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30 20:00:56

文档简介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汽水是   气体的饱和水溶液,它能给人一种刺激的味道。
2.铁钉在有   和   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3.蜡烛的制作过程中,蜡块仅仅是发生了   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却产生了新物质   。
4.(2023六上·岳池期末)牙齿平齐、适合切断植物的恐龙为   恐龙;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的恐龙为   恐龙。
5.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   或古生物活动所留下的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6.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铜钱日久生成了绿色
B.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米饭放了两天馊了
7.下列物品中,(  )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A.轮胎 B.羽毛球拍 C.耳机
8.(2023六下·单县期末)孟德尔将红色花与白色花的豌豆杂交后,子二代豌豆的花(  )
A.都是白色花
B.都是红色花
C.既有白色花,也有红色花
9.下列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学生因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
B.小麦因土壤贫瘠长势不好
C.人因晒太阳后皮肤变得黝黑
D.矮茎豌豆因授粉其它豌豆的花粉长出高茎豌豆
10.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11.如图所示,将一根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最容易生锈的地方是(  )。
A.在空气中的部分 B.在水中的部分 C.空气和水交界处
12.下列属于人工干预产生的生物是(  )。
A.彩椒 B.玉米 C.四叶草
13.如图所示,将白糖加热融化最后至焦黑,这一过程有什么变化(  )。
A.形态的变化 B.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C.A和B的变化都有
14.因管理(施肥、浇水)得当出现的水稻高产现象属于(  )现象。
A.可遗传的变异 B.不可遗传的变异 C.无法判断
15.实验室用来检验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试剂是(  )。
A.白醋 B.水 C.澄清石灰水
16.下面三种变化中,与另外两种变化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咬过的苹果表面变色了
B.冰块慢慢融化了
C.铁锅生锈了
17.五金店里的铁钉,有时用手摸上去会感觉有点油,这是为了(  )。
A.防止生锈 B.增加重量 C.更润滑
三、判断题(对的涂“T”,错的涂“F”。每小题2分,共20分)
18.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寻找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
19.恐龙化石发掘过程:除沙——运输——清理——还原。 (  )
20.利用人工干预可以使生物产生变异,这种变异有利也有弊。 (  )
21.盐溶解在水里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 (  )
22.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观点。 (  )
23.化石就是埋在土里的远古动物的骨头。 (  )
24.有些汽水中会加入调味剂和食用色素,长期大量饮用会影响身体健康。(  )
25.(2021六下·巴林左旗期末)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可以遗传的。(  )
26.爸爸会游泳,我也会游泳属于遗传现象。 (  )
27.人类的许多特征都与遗传有关,例如肤色、血型、身高等。 (  )
四、连线题(每连对一个得1分,共11分)
28.将右边的现象与其相应的变化用线条连接起来。
盐溶解于水
物理变化(没新物质产生) 烟花绽放
火柴燃烧
铁水变钢锭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 水的三态变化
小苏打遇到酸冒气泡
29.将下列俗语与其表达的意义用线条连接起来。
虎父无犬子
遗传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即为枳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五、综合题(第30题5分,第31题10分,共15分)
30.根据生物遗传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农民在播种前往往会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你能用什么办法可快速方便地帮助他们选出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31.小明在家想喝汽水了,便自己动手自制汽水,操作步骤如下图,请完成后面的问题。
(1)自制汽水的操作步骤先后顺序是:   、   、   。
(2)在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步骤   是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步骤   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二氧化碳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常喝的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水中生产出来的。汽水是一种溶液,它里面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
2.【答案】空气;水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的铁门生锈,发现上部生锈不严重,下部生锈非常严重,铁门下部接近地面其环境相对潮湿,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生锈的条件充分,所以铁门的下部生锈严重。
3.【答案】物理;二氧化碳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仅仅是发生了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和纸燃烧后都产生了新物质、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4.【答案】食草;食肉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考查恐龙的分类,可以根据牙齿的形状进行分类,分为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5.【答案】遗体;遗迹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6.【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铜钱日久生成了绿色、米饭放了两天馊了、蜡烛燃烧变短了的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豆子掉在地上脏了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塑料
