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地理下册 预习篇
7.3 印度
地理位置: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特点: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人口众多,自然增长率快
优势:Ⅰ.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Ⅱ.消费市场广大。
劣势:人均耕地、粮食较低影响,粮食供给;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均消费水平低;经济结构一直没有明显变化,失业问题十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6—9月为印度的雨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新德里,印度的首都;重点城市,孟买、加尔各答。
小麦主要分布:的干高原西北部,恒河平原中上游地区;水稻主要分布:恒河平原中下游,印度半岛大部。
服务外包产业优势: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一般出现在选择,以四选三形式,消耗资源多出现);增加就业机会,赚取大量外汇,促进了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班加罗尔是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分布是因为人才和技术,21世纪沿海分布。
初中我们学习了唐朝玄奘西行的事迹,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读图,完成1——2题。
1.玄奘西行的目的地——天竺主要位于今天的印度和尼泊尔境内,下列符合印度特征的是( )
A.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B.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的特点
C.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 D.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有人说印度农业是背着两个包袱在向前发展,这两大包袱应该是( )
A.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B.人口众多、雨旱灾害
C.耕地狭小、经济落后 D.热量不足、环境恶化
【答案】1.A 2.B
【解析】1.从图示来看,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均属于印度洋的属海,A正确;印度的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低缓的德干高原,故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就东西来看,德干高原两侧的沿海地区低于中部,故应是东西低,中间高,B错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没有种植青稞,青稞主要种植在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C错误;“世界加油站”是俄罗斯的美称,不是印度的美称,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D错误。故选:A。
2.印度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在雨季降水量很大,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故A错误;印度人口超过14亿,人口众多,由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不稳定,故雨旱灾害频发,B正确;印度耕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耕地面积广,C错误;印度地处热带,热量充足,D错误。故选:B。
近年来,中国和南亚经济联系密切,许多手机品牌积极进军南亚销售市场,现已占据了当地近半数的智能手机市场。读2021年南亚三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统计表,完成3——4题。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人口数/亿 13.93 2.25 1.69
增长率/% 0.97 1.93 1.03
3.中国手机厂商积极开拓南亚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南亚( )
A.劳动力充足 B.消费市场广阔
C.自然资源丰富 D.邻近中国,运输便利
4.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
A.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 C.尼泊尔 D.印度
【答案】3.B 4.D
【解析】3.读表可知,2021年印度人口在13亿以上,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人口也都在1亿以上,由于南亚地区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潜力大,因此中国手机厂商积极开拓南亚市场;与南亚邻近中国,运输便利、劳动力以及矿产资源关系不大,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南亚都是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展较快,大多以纺织、食品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印度独立后,在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D正确,故选D。
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和南亚地区简图,完成5——7题。
5.图中两地区的共同点是( )
A.位于中纬度地区 B.濒临太平洋
C.位于南半球 D.季风气候显著
6.中南半岛城市主要分布在( )
①河流冲积平原 ②河口三角洲 ③河流上游 ④沿海地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南亚农业生产不稳定,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旱涝 B.地震 C.沙尘暴 D.寒潮
【答案】5.D 6.C 7.A
【解析】5.中南半岛和南亚地区属于0°N——30°N的低纬度地区,A错误;两地都濒临印度洋,B错误;都位于北半球,C错误;两地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正确;故选D。
6.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中南半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地带,因为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发展;水源充足,解决农业和城市人口生活用水等问题;交通便利,①②④正确,即C正确;河流上游地势高峻,不适宜城市建设,③错误,排除A、B、D;故选C。
7.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其进退时间的不一和强弱程度的不一,导致印度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A正确;地震属于地质灾害,不属于气象灾害,B错误;该地植被覆盖率高,沙尘暴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该地处于低纬度热带,且北部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主,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寒潮影响小,D错误。故选A。
读“亚洲季风来源示意图”和“南亚盛行风向及降水量分布”,完成8——10题。
8.南亚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是(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寒带地区
