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二单元测试题(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按住(àn ān) 蝙蝠(piān biān) 即使(jí jì)
潜能(qián qiǎn) 屋檐(yán zhān) 家雀儿(què qiǎo)
看拼音,写词语.(5分)
kē xué( )家们对这一观点进行了yán jiū( )、lùn zhèng( )。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chéng dù( )chāo
guò( )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选择合适 的字填空。(5分)
[即 既]( )往 ( )然 立( ) ( )刻
[唤 换] 交( ) ( )醒 呼( ) 转( )
[僵 疆] ( )硬 ( )持 边( ) ( )土
在括号恰当当年词语上打“√”。(3分)
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捷 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别的东西吗?
她有一个女儿,身体非常(薄弱 虚弱),躺在床上一整年了。
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振动 震撼)着,雨点密
集地喧嚷着。
按 要求完成练习。(7分)
照例子补充词语。(3分)
例:漆黑 的夜
的太阳光 的夜空 的雨幕
例: 探索 奥秘
方向 奇迹 风雨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并选择其中一个关联词语造句。(4分)
即使……也…… 不是……而是…… 一边……一边……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 )一根级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造句: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难道我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了吗?(改陈述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是一个 句,这样的句式特点是 ,
我也仿照着写一个句子: 。(4分)
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创造一个个奇迹。(缩句)
判断对错。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亚洲大陆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
《蝴蝶的家》中“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我”着急的是蝴蝶下雨去哪里躲藏。( )
电视、程控电话、支付宝、因特网、高铁等都是20世纪的发明。(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最后一粒豌豆给生病中的小姑娘生命的希望,是最了不起
的。 ( )
《呼风唤雨的世纪》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明历程。( )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6分)
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哥哥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愿意向他人请教,妈妈用“好问则裕, “来劝说他。
张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勤学好问,正如汉代王充说的那样:“智能之士, ,
”他还鼓励我们在有疑问时要敢于发问,因为“ ,孰能无惑?”
只有敢于发问才能取得进步。
口语交际。(5分)
有人说:“科学技术虽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也导
致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人们沉迷网络,科技就不应该发展下去。”你是怎么认为
的?说说你的想法。
阅读理解。(22分)
课内阅读。(9分)
①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②知道蝙蝠的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雷达的荧光屏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就更安全了。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传播—( ) 清楚—( ) 揭开—( ) 反复—( )
文中画横线词语“秘密”具体指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来.
读了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
蝠的 、 、 。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了雷达,你知道哪些是人类从自然界得到的启示呢?写一写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鲸的生存智慧
日本海沿岸的居民世代以渔业为主,这里拥有磷虾、沙丁鱼等丰富的渔业资源,捕
获量常居日本首位。鱼虾不仅是渔民的生存所需,同样吸引了鲸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光
临,每到捕捞旺季,常常能看到鲸往来游弋。
有几年,渔业产量下降,有的渔民突发奇想:鲸食量大得惊人,每次都能消耗大量
鱼虾,如果把这些鲸赶跑,那么收成不就可以提上来了?于是这些渔民用渔船、快艇
等组成船队驱赶鲸,把他们赶出捕捞海域。
然而,驱赶鲸的行动不仅没有让渔民收成提高,鱼虾的捕获量反而比驱赶鲸之前
大大降低了,这让渔民们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还是生物学家解开了这个迷团。生物学家发现鲸有一个奇特的习性,它们总
喜欢在捕食后浮到水面上大量排便。这些粪便含有丰富的铁、磷等元素,是浮游
类生物必需的物质,浮游藻类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在阳光作用下能够大量繁殖。浮游藻
类会吸引大量鱼虾前来觅食,而鱼虾则为鲸提供了食物。
鲸建立起了“自给自足的经济”。所以有鲸群的海域更为“肥沃”,海洋生物产量
更高,这是那些短视的渔民万万想不到的。
是依赖外界提供的机会,还是主动创造机会 鲸的生存智慧比起人类来毫不逊色。
渔民的“短视”体现在哪里?
追求鱼虾的捕获量。 B、驱赶鲸 C、滥杀鲸,获取利润
鲸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是怎样的?请选一选,填一填。
(鲸)→( )→( )→( )→( )
鱼虾 B、粪便 C、鲸 D、浮游藻类
下面表格中的问题是某个学习小组提出来的,请选出问题的提问角度。
写作目的 B、写法 C、内容 D、启示 E、题目
问题 提问角度
文章以”鲸的生存智慧“为题有什么好处?
文章介绍了鲸怎样的生存智慧?
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
4、我会从 的角度提出问题:
十一、习作。(30分)
新学期,新起点,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你能把你这学期里所发生的印象最深
或感受最深的事情写出来吗?试一试,请将事情的过程写详细!
附参考答案
一、选正确读音。àn,biān,jí ,qián,yán,què
二、看拼音,写词语。1、科学,研究,论证,2、程度,超过
三、选字填空。既往,既然,立即,即刻; 交换,唤醒,呼唤,转换;
僵硬,僵持,边疆,疆土
四、选正确词语。1、敏锐, 2、虚弱,3、震撼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1、温暖, 漆黑,银色 2、指点,创造,顶住。
2、(1)不是……而是…… (2)即使……也……
他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六、按要求句子练习。1、我永远在这儿坐下去了。
2、设问,他是小学生吗?不是,他是中学生。
3、科学技术将创造奇迹。
七、判断。1、√,2、√,3、×,4、√,5、√
八、根据所学填空。1、审问之,,明辨之, 2、自用则小。
3、学不成,不问不知”人非生而知之者
九、口语交际。略
十、阅读理解。(一)1、封锁,糊涂,盖上,偶尔。 2、蝙蝠能有夜间 飞行。
嘴,超声波,耳朵。 4、略
(二)1,A 2 、B、D,A ,C 3、E,C,B,D,A 4、略
十一、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