【解析】【分析】化学家分析出天然橡胶的成分,并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出合成橡胶。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8.【答案】C
【知识点】人工选择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孟德尔豌豆实验,是把一种开红花的豌豆种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种结合在一起,第一代结出来的豌豆开红花,第二代既有白色花,也有红色花。故选C。
9.【答案】D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矮茎豌豆因授粉其它豌豆的花粉长出高茎豌豆,属于可遗传变异。
10.【答案】C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由于遗体是被沉积物掩埋,所以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1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根据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的铁性,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空气和水交界处,这里的生锈条件最充分。
12.【答案】A
【知识点】基因工程;人工选择
【解析】【分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质,杂交水稻、太空椒、无籽西瓜都是人工变异的产品,分析选项中,彩椒属于人工干预产生的生物,四叶草、玉米是自然变异产生的,不属于人工参与的生物。
13.【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将白糖加热融化最后至焦黑,这一过程有形态的变化,也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4.【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是由于水肥、光照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15.【答案】C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室中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澄清石灰水。
16.【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咬过的苹果表面变色了、铁锅生锈了都是化学变化,冰块慢慢融化是物理变化。
17.【答案】A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隔绝水、空气可以防止铁生锈。防止铁生锈,可以采用涂油、喷漆、烤蓝等技术。五金店里的铁钉,有时手摸上去会感觉有点油,这是为了防止生锈。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知道铁生锈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寻找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科学家在发现了恐龙化石之后,要先将其表面的泥土除去,保持化石表面的整洁,然后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损坏,科学家再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根据化石还原出恐龙的骨架,最后化石被还原成一具完整的恐龙。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基因工程;人工选择
【解析】【分析】 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彩椒、瘦肉型猪等。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可以有选择地诱导人们需要的变异,有利于抗病抗虫等新品种的选育;弊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来试验和选择具有稳定遗传的变异,同时生物技术的不利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未知的,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盐溶解在水里只是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由此分析,达尔文是近代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他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经常饮用这种饮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不可遗传变异。后天引起的变异且不涉及到生殖细胞的变异都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游泳是一项技能,父子之间都会游泳不存在遗传或变异的情况。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8.【答案】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盐溶解于水、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钢锭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烟花绽放、火柴燃烧、食物被煮熟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9.【答案】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变异现象的语或俗语较多,如九狗出一葵、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现象的谚语或俗语较多,如龙生龙,凤生凤、虎父无犬子等。
30.【答案】用扬场机把谷粒扬向空中,使饱满的谷粒和空瘪谷粒以分开获得饱满的谷粒。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颗粒饱满的种子比颗粒不饱满的种子更有发芽的几率,我们可以通过把种子泡在水里,颗粒饱满的种子会下沉、不饱满的种子漂浮在水面,还可以通过把用鼓风机把谷粒分开。
31.【答案】(1)第一步是将檬切成小状;将柠檬汁挤入瓶中;依次加入适量的白糖、1.5克苏打粉、冷开水后,轻轻摇动汽水瓶,观察现象
(2)第一步;第三步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柠檬汽水做法:1.取干净的塑料汽水瓶一个,依次入适量的白糖、柠檬、1.5克苏打粉、冷开水、1.5克柠檬酸后,立即将瓶盖旋上,以防汽水冲出。2.轻轻摇动汽水瓶,观察现象。发现瓶中产生大量气泡。由于瓶盖旋得很紧,产生的气体无法逸出。约经15分钟,自制的汽水即可饮用。
(1)依题的三幅图分别写出实验现象即可,第一步是将檬切成小状,第二步是将柠檬汁挤入瓶中,第三步是依次加入适量的白糖、1.5克苏打粉、冷开水后,轻轻摇动汽水瓶,观察现象。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第一步和第二步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第三步柠檬酸和小苏打混合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 / 1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汽水是   气体的饱和水溶液,它能给人一种刺激的味道。
