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知识点+练习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导致热浪、干旱、洪涝、台风、暴雪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改变水热时空分布,影响生产生活。
2、引起冰川积雪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低洼地带的安全。
3、影响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安全,一些物种难以适应新生存环境,面临灭绝。4、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如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旅游业。5、通过多种途径威胁到公众身体健康。
碳达峰与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 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 一般指 一年) 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两者的关系:碳达峰与碳中和紧密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实现的难度。
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④调整产业结构;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⑥加强国际合作;
⑦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 )
A.高耗能产业发展迅速
B.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
C.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
D.城市化加快,内需扩大
2.本次冬奥会为了达到碳中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所有冬奥会场馆实现全太阳能发电
B.办公场馆取消空调,减少制热耗能
C.冬奥场馆周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
D.运用GIS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答案:BD
1.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B正确;高耗能产业可以采取技术措施实现碳中和,这不是主要限制,A错误;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不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C错误;城市化加快、内需扩大不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D错误。故答案为:B。
2.太阳能发电易受天气、昼夜等因素影响,所有冬奥会场馆不可能实现全太阳能发电,A错误;冬奥会期间气候寒冷,办公场馆不会取消空调,B错误;冬奥场馆周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做法见效较慢,且周边地区拆迁费用较大,不合理,C错误;运用GIS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可以减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D正确。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