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1 自然特征与农业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1 自然特征与农业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9 15:57:54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1 自然特征与农业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下·榕城期中) 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供应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座场馆的电能,全部是由张家口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转换而来的绿色电能,是世界上首次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供应所有竞赛场馆用电的一场奥运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与“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最相关的是(  )
A. B.
C. D.
2.第24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张家口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
①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②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采,发展工业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发展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奥运火炬在开幕式上以“微火”取代“熊火”,充分体现的理念是(  )
A.低碳节能的绿色办奥运 B.带动冰雪运动的共享办奥运
C.督查到位的廉洁办奥运 D.促进国际交流的开放办奥运
4.(2023八下·松原月考)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2022八下·惠来竞赛)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代表性农作物的是(  )
A.水稻、柑橘、油菜 B.小麦、苹果、花生
C.油菜、甜菜、大豆 D.甘蔗、芝麻、苹果
6.(2021八下·临漳期中)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紧张 B.能源不够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多高原山地
7.(2021八下·桦南期中)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高粱 B.小麦 C.水稻 D.油菜
8.(2021八下·岐山期中)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9.(2020八下·曲阳期中)关于北方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东部有面积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C.平原面积狭小
D.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10.(2020八下·桦南期中)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1.(2020八下·桦南期中)下列农作物中种植在北方地区的是(  )
A.水稻、甘蔗 B.棉花、水稻 C.甜菜、大豆 D.小麦、青稞
12.(2019八下·武鸣期末)下列几组地区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13.(2019八下·和县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有(  )
①黑土地②赛龙舟③泼水节④冰灯⑤窑洞⑥红土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14.(2019八下·老河口期中)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 B.河流无结冰期
C.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D.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15.(2019八下·辽阳开学考)下图是某书中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介绍,有部分内容因纸张破损而看不清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破损处应有的内容是(  )
A.-15 ℃以下 B.-10 ℃以下 C.0 ℃以下 D.5 ℃以下
16.(2018八下·合肥月考)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C.以平原为主,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说明冬奥会的举办对北京、张家口的积极影响:
社会: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升国民对冰雪运动的关注与参与度;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增加就业岗位;利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利于把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提升服务业比重,增加旅游收入,产业实现优化升级。生态:各项低碳环保措施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
1.ABC、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指的是张家口地区的风能发电,输送到了北京,满足了北京的用电需求,与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无关,ABC选项错误;
D、张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盛,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2.ABD、冬奥会的举办并不会促进当地矿产资源的开采开发,②错误,ABD选项错误;
C、冬奥会的举办可以带动张家口地区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①正确;可以带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③正确;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④正确,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A、以微火取代熊火体现了低碳节能的绿色奥运理念,A选项正确;
BCD、没有体现共享、廉洁、开放的理念,B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A.水稻柑橘和油菜是南方地区的作物,A错误;
B.小麦苹果和花生是北方地区的作物,B正确;
C.油菜是南方地区的作物,C错误;
D.甘蔗是南方的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6.【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华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加上这里耕地面积广,农业用水量大,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紧张,故答案为:A。
【点评】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如地形平坦,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自然灾害较少;劳动力充足。 交通便利,农业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劣势是水资源短缺, 土地盐渍化严重,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
7.【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和水稻。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喜光喜温耐旱的小麦和玉米,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喜湿热的水稻,油菜是油料作物,高粱是重要的酿酒原料。根据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8.【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在我国的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主要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地区主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据温度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温带季风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本题选C。
【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9.【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所以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
10.【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图中可知,①是湖南省②是山西省③是甘肃省④是山东省,其中①位于南方地区,②④位于北方地区,③主要位于西北地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11.【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解:我国农业南北差异大,南方地区适合种植水稻,甘蔗,AB不符合题意,
我国北方地区适合种植小麦,甜菜、大豆,C符合题意,
青稞主要种植在我国青藏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12.【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平原、高原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大兴安岭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13.【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该地区的东北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地;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冬季常常有冰灯景观;在黄土高原有特色的传统民居-窑洞;赛龙舟、泼水节和红土地是指南方地区,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 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800毫米 ,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14.【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
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故选: C。
【点评】 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5.【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最冷月在0 ℃以下,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16.【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以平原为主,河湖少,气候较干旱,降水少,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与南方地区一样属于季风,不是深居内陆.
