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11《核舟记》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21:1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核舟记》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将在课堂上跟随明末文人魏学洢的笔触,去与一枚特别的桃核相遇。这枚桃核的奥妙何在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师板书“核舟记 魏学洢”。屏显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指导学生认读、识记。)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刚才的朗读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核舟雕刻了哪些人和物。开始!
生:人有东坡、鲁直、佛印;物有八扇窗、箬蓬,还有楫、炉、壶、手卷、念珠、对联和篆文。
师:非常丰富的发现!还有没有补充的 你来说。生:倒数第3段还写了两个人,舟尾的左边有-个人,右边也有一个人。
师:他们的身份是
生:舟子。
师:好,同学们刚刚已经快速圈画出核舟上雕刻的人和物,就像文章最后所说的那样,我们一起来读-下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非常好,在了解核舟所刻内容的丰富之余它后面的一句也不容忽视。同学们也一起读一下!
(屏显。生齐读。师范读。)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师:同学们,这句话中的“而”是什么意思
生:但是。
师:哦,“但是”,这是一个大大的转折!那“曾’又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是“竟然”的意思。
师:非常好!很多同学都说出来了,看来同学们都读了课下注释,这个学习习惯很好。“竟然”,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一个大大的惊叹!令人惊叹的原因是如此丰富的内容竟然浓缩在了-(师停顿,生纷纷应和。)
生:不满一寸的桃核上。
师:不满一寸!如此丰富的内容竟然容纳在体积如此微小的桃核之上,由此可见雕刻这个核舟的-王叔远,真是一位高人!文章开篇就已提到,人一他是一位-
生(齐):“奇巧人”
(师板书“奇巧”。)
师:把这么多内容雕刻在如此小的桃核之上,技艺无疑是高超的,但“奇巧”仅仅是表现在内容多上吗 请同学们关注核舟上雕刻的人和物,看看它的奇巧还表现在哪里。
(生组间交流,选句,批注,约6分钟。先后有6组同学派代表在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师:首先,我们请最早提交学习成果的一组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他们组的成果和想法。
生:我们组选择的是“珠可历历数也”这句。这句话描写的是佛印左臂上挂着的佛珠。首先,核舟本来就已经够小的了,还要刻一个比核舟小很多的人;其次,这佛珠不仅要比人小很多,而且还要能一个一
个地数清楚。这都体现了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师:这位同学的表述非常有条理。他将核舟、人佛珠的大小一一进行了对比,引导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大小虽然如此悬殊,却都是如此清楚!他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东坡右手执卷端”这句是哪一组同学找到的
生:船已经很小,可船头竟然刻了三个人,这还不算什么,竟然还能把“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的动作和神态都雕刻得很清楚,这怎能不让我们感觉到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
师:大家注意,他通过批注还强调了两点,一个是情态,一个是动作。“执”“抚”“指”这三个动作不一样,如此细微的动作都被王叔远表现出来了。这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他的技艺特别高超啊 你的发现太棒了,让我们继续分享!“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是哪一组同学的发现 好,你来说!
生: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字比作蚊足,突出了字刻画得很小,与前文的奇巧人相照应,“了了”更是突出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
师:你们组抓住了修辞和“了了”这些细节,非常棒!我们继续来看。有一处英雄所见略同,都写了“执卷端”“执卷末”,但有一组还写了“若听茶声然”你来说。
生:船是桃核做的,已经很小,炉子在船上,自然也很小,“炉上有壶”说明茶壶更小,“若听茶声然则是说好像有茶壶正要煮开,连声音都出来了。这句虚实结合,更加突出了对茶壶刻画的细腻,进而突出了雕刻者的技艺高超。
师:虚实结合,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确是奇巧至极了呀!还有不同的一组,我们来看“山高月小”这一句。
生:在不满一寸的桃核上竟然刻出了十六个字,而且还刻得很精致。不仅如此,还用石青的颜料涂在了字的凹处。这也表现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
师:能刻出这样的文字谈何容易啊!其实,这些文字中还蕴含着别的意味。这个我们稍后继续探究。同学们都已感受到船本身已经够小,但船上雕刻的内容从人物神态到动作细节,都是如此精妙动人,惟妙惟肖,所以我们不得不感叹王叔远的雕刻技艺是何其精细。(师板书“技艺”。)
师:但是,同学们发现没有,这还是一个有故事的核舟。它的主题是一
生:大苏泛舟赤壁。师:苏轼在《赤壁赋》中是这样写的-(屏显。)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但是,读完《赤壁赋》后老师始终都没有弄明白他写的客到底是谁。
(屏显“客”字,放大标红。)
师:据史料记载,鲁直与佛印当时其实并不在苏(屏显“客”字,放大标红。)
师:据史料记载,鲁直与佛印当时其实并不在苏轼身边。显然,针对“客”这个未知的空白,王叔远发挥了算是情理之中的艺术想象。但是,他为什么要选择鲁直和佛印这两个当时本不在苏轼身边的人作为他同游赤壁的伙伴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以及课下注释,思考王叔远为什么会这样构思。
