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语文 19.一颗小桃树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贾平凹成为获得首个茅盾文学奖的陕西人。
B.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名人的光辉形象。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贾平凹先生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有误,语序不当,可以把“首个”放在“获得”前面;B.有误,搭配不当,应该把“领会”改为“欣赏”;C.有误,成分残缺,可以在句末添加“活动”;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赤裸(guǒ) 恍然(huǎng) 猥锁 淅沥
B.忏悔(chàn) 孱头(chān) 竞然 魂魄
C.一摞(luò) 服侍(shì) 颤抖 执着
D.混乱(hún) 安慰(wèi) 懊丧 褪尽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赤裸”的“裸”应读作“luǒ”,“猥锁”的“锁”应写作“琐”;B.有误,“孱头”的“孱”应读作“càn”,“竞然”的“竞”应写作“竟”;C.正确;D.有误,“混乱”的“混”应读作“hùn”。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3.下列关于《一颗小桃树》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借物抒情散文,在作者笔下,小桃树是希望,是梦的精灵。
B.文章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小桃树恶劣的生长环境和不幸的遭遇,从而反衬、烘托了小桃树的坚忍。
C.小桃树代表了奶奶对“我”的恩情:呵护着“我”和“我”的梦想、幸福。
D.文中“奶奶”这个人物可有可无,因为本文主要是通过小桃树来托物言志的。
【答案】D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奶奶是文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奶奶是引导、呵护“我”和“我”的梦想的人。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B.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C.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D.李望水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符合句意表达,成语使用恰当。B.匠心独运:多指文学作品等构思独特、精巧。符合句意表达,成语使用恰当。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符合句意表达,成语使用恰当。D.一窍不通:比喻一点儿也不懂。断词取义。成语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二、填空题
5.根据拼音写汉字。
Fúshi chàn dǒu jīn chí miǎo xiǎo
hún pò hōng hōng lièliè huò bùdān xíng
【答案】服侍;颤抖;矜持;渺小;魂魄;轰轰烈烈;祸不单行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6.文学常识填空。
《一棵小桃树》作者是 ,当代青年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 、 等。另写散文。它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新千年第一部长篇小说 已问世。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答案】贾平凹;《满月儿》;《高老庄》;《怀念狼》
【知识点】一棵小桃树;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细读文本和根据自己的记忆可知:《一棵小桃树》作者是贾平凹,当代青年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另写散文。它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新千年第一部长篇小说《怀念狼》已问世。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故答案为: 贾平凹;《满月儿》;《高老庄》;《怀念狼》。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三、默写
7.(2023七下·玉州期中)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诗人 题目 批注 诗文
王维 《竹里馆》 拟人手法,新颖独到的想象,明月如知己,表达人景相融之惬意。 ① , ② 。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触景生情,闻笛思乡 ③ , ④ 。
岑参 《⑤ 》 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 ⑥ , 双袖龙钟泪不干
韩愈 《晚春》 富于哲理,托物言志,表善抓时机,趁势而进之意。 ⑦ , ⑧ 。
《乐府诗集》 《木兰诗》 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⑨ , ⑩ 。
【答案】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春夜洛城闻笛;木兰诗;竹里馆;逢入京使;晚春
【解析】【分析】①②:王维《竹里馆》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人景相融之惬意的一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③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触景生情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⑤⑥:“双袖龙钟泪不干”出自岑参的《逢入京使》,前一句为“故园东望路漫漫”;⑦⑧:韩愈《晚春》中托物言志的一句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荚”“惟”两字的写法;⑨⑩:《木兰诗》中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对偶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注意“柝”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
①深林人不知;②明月来相照;③此夜曲中闻折柳;④何人不起故园情;⑤逢入京使;⑥故园东望路漫漫;⑦杨花榆荚无才思;⑧惟解漫天作雪飞;⑨朔气传金柝;⑩寒光照铁衣。
【点评】本题考查诗句识记。根据诗人、诗名和批注语句默写出对应句子即可。
四、语言表达
8.阅读“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至文章《一颗小桃树》结尾,回答问题。
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答案】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小桃树的生长环境恶劣;小桃树不被人重视,孤独寂寞;小桃树曾被猪拱折过,又险些被砍掉。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风雨摧残可见其可怜。“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柔弱的样子可见其可怜。“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花瓣单薄见其可怜。“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蜂蝶不光顾见其可怜。根据上述内容适当加工后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小桃树的生长环境恶劣;小桃树不被人重视,孤独寂寞;小桃树曾被猪拱折过,又险些被砍掉。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名著导读
9.(2022七下·遂宁期末)名著阅读
(1)勇敢的骑士,现在你即将乘坐“诺第留斯号”开启海洋冒险之旅。旅途开启前,请完成表格,以充分了解你的搭档。