【答案】二氧化碳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常喝的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水中生产出来的。汽水是一种溶液,它里面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
2.铁钉在有   和   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答案】空气;水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的铁门生锈,发现上部生锈不严重,下部生锈非常严重,铁门下部接近地面其环境相对潮湿,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生锈的条件充分,所以铁门的下部生锈严重。
3.蜡烛的制作过程中,蜡块仅仅是发生了   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却产生了新物质   。
【答案】物理;二氧化碳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仅仅是发生了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和纸燃烧后都产生了新物质、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4.(2023六上·岳池期末)牙齿平齐、适合切断植物的恐龙为   恐龙;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的恐龙为   恐龙。
【答案】食草;食肉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考查恐龙的分类,可以根据牙齿的形状进行分类,分为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5.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   或古生物活动所留下的    。
【答案】遗体;遗迹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6.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铜钱日久生成了绿色
B.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米饭放了两天馊了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铜钱日久生成了绿色、米饭放了两天馊了、蜡烛燃烧变短了的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豆子掉在地上脏了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下列物品中,(  )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A.轮胎 B.羽毛球拍 C.耳机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塑料
【解析】【分析】化学家分析出天然橡胶的成分,并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出合成橡胶。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8.(2023六下·单县期末)孟德尔将红色花与白色花的豌豆杂交后,子二代豌豆的花(  )
A.都是白色花
B.都是红色花
C.既有白色花,也有红色花
【答案】C
【知识点】人工选择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孟德尔豌豆实验,是把一种开红花的豌豆种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种结合在一起,第一代结出来的豌豆开红花,第二代既有白色花,也有红色花。故选C。
9.下列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学生因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
B.小麦因土壤贫瘠长势不好
C.人因晒太阳后皮肤变得黝黑
D.矮茎豌豆因授粉其它豌豆的花粉长出高茎豌豆
【答案】D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矮茎豌豆因授粉其它豌豆的花粉长出高茎豌豆,属于可遗传变异。
10.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答案】C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由于遗体是被沉积物掩埋,所以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11.如图所示,将一根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最容易生锈的地方是(  )。
A.在空气中的部分 B.在水中的部分 C.空气和水交界处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根据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的铁性,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空气和水交界处,这里的生锈条件最充分。
12.下列属于人工干预产生的生物是(  )。
A.彩椒 B.玉米 C.四叶草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工程;人工选择
【解析】【分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质,杂交水稻、太空椒、无籽西瓜都是人工变异的产品,分析选项中,彩椒属于人工干预产生的生物,四叶草、玉米是自然变异产生的,不属于人工参与的生物。
13.如图所示,将白糖加热融化最后至焦黑,这一过程有什么变化(  )。
A.形态的变化 B.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C.A和B的变化都有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将白糖加热融化最后至焦黑,这一过程有形态的变化,也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4.因管理(施肥、浇水)得当出现的水稻高产现象属于(  )现象。
A.可遗传的变异 B.不可遗传的变异 C.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是由于水肥、光照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15.实验室用来检验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试剂是(  )。
A.白醋 B.水 C.澄清石灰水
【答案】C
【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室中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澄清石灰水。
16.下面三种变化中,与另外两种变化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咬过的苹果表面变色了
B.冰块慢慢融化了
C.铁锅生锈了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咬过的苹果表面变色了、铁锅生锈了都是化学变化,冰块慢慢融化是物理变化。
17.五金店里的铁钉,有时用手摸上去会感觉有点油,这是为了(  )。
A.防止生锈 B.增加重量 C.更润滑