故答案为:C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在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1 自然特征与农业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下·榕城期中) 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供应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座场馆的电能,全部是由张家口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转换而来的绿色电能,是世界上首次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供应所有竞赛场馆用电的一场奥运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与“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最相关的是(  )
A. B.
C. D.
2.第24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张家口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
①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②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采,发展工业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发展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奥运火炬在开幕式上以“微火”取代“熊火”,充分体现的理念是(  )
A.低碳节能的绿色办奥运 B.带动冰雪运动的共享办奥运
C.督查到位的廉洁办奥运 D.促进国际交流的开放办奥运
【答案】1.D
2.C
3.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说明冬奥会的举办对北京、张家口的积极影响:
社会: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升国民对冰雪运动的关注与参与度;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增加就业岗位;利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利于把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提升服务业比重,增加旅游收入,产业实现优化升级。生态:各项低碳环保措施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
1.ABC、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指的是张家口地区的风能发电,输送到了北京,满足了北京的用电需求,与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无关,ABC选项错误;
D、张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盛,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2.ABD、冬奥会的举办并不会促进当地矿产资源的开采开发,②错误,ABD选项错误;
C、冬奥会的举办可以带动张家口地区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①正确;可以带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③正确;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④正确,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A、以微火取代熊火体现了低碳节能的绿色奥运理念,A选项正确;
BCD、没有体现共享、廉洁、开放的理念,B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4.(2023八下·松原月考)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深厚,因此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其中东北平原平坦开阔,技术先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2022八下·惠来竞赛)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代表性农作物的是(  )
A.水稻、柑橘、油菜 B.小麦、苹果、花生
C.油菜、甜菜、大豆 D.甘蔗、芝麻、苹果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A.水稻柑橘和油菜是南方地区的作物,A错误;
B.小麦苹果和花生是北方地区的作物,B正确;
C.油菜是南方地区的作物,C错误;
D.甘蔗是南方的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6.(2021八下·临漳期中)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紧张 B.能源不够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多高原山地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华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加上这里耕地面积广,农业用水量大,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紧张,故答案为:A。
【点评】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如地形平坦,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自然灾害较少;劳动力充足。 交通便利,农业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劣势是水资源短缺, 土地盐渍化严重,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
7.(2021八下·桦南期中)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高粱 B.小麦 C.水稻 D.油菜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和水稻。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喜光喜温耐旱的小麦和玉米,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喜湿热的水稻,油菜是油料作物,高粱是重要的酿酒原料。根据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8.(2021八下·岐山期中)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在我国的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主要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地区主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据温度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温带季风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本题选C。
【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9.(2020八下·曲阳期中)关于北方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东部有面积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C.平原面积狭小
D.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所以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
10.(2020八下·桦南期中)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图中可知,①是湖南省②是山西省③是甘肃省④是山东省,其中①位于南方地区,②④位于北方地区,③主要位于西北地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11.(2020八下·桦南期中)下列农作物中种植在北方地区的是(  )
A.水稻、甘蔗 B.棉花、水稻 C.甜菜、大豆 D.小麦、青稞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解:我国农业南北差异大,南方地区适合种植水稻,甘蔗,AB不符合题意,
我国北方地区适合种植小麦,甜菜、大豆,C符合题意,
青稞主要种植在我国青藏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12.(2019八下·武鸣期末)下列几组地区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平原、高原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大兴安岭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13.(2019八下·和县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有(  )
①黑土地②赛龙舟③泼水节④冰灯⑤窑洞⑥红土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该地区的东北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地;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冬季常常有冰灯景观;在黄土高原有特色的传统民居-窑洞;赛龙舟、泼水节和红土地是指南方地区,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 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800毫米 ,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14.(2019八下·老河口期中)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 B.河流无结冰期
C.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D.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
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故选: C。
【点评】 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5.(2019八下·辽阳开学考)下图是某书中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介绍,有部分内容因纸张破损而看不清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破损处应有的内容是(  )
A.-15 ℃以下 B.-10 ℃以下 C.0 ℃以下 D.5 ℃以下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最冷月在0 ℃以下,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16.(2018八下·合肥月考)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C.以平原为主,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以平原为主,河湖少,气候较干旱,降水少,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与南方地区一样属于季风,不是深居内陆.
故答案为:C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在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