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老王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老王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22:35: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1课、老王
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凑合(còu) 塌败(tā) 镶嵌(qiàn)
B.伛偻(yǔ lǚ) 愧怍(zuò) 翳(yì)
C.骷髅(kū lóu) 绷脸(bēnɡ) 取缔(dì)
D.攥着(zuàn) 滞笨(zhì) 侮辱(wǔ)
2.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1)老王常有失群落武的慌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
(2)我女儿说他是夜盲证,给他吃了大瓶的鱼杆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时间的飞快流逝常常让人不知所措。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们所用。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B.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随着九江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河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6.下列句子句式变换后,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这本书的内容人人都说好。
改句:这本书的内容谁说不好呢?
B.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不光需要科技的力量,而且需要战略的眼光。
改句: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不光需要战略的眼光,而且需要科技的力量。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改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D.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生物,正是伟大的宇宙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的。
改句:宇宙,它的伟大在于,它用纯粹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它的智慧生物。
7.对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描写)
B.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情)
C.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描写)
D.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记叙)
8.对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9.对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外貌描写)
B.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语言描写)
C.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动作描写)
D.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心理描写)
10.在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七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向孤寡老人献爱心”的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为班级举办的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2)请把下面的活动步骤补充完整,要符合实际
情况。
商量如何帮助孤寡老人。
B.
C.
D.活动结束后写活动体会和感想。
当今社会,有很多“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他们自己面对漫长孤寂的岁月。如果有机会,你会对这些老人的子女说些什么?
(4)仿照例句歌咏爱心。
例句:爱心是一片洒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尝到情感的甜美;爱心是一首飘落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仿句:爱心是 , ;爱心是 , 。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 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1.简要概括选文的中心内容。

1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13.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14.作者为什么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黑马之吻
傅菲
撇角每次看到黑马的眼睛,就会想起那个钓客的话:“你的马,眼睛里盛下了记忆中的整个草原。”撇角想从马的眼睛里找出那片草原,可他找到的是马的孤独,孤独是马眼睛里纯洁的液体。
它的故乡在北方草原。它站在马厩里,或站在峡谷的某一处草坪上,不像一匹马,而更像那片樟湖,温柔,沉静,又热情澎湃。它健美的体形如湖中山影,它的眼睛明亮,眼睑优美,如湖一般深邃,深不见底。
他每次给马洗脸,都会托起马头,凝视马的眼睛。他看见蓝天,①看见消失在远方的飞鹰,看见山野的四季,他看到马的心脏在怦怦跳动,看到马奔跑时摆动的臀肌。他用棉布巾给它轻轻地擦眼睛,擦耳朵,然后给它刷脸,它呼呼地打着响鼻,熏热的气息烘着他。
撇角手头没事就会去马厩看马,马听到了撇角的脚步声,咴咴咴咴地低嘶。马熟悉他的脚步声,熟悉他的说话声,熟悉他的口哨声,即使他不发出声音地走近,它也知道是他来了。它要么打响鼻,要么咴咴嘶鸣,要么踢蹄子,若是在野外,它会跑过来靠近他,昂起头,用嘴巴拱他的身子。
撇角坐在横栏上,马站在他身边,咴咴地叫,他在马的眼睛里,看见了一种奇怪的东西。那个东西像星空,星空并没有繁星,只有一颗白金色泛着黄晕的星星,天幕则是纯黑的,发出乌铁般的光泽。星空如一个旋涡,飞速旋转,形成的巨大气流拖曳着他陷入其中,他被深深地吸了进去。
马的秘密藏在深不可测的眼睛里,但撇角不知道马有什么秘密,马无法说出自己的秘密。它扬起头,张开眼睑,露出整个眼睛,像心扉袒露。
村子距公路远,一条五米宽的水泥机耕道用于出行,村里有人陆陆续续往镇上迁徙,买地建房,爱英和撇角也商量去镇上买地。
“上哪儿去筹钱呢?”撇角说。
“把马卖了吧。”爱英说。
“我舍不得,不到迫不得已的地步,我不会卖马,马卖了,就回不来了。要不,我们把这栋房子卖了。”
“卖马不影响生活,卖了房子”
撇角执意卖房留马,他放了很多线出去,要卖房子,可没有一条线有回音。是啊,大家都想卖掉自己的房子,谁会在偏僻的山间买房呢?他便只能牵着马去卖。
他拉着缰绳,往机耕道走,马似乎知道他的心思,兀自立在那儿,不挪步。他用手掌抚摸着马的脸,说:“你怎么不迈开步子走走呢?我是没办法了才卖你。”马的眼睛一下子涌出了泪水,迈开步子走,撇角又用手掌绷紧它的脸,说:“你怎么这么笨,我是卖你,②你还要迈开步子走?”马的眼中滚圆滚圆的泪珠一直滴落着。
镇里人都知道撇角养了一匹好马,买马人骑车来到村里,找撇角谈价钱,可价钱一直谈不拢。撇角说:“既然是好马,就得是好马的价钱,它又不是驮货的命,不能当作贱马卖了。”买马的人用鼻子哼哼,说:“你也是四十来岁的人,用你的脚后跟想想,买马不为了驮货,那买它干什么?如果买马只是为了看看摸摸,那还不如买一幅画挂在墙上。”撇角站起来,憋红了脸,说:“你这样说我的马,是侮辱我的马,也是侮辱我。”来了五个买马人,没一个谈成的。
暑假撇角带两个孩子在珠三角游玩了一圈,回到家,发现马不见了。
他问爱英:“马去哪里了?”