【答案】A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隔绝水、空气可以防止铁生锈。防止铁生锈,可以采用涂油、喷漆、烤蓝等技术。五金店里的铁钉,有时手摸上去会感觉有点油,这是为了防止生锈。
三、判断题(对的涂“T”,错的涂“F”。每小题2分,共20分)
18.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寻找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知道铁生锈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寻找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9.恐龙化石发掘过程:除沙——运输——清理——还原。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科学家在发现了恐龙化石之后,要先将其表面的泥土除去,保持化石表面的整洁,然后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损坏,科学家再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根据化石还原出恐龙的骨架,最后化石被还原成一具完整的恐龙。
20.利用人工干预可以使生物产生变异,这种变异有利也有弊。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基因工程;人工选择
【解析】【分析】 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彩椒、瘦肉型猪等。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可以有选择地诱导人们需要的变异,有利于抗病抗虫等新品种的选育;弊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来试验和选择具有稳定遗传的变异,同时生物技术的不利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未知的,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21.盐溶解在水里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盐溶解在水里只是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2.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观点。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由此分析,达尔文是近代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他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23.化石就是埋在土里的远古动物的骨头。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24.有些汽水中会加入调味剂和食用色素,长期大量饮用会影响身体健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经常饮用这种饮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5.(2021六下·巴林左旗期末)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可以遗传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不可遗传变异。后天引起的变异且不涉及到生殖细胞的变异都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26.爸爸会游泳,我也会游泳属于遗传现象。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 游泳是一项技能,父子之间都会游泳不存在遗传或变异的情况。
27.人类的许多特征都与遗传有关,例如肤色、血型、身高等。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四、连线题(每连对一个得1分,共11分)
28.将右边的现象与其相应的变化用线条连接起来。
盐溶解于水
物理变化(没新物质产生) 烟花绽放
火柴燃烧
铁水变钢锭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 水的三态变化
小苏打遇到酸冒气泡
【答案】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盐溶解于水、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钢锭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烟花绽放、火柴燃烧、食物被煮熟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9.将下列俗语与其表达的意义用线条连接起来。
虎父无犬子
遗传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即为枳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答案】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变异现象的语或俗语较多,如九狗出一葵、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现象的谚语或俗语较多,如龙生龙,凤生凤、虎父无犬子等。
五、综合题(第30题5分,第31题10分,共15分)
30.根据生物遗传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农民在播种前往往会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你能用什么办法可快速方便地帮助他们选出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用扬场机把谷粒扬向空中,使饱满的谷粒和空瘪谷粒以分开获得饱满的谷粒。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颗粒饱满的种子比颗粒不饱满的种子更有发芽的几率,我们可以通过把种子泡在水里,颗粒饱满的种子会下沉、不饱满的种子漂浮在水面,还可以通过把用鼓风机把谷粒分开。
31.小明在家想喝汽水了,便自己动手自制汽水,操作步骤如下图,请完成后面的问题。
(1)自制汽水的操作步骤先后顺序是:   、   、   。
(2)在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步骤   是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步骤   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答案】(1)第一步是将檬切成小状;将柠檬汁挤入瓶中;依次加入适量的白糖、1.5克苏打粉、冷开水后,轻轻摇动汽水瓶,观察现象
(2)第一步;第三步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柠檬汽水做法:1.取干净的塑料汽水瓶一个,依次入适量的白糖、柠檬、1.5克苏打粉、冷开水、1.5克柠檬酸后,立即将瓶盖旋上,以防汽水冲出。2.轻轻摇动汽水瓶,观察现象。发现瓶中产生大量气泡。由于瓶盖旋得很紧,产生的气体无法逸出。约经15分钟,自制的汽水即可饮用。
(1)依题的三幅图分别写出实验现象即可,第一步是将檬切成小状,第二步是将柠檬汁挤入瓶中,第三步是依次加入适量的白糖、1.5克苏打粉、冷开水后,轻轻摇动汽水瓶,观察现象。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第一步和第二步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第三步柠檬酸和小苏打混合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