成员 性格特征之一 事件
尼摩船长 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阿龙纳斯教授 同两个伙伴成功利用大漩涡逃出了“诺第留斯号”
康塞尔 忠诚 在缺乏氧气时将最后一点氧气让给了阿龙纳斯教授
勇敢,关键时候能挺身而出 船长救采珠人受鲨鱼攻击时挺身而出杀死鲨鱼救出了船长
(2)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征服那片神秘的海洋,勇敢的骑士,你最想亲历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呢?请选择一项,仿照示例,简要说明。
我选择: ,原因:
【答案】(1)在锡兰采珠场救下采珠人,并分给他一小袋珍珠。(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含泪将死去的同伴掩埋在珊瑚公墓”);知识渊博,头脑清晰;尼德·兰
(2)示例一:选B;原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带阿龙纳斯三人来到印度洋的珠母沙,在黑鲨嘴下救起采珠人并送他珍珠。我希望到这里游览,感受尼摩船长勇敢无私的品质。 示例二:选C,原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来到了一个传说中沉没的古老城市的废墟,陷入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沉思。我希望能来到这广袤的废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示例三:选D,原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带领大家与章鱼搏斗,一名船员不幸被章鱼卷走,船长流下了眼泪。我想到海底冒险,希望能感受那一份惊心动魄。
【知识点】海底两万里;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海底两万里》
【解析】【分析】(1)①尼摩又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面对水手的死尼摩甚至情绪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并且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拿着匕首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虽然脱离了世俗社会的生活,尼摩仍然以慈爱之心关注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他定期地将装有金银财宝的箱子交给固定的联系人,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供物质援助。
② 潜艇潜行到挪威沿岸一带 ,阿龙纳斯教授和尼德兰、康赛尔准备逃离诺第留斯号,他们准备好了一切,潜艇却遇到了可怕的北冰洋大风暴,诺第留斯号就要被卷入深渊,潜艇上的人都非常恐惧,阿龙纳斯利用这个时机,和两个同伴一起逃出了诺第留斯号,由此可以看出知识渊博,头脑清晰。
③根据“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摔在水底地下。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伯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尼摩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忽然,尼德。兰手拿鱼叉,转念之间,迅速向鲨鱼冲去,他投出可怕的利叉,打中了鲨鱼”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尼德兰。
(2)勇救采珠人: 当到达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
同章鱼搏斗:大西洋留卡斯群岛附近的海域,“鹦鹉螺号”遭到章鱼的袭击。“鹦鹉螺号”被迫浮出海面,众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鱼展开血战。战斗中一名船员惨死,尼德·兰也遭遇危险,幸为尼摩船长所救。经过持续一刻钟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章鱼。
据此内容选择一个情节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1)第1空、在锡兰采珠场救下采珠人,并分给他一小袋珍珠。(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含泪将死去的同伴掩埋在珊瑚公墓”)
第2空、知识渊博,头脑清晰
第3空、尼德·兰
(2)第1空、示例一:选B
第2空、原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带阿龙纳斯三人来到印度洋的珠母沙,在黑鲨嘴下救起采珠人并送他珍珠。我希望到这里游览,感受尼摩船长勇敢无私的品质。 示例二:选C,原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来到了一个传说中沉没的古老城市的废墟,陷入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沉思。我希望能来到这广袤的废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示例三:选D,原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带领大家与章鱼搏斗,一名船员不幸被章鱼卷走,船长流下了眼泪。我想到海底冒险,希望能感受那一份惊心动魄。
【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用心读必读篇目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六、语段阅读
10.(2023七下·海淀期中)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加强对清明节民俗文化的宣传,同学们拟推出一期以“诗文民俗话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以下是一位同学撰写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并完成问题。
____。
作为节气的清明,①____(春意盎然 春寒料峭),天气清朗,四野明净,草长莺飞,处处____漫着生命的气息,用“清明”称这个时期,再合适不过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甲】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节日的清明,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重耳没有了力气,随行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这就是成语“割股啖君”的②____(由来 诞生)。重耳做了国君后,重赏了和他同甘共苦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晋文公忆起旧事并亲自去请他,但是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听说后,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请下来。可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不好找寻,晋文公决定用烟将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母子俩一起抱树而死,还留下了一封血书【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祀介子推。他在坟前静____而立,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丙】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1) 文段横线处选填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____
A.zhǎng 迷 shù 慕
B.zhǎng 弥 sù 穆
C.cháng 迷 sù 穆
D.cháng 弥 shù 慕
(2) 在文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春意盎然 诞生 B.春寒料峭 诞生
C.春意盎然 由来 D.春寒料峭 由来