9.南亚地区南部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印度河平原 C.恒河平原 D.德干高原
10.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海陆差异大
【答案】8.A 9.D 10.D
【解析】8.读图可知,南亚地区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到30°N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大部分属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南亚地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的主要地形区是德干高原,故选D。
10.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南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独有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D正确。跟纬度跨度大、经度跨度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11.下图示意南亚岛屿国家斯里兰卡的简图及两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茶树适合生长在有一定海拔的地区,生产地需具备较好的水热条件,种植地一般云雾多,空气湿度较大。斯里兰卡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区之一,该国的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
(1)该岛国地势 高、 低。
(2)图示两城市中, 城市气温年较差大,亭可马里的一年中具有较明显旱、雨季节,属于 气候。
(3)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条件。
地形条件-- ;气候(气温与降水)条件-- 。
【答案】(1) 中部 四周
(2) 亭可马里 热带季风
(3) 以山地为主 气温高;降水丰富
【分析】本大题以“南亚岛屿国家斯里兰卡的简图”和“斯里兰卡的两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斯里兰卡的地形地势、气候类型、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条件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斯里兰卡河流大多由中部流向四周海洋,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故该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读图可知,科伦坡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6℃~27℃,最热月最高温在28℃左右,亭可马里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6℃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在30℃~31℃,故图示两城市中,亭可马里的气温年较差大。亭可马里的一年中具有较明显旱、雨季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读题干的材料可知,茶树适合生长在一定海拔地区,生产地需具备较好的水热条件,种植地一般云雾多,空气湿度较大。斯里兰卡国内多山地,海拔较高,有适宜的地形条件;另外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降水丰富,具有适宜的水热条件。
12.图1为南亚简图,图2为南亚某季季风和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2中此时该地区处于 (填风向)季风控制。该季风来自 洋,由于该季风到来的时间强弱不一,因而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 灾害。
(2)图1中南亚南部高原上的地势高低是 ,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1) 西南 印度 水旱
(2) 西高东低 河流自西向东流
【分析】本大题以“南亚简图”和“南亚某季季风和降水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南亚的七月季风风向、自然灾害、南亚的地形区、地势特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2可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该地区处于西南季风控制。该季风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因而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2)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1可知,南亚的地形区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南亚南部高原上的地势高低是西高东低,判断的理由是南亚南部高原上的河流自西向东流。
13.下图为某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所在的大洲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导致河流多从中部高原山地呈 状流向周边海洋。
(2)Y国的首都是 ,其南部的班加罗尔是软件产业中心,被称为该国的“ ”。
(3)图中Q半岛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分布的优势是 (答出一条即可)。该半岛湿热的气候适宜种植 (粮食作物)。
(4)Q半岛上许多传统的宗教建筑,如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大皇宫、缅甸仰光的大金塔等,说明该区的人们信仰的宗教是 ,是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答案】(1)辐射
(2) 新德里 硅谷
(3) 航运便利(水源充足或地形平坦或土壤肥沃) 水稻(稻米)
(4)佛教
【分析】本题以亚洲部分区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地势特点、印度的首都及高新技术产业、中南半岛的自然环境与宗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图示区域所在的大洲为亚洲,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导致河流多从中部高原山地呈辐射状状流向周边海洋。
(2)Y国即印度,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其南部的班加罗尔是其软件产业中心,被称为“硅谷”。
(3)Q半岛即中南半岛,它的城市多沿河分布,主要的原因是沿河多为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农业生产与城市建设。并且沿河可以利用内河航运,交通便利。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4)Q半岛即中南半岛,该半岛有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大皇宫、缅甸仰光的大金塔等,说明该区的人们信仰的宗教是佛教。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归纳其相似性。
①纬度位置的相似性: 。
②海陆位置的相似性: 。
③城市分布的相似性: 。
材料 印度南北方地区在饮食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北方人喜欢食用一种用面粉做的“恰巴提”薄面饼;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则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印度居民与西方居民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饮用凉水或者是红茶。
(2)上述资料中显示了印度有哪些农作物?它们的分布状况如何?
