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2023一2024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学业发展水平测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全卷共二个大题,2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3.考生作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
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卷由学校收回并保管,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以下每个小题共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请你用敏锐的判断力
将它找出来,并将其正确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番号内。
1.考古学者得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这一论断,
主要依据的是()
A.化石
B.遗址
C.传说
D.文字
2.右图是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
图。这种建筑表明那时的长江流域(
A.温暖湿润B.干旱少雨C.寒冷干燥D.酷热少雨
3.梁启超先生指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
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据此可知,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4.传说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
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5.中华文明早期,废“天下为公”而行“天下为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人们“各
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现象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6.右图为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现藏中
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己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它主要反
映的是()
A.紫汉时期的社会生活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D.东汉时期的手工工业
七年级上期历史试题第1东英6医
7.西汉司马迁在遭受了酷刑后依然撰写出《史记》,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
隐恶,真实生动的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反映出司马迁()
A.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B.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C.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8.相比于真实的天下,文字建立的世界,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更为深远广阔与
恒长。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9.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文物中,最能直接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
产力发展的是(
A.甘肃出土的彩陶盆
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
C.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D.勾践剑
10.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征战不休。打着“尊王攘夷”的名义,成为春秋第一霸的
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秦穆公
D.越王勾践
11.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力量弱小的诸侯国
不断被强大的诸侯国兼并。这突出反应了()
A.变法运动的推广
B.奴隶制度的彻底崩溃
C.封建经济的发展
D.统一趋势的增强
1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
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
A.背景
B.目的
C.影响
D.内容
13.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经历了2008年在四川汶川八级地震后,经专家的考察和评估,
依然安全,迄今为止,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座距今2200年的水利工程
发挥的重要作用是()
A.清除了整个四川地区水患
B.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七年级上期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