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基础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括号里)
1.若想了解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
A.奕?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2.小兰曾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习过,你知道这所学堂的名称吗( )
A.福建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万木草堂 D.北洋水师学堂
3.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欲达到的目的是( )
A.发展中国科技 B.抵御外国的侵略
C.平定内乱 D.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4.若想了解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情况,可查阅哪个企业的资料(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5.丽丽以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丽丽的座右铭是( )
A.自强 B.求富 C.制夷 D.反帝
6.一位同学对洋务运动的作用作出了如下表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进行了探索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7.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
8.某图书馆最珍贵的报纸就是强学会的机关报,这种报纸的名字是( )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万国公报》 D.《时务报》
9.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的内容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训练新式军队
10.“戊戌变法”因发生在“戊戌”年而得名。“戊戌”体现的是干支纪年法,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这一年是指( )
A.1897年 B.1898年 C.1899年 D.1900年
11.下列是四位同学对“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的看法,哪种看法正确( )
A.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侵略 C.镇压农民起义 D.维护清朝统治
12.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
A.康有为 B.邓世昌 C.梁启超 D.谭嗣同
13.目前,李教授正在兴中会成立地讲学,他讲学的地点是( )
A.广州 B.香港 C.檀香山 D.东京
14.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民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湘报》
15.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三大政策D.三民主义
16.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广州
17. 2006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多少周年( )
A.93周年 B.94周年 C.95周年 D.96周年
18.小红问妈妈:“谁是您心目中最崇拜的人 ”妈妈说:“他是我们的国父,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这个人就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溥仪 D.袁世凯
19.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革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20.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
A.袁世凯 B.荣禄 C.蒋介石 D.陈独秀
21.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 )
A.《每周评论》 B.《中外纪闻》 C.《新青年》 D.《民报》
22.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
2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⑨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24.下列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确的是( )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新道德 ③提倡科学 ④提倡新文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25.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成就较为显著的人是( )
A.李大钊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二、非选择题(50分)
26.识图题:
图1 图2
(1)图1是,图2是的封面。
(2)图2中的杂志创办时叫什么名字?它是谁创办的 这本杂志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3)图1中的人物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他在1918年在上面发表的两篇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是什么
27.明明是位历史爱好者,特别喜欢研究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皇帝的密诏,下面是他提供的清代一位皇帝的密诏和四个问题。他说谁能答对这几道题,他就会把“历史之星”这个光荣称号送给谁,你想得到这个称号吗 快快行动吧!
密 诏
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请回答:
(1)这道密诏是清代哪一位皇帝在哪一年下发的
(2)密诏中提到的“变法”是指什么
(3)密诏中的“皇太后”是指何人 最终,她如何对待皇帝和变法人士的 她这样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密诏中提到的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为挽救变法,曾求助于谁 结果如何
28.勤学好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芳芳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她就会主动请教别人。如今,她在阅读下面的材料时,又遇到不懂的问题了,请你帮她解决一下。
材料: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回答:
(1)这是谁在什么事件后发表的感慨
(2)他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
(3)这里的海军具体是指哪支海军舰队
(4)他说的“办了一辈子事”具体指的是他所进行的什么运动
(5)这句话揭示出这场运动哪方面的不足 为什么会有这方面的不足
29.李教授是个历史专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学习历史的一个窍门就是经常利用报纸上的新闻,自己给自己出题来学习历史。比如,他在一份残缺的报纸上阅读完下列内容后,给自己出了5道题,并迅速做出了答案。你是否也能答出这几道题,试试看。
材料:“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九十年前”具体指哪一年
(2)材料中这场“革命”指什么革命 “先生”是指谁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的第一次剧变”,原因是什么
(4)“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哪些 (介绍3个即可)
(5)2006年11月12日是这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如果在这一天让你搞一个纪念活动,你将如何做?请把你的方案写出来。(要求:形式新颖、方案可行、字数在50~200字之间。)
30.认真阅读下列四段材料,完成相关的三个问题。
材料一:光绪帝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实施变法,并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史称“戊戌政变”。
材料二:武昌起义胜利后,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材料三: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自由”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请回答:
(1)上述每段材料中都有一处错误,请挑出来并改正。
(2)请将改好的四段材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括号里)
1.某校八年级学生要开展一次“近代化探索的探究”专题活动,在这一主题下,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不可以进行探究( )
A.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B.戊戌变法为什么不能成功
C.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该不该 D.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2.历史课上,历史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近代史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12位历史人物,让学生将这些人物进行一下分类,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分类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 )
