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30 23: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1.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问题。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1.19-1765.4.15),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的雏形。
1756年,经过大量的实验,罗蒙诺索夫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重量,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重量。”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作为化学科学基石的质量守恒定律。
罗蒙诺索夫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
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创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拉瓦锡
探究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提出问题】
参加化学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参加化学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 。
相等
变大
变小
方案一 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1.称量反应前红磷、锥形瓶、橡皮塞、气球 的质量总和。
2.将玻璃管下端在酒精灯外焰烧红,迅速塞紧瓶塞,引燃红磷,观察现象。
3.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天平上称量。
步骤:
【制定方案】
视频
【思考】
1.锥形瓶底部为什么要垫细砂?
2.玻璃管有什么作用?
防止集气瓶炸裂
引燃红磷
3.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不能,反应后,温度升高,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方案二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铁 + 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1.称量反应前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的质量总和。
2.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3.称量反应后物质总质量。
步骤:
视频
探究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分析
相等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相等
P+O2 P2O5
点 燃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Fe+CuSO4 Cu+FeSO4
参加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一、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观看演示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同?
视频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气体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在敞开容器中:
观看演示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镁条燃烧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同?
视频
镁 + 氧气 氧化镁
M1 M2
点燃
气体
①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③“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
④总和: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气体
特别是“气体反应物O2”
“气体生成物CO2 、H2 、 O2”
②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2.质量守恒定律理解
3.质量守恒定律微观理解
O
H
H
O
H
H
2个水分子
2个氢分子
氧分子
2H2
O2
通电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
组合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种类不变
数目不变
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
原子
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不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宏观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物质总质量
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反应前后
1.在A+B→C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C的质量。
2.在A+B→C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C的质量。
3.在A+B→C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能完全反应,5克A和6克B充分反应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
9克
8克
9克
4.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水结冰前后质量相等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B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解释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