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
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6,点整,驻马店市(约114°E、33°N)正好日出。该日某校地
理兴趣小组测得驻马店市正午太阳高度为64°。据此完成1~3题。
1.该日驻马店市日出时
A.我国钓鱼岛(124°E、26°N)还未日出B.与驻马店市同一日期的范围超过全球一半
C.美国旧金山(122W、38N)正值正午D.阿根廷某城市(60°W、35°S)已经日落
2.该日
A.驻马店市昼长为12小时
B.海南省三沙市(112E、17°N)正午日影朝南
C.北极黄河站(12E、79N)正午太阳高度为18°
D.南极中山站(76E、69°S)正值极夜阶段
3.驻马店市在该日过后的三个月内
A.昼长先变长再变短
B.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日出在东偏北方向
D,日落在西偏南方向
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
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进一步发展。图1为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图2为京津
冀局部区位图。读图回答4~6题。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知识型区域
北京
胸
图例
■煤炭
③
铁矿
河北
天津
资源型区域
加工型区域
▲石油
O新兴工业区
铁路
图1京津翼区域关联示意图
图2京津冀局部区位图
4.在图1中,①②③示意京津冀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其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①劳动力、资源、产品,②产业与技术,③工业制成品
B.①劳动力、资源、产品,②工业制成品,③产业与技术
C.①产业与技术,②劳动力、资源、产品,③工业制成品
D.①产业与技术,②工业制成品,③劳动力、资源、产品
5.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天津市的发展定位为
①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②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③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④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图2中的曹妃甸工业区承接了北京的重化工企业转移,其承接的优势条件为
①政府的政策支持
②资源环境承载力高
③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低
④产业结构更为成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正常年份,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
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被称为“沃克环流”。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7一8
题。
太平洋西岸
太平洋东岸
7在“沃克环流”中,与太平洋东岸相比,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大
B.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
C.附近火山喷发较多
D.因纬度低,气温很高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D 【解析】该日驻马店市日出时为北京时间6点,此刻钓鱼岛地方时已经6点多,又是夏半年,故已经日出;此时东12区为10点,与驻马店市同一日期的范围不到全球的一半;美国旧金山此时大约下午2点;阿根廷该城市此时18点,因为该日为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故18点时已经日落。
2.C 【解析】该日为北半球夏半年,驻马店市昼长超过12小时:计算昼长应先将日出时间换算成地方时再算,算式为(12—5:36)×2,可以算出该日昼长为12时48分;由驻马店市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4°可以算出,该日太阳直射7°N,三沙市(17°N)正午日影朝北(太阳直射点在三沙市以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北极黄河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18°;该日83°S以南才出现极夜,故南极中山站(69°S)不是极夜。
3.B 【解析】该日过后的三个月是从秋分前到冬至前,该时段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所以地处北半球的驻马店市昼长一直变短;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小;日出先在东偏北方向,后移到东偏南方向;日落先在西偏北方向,后移到西偏南方向。
4.D 【解析】据图1可知,北京为知识型区域,为京津冀区域提供产业与技术;天津为加工型区域,为京津冀区域提供工业制成品;河北为资源型区域,为京津冀区域提供劳动力、资源、产品。所以①代表产业与技术,②代表工业制成品,③代表劳动力、资源、产品。
5.D 【解析】读图1图2可知,天津有海港,发展定位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非常合理,①正确;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应该是河北省的发展定位,②错误,故可先排除A;北京为知识型区域,应该是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③错误;天津为加工型区域即工业城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比较合理,④正确,故选D。
6.A 【解析】曹妃甸工业区为新兴工业区,产业结构并不成熟,但是由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高、土地面积广阔且地价低廉,且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承接北京重化工企业转移的优势明显。
7.B 【解析】与太平洋东岸相比,太平洋西岸同处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故A、D错误;火山喷发出现的频率较低,对气流的影响较小;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表层暖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带来了大量的热量导致。
8.C 【解析】在甲气流势力较强的年份,出现了拉尼娜现象:太平洋东、西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秘鲁寒流增强,秘鲁渔场的渔获量增大;澳大利亚东侧沿岸暖流势力增强;由于气流上升强烈,地处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多发。
9.C 【解析】据材料可知,这里地处我国降水充沛、气候温和的西南地区,故①、②错误,只有③、④正确。