A.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B.张之洞、孙中山、袁世凯
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D.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3.如果你的同学想搜集洋务运动时期的歌曲,你应建议他在下列哪段历史时期寻找( )
A.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8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D.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4.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农民时问道:“目前,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农民说:“我的心愿与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一致。”农民的心愿是( )
A.自强 B.求富 C.求知 D.自立
5.学校让以“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宣传委员不需要查找下列哪个工业的资料(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 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一名洋务派成员可能会参与下列哪些活动( )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企业 ③筹划海防 ④创办新式学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1895年,身居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公车上书 D.成立兴中会
9.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 )
A.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B.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D.戊戌变法结束
10.张阿姨想利用网络查找一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她使用的关键词是“戊戌变法”,如果换一个关键词,最恰当的应是( )
A.百日维新 B.公车上书 C.戊戌政变 D.中外纪闻
11.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 )
A.鸦片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
C.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D.洋务运动失败
12.某学堂负责人因废八股,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 ”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咸丰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13.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14.在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
A.训练新式军队
B.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15.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共有的内容是( )
A.改革政府机构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创办报刊
16.某旅行社的负责人说,他们旅行社将为去中国同盟会成立地旅游的游客提供优惠,旅行社负责人提到的是下列哪座城市( )
A.曼谷 B.新加坡 C.东京 D.檀香山
17.张教授用“三民主义”的内容给自己三个儿子当笔名,他三个儿子的笔名应是( )
A.民族、民权、民生 B.民主、民权、民生
C.民主、民族、民权 D.民主、民族、民生
18.有的史学家认为:“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
A.要均分地主土地 B.要反对外国侵略 C.要自强、求富 D.要实行三民主义
19.广播里,广播员正在慷慨激昂地朗读着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广播员朗读的应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创立合众政府
D.驱除鞑虏,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创立合众政府
20.在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之前,老师先让同学们把自己对辛亥革命的了解写下来,下列是同学们对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了中华民国 B.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21. 2000年春,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中学生在进行一次“老寿星”的社会调查中,遇到两位老人。当同学们询问她们有多大年纪时,较年轻的那位指着较年老者说:“她是我母亲。我出生于辛亥革命那年,我母亲出生时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弄得在场的同学们莫名其妙。请你告诉同学们,这两位老人各是多大( )
A.105岁和87岁 B.104岁和83岁 C.103岁和80岁 D.106岁和88岁
22.在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下图所示人物参与了(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
23.爷爷让小华给他介绍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小华可以介绍下列哪些内容( )
①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24.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5.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A.《强学报》 B.《新青年》 C.《中外纪闻》 D.《民报》
二、非选择题(50分)
26.识图题
图A 图B
(1)图A是,图B是。属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参与创办《万国公报》的是。
(2)将下列名言对应的人物序号填写在名言后的括号内。
A.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B.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3)这两个人物属于哪个派别 他们在19世纪末参与了哪一项重大改革运动
(4)在这次改革运动失败后,其中一人逃往国外,一人能逃却不逃,英勇牺牲。若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做法,请说出理由。
27.下课了,红红和兰兰正在激烈地争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她俩为了能说服对方,引经据典,争论的相当激烈。争论的最终结果是,红红基本同意材料一的观点,兰兰基本同意材料二的观点。站在一旁当听众的芳芳小朋友被她俩的争论搞糊涂了,急切想弄明白二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你帮帮芳芳小朋友,将下列几个问题的答案写出来。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是什么 它代表了哪个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是什么 它代表了哪个派别的观点
(3)你同意哪个派别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
材料二: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
──据清史资料
请回答:
(1)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谁
(2)对联中的“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于何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他们为什么有各自的看法?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该事件的真相?(至少讲二种方法)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在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说说这场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30.一次作文课上,小刚以“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鸿章的一天”为题目写了一篇文章,语文老师看后,发现其中的一段有6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请你帮他挑出来,并告诉他理由。
1863年2月5日的上午,李鸿章来到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大学堂,挑选了1名翻译人员,然后一同到江南制造总局,检查工人生产枪炮的情况。中午,他去拜访老朋友张之洞老先生,张老先生送给他一件湖北织布局生产的斜纹布长袍;下午,他召集北洋舰队的高级将领开会,商讨何时与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共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津去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之事。
错误之处 理由
1.
