.在肯尼亚南部地区建设节点城市 B.政府适当鼓励城市人口回流农村
C.大力升级蒙巴萨的港口基础设施 D.投入资金建设肯尼亚南北向铁路
(2023上·河南南阳·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下图为世界不同经度的人口比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0°—60°E B.东半球60°E—120°E C.西半球0°—60°W D.西半球60°W—120°w
10.造成东西半球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分布状况 B.地形类型的比例 C.经济发达程度 D.国际贸易的发展
(2023下·山西·高一朔州市朔城区第一中学校校联考阶段练习)人口丰度指某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所属国家人口密度的比值。根据人口丰度的数值可将中国边境地区分为人口极端稀疏区、人口绝对稀疏区、人口相对稀疏区、人口密度均下区、人口密度均上区五类。下图示意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时期中国边境人口集中分布于( )
A.东北边境外 B.东北边境内 C.西北边境内 D.西南边境内
12.在中国东北边境内,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是( )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历史
13.2000~2010年,中国边境人口丰度的变化趋势是( )
A.边境内整体呈减少趋势 B.边境外整体呈减少趋势
C.东北边境涨幅较小 D.西南边境减少较明显
(2023下·山西忻州·高一统考期末)山西省人口分布不均。下图为山西省人口分布地形图(点数量代表人口密度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山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形区是( )
A.太原盆地 B.太行山 C.吕梁山脉 D.大同盆地
15.影响山西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地形地势 ②植被覆盖率 ③水源条件 ④经济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3上·宁夏固原·高二彭阳县第一中学校考期中)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所表示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 ,当地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比较稀疏的是 ,因为当地的自然条件是 。
(2)除了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是
1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巴西位于南美洲,总人口约2.13亿(2020年),左图为巴西人口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
(2)造成青藏高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
①海拔 ②纬度 ③土壤 ④地势起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