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ɡ) 霹雳(pī)
B.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恨(zènɡ)
C.絮说(xù) 诘问(jié) 疮疤(chuānɡ)
D.粗拙(zhuō) 书籍(jí) 陆玑(j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保姆 大抵 面如土色
B.福橘 烦琐 莫名奇妙
C.渴慕 投掷 毫不相干
D.哀悼 和蔼 深不可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B.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C.只见老妇人吓得面如土色,口齿不清。
D.“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严重地说。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找到契合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可改为“关键是能否从观众观看愿望中找到契合点”)
B.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读鲁迅的文章,在潺潺的小溪边背苏轼的词作,在洁白的羊群中念余光中的小诗……(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句首加上“我”)
C.李安民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不仅……而且”改为“虽然……但是”)
D.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搭配不当,“增强”和“方式”搭配不当,应改为“增强低碳生活意识”)
5.下列对课文标题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阿长这个不识字的劳动妇女与民间神话《山海经》联系起来,看似矛盾,实则令人好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作者称“长妈妈”为阿长,显然是因为儿童时期讨厌她,到了中年这种情绪仍未消去。
C.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
D.题目用的是作者四十多岁写作时的口气,用阿长称呼是合适的。
6.下面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阿长和《山海经》来选材,选取了有关阿长的一些事,并重点写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一件事,刻画了阿长这个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劳动妇女形象。
B.鲁迅先生颇费笔墨介绍“阿长”之名,更深的用意在于暗示阿长地位卑微、不受尊重。这样写,一方面为后文阿长的粗俗愚钝以及“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作铺垫,另一方面又与阿长最终赢得作者的感激和敬重形成鲜明对照。
C.作者以儿时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起伏变化为线索,通过先扬后抑的手法,既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显了阿长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同时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感情。
D.课文最后两段,作者的思绪从三十年前切回到现实,再次强调“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并补充介绍阿长的不幸身世,低沉的叙述语调中包含着思念和歉疚,也包含着感激和同情。
7.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的描写方法。
(1)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___________)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___________)
(3)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课文的一幅插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这幅插图所描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画面的内容,用上“津津有味”“迫不及待”两个成语。
二、阅读理解
(一)《阿长与山海经》(节选)精段阅读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远房的叔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10、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1、“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的,举例说明。
1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鸟
冯骥才
①我书房中常有鸟,非我所养,乃是野鸟。
②我书房外的连廊,是用木头搭建的。日子一久,檐角张开,便有些小鸟飞来筑巢。连廊上草木繁多,鸟儿们误以为是它们玩乐的地方,便从檐下的裂缝钻进房来,但这些误入房中的鸟儿很快就会惊慌失措,大声尖叫,失魂落魄地飞来飞去。如果是雏鸟,它们的叫声又尖又细,充满恐惧,它们的父母便会在外边着急地呼叫,可是这些鸟儿是很难从原来的入口飞出去的。
③这一来,就要我动手去捉,捉到之后开窗放去。屋中捉鸟是很难的,东西太杂,常常撞得东翻西倒。
④这种事年年都有几次。我曾用棉布把檐下的裂缝堵住,可不久又被鸟儿们啄开。难道它们也喜欢我的书房?
⑤我便不再去堵房檐的裂缝,它们想来就来,来了就任它们飞一阵,然后捉住,开窗,放去。
⑥一次捉到一只雏鸟,抓在手里。我用手指点着它毛茸茸的小脑袋说:“记住了,你要再来,就别想你爹妈了!”它哪里能听懂我的话?一双圆圆的小眼睛看着我,闪闪发光,天真可爱,惹得我亲了它一下,放它飞去。这样,我书房的野鸟日渐多了起来,有一天早晨听到书房里叽叽喳喳地叫,过去一看,居然有两只鸟儿,边叫边飞。我朝它们喊了一声:“你们要翻天了!”
⑦还有一天,我发现书桌的稿纸上竟有鸟屎。
⑧我笑了。这种野趣哪里去找?