(3)试举例说明印度居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 大部分处于低纬度地区。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东西两边均临海。 多沿河流或沿海分布。
(2)小麦、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及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形成饮凉水、饮茶习惯;东部(及沿海地区)降水充沛,热量充足,主要种植水稻等。
【分析】本题以南亚示意图和中南半岛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地理位置、印度的农业、印度的自然环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详解】(1)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城市分布上有一些相似性。首先,纬度位置的相似性表现为它们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北纬30°以南,属于低纬度地区。其次,海陆位置的相似性表现为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东西两边均临海,印度半岛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则濒临南海和安达曼海。最后,城市分布的相似性表现为它们的城市多沿河流或沿海分布。不过,中南半岛的城市多集中在半岛的东侧,而印度半岛的城市则多集中在西侧。
(2)根据材料中的“面粉”和“大米”可知,印度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小麦。根据所学可知,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降水丰富,适合水稻生长。印度的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北地区,这里降水较少,更适宜小麦生长。
(3)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出汗多,形成饮凉水、饮茶习惯;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东部地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主要种植喜温喜湿的水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地理下册 预习篇
7.3 印度
地理位置: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特点: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人口众多,自然增长率快
优势:Ⅰ.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Ⅱ.消费市场广大。
劣势:人均耕地、粮食较低影响,粮食供给;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均消费水平低;经济结构一直没有明显变化,失业问题十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6—9月为印度的雨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新德里,印度的首都;重点城市,孟买、加尔各答。
小麦主要分布:的干高原西北部,恒河平原中上游地区;水稻主要分布:恒河平原中下游,印度半岛大部。
服务外包产业优势: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一般出现在选择,以四选三形式,消耗资源多出现);增加就业机会,赚取大量外汇,促进了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班加罗尔是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分布是因为人才和技术,21世纪沿海分布。
初中我们学习了唐朝玄奘西行的事迹,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读图,完成1——2题。
1.玄奘西行的目的地——天竺主要位于今天的印度和尼泊尔境内,下列符合印度特征的是( )
A.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B.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的特点
C.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 D.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有人说印度农业是背着两个包袱在向前发展,这两大包袱应该是( )
A.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B.人口众多、雨旱灾害
C.耕地狭小、经济落后 D.热量不足、环境恶化
近年来,中国和南亚经济联系密切,许多手机品牌积极进军南亚销售市场,现已占据了当地近半数的智能手机市场。读2021年南亚三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统计表,完成3——4题。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人口数/亿 13.93 2.25 1.69
增长率/% 0.97 1.93 1.03
3.中国手机厂商积极开拓南亚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南亚( )
A.劳动力充足 B.消费市场广阔
C.自然资源丰富 D.邻近中国,运输便利
4.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
A.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 C.尼泊尔 D.印度
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和南亚地区简图,完成5——7题。
5.图中两地区的共同点是( )
A.位于中纬度地区 B.濒临太平洋
C.位于南半球 D.季风气候显著
6.中南半岛城市主要分布在( )
①河流冲积平原 ②河口三角洲 ③河流上游 ④沿海地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南亚农业生产不稳定,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旱涝 B.地震 C.沙尘暴 D.寒潮
读“亚洲季风来源示意图”和“南亚盛行风向及降水量分布”,完成8——10题。
8.南亚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是(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寒带地区
9.南亚地区南部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印度河平原 C.恒河平原 D.德干高原
10.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海陆差异大
11.下图示意南亚岛屿国家斯里兰卡的简图及两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茶树适合生长在有一定海拔的地区,生产地需具备较好的水热条件,种植地一般云雾多,空气湿度较大。斯里兰卡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区之一,该国的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
(1)该岛国地势 高、 低。
(2)图示两城市中, 城市气温年较差大,亭可马里的一年中具有较明显旱、雨季节,属于 气候。
(3)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条件。
地形条件-- ;气候(气温与降水)条件-- 。
12.图1为南亚简图,图2为南亚某季季风和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2中此时该地区处于 (填风向)季风控制。该季风来自 洋,由于该季风到来的时间强弱不一,因而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 灾害。
(2)图1中南亚南部高原上的地势高低是 ,判断的理由是 。
13.下图为某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所在的大洲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导致河流多从中部高原山地呈 状流向周边海洋。
(2)Y国的首都是 ,其南部的班加罗尔是软件产业中心,被称为该国的“ ”。
(3)图中Q半岛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分布的优势是 (答出一条即可)。该半岛湿热的气候适宜种植 (粮食作物)。
(4)Q半岛上许多传统的宗教建筑,如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大皇宫、缅甸仰光的大金塔等,说明该区的人们信仰的宗教是 ,是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归纳其相似性。
①纬度位置的相似性: 。
②海陆位置的相似性: 。
③城市分布的相似性: 。
材料 印度南北方地区在饮食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北方人喜欢食用一种用面粉做的“恰巴提”薄面饼;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则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印度居民与西方居民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饮用凉水或者是红茶。
(2)上述资料中显示了印度有哪些农作物?它们的分布状况如何?
(3)试举例说明印度居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