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1 08: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七年级(上)素质教育期末检测卷
历史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两道大题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片所示是坐落于郑州黄河南岸,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二人巨型雕像,此二人应是( )
A.盘古、后羿 B.炎帝、黄帝
C.尧、舜 D.禹、启
3.历史活动课上,一学生说出这样的台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代表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屈原
5.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A. B. C. D.
6.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下人物中,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 )
A.项羽 B.刘备 C.李斯 D.陈胜
7.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古丝绸之路”开通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8.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9.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10.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11.“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是为了纪念( )
A.诸葛亮 B.周瑜 C.刘备 D.孙权
12.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A. B.
C. D.
1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中华文明的起源
14.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15.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江南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6.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
A.兰亭书法 B.阎立本画作
C.龙门石窟 D.赵州石拱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7题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共52分。)
17.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填写,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你知道丙同学应该“姓夏”。
(2)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3)220年,曹操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魏。
18.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请你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4分)
(2)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2分)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3)以上都是传说时代的人物,请你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城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也融入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铜镜和其他豪华制品。
材料三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一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B两处填写完整。(4分)
(2)为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2分)
(3)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请列举由中国传入西域的物品两例。(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2分)
(5)今天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2分)
黄火.a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1)据材料一,说明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2分)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相同的目的是什么?(2分)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
21.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B处的辩论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在秦国开展了一场什么重大活动?(2分)他的主张体现了什么学派的思想?(2分)请列举该活动的主要内容。(2个即可,2分)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2分)
2023年七年级(上)素质教育期末检测卷
历史参考答案
1-5DBBDB 6-10DBACA 11-16ACCBBC
17.(1)A (2)A (3)B
18.(1)黄帝、尧、舜、禹。
(2)尧、舜、禹。德才黄备,一心为民,创新精神等。(答出两点即可)
(3)区别: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史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联系,神话传说不等于历史事实,但它反映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信息。
19.(1)A:长安。B:河西走廊。张骞。
(2)丝绸,漆器,开渠;凿井技术等。(答出两个即可)
(3)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总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等。(意思相近即可)
(4)现实价值: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政治:以德治国。思想:“仁”和“礼”。
(2)史实:焚书坑儒。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影响: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1)商鞅变法(改革)。体现了法家的思想。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法;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等。
(3)改革要顺应潮流,改革要得到统治者的支持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