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张PPT。山中访友李汉荣作者简介:
李汉荣,生于1957年,陕西勉县人,著名诗人、散文家。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等海内外一百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
小说约两千多篇(首)。
现出版有诗集:
《驶向星空》、
《母亲》、《写给摇篮里的孩子》、
散文《河床》、《纸》、
《随笔三题》、《分居的日子》、
《与天地精神往来》等。
李汉荣作品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即奇特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而这也正是解答李汉荣作品艺术特色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李汉荣最早追随泰戈尔,也受其影响。作品充满哲理,抒情意味很浓,钟情于对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笔下的春天、雨季纯然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想象奇特,意境深邃,韵律幽雅,语言精美,将悟性和思考融合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艺术享受。 海子死后的90年代末,李汉荣的诗和散文风格大变。他一转身致力于散文创作。李汉荣发挥散文家“材料扎实”、感悟深妙、语言清新缜密的长处,他的《南山》、《老屋》、《放牛》、《外婆的手纹》、《一碗清水》、《回忆父亲》、《对中医的一知半解》、《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凝视:母亲用过的......》、《雪界》、《感念祖先》、《对一个垃圾堆的观察》、《溪水》、《采药人》、《野地》、《野河》、 《河床》、《地气》、《桥》、《倾听的夜晚》、《山中访友》、《梦回唐朝》、《购物记》等散文系列组章于诗意的抒写中显出细节的清晰、充实,情思的深挚、感人。质疑反馈:
1、作者一共遇到了哪几位朋友?在这些朋友中,“我”最敬重谁?最喜爱谁?最难忘谁?为什么?
2、明明都不是真正的朋友,为何称其为“友”?
3、为何要写“变成一棵树”?
4、第6节中的“深意的仪式”怎样理解?
5、第6节写下雨似乎与“访友”关系不大,可否删除,为什么?
6、第7节中“感动人又有些吓人”不矛盾吗?为什么?提要反馈:
(一)中心内容: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二)分段以及段意:
1-2 出门访友
3-7 山中访友
8 访友归来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中的事物赋予了人的思想与情感,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尊重自然、亲近自然、愿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想法,从作者选取的这些“朋友”中,我们读出了作者渴望做和这些山中好友一样的纯洁善良、正直无私、淡泊名利、胸襟坦荡的人,也读出了作者追求自然、宁静、和谐、自由自在生活的思想。2018/12/6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