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新课导入
问题
材料
1980年9月,美国朱利安·西蒙教授与保罗·埃尔里奇教授就10年后铬、铜、镍、锡、钨5种金属的价格是否上涨打赌。他们假想以1980年9月29日的价格分别买入以上5种金属,每种金属花费200美元。假如,10年后这5种金属的价格在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果真上涨了,西蒙就要付给埃尔里奇这批金属的总差价。反之,埃尔里奇将把总差价支付给西蒙。此赌以西蒙教授获胜而告终。
两教授之赌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从此赌中你能推测两位教授对世界资源安全前景的观点吗?
能不能乐观地认为世界资源价格只降不涨?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姓名
国
资
安
对
源
全
家
安
的
全
影
响
01
区域认知
利用图表,理解环境安全问题产生的本质,认识不同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
04
地理实践力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了解学校所在区域存在的环境安全问题,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03
人地协调观
利用典型实例,认识环境安全问题的两种类型,增强保护环境、维护环境安全的意识。
02
综合思维
运用图文资料、实例,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核心素养
目录
CONTENTS
学习目录
一、资源安全问题
三、保障资源安全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
资源安全问题
(一)世界资源安全前景
现代人类社会是靠庞大而复杂的资源供给维持的, 两位教授之赌的背后是关于世界资源安全前景的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种观点之争
悲观论
埃尔里奇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饥荒和资源耗竭将很快到来,资源价格亦将随之日益攀升。
乐观论
资源不会枯竭;资源短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来开发替代产品,而科技进步又为这种开发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资源价格不但不会飙升,反而会下降。
西蒙
(二)资源安全
1
概念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2
认定条件
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
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资源安全临界点
(三)资源安全问题
1
产生
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
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失衡
2
根源
1.在什么情况下,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会增加?
2.在什么情况下,资源供给会减少?
人口数量增多,加大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人均消费水平提高
(1)人类过度获取自然资源,导致资源枯竭或者资源再生速度降低。
(2)自然灾害、环境破坏严重,供给服务功能下降,直接或间接导致资源供给减少;
(3)开发技术能力有限等
(四)影响资源安全问题的因素
资源安全问题的发生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 能力、资源消费需求。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我国水资源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由降水提供的水资源的总量基本稳定,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以我国水资源为例,说明消费对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
1.从图中分别读出1949年、1980年和2010年我国的水资源使用总量和人口数量,计算3个年度我国人均水资源使用量。
2.估算从1949年到2010年,我国用水总量、人口和人均用水量增加的倍数。
3.说明人口数量和人均用水量对用水总量变化的影响。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我国水资源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由降水提供的水资源的总量基本稳定,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以我国水资源为例,说明消费对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
1.从图中分别读出1949年、1980年和2010年我国的水资源使用总量和人口数量,计算3个年度我国人均水资源使用量。
年份 水资源使用总量/亿m 人口数量/亿人 人均水资源使用量(m /人)
1949 1000 5.5 182
1980 4500 10 450
2010 6000 14 429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我国水资源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由降水提供的水资源的总量基本稳定,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以我国水资源为例,说明消费对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
2.估算从1949年到2010年,我国用水总量、人口和人均用水量增加的倍数。
我国用水总量增加的倍数为6、人口增加的倍数为2.5,人均用水量增加的倍数为2.4
3.说明人口数量和人均用水量对用水总量变化的影响。
人口数量和人均用水量的增加导致用水总量剧增,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2
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一)国家安全
在国家总体安全体系中,每一个具体领域的安全,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都与其他领域的安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国家总体安全
国家安全体系
常规国家安全
(传统意义)
非常规国家安全
(现代社会)
资源安全
环境安全
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
科技安全
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财产等不受侵犯,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1
地位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2
类型
资源安全
战略资源安全
非战略资源安全
战略资源:事关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
淡水
土地
石油
铁矿
稀土
瑙鲁——富也资源贫也资源的国家
位于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地表积累了大量的鸟粪,瑙鲁丰富的磷酸盐矿就源自这些鸟粪沉积。
磷酸盐矿是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之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瑙鲁因向全球出售磷酸盐矿而一度经济繁荣。瑙鲁曾在1976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粗放的磷矿开采和出口成为瑙鲁唯一的经济支柱,露天开采的方式对当地环境破坏极大,岛国居民几乎所有的燃料、食品、饮用水都依赖进口。
随着磷酸盐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陷入枯竭,瑙鲁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连年的财政赤字和银行倒闭让瑙鲁政府陷入危机。这个曾经最富裕的国家陷入贫困,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图2.5 瑙鲁地理位置及磷酸盐矿开发造成的环境恶化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
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直接影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我们身边的很多物品——手机、自行车、汽车、空调以及诸多尖端科技领域,都离不开稀土的应用。
目前,全球约90%的稀土产品仍然来自中国。据统计,我国稀土储量仅剩2700万吨,在世界总储量中占比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未来极可能需要进口。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
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国家间的各种资源冲突,有可能导致多国的经济与政治纠纷或武装冲突,成为多国的安全问题。
间接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区域性的资源安全危机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触发重大社会危机,引发全国性的政局动荡和武装冲突。
增加:联合管理、基础设施、水质、防洪、技术合作
减少:水量、水电
1.1948—1999年和2000-2008年排在前3位的淡水冲突的类型分别是什么
2.与1948—1999年相比,2000-2008年哪些冲突的比例增加了 哪些减少了
1948—1999:水量、基础设施、联合管理