2.
3.
4.
5.
6.
31.历史期末考试时,贝贝发现有道考题很特别,不知从何下手,请你帮他答完这道题。题目内容如下: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与这些词语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解释一下这些词语和这个历史事件有何关系,你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件。(言之有理即可。)
自强、求富、京师同文馆、南洋、北洋、福建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基础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D C A C B A B B D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B A C A C C D D A
二、非选择题
26.识图题:(1)李大钊。《新青年》(每问1分,共2分)
(2)青年杂志。陈独秀。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每问1分,共3分)
(3)《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分)
27.(1)光绪帝。1898年(每问1分,共2分)
(2)戊戌变法(1分)
(3)慈禧太后。她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因为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每问1分,共4分)
(4)袁世凯。袁世凯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每问1分,共2分)
28.(1)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说的。(2分)
(2)因为北洋舰队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2分)
(3)北洋舰队(1分)
(4)洋务运动(1分)
(5)结果方面,没有使中国富强。(2分)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同时西方列强也不会让中国富强,在引进的技术中,有些是不能用的。(2分)
29.(1)1911年(1分)
(2)辛亥革命。孙中山。(每问1分,共2分)
(3)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
(4)创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等。(3分)
(5)略。(4分)
30.(1)材料一中的“戊戌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变”应改为“戊戌变法”。材料二中的“北京”应改为“南京”。材料三中的“自由”应改为“科学”。材料四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应改为“师夷长技”。(8分)
(2)排列顺序应是:材料四、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2分)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A B D D B C A A C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A D A B D C D B D
二、非选择题
26.(1)谭嗣同,梁启超,谭嗣同,梁启超。(每问1分,共4分)
(2)A(图A),B(图B)。(每问1分,共2分)
(3)维新派,戊戌变法。(每问1分,共2分)
(4)略。(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2分)
27.(1)李鸿章认为中国的工业技术(如兵器制造)落后于西方,但不缺人才,应引进西方先进技术(2分);洋务派(1分)。
(2)梁启超则认为是思想方法的问题,中国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去创新,所以贫穷、落后(2分);维新派(1分)。
(3)略(要言之有理,论据充足。)(3分)
28.(1)孙中山(1分)。
(2)武昌起义(1分);1911年10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0日(1分);材料一对武昌起义持肯定态度,材料二对武昌起义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乱党叛乱(2分);因为这两则材料的作者站的立场不同,材料一的作者是站在革命派一方的,而材料二的作者是站在清政府一方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1分)。
(3)上网、历史书籍(2分)。
29.(1)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每问1分,共3分)
(2)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分)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1分)
30.(每空0.5分,共6分)
错误之处 理由
1.京师大学堂 当时未建立
2.江南制造总局 当时未成立
3.湖北织布局 当时未成立
4.北洋舰队 当时未成立
5.华尔 早在1862年被太平军打死
6.太平天国的都城天津 太平天国的都城应在天京
31.(1)洋务运动(1分)
(2)“自强”是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是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南洋、北洋和福建”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6分)
(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