生:我知道很多有关佛印和苏轼的故事。鲁直和佛印都是苏轼的朋友,而且是苏轼很有代表性的朋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的“客”,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与苏轼关系密切的人。王叔远在构图时,想到是鲁直和佛印与苏轼一起游于赤壁之下非常正常。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吗 课下注释写了鲁直和佛印都是苏轼的朋友。这位同学更是发现了这两个人不是“小朋友”,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人物”。老师要提示大家的是,他们不单单是苏轼的朋友,而日是苏轼的知已和至交。当时,黄庭坚与苏轼在仕途上同遭贬谪,可以说是“同志趣,共命运”的知己、至交。和这样的朋友一起邀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纵有失意,何尝不是一种安慰 所以说,王叔远如此巧妙地选择和安排这些人物,不仅是想让核舟会谢故事,而且还想让我们触摸到一种情感的温度。除了技艺奇巧之外,王叔远对这个核舟的构思也同样令人惊叹。
(师板书“构思”。)
师:除此之外,结合刚才一位同学所写的内容,我们关注一下课文中对联的内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要泛舟于赤壁,自然需要水,但核舟雕了水没有
生:没有。
师:对,没有。但它却通过这副对联,把赤壁那种开阔动人的景色表现了出来,达到了无水胜有水的境界。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你听到赤壁的水声了吗 你听到苏轼和鲁直的交谈了吗 你看到他们潇酒的身姿了吗
(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想象。)
师:所以说,王叔远用他奇巧的技艺和构思,为我们呈现了一枚内容丰富、雕工精细而且构思巧妙的核舟。
(师板书“呈现”。)师:然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魏学洢用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对核舟进行的真实再现。
(师板书“再现”。)
师:接下来,继续我们的挑战之旅,看看能不能从写作顺序和语言描写的角度,发现作者是如何再现核舟上所雕刻的内容的。小组内讨论交流,记得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和发现圈注在课文当中,时间3分钟,开始。
(生自由朗读课文,四人或六人小组讨论。)师:好,你们组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
生:作者先介绍船身有多长,并由船身写到它的里面,由外到内,越写越细小。再分别写了舟上刻的字,船头的三个人以及他们的行为举止,还有两个撑船的人。
师:同学们能不能点评一下这个顺序有什么优

生:这个顺序让我们读者一看到这个船,脑袋里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因为它描写的船和船上面的人物都很清晰。
师:这个顺序能使叙述和描写清晰地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我们听听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组认为是空间顺序。具体顺序是“苏,黄阅一手卷”---“舟尾横卧一”---“通计舟”-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师:他们组发现了空间顺序,还提到了一个方位--“舟尾”。他说的后面的内容其实是文章的总结,但他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同学们一起来,除“舟尾”之外,课文中还有没有表明位置的内容 一起说。
生(杂):船中,船头,船背……
师:船中--船头--船尾--船背,这不正是课文的写作顺序吗 一部分一部分写,清楚分明,有条不素,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这枚核舟。但是,老师还是有一个疑问:苏轼是主角,而且在船头,应该先写啊!为什么要先写船中呢 有没有同学有所发现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生:我觉得,船中没有人,而船头、船尾都有人物要描写,作者是为了把人物描写串联在一起,才先写船中的。
师:你是说,先写船中能够把后面出场的人物串联在一起,是吗
生:是。
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写船中其实是在介绍什么
生:介绍整个船的轮廓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对,这位同学非常好地领悟到了魏学洢的写作技巧!这个背景,有船本身的背景,还有赤壁自然环境的背景。我们刚才已经品味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作用。此处,船的背景和赤壁自然环境的背景,为人物的登场作了铺垫。同学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了写作顺序的问题。那有没有小组关注到文中的描写呢
生:第3自然段,“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这一描写非常细致,运用了动作描写。
师:动作描写刻画得仔细,描写得逼真,这是文字精巧的体现。好,再请一个小组。
生:大家看“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一句,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知道蚊子连指甲盖大小都不到,把每一个笔画都当作蚊子的脚来写,让我们形象地体会到了雕刻者雕刻技艺的精湛。
师:很好!这一比喻的确形象地再现了字的纤细。同学们,除比喻之外,大家还关注过课文中其他一些句子吗 比如,包含“若”和“如”的句子。有发现吗 “如有所语”“若听茶声然”“若啸呼状”,请都圈画出来。如果把“若”和“如”去掉,变成“有所语”“听茶声”“啸呼”, 同学们觉得可以吗
(生思考,讨论。)
生:我觉得不行。我对“若听茶声然”比较熟悉我就说这句吧。“若听茶声然”的意思是好像在听茶水有没有烧开。这个“若”会让我联想到这个人是在侧着耳朵听茶水发出的声音,由此我可以更清晰地想到这个人的表情,以及当时的场景。显然,这样写能将人物表现得更加细腻。去掉“若”的话就太直白了,没有想象的空间,读这篇文章的人就无法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细腻了。
师:原来,一个个“如”和“若”都是作者给文章安插的想象的翅膀啊!这就是说,魏学洢用充满想象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让核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读者面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作者魏学洢是通过有序的写作,以及精练而充满想象的语言,再现了核舟的精彩。
(师板书“顺序”“语言”。)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在王叔远奇巧的技艺和构思中,欣赏了核舟的雕刻之美,在魏学洢有序而精练的言辞中,品味了《核舟记》的文章之美。这小小核舟和《核舟记》中,有享之不尽的美。(师板书“美”。)
师:愿我们的这段缘分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美好中继续!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