⑨可是,一天清扫房间时,我从一个大花盆的后边发现一只死鸟,大概死了多日,已经又干又硬。不知它哪天进来的,怎么没见它飞,没听它叫呢?多半是我出门在外时,一连几天,它没吃没喝,又渴又饿,走投无路,死去了,样子很可怜!于是我请来装修师傅把连廊的屋顶檐边好好修补一遍,所有裂缝全部严严实实堵好。
⑩从此,屋里再无飞鸟。这样一来,我却又觉得发空,好像失去了什么。
14.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我”的发现 鸟儿的反应 “我”的行动
① 大声尖叫,失魂落魄地飞来飞去 捉了放飞
早晨听到书房里叽叽喳喳的叫声 ② ③
④ / 修补房檐,堵裂缝
15.阅读全文,完成下面两道题。
(1)“我”两次堵裂缝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16.请概括文中“我”的形象特点,并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人类应该怎样处理和自然的关系。
【链接材料】澳大利亚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停了数星期,以修改工程设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处,后经慎重研究决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围起来保护青蛙,并安排了新的设计配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上的费用达到40万澳元。
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2年,或罚款10万澳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折青山一扇屏
丁立梅
①遇见那个守林人,是在一个秋日午后。我没想到,旷野之中竟有人家。那时候,他正弯腰在两间简陋的棚屋前埋头刨一截木头。他身后的棚屋顶上,爬满了开得好好的扁豆花,一簇一簇的小紫花,像一个一个的小美人,在秋阳下呈现欢颜。棚屋前的晾衣绳上,晾晒着红红蓝蓝的衣裳。一条黑狗伏在屋旁,眯着眼在打盹。听见人来,它抬起头,( )地打量一番,没叫,复又眯起眼打盹。
②我是去寻竹的,竹这种植物我从小亲近。小时,茅草屋的后面,就是一片竹林。每天放学回家,隔老远就望见那一堆墨绿,心里就会跳出欢腾来,哦,到家了。有家可回,是大幸福。几十年过去了,这种幸福感还在。
③城里无竹。听人说海边的林场有,于是驱车百余里,去林场。海边,天高地阔,各种植物相安无事地生长,白杨树、杉树、银杏,刺槐成片、成林、成海。有牛在林中的草地上,或卧着,或站着,一脸的幸福安详。星星点点的小野花,遍布草间。居然发现一大块野葵地,无人欣赏,野葵就那样开得兴高采烈,朵朵金黄。看着眼前景,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诚然如斯!
④守林人见到我们并不惊讶,他继续埋头刨他的木头,木头花落了一地。风吹过,不远处的竹林发出“沙沙沙”的鸣唱。
⑤我们守在一旁看了半天,到底敌不住好奇,便问:“ 你刨这个做什么用呢?'
⑥他答:“想做个灯笼。”
⑦灯笼?我望着他手中的那一截木头,怎么也不能与灯笼联系起来。
⑧“留着挂了玩的,装饰装饰。”守林人见我们一脸( ),他伸直身子,笑了,伸手一指他的棚屋窗口:“就挂在那儿。 我家女人说,一定好看。”
⑨他穷,父母双亡,一直在海边护林,远离闹市,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这样一晃就晃到三四十岁。两年前,有人牵线,他认识了现在的女人。女人从贵州来,带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婚姻中受了伤,不愿再回伤心地了,想在这里寻到一个好人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⑩见面之前,他的情况女人都听人说了,女人不介意,只问了他一句:“你会对我和孩子好吗?”