“我们商量好了卖马,你卖不出去,我来卖啊。”爱英说。
“你卖马,我没什么意见,但你得告诉我是谁买了。”撇角说。
爱英知道自己的老公是个很较真儿的人,说:“李宅桥的喇叭牯买走了。”
撇角骑上摩托车去了李宅桥,村里人说喇叭牯去荞麦湾驮货了。撇角又去荞麦湾,见马正驮着两袋水泥在山道上走。马挺着腰脊,步子很稳健地走着,被水泥袋子一颠一颠地压着,马咴咴咴低沉地嘶鸣了几声,快步冲过小片荒地,返身往下跑,向撇角奔了过来。喇叭牯被马突然奔下山的勇猛样子惊呆了,他甩着麻绳,骂:“③该死的马,不抽死就是有鬼!”
撇角张开双手,嘘嘘嘘地吹口哨。马在离他十米的地方站住了,咴咴咴,嘶鸣声低沉,它看着撇角,撇角走向它,它后退。它的尾巴下垂着晃,它的腿部和背部裹着泥垢,它的鬃毛粘着灰灰的水泥粉尘。
马又被撇角原价买了回来,与其说是买回来的,还不如说是抢回来的。喇叭牯不肯卖,撇角把钱往桌上一扔,吹了吹口哨,马跑了过来,撇角骑上马,马不停蹄地回家了。
有一次,是月圆之夜,撇角睡不着。他骑着马,在峡谷里悠然慢走。月色如银,峡谷白亮又朦胧,山色青青,月色如湖水般漫溢,寂静的美丽如忍冬花一样盛开。马静静地站在山谷,他静静地坐在马背上,撇角第一次觉得马天生是孤独的。马长久的沉默变得无边无际,像山野一样深邃,马袒露的部分供人理解,而更多的部分深藏着,如头顶上灿然的星空,星星空无之处,是恒久的谜团。人也是这样,肉身是一座庙,心是一尊佛,佛供奉在哪里,谁又知道呢?
他下了马,来到溪边掬水洗脸,在溪水中,他看到马的身影。马黑得如一尾乌鱼,鬃毛闪亮,泛着银灰色的光泽。马兀自昂着头,望着月亮,撇角突然觉得很悲伤,不知从何而来的悲伤填满他的胸膛。他抱着马头,马歪过头嗅他的脸。
他的悲伤被马看到了。马的眼神柔和且充满仁慈,马踢了踢蹄子,咴咴咴咴地嘶鸣,他跨上马背,跑向峡谷更深处的山谷。花楸树的叶子轻轻抖落,溪水不紧不慢地流着,月光洗涤着树林,洗涤着空山。撇角哼唱起童年的歌谣,马踏出飞溅的水花,如黑夜一样疯狂、张扬。
以前,撇角觉得生活特别无聊,上午收货下午打牌,孩子在寄宿学校读书,也不用他花精力多管,生活虽然充满了热望,但大多数时候让他垂头丧气。自从养了马,他觉得每一天都有意思。生活有意思,日子就过得快,像水流进樟湖一样。日子过着过着,湖水就满了,④满眼的澄碧,满眼的狂野。
(节选自傅菲散文集《灵兽之语》)
1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马与撇角的情感并非单向的主导或奉献,而是双向的交流与联结,撇角能读懂马嘶鸣声里的内涵,马也能读懂撇角的悲伤。
B.撇角眼中的黑马不同于一般作为搬货工具的马匹,而是象征野性风采、高贵之美、与人类地位平等且富有审美意涵的形象。
C.月圆之夜的景色描写富有诗意,月色漫溢,山色澄澈,整体营造出了静谧的意境,使读者沉浸其中而获取独特的心灵感悟。
D.文章以“黑马之吻”为线索,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用明白晓畅又形象典雅的语言抒写作者的悲悯之思。
16.对文中画横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消失”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生态现状的惋惜以及对人类破坏行为的批判。
B.句子②通过写撇角不想让马走,表现其内心的矛盾,为后文赎马的情节埋下伏笔。
C.句子③中喇叭牯骂马与前文撇角的爱马形成对比,以他的斥马反衬出撇角的惜马。
D.句子④中的“满眼”既指黑马眼中的澄澈与狂野,也指撇角的生活富有意趣与希望。
17.文章划波浪线句子说“马的秘密藏在深不可测的眼睛里”,你认为马的眼睛里蕴藏着哪些秘密。
18.作者在《灵兽之语》的创作手记中写道:“我大多时候远离自然现场,讲述的是人与哺乳动物的情感关系、互动关系、伦理关系。”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余光中
①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轨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觉得最浪漫的旅行方式,便是坐火车。每次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坐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那平行的双轨一路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②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车,大概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至于轮轨相激枕木相应的节奏,初则铿锵而慷慨,继而单调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韵。过桥时俯瞰深谷,真若下临无地,蹑虚而行,一颗心,也忐忐忑忑吊在半空。黑暗迎面撞来,当头罩下,一点准备也没有,那是过山洞。惊魂未定,两壁的回声轰动不绝,你已经愈陷愈深,冲进山岳的盲肠里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头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迟疑不决,蓦地天光豁然开朗,黑洞把你吐回给白昼。这一连串的经验,从惊到喜,中间还带着不安和神秘,历时虽短而印象很深。