(3) 在文段【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甲】”, 【乙】, 【丙】。
B.【甲】。” 【乙】: 【丙】。
C.【甲】”, 【乙】: 【丙】,
D.【甲】。” 【乙】, 【丙】,
(4)结合文段,把下列五句话填写在开头横线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____
①日期基本落在阳历的4月4日(或5日、6日)
②它既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③但清明节却属阳历
④我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以农历时间为准
⑤这主要是因为清明“身担二职”
A.③⑤②④① B.④③①⑤② C.②①④③⑤ D.④③⑤①②
【答案】(1)B
(2)C
(3)B
(4)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句子排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1)考查字音、字形。
“草长莺飞"本指春天来了,各种花草开始成长,鸟类也到处纷飞;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的景色。其中的“长"读作" zhǎng ";
“弥漫"意思是:充满或布满了烟雾、尘土、水汽等;
"追溯"本指逆流行向江河源头;比喻向前推算、探索事物的由来;回顾过去的人和事。其中的“溯"读作" sù ”;
“静穆"意思是:安静庄严;
故选B。
(2)考查词语运用。
春意盎然:指春天生机勃勃,韵味正浓。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
诞生:一指出生,降生。诞生一词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及生日(用于尊敬的人和庄重的场合)。四指成立。
由来:从发生到现在;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
根据后文“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的提示,选“春意盎然”恰当。
根据"相传,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的提示,前文介绍了“割股啖君""的来源,选“来由”。
故选C。
(3)考查标点符号用法。
“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是直接引用,后面用句号、引号;“一封血书”提示下文,后面用冒号;
“随风飘舞”是陈述句末尾,后面用句号。故选B。
(4)考查句子排序。
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用的语句可知,先说传统节日,③引出清明,①点明清明的日期,⑤②指出原因,即:④③①⑤②。故选B。
【点评】(1)字音、字形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组成词语的各个语素之间的细微差别;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3)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
(4)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七、综合性学习
11.(2017七下·威远期中)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 。
(2)【调查读书现状】读书现状调查表
学段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
②向同学提建议:
【答案】(1)好书让学识变得渊博;好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2)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校长您好,我们学校可以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同学,俗话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
【知识点】材料探究;诗歌对联;主题活动
【解析】【分析】(1)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2)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为陈述对象。答案: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建议,通常是指针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客观存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意见,具使其具备一定的改革和改良的条件,使其向着更加良好的、积极的方面去完善和发展。此题要抓住中心议题“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书”“怎样读书”去提建议。
【点评】综合性学习中的主题活动题,包含了仿写句子、归纳材料、语言表达等题型。每种题型都需要认真阅读原材料并找出关键词,根据要求有条理地作答。
八、文言文阅读
(2023七下·丰台期末)阅读《爱莲说》,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香远益清”中“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开卷有益 B.精益求精
C.良师益友 D.满招损,谦受益
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理解:这句话描绘了莲柄的形态,表现了君子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的高尚品质。
【乙】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理解:莲花可敬重不可轻慢的风范,缘于莲花高洁傲岸的形象和非凡脱俗的气质。
【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作者不愿像世人一样追逐功名富贵,而只是喜爱莲花隐居避世的可贵品格。
14.根据上文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材料二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②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②[不拔]不轻易放弃。③[虚受]虚心接受。
古人常借助花木来表达情志。周敦颐将个人理想寄托在莲上,通过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折射出作者① 的生活态度;韩愈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形象打趣地写出了“② ”的活力无限,表达了作者对大好光阴的珍惜之情;白居易通过写竹的“本固”“性直”“心空”“③ ”等特点,意在赞美君子④ 、正直、谦虚、持志的美德。
【答案】12.B
13.【丙】
14.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杨花榆荚;节贞;志坚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思的理解,考点为一词多义。一般来说,一个文言实词的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
(2)本道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的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解答本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翻译的方法谨记“六字诀”:留、换、调、删、补、变。
(3)本道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文章常见的一些写作手法。技巧有以下:①认真审读题干,寻找相应区域。②理清作者思路,划分文章层次。③根据实情,准确表述。
【参考译文】
爱莲说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材料一:
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材料二: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12.“香远益清”中“益”意思:更加。
