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氓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浪 漫
追 求
无 悔
相 思
忠 贞
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史记 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诗经》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关于诗经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类比、比喻。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于诗经
关于诗经
《诗经》分为:“风” “雅”“颂”三大类。
即15国风
大多为民间歌谣
共 160 篇
宗庙祭祀乐歌
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 40 篇
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共 105 篇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
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
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现实主义诗篇!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题目解说
选自《诗经·卫风》,它是《诗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 “氓”: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之蚩蚩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无与士耽 犹可说也
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士也罔极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咥其笑矣 隰则有泮
听朗读,正字音
méng chī
fēi qiān
qiāng
guǐ yuán
zài
shì
xū
tuō
cú
shāng
wǎng
mǐ
sù mèi
xì
xí pàn
shèn
jiān cháng
dān
诵读文本 初步感知
1.这是一首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3.叙述的是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以至婚后婚姻发生变化,走上决绝道路的全过程。
叙事诗
2.叙事的主人公是谁?
3.叙述的是什么故事?
女子
典句鉴赏
开头一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属于赋、比、兴中哪一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拿布换丝,向女主人公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诗经》
男不亲求,女不亲许。
——《公羊传》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礼记》
1、采纳(媒人提亲,背礼求婚)
2、问名(问女方的生辰八字)
3、纳吉(占卜合不合)卜、筮
4、纳征(下聘礼)
5、请期(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
6、亲迎(迎娶新娘)
——汉族婚姻六礼
朗读第二章思考——
1.女子思念男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用原句回答)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当时的商业活动是物物交换——抱布贸丝;
流行占卜文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从一、二章中,你了解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实?
3、从第一、二章看,两人的性格是怎样的?
男子脾气有些暴躁,女子率真、善良、温柔。
桑未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②比喻男子的钟情
③比喻恋爱及新婚的甜美
桑之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
②比喻男子的始乱终弃
③比喻爱情的消逝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斑鸠贪食桑葚喻女子沉溺于爱情
第三章以“鸠食桑叶”起兴说明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为后文起铺垫作用。
第四章以桑叶的“黄而陨”起兴烘托女子年长色衰,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
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
1、导致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是怎样表述的?(用原句回答)
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在这场失败的婚姻中,女子有没有责任呢?她是怎样表现的?
勤劳、善良、虽生活艰难,但真情不改没有任何怨言。所以没有责任。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 私定终身,违背当时的礼节;兄弟认为女子不懂得顺从丈夫。由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女子将一生所有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联系现实,不要丧失自我个性的独立性。
2.兄弟为何嘲笑她?当时社会女子的地位和命运如何?
析段品句 难点突破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有何含义?
朗读第六章思考
该句运用比兴手法,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表明女子的痛苦没有尽头,也暗示女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比兴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四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比兴、赋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 比、兴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决绝
婚变
恋爱
◆ 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的女子,《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一个臭男人的恋人、妻子和弃妇。是的,女性的美德与可爱,往往在与男性的恶德与可恨的对比中,才更为鲜明。
—— 鲍鹏山《第三只眼看<诗经>》
学习活动一:分析人物形象
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各具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请你找出男女主人公婚前及婚后表现的相关句子,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概括。
(一)女子形象分析
女子婚前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温柔体贴
纯真痴情
(一)女子形象分析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辛劳忍辱
坚强刚毅
女子婚后
(二)男子形象分析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忠厚老实
急躁易怒
男子婚前
(二)男子形象分析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用情不专
粗暴冷酷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背信弃义
男子婚后
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的最痛楚的认识是什么?(请用原诗句回答)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淇”
诗中三次写到“淇”: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文中反复出现“淇水这一意象,分析其作用。
(1)贯穿全诗,展现了情节的发展。淇水是女主人公人生经历的见证
(2)暗示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三次写淇水,也为我们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感情轨迹
(3)前后照应,使叙事更加紧凑。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热恋(热情、幸福)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婚变(沉痛、怨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决裂(清醒、刚强)
分析
除此之外,诗中还有一个变化值得注意,就是女子对氓称呼的变化,你能找到吗?从这变化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氓
子
复关
尔
士
尔
其
这首诗还有一个变化值得注意,就是对氓称呼的变化,你从这变化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氓:介绍身份
恋爱称“子”:“子”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婚前称“尔”:生活化称谓,更为亲昵
婚后称“士”:“士”是对男子的通称。更冷静、客观,适合反思和总结
被弃称“其”:已心灰意冷,两人仿佛毫无关系
女子自称:
“我”——“女”(与“士”对应)——“躬自”(突出孤独)
作用:(1)避免重复,产生错落之美
(2)符合人物的身份变化和情感发展
请分析“氓”这个男主人公背弃爱情行为的原因,并结合诗歌加以阐述。
①“士”之变心说。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②社会伦理道德说。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③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④年老色衰说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