2000—2008:基础设施、水量、联合管理
1.1948—1999年和2000-2008年排在前3位的淡水冲突的类型分别是什么
2000—2008:基础设施、水量、联合管理
2.与1948—1999年相比,2000-2008年哪些冲突的比例增加了 哪些减少了
增加:联合管理、基础设施、水质、防洪、技术合作
减少:水量、水电
3
保障资源安全
人类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保障资源安全。
供给侧改革
消费侧改革
(一)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1
资源供给方面
——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挖掘
资源潜力
开发
替代资源
增加区外资源
调配与贸易
有效管控
战略资源
(一)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1
资源供给方面
——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挖掘资源潜力
开发出资源潜在的价值,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但高度依赖于技术进步
开发替代资源
可增加区域自身的资源供给能力,但高度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
要求资源的供给渠道保持稳定,经济成本可接受,且有相应的技术或市场机制作为保障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
可以在资源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资源供给的持续稳定
01
02
03
04
资源供给侧方面
不用从地理长出来的布
“的确良”是一种服装原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引领了当时我国的服装风潮。正是这种“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帮助中国人解决了棉布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在此之前,人们大多穿的是棉布衣裤,而有限的土地顾得了吃(种粮食),就顾不了穿(种棉花),纺织品异常紧缺,布匹需要凭布票购买。
“的确良”是一种化纤产品,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上开始流行,60年代初开始在京津沪小批量试制。70年代,我国通过引进石化装备,发展化纤工业全产业链,陆续建成上海金山石化等大厂,使曾是高档商品的“的确良”逐渐普及,服装原料有了替代品,缓解了我国种棉花与种粮食争地的矛盾。进入80年代,“的确良”等化纤产品的产量增加,加之棉花连年增产,纺织品生产已经能够满足老百姓的需求。1983年12月1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1984年不再新印发布票,通行30年的布票终于废止。
节流
依赖技术进步
开源
(一)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2
资源消费方面
——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降低资源需求
规避各种利用风险
在资源使用过程中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使用效益最大化
使意味着用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环境或社会效益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主要通过减量、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来实现
01
02
01
资源消费侧方面
(一)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一)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3
规避衍生安全风险
一方面要权衡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利用行为,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无论是增加资源供给还是降低资源消费,都不能危害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供给资源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权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和平开发利用,不能危害其他国家或区域的资源安全,应避免因资源争夺引发国家或地区间的冲突(我国与相邻国家在有争议地区采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
课堂小结
国家安全
资源安全
保障途径
增加供给与保障
节约、优化资源利用
避免衍生安全问题
主要含义
问题成因
影响因素
影
响
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是 ( )
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 B.科技含量减弱
C.趋向机械化 D.趋向于自给自足
2、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河川淤沙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洪水流量增加
A
B
材料一: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
材料二:图1示意稀土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附加值,图2示意2008~2018年中国稀土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变迁。
1、推测我国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分析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
3、据图描述稀土中游产品的主要变化并指出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4、从资源供给和利用的角度,说明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
材料二:图1示意稀土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附加值,图2示意2008~2018年中国稀土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变迁。
1、推测我国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稀土开采造成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荒漠化或地面塌陷等生态破坏问题
矿渣堆放,造成土壤和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
材料一: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
材料二:图1示意稀土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附加值,图2示意2008~2018年中国稀土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变迁。
2、分析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
稀土矿为非可再生资源
有利于保护本国稀土资源,有利于保障本国资源战略安全
有利于保护环境
低价进口后在本国深加工,可提高附加值,取得经济效益。
材料一: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
材料二:图1示意稀土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附加值,图2示意2008~2018年中国稀土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变迁。
3、据图描述稀土中游产品的主要变化并指出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中游产品出口比重先波动上升,再波动下降
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上、中、下游产品附加值的不同)
科技因素(稀土工业水平的提高)
国家政策因素(国家对稀土产业的宏观调控)等
材料一:稀土资源十分珍贵,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特别是全球智能制造、高端芯片、军工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产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作为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对外稀土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
材料二:图1示意稀土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附加值,图2示意2008~2018年中国稀土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变迁。
4、从资源供给和利用的角度,说明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影响
稀土产业的发展,可有效增加我国稀土资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
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稀土资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
谢
!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