A.好处。
B.更加。
C.好的。
D.好处。
故答案为:B
13.【甲】【乙】正确。
【丙】理解有误,“隐居避世的可贵品格”的不是莲花,是菊花。
故答案为:【丙】
14.①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②空:“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句中的“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③④空:材料二中“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句描写了竹子的特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意在赞美君子志坚、正直、谦虚、持志的美德。
故答案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杨花榆荚;节贞;志坚
九、现代文阅读
(2023七下·海淀期中)阅读吴伯萧的《马》,完成问题。
马
吴伯萧
①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家……大家都笑了。准是父亲,我是喜欢父亲而却更怕父亲的,说:下来吧!小小的就这样皮。一团高兴全飞了。下不及,躲在了祖母跟前。
②人,说着就会慢慢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
③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骋竞赛呢。总也有三五匹吧,骑师是各自当家的。我们的,例由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叔父负责,叔父骑腻了,就是我的事。观众不少啊:合村的祖伯叔,兄弟行辈,年老的太太,较小的邻舍侄妹,一凑就是近百的数目。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一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马骑的亲戚家人来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表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谑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遛几趟马。
④孟春雨霁,滑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⑤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
⑥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⑦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么?直到父亲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饿来。反正父亲也是喜欢骑马的,呵叱那只是一种担心。啊,生着气的那慈爱喜悦的心啊!
⑧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羊肠小道,或浴着朝暾,或披着晓霞,闲谈着,也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
⑨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尔要骑马出去守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条深紫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了一顶绛紫色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一匹吧,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做韵事,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缕缕炊烟,领略那直到天边的皓洁与荒旷的时候,却是一个奇迹。
⑩说呢,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里,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的走吧。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你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
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探马报道,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寨旗的么?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地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地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女情长的话,我有点儿想家。
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岛。
15.阅读文章①﹣⑤段,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①﹣⑤段围绕“马”描绘了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 图, 图, 图, 图,端阳驱马逍遥图。
16.请结合文章⑤段,简要分析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17.本文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小贴士】①谋篇:作文时谋划安排篇章结构。
②立意:命意,指寓意、含意;亦指确定主题。
【答案】15.幼童骑马唱歌;姐姐下马省亲;年节雪野赛马;孟春走马踏青
16.通过叙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经过;通过描写人物衣着途中景物与人物活动,营造了美好的氛围,表现了“我“愉悦的心情;通过议论,表达对美好境界和美食的赞美;用“最喜那满天星斗”抒发对家乡夜景的喜爱之情。
17.文中描写了自己儿时骑马的种种愉快回忆,既写出骑马的快乐,又体现出如今时光流逝的淡淡伤感,并由马想到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对家乡的热爱,也表达了一定的家国情怀。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应通读文本,理清层次,理解文意,注意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语句,理解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联系语句的内容进行作用的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要求学生通读文章,理解文意,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语理解和概括文本的主旨。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第一空,结合①段中“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鞘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 说着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佃妮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家......大家都笑了”,概括为:幼童骑马唱歌;
第二空,结合②段中"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概括为:姐姐下马省亲;
第三空,结合③段中"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骋竞赛呢",概括为:年节雪野赛马;
第四空,结合④段中"孟春雨霁,滑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概括为:孟春走马踏青。