③坐火车最早的记忆是在十岁。正是抗战第二年,母亲带我从上海乘船到安南,然后乘火车北上昆明。
④来台之后,与火车更有缘分。什么快车慢车、山线海线,都有缘在双轨之上领略,只是从前京沪路上(注:南京到上海)的东西往返,这时变成了纵贯线上的南北来回。滚滚疾转的风火千轮上,现代哪咤的心情,有时是出发的兴奋,有时是回程的慵懒,有时是午晴的遐思,有时是夜雨的落寞。大玻璃窗招来豪阔的山水,远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断,窗内的思绪不绝,真成了情景交融。
⑤萨洛扬的小说里,有一个寂寞的野孩子,每逢火车越野而过,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四十年前在四川的山国里,对着世界地图悠然出神的,也是那样寂寞的一个孩子,只是在他的门前,连火车也不经过。后来远去外国,越洋过海,坐的却常是飞机,而非火车。飞机虽可想成庄子的逍遥之游,列子的御风之旅,但是出没云间,游行虚碧,变化不多,机窗也太狭小,久之并不耐看。哪像火车的长途,催眠的节奏,多变的风景,从阔窗里看出去,又像是在人间,又像驶出了世外。所以在国外旅行,凡铿铿的双轨能到之处,我总是站在月台——名副其实的“长亭”——上面,等那阳刚之美的火车轰轰隆隆其势不断地踹进站来,来载我去远方。
⑥饿了,买一盒便当充当午餐,虽只一片排骨,几块酱瓜,但在快览风景的高速动感下,却显得特别可口。台中站到了,车头重重地喘一口气,颈挂零食拼盘的小贩一拥而上,太阳饼、凤梨酥的诱惑总难以拒绝。照例一盒盒买上车来,也不一定为了有多美味,而是细嚼之余有一股甜津津的乡情,以及那许多年来,唉,从年轻时起,在这条线上进站、出站、过站、初旅、重游、挥别,重重叠叠的回忆。
⑦在台北,三十年来我一直以厦门街为家。现在的汀州路二十年前是一条窄轨铁路,小火车可通新店。当时年少,我曾在夜里踏着轨旁的碎石,鞋声轧轧地走回家去,有时索性走在轨道上,把枕木踩成一把平放的长梯。时常在冬日的深宵,诗写到一半,正独对天地之悠悠,寒颤的汽笛声会一路沿着小巷呜呜传来,凄清之中有其温婉,好像在说:全台北都睡了,我也要回站去了,你,还要独撑这倾斜的世界吗?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是张继。而我,总还有一声汽笛。
⑧在香港,我的楼下是山,山下正是九广铁路的中途。从黎明到深夜,在阳台下滚滚辗过的客车、货车,至少有一百班。初来的时候,几乎每次听见车过,都不禁要想起铁轨另一头的那一片土地,简直像十指连心。十年下来,那样的节拍也已听惯,早成大寂静里的背景音乐,与山风海潮合成浑然一片的天籁了。那轮轨交磨的声音,远时哀沉,近时壮烈,清晨将我唤醒,深宵把我摇睡,已经潜入了我的脉搏,与我的呼吸相通。
⑨香港的火车电气化之后,大家坐在冷静如冰箱的车厢里,忽然又怀起古来,隐隐觉得从前的黑头老火车,曳着煤烟而且重重叹气的那种,古拙刚愎之中仍不失可亲的味道。在从前那种车上,总有小贩穿梭于过道,叫卖斋食与“凤爪”,更少不了的是报贩。普通票的车厢里,不分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都杂杂沓沓地坐在一起,有的默默看报,有的怔怔望海,有的瞌睡,有的啃鸡爪,有的闲闲地聊天,有的激昂慷慨地痛论国是,但旁边的主妇并不理会,只顾得呵斥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要香港社会的样品,这里便是。此情此景,总令我想起杜米埃的名画《三等车上》。只可惜香港没有产生自己的杜米埃,而电气化后的明净车厢里,从前那些污气、土气的乘客,似乎一下子都不见了,小贩子们也绝迹于月台。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1984年,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幼时在未通火车的四川,却对火车充满了向往,如萨洛扬小说中的那个男孩。
B.作者把乘坐飞机想象成列子御风,自由出没云间,唯其机窗过于狭小,不如火车。
C.在香港旧火车上可见世间百态,这与杜米埃在《三等车上》所描绘的场景相仿佛。
D.作者在写坐火车的诸多经历时,中外典故,信手拈来,将乘车经历写得妙趣横生。
20.下列选项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照例”一词表明这是作者的习惯性动作,暗示其丰富的乘车经历,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B.“甜津津”是指由零食的风味所引发的甜蜜的思乡之情,以此来形容抽象的“乡情”,别有新意。
