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6 狼牙山五壮士
1.说五壮士的事迹。
2.感悟壮士们英勇顽强、毫不畏惧和舍生取义的精神。
学习目标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延安《解放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边区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的楷模。
作者简介
沈重(1915—1986),原名沈大经,中国共产党员。身有残疾,一目失明。1936年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土木系求学。1938年5月奔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参加革命,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
晋察冀地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地区总称,包括山西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晋察冀地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和后勤给养地。
文章结构
本文是按照事件发展顺序记叙的,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后再次痛击敌人。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时间
地点
敌人的兵力很强
敌人的进攻非常猛烈
与下文我军只有“五个战士”形成鲜明对比,敌众我寡,可见五个战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体现出“壮士”的壮志——敌众我寡,敢于受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说明我军战士英勇机智。
说说五壮士是怎样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表现了什么?
在描写人物时,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可以把人物写得更加具体。
作者分别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画出关键词并理解。
人物 描写方法 看出或感受到了什么?
马宝玉 沉着(神态) 班长的冷静
葛振林 大吼一声(动作) 副班长对敌人的憎恨
宋学义 抡一个圈(动作) 宋学义把对敌人的憎恨全部化为力量扔向敌人
胡德林 胡福才 “绷、全神贯注”(神态);“瞄准、射击” (动作) 他们战斗时专注的样子。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班长说的“ 走!” 字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对人民深切的爱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紧跟” 则更表现出战士们非常赞成班长的做法,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 他们选择了哪一条 为什么?
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可以活下去,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是死路一条。他们选择了后面那一条。因为他们觉得群众和连队的安全更重要。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战士的英勇。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敌人伤亡的描写反衬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英勇跳崖
请同学们 饱含深情的朗读第五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
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体现了五壮士对祖国、人民的无比热爱和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这声音除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还能听出什么?
还能听出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
01
02
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这里指的是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极其豪迈。这里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同学们,我们今天能在和平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都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革命烈士说些什么?
敬爱的叔叔阿姨 ,你们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真正的壮士应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怕牺牲、勇敢顽强。
学了课文,你对“壮士”有什么更深刻的理解吗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英勇杀敌
英勇跳崖
壮志
壮行
壮举
壮烈
——
——
——
——
文章通过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赞扬了抗日英雄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总结全文
狼牙山五壮士
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气( )山河 全神( )注
居高( )下 斩钉( )铁
横七( )八 ( )首挺胸
壮
贯
临
截
竖
昂
二、精彩赏析。
1.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一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战士们和班长一样坚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最后一段“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紧跟”,一个“热血沸腾”,表明了战士们的无怨无悔,可以看出战士们和班长一样坚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的充分赞扬。
练一练:
请你仿照课文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