他木讷,不会说话,结巴半天才憋出一句:“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这是贫穷人的爱,更多的落在实处,供你温饱,让你安命。女人愣愣地看他半天,哭了。
他们开始在两间棚屋里,享受平凡人的幸福。孩子很快跟他( ),一口一个爸爸地唤他,亲热得不得了。女人的脸上渐渐漾满笑容,房前屋后地拾掇,种花种菜。这屋顶上的扁豆就是她种的,守林人嘿嘿笑了。复低头,在刨好的木头上雕刻。这个秋天,孩子被送到几十里外的集镇上去读小学,女人跟着去照应。每个周末,他早早在家备好菜,开了摩托车去接她们,一家人回到这海边来。
四野安静,守林人雕刻木头的声音如鸟在啄食,细细碎碎。阳光照着这一寸温暖的土地,扁豆花兀自开得妖娆,这多像森林里的童话。我突然无端想起清朝刘嗣绾的诗句:“一折青山一扇屏。”诗人是有感而发,眼前青山翠微,秀美如屏,让他迷醉。我想的是,青山也好,这尘世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花也好,有多少都守在自己的一隅,你看见或者没有看见,它们就在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
17.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诧 怀疑 熟络 B.惊奇 狐疑 熟悉
C.惊诧 狐疑 熟络 D.惊奇 怀疑 熟悉
18.请按照括号中的要求赏析下面的文字。
(1)他身后的棚屋顶上,爬满了开得好好的扁豆花,一簇一簇的小紫花,像一个一个的小美人,在秋阳下呈现欢颜。(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他木讷,不会说话,结巴半天才憋出一句:“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19.文章②③自然段和守林人的故事无关,这部分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20.分析文章以“一折青山一扇屏”为题的妙处。
21.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而对于幸福,作者说,“它们就在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收获幸福呢?
三、写作练笔
21.本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作者对阿长“伸出……按住……惶急地看着……”“摇……笑……塞……”等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请你仔细观察一个人吃饭的样子,提炼出最富有个性的动作,描写这个人的吃相。(不少于100字)
答案
B 2.B 3.D 4.C 5.B 6.C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8.(1)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
(2)示例: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共四本,当阿长解开包裹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其中一本,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9、阿长来问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对她说了,认为说与不说一样,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
10、被她的热忱深深打动了。
11、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12、外貌、语言。略。
13、A
14. 鸟儿从檐下的裂缝钻进书房 边叫边飞 朝鸟儿大喊 从一个大花盆的后边发现一只死鸟 15.(1)第一次:野鸟常闯进“我”的书房,多有鸟儿找不着路径出去,变得惊慌失措,而屋中捉鸟很难,东西太杂,常常撞得东翻西倒,为此“我”曾用棉布把檐下的裂缝堵住。
第二次:有鸟儿因“我”多日在外而活活饿死于书房中,为了免得同样的事再发生,为此,“我”让人把书房连廊的屋顶檐边所有裂缝修补堵好。
(2)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了“我”捉到误入书房的雏鸟时的反应,表现了“我”和蔼可亲的特点,表现了“我”对小鸟的耐心和关爱之情。 16.“我”:充满童真、有温情、有爱心、和蔼可亲。
怎样处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①关爱自然生灵。②要把保护自然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因为贪图经济利益等而破坏自然环境。③可以制定相关法律严惩破坏自然的行为。
17.C 18.(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紫色的扁豆花比作“小美人”,“欢颜”将盛开的扁豆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扁豆花盛开时美丽可爱、生机盎然的特点。
(2)通过对守林人的语言描写,结巴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表现出了他的木讷、不善言辞,“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这句话又能体现他的老实善良、责任担当。 19.不能删去。第二自然段插叙自己儿时感受的家的温暖回忆,为下文叙述守林人一家平凡幸福的生活做铺垫。第三自然段解释了“我”来到海边林场的原因,并通过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美好、富有生机活力的氛围,以此引出守林人及其平凡温馨的幸福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20.①契合文章的写作内容,文章主要描写了海边林场的美丽景象,叙述了守林人与家人之间的温馨美好。②标题引用诗句,富有诗意,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③一座座青山,青翠美丽如一扇扇画屏。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边林场的环境优美,更反映了守林人的尽职尽责、默默守护,在平凡生活中珍惜点滴幸福的生活状态。 21.①幸福的生活需要热爱,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能感受到幸福。②幸福的生活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勤奋,好日子不是幻想出来的,而是实干出来的,只有付出行动才能有所收获。③幸福的生活需要珍惜当下,知足常乐。
22、示例:爸爸吃饭快,有他的独门秘籍:他先把爱吃的菜全部夹到碗里,然后将饭菜一起吃。他低着头不停地把饭菜送入口里,不耽误一点时间,之后又快速地嚼几口,紧接着就咽了下去。有时,他也会为他吃得快付出代价。这不,老爸又被噎得两眼发直,但他很淡定,不慌不忙拿起汤匙,咕咚咕咚猛喝几口汤,之后,他又继续“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