C.“唉”是一声沉重的叹息,看到这些零食,自年轻时起不断奔波的辛酸苦楚不由涌上心头。
D.“进站……挥别”意味着台中站给作者留下了丰富的回忆,是后文“重重叠叠”的具体化。
21.文章第7、9段画横线句都提到了“汽笛”,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不同含义。
22.余光中说“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的……”,请从遣词造句和内容等角度赏析文中作者是如何表现散文的“有声”。
三、写作练笔
23.《老王》一文对老王的肖像描写细致入微,如“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整个外貌暗示了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请你模仿文中的写法,发挥你的想象力,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肖像描写刻画出一个人的性格或生活境况。(100字左右)
答案
1.C 2.(1)武—伍 慌—惶 (2)证—症 杆—肝 3. C 4. C 5. C 6. B 7.C
8.B 9.D
10.示例:(1)关爱孤寡老人,传承中华美德。 多一分爱心,少一分孤独。
(2)帮孤寡老人做家务。 陪孤寡老人聊天。
(3)叔叔阿姨,我知道你们出门在外打工是为生活所迫,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了老人们的需要。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更需要关心和照顾。所以请你们有时间一定要多陪陪老人,好吗?
(4)一朵绽放在隆冬的梅花 使饱经风霜的人感到生命的顽强 一轮炫耀在初春的太阳 使精神颓废的人看到人生的美好
11.写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的情形。
12.“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些语句突出了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可怕;也暗示了老王的不幸。
13.老王一生孤苦伶仃,作者一家对他关爱较多,也许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将告别人世,所以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
14.作者有爱心,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总觉得自己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关爱太少,因而感到惭愧、自责。
15、D 16、C
17.①马的眼睛里有不被理解的孤独,纯洁而美好;②马的眼睛里有对人的温柔与热情、理解与仁慈;③马的眼睛里有对自由的向往和对野性的呼唤;④马的眼睛里有对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理解和悲悯,触发人类对自我的反思。
18.①文章通过撇角与黑马的情感互通与和谐共处,展现了人与哺乳动物的情感关系;②撇角理解黑马的孤独与普良,发掘黑马的不同价值,黑马理解撇角的悲伤,撇角骑马跑向峡谷更深处的山谷等,展现了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③撇角感觉以前的生活很无聊,但自从养了马后感觉生活的意义不大相同,作者借此说明在人类陷入物质或精神困境,有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补救式措施或情感触动实现对人类的救赎,以此确证人性真善美的命题主旨,展现了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
19.B 20.C
21.第7段“汽笛”是作者孤独生活的陪伴,给他以精神的慰藉;第9段“汽笛”是旧火车上摩肩接踵充满生活气息的世间百态,给他以温暖的回忆(怀念)。(每点2分)
22.①拟声词、叠词的运用,如“铿铿”“轰轰隆隆”“忐忐忑忑”等,颇有节奏感;
②语言整散结合(对偶、奇偶、长短、四字句),富有节奏感,呈现出律动的音乐美;
③以语言的韵律美来表现他乘车的独特记忆,使日常生活富有诗意。
23.示例:爷爷的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几个厚厚的老茧;流水般的岁月无情地在他那绛紫色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那原来乌黑的头发和山羊胡子也变成了灰白色,只有那双眼睛依旧那么有神,尽管眼角布满了密密的鱼尾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