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部分,均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实验中学某同学自制的学习卡片(部分)。据此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
签订时间:1901年主要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性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镇压义和团时感慨道:“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机……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A.将八国联军赶出了中国 B.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3.对以下表格介绍的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创办兴中会 建立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C.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D.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
4.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中提到:“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旨在体现黄花岗起义
A.为武昌起义准备了条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是武昌起义的组成部分
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黄花岗起义 D.辛亥革命
6.“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皇帝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在那个元旦”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武昌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7.1915年底,孙中山发布檄文,讨伐逆贼,指出:“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檄文中“一人冠冕”指的是
A.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袁世凯加冕登基称皇帝
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下图时间轴上标注的四个历史事件中,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图是一二·九运动的记录照片。这次运动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成为了扭转抗日战争时局的关键 D.使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0.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A.联合政府建立起来 B.国共团结御侮局面开始形成
C.抗日战场发生转折 D.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因此消失
11.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全民公祭日,这是为了纪念1937年在侵华日军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人民而专设。这次大屠杀发生的地点是
A.南京 B.旅顺 C.大连 D.天津
12.有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中两场战争的指挥者分别是
A.李宗仁、林彪 B.李宗仁、彭德怀 C.张自忠、左权 D.张自忠、林彪
13.下列历史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 B.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C.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 D.敌后战场的奋勇杀敌
14.下图是抗战时期的一次战役。它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这次战役发生于
A.1931年 B.1937年 C.1940年 D.1945年
15.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列可授予“抗日战争民族英雄”的人物是
A.京汉铁路工人领袖林祥谦 B.第四军独立团领导人叶挺
C.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D.战斗英雄董存瑞
16.下图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下列关于这次大会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7.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B.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C.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D.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1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材料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B.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C.中共代表参加谈判,戳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D.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9.“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符合这一主旨的行动是
A.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学习完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你认为她的主题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百年屈辱,文明蒙难 D.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列强不断侵略,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写在什么条约里?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2)材料二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场战争使西方侵略势深入到什么地方?
材料三 (如下图)
(3)材料三中图一是哪一场战争的形势图?③处是本次战争中哪次著名战役?图二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什么形势?
(4)探究上述三则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2.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各阶层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1)材料一出自太平天国哪一纲领性文件?你认为这样的理想社会能实现吗?为什么?
材料二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开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节选自《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材
(2)材料二中,“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开办近代民用企业”分别以什么为口号?列举一例“洋务派开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材料三 (如下图)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列举一例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近代的探索历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3.在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的青年志士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这场)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节选自《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材
(1)材料一中的这场“运动”是什么?列举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至少两位)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巴黎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编自《北京学界全体宣告》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材料二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材料二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这一性质的口号是什么?据此,概括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3)材料三中“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2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地图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形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材料二 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但大多数都失败了,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才树立起红旗。党中央派出不少优秀干部“学习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去各地创建革命根据地。
(2)材料二中所说的“井冈山道路”是怎样的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的起止时间是?诗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指的军事行动是什么?阅读诗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什么是长征精神?
初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AAD 6---10DDABB 11-15AABCC 16─20DBCCB
二、材料分析题
21.(1)中国的禁烟运动(1分);《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长江中下游地区(1分)。
(3)甲午中日战争(1分);威海卫战役(1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分)。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封闭必然落后于世界潮流;腐朽的封建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等(符合题意,有道理即可)(1分)。
22.(1)《天朝田亩制度》(1分);不可能实现(1分);《天朝田亩制度》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1分)。
(2)“自强”“求富”(2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任意一例即可)(1分)。
(3)变法图强(1分);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1分);《国闻报》《时务报》(任意一例即可)(1分)。
(4)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改革应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符合题意,有道理即可)(1分)。
23.(1)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任意两位即可)(2分)。
(2)万国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分);爱国主义(1分)。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分)。
24.(1)北伐战争(1分);湖南、湖北(2分);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1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
(3)1934年—1936年(2分);渡过金沙江(1分);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等(言之有理,一点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