16.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作用的分析。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是叙述,点明时间、天气。“穿了单衣,戴着箸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是描写,写出人们在端午时节的自在快乐,体现出"我"内心的愉悦;
“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 才怪""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运用议论,写出美食的诱人与星空的魅力,抒发对家乡夜景的喜爱。
17.本题考查文章谋篇与立意分析。
从文中看,通过写对骑马的喜爱,回忆了三四岁时,骑马唱歌;姐姐回家,快活迎接;年初三四,雪野赛马(春郊试马)﹔春节期间(直到上元),骑马访亲;孟春时节,骑马踏青;端阳访友,骑马赏景;放假回家,骑马过瘾;祖孙骑马,郊野漫游。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骑马是件快活的事,而今作者不断感慨长成大人,在愉快的回忆中带了一点时光流逝和对亲人思念的伤感之情。同时也有对将士们的联想,由马想到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表达了一定的家国情怀。
十、写作题
18.(2023七下·丰台期末)请以“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范文:
前行
风雨再大,也阻挡不了我前行的步伐。
——题记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身为一名初三的学生,考试乃是家常便饭,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不会因你而改变,而我,一次次的在考试这条路上遭遇风雨,一次次的失败,但我并不会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我会更努力的去学习,因为,我有一腔热血。
风雨再大,也凉不了我的一腔热血。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一次次地遭遇风雨,而我一次次地凭借我的一腔热血撑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一腔热血,让我迎来了人生路上一次次的成功。
我站在领奖台上,内心激动得无以复加,看着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开心得笑了,这笑容无比灿烂,因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要感谢我所遭遇的风雨,因为它,我才更努力,因为努力,我才能取得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我想做一名编辑,我一直为这个梦而努力着,每次老师要求我们写作文,我总是非常认真地去写,因为我要为我的梦付出行动。
我想成为一名编辑,就必须拥有好的文采。为此,我从小就开始写日记,一开始我的作文写的并不好,周围的人总是嘲笑我说:“你看就她那个样子,还想做编辑呢?”在这条路上,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风雨,可是,我从不曾想过要放弃。
终于,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离我的梦更近了一步,因为,我的作文开始经常被老师评为较高的等级,有时候甚至会当成范文来念,这令我感到十分欣慰,而我更是有了前行的动力,尽管有时候还是会遭遇风雨,但我会一直在风雨中傲然前行!
风雨再大,也阻挡不了我前行的步伐!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前行”,它是一种动作,更是一种态度。题目应理解为勇于面对挑战,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勇敢地向着理想前进。以题目为表现主旨,从生活中取材,表现自己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写出真情实感,以真情打动读者。文体选择适合记叙文或哲理散文。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自己在面对某种挑战时选择的积极面对,勇于亮剑的历程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98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50.0(51.0%)
主观题(占比) 48.0(49.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7(38.9%)
主观题(占比) 7(38.9%)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现代文阅读 1(5.6%) 14.0(14.3%)
填空题 2(11.1%) 22.0(22.4%)
默写 1(5.6%) 20.0(20.4%)
综合性学习 1(5.6%) 4.0(4.1%)
名著导读 1(5.6%) 5.0(5.1%)
写作题 1(5.6%) 5.0(5.1%)
语言表达 1(5.6%) 5.0(5.1%)
文言文阅读 1(5.6%) 7.0(7.1%)
语段阅读 1(5.6%) 8.0(8.2%)
单选题 4(22.2%) 8.0(8.2%)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50.0%)
2 容易 (22.2%)
3 困难 (5.6%)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木兰诗 20.0(20.4%) 7
2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7.0(7.1%) 12,13,14
3 晚春 20.0(20.4%) 7
4 作家作品 8.0(8.2%) 6
5 作品的经典情节 5.0(5.1%) 9
6 常用易错字字音 10.0(10.2%) 2,10
7 理解性默写 20.0(20.4%) 7
8 句子排序 8.0(8.2%) 10
9 成分残缺 2.0(2.0%) 1
10 主题活动 4.0(4.1%) 11
11 搭配不当 2.0(2.0%) 1
12 《海底两万里》 5.0(5.1%) 9
13 作品的基本内容 8.0(8.2%) 6
14 逢入京使 20.0(20.4%) 7
15 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14.0(14.3%) 15,16,17
16 全命题作文 5.0(5.1%) 18
17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7.0(7.1%) 12,13,14
18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8.0(8.2%) 10
19 材料探究 4.0(4.1%) 11
20 语序不当 2.0(2.0%) 1
21 作品的人物形象 5.0(5.1%) 9
22 记叙性散文 14.0(14.3%) 15,16,17
23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7.0(7.1%) 3,8
24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24.0(24.5%) 2,5,10
25 竹里馆 20.0(20.4%) 7
26 一棵小桃树 8.0(8.2%) 6
27 同音字字形辨析 14.0(14.3%) 5
28 一词多义 7.0(7.1%) 12,13,14
29 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14.0(14.3%) 15,16,17
30 春夜洛城闻笛 20.0(20.4%) 7
3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9.0(19.4%) 8,15,16,17
32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5.0(5.1%) 9
33 海底两万里 5.0(5.1%) 9
34 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2.0(2.0%) 4
35 文言文翻译 7.0(7.1%) 12,13,14
36 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 7.0(7.1%) 12,13,14
37 多音字字形辨析 14.0(14.3%) 5
38 诗歌对联 4.0(4.1%) 1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