10.A 【解析】由材料抚仙湖“湖内水草很少”,星云湖“湖盆有厚厚的有机物沉积,平均水深仅为7米”可知,抚仙湖营养贫乏,而星云湖营养丰富,因此两湖生长环境差异显著,A对;由于两地相邻,星云湖“湖面海拔高出抚仙湖1米”,所以两湖气候应该差别不大,B错;由两湖“仅一山之隔、一河相连”、星云湖“湖面海拔高出抚仙湖1米”可知,C、D错误。
11.D 【解析】据图可知,杭州西侧为高压中心,故L1、L2为高压脊,脊线南北两侧都应该是晴朗天气,A、B错误;杭州东侧为低压中心,L3、L4皆为低压槽:L3处虽然形成了冷锋,但其南侧受暖气团影响,并不寒冷,C错误;L4为暖锋,由于锋面降水大多出现在锋的冷气团一侧,且暖锋的雨区范围大于冷锋,故L4北侧形成了雨区且范围较大,D正确。
12.B 【解析】6小时以后,图示的天气系统可以自西向东移动300千米,因此杭州将由图示时刻的位于高压低压之间,转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侧。根据等压线的稀疏程度可知杭州的风力先增大后减小;5小时前后,杭州转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侧,风向转为东北风;杭州的气压先升高后降低;因为是高压经过,杭州应该是晴朗天气。
13.C 【解析】读图可知,这里位于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4.B 【解析】影响两地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差异,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是根本原因;而西侧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对两地都有影响,且不是主要因素。
15.A 【解析】山地矮林分布海拔较高,其植被生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海拔高,热量条件较差;这里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而光照不足、风力较大不是植被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16.A 【解析】据图,乌岩岭各自然带的分布高度更高,可知乌岩岭的热量条件比西天目山好,推测其纬度更低;乌岩岭海拔更高,所以其山地矮林的整体分布高度比西天目山高;山地矮林的整体分布高低与湿度、风力基本无关。
17.(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长江入海口;水陆交通便捷(2分,1点1分,任答2点即可)。(腹地状况:)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腹地内经济发展水平高(2分,1点1分,任答2点即可)。(劳动力状况:)人口稠密, 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2分,1点1分,任答2点即可)。
(2)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或答“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或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减少环境污染(2分);减少燃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2分)。(1点2分,任答2点即可)
18.(1)拦泥保土,减轻水土流失;蓄积地表径流,提供灌溉水源;以坝代桥,改善交通条件;淤地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淤积形成的耕地土壤肥沃,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利于沟谷防灾减灾,保护下游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6分,1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评分标准:该问要求是“说明”南小河沟流域在沟道中修建淤地坝的好处。有结论没分析或者有分析没结论,只给一半分。
(2)(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采用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等;以地养地,自然恢复;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水资源或答“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等。(8分,1点2分,任答4点即可)
19.(1)光照、热量充足,降水多(利于猕猴桃生长)(光、热、水都答者给2分,只答其中一项或两项只给1分);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农药施用少)(2分)。
(2)丘陵广布(平原面积小)耕地少;(与传统种植小麦相比)猕猴桃经济效益更高;猕猴桃产业发展良好,猕猴桃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多;猕猴桃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大面积种植小麦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4分,1点1分,任答4点即可)
(3)水电站过密,会截断鱼类洄游路线,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库大量截水滞水,河水的自净能力/水质下降,加剧水污染;淹没土地耕地资源减少;过多水坝拦截,航运价值降低甚至丧失;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造成移民增加。(以上下划线处为采分点,表述相近即可给分,1点2分,任答2点即可)
(4)将沿河地带一定范围内的养殖场搬离;利用粪便生产沼气,走生态养殖之路;加强生猪养殖污水等达标排放的监管力度;流域水库有计划地开闸放水、换水。(4分,1点2分,其他答案若合理也可以给分)
20.(1)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大,风化作用强;(靠近冬季风的源地)东北风风力强劲,风力侵蚀作用强;植被稀少,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极易扬尘起沙,(对地表的)磨蚀作用强;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易被侵蚀。(4分,以上任答2点即可)
评分标准:该问要求是“分析”雅丹地貌的形成条件。若学生只写“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风力强劲”这半句话,仅仅只是从题干材料提取照抄,没有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只给一半分。
(2)早期,(受风化作用影响)地面开始出现裂隙;初成期,盛行风东北风(和间歇性流水)沿裂隙侵蚀,使裂隙不断展宽、加深,地面开始变得起伏不平,多形成圆丘状的地貌形态;青年期,随着风蚀下切(和间歇性流水冲刷)的不断进行,雅丹地貌个体间的风蚀廊道持续加深展宽,多数雅丹形态演变为流线状;成熟期,(风持续磨蚀,雅丹地貌的头部逐步崩塌后退)形成东北-西南走向、长垄状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相间排列的地貌形态。(以上下划线处为采分点,表述相近即可给分,1点1分,满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