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阪泉之战后,炎帝归顺黄帝,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 )
A.炎黄联盟 B.“炎黄子孙” C.部落首领 D.人文初祖
3.“夏传子,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下列时间与此对应的是( )
A.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4.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下图中文字使用的造字方法是( )
A.指事 B.象形 C.会意 D.形声
5.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等地就出现了铜器,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青铜文化成就(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③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④牛耕技术的运用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7.“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以法治国,实现富国强兵 B.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C.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 D.鼓励耕织,促进民族交融
8.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
A.减轻人民的负担 B.巩固封建统治 C.发展生产 D.吸取秦亡教训
9.他是我国中医临床理论的开创者,还提出“治未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 )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10.“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这段文字是对哪次战役的描述(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11.后人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A.推算圆周率 B.著有《缀术》 C.创作《九章算术》 D.编写《水经注》
12.石窟艺术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于一体。我国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就雕塑方面而言吸收了外来宗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外来宗教”主要指的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片人物成就: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1分)政治思想主张是___________。(1分)他创办私学,主张“___________”;(1分)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一书。(1分)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说一说谁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很大改进和提高?(1分)这一贡献有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三: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
(3)材料中的“他”是哪位书法名家?(1分)请你写出他的代表作品。(1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分)
14.(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主管监察。——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全国划分的若干行政区域?(1分)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样的作用?(2分)右图又反映“新皇帝”巩固统一的哪一措施?(1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下表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表(部分)
夏 商 西周 ① 秦朝
春秋 ②
①材料二示意表中夏朝的建立者是谁?(1分)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2分)图中体现的是西周时期的哪一制度?(1分)
材料三:
②写出材料三示意图①②③处的朝代名称。(3分)并据此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1分)
材料四:
中国早期文化第一次大发展是战国时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摘编自《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3)材料四“中国早期文化第一次大发展”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1分)请你写出右图水利工程的名称。(1分)该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符合哪一学派倡导的思想?(1分)
15.(15分)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文化加强】
材料一:(秦统一天下后)首先以强硬的手段要求“书同文”,创制出一种新文字……虽然秦统一文化靠的是强权,但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通论》
(1)材料一中的“新文字”指的是哪一字体?(1分)材料一反映秦始皇统一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政治经济发展】
材料二:汉武帝刘彻一生致力于文治武功,创立伟业。继位后,虽然继承了“文景之治”的物质财富,但他觉得还不够,而是大胆地进行创新……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和经济方面“大胆地进行创新”的举措。(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举措产生的影响。(1分)
【民族关系交融】
材料三:
(3)材料三图2A处是什么地方?(1分)C处西汉朝廷设置什么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1分)图1与图2有什么内在联系。(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2分)
材料四: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魏书》
(4)材料四表中华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改革,请你说一说这次改革有何影响?(1分)根据图中概述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1分)请你说一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1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1分)
高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
1.D 2.D 3.B 4.B 5.B 6.A 7.A 8.B 9.D 10.D 11.A 12.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10分)(1)仁;(1分)以德治国;(1分)有教无类;(1分)论语。(1分)
(2)人物:蔡伦。(1分)影响:便利典籍的流传(方便书写,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1分)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1分)
(3)“他”:王羲之。(1分)代表作品:《兰亭集序》。(1分)
(4)做法: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14.(11分)(1)制度:郡县制。(1分)作用: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分)措施:统一度量衡。(1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建立者:禹。(1分)①东周:(1分)②战国;(1分)制度:分封制。(1分)
②①蜀;(1分)②东晋;(1分)③梁。(1分)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分)
(3)历史现象:百家争鸣:(1分)名称:都江堰;(1分)学派:道家学派。(1分)
15.(15分)(1)字体:小篆。(1分)影响: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1分)
(2)举措:政治上:颁布“推恩令”;(1分)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分)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写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影响: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1分)
(3)地点:长安。(1分)西域都护。(1分)联系: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1分)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分)
(4)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1分)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写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1分)
(5)方式:战争;民族迁移;友好交往等。(写出一点即可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