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9 15:58:56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上·曾都期中)2020年11月2日,微博上的一张“秦岭航拍图”(右下图)登上了热搜。中国气象局解释,因为一侧暖湿气流被秦岭抬升,从而形成云,而另一侧因为气流下沉,从而出现睛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结合中国气象局对秦岭航拍图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云的一侧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B.有云的一侧位于亚热带区
C.晴空的一侧冬季河流无结冰期 D.晴空的一侧位于半干旱区
2.导致照片中秦岭两侧“泾渭分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1.B
2.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暖湿气流被秦岭抬升,从而形成云,因此有云的一侧是秦岭以南,晴空的一侧是秦岭以北。A、秦岭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A错误;
B、秦岭以南盛行暖湿气流,位于亚热带,B正确;
C、秦岭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期,C错误;
D、秦岭以北属于半湿润区,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秦岭两侧出现“泾渭分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秦岭为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南方暖空气北上。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人类活动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3.(2023八上·滨州月考)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以下对相关地理界线(图中标序号的四条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③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答案】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A、①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错误;
B、②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B错误;
C、 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C错误;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020八上·九龙期末)2020年11月,网友在飞机上拍到秦岭以“一己之力”阻挡云层的照片并发至微博,迅速火爆全网,登上热搜榜,网友纷纷跟帖表示“这是最好的地理教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以“一己之力”阻挡云层的秦岭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西走向
5.秦岭阻挡的云层属于
A.东进的冷气团 B.西扩的暖气团
C.北下的冷气团 D.南上的暖气团
【答案】4.D
5.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4.秦岭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故答案为:D。
5.秦岭以“一己之力”阻挡云层,阻挡的是难上的暖气团,使得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D。
(2023八上·正定期中)图是中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地与乙地相比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地形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形容丙地地形特征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C.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7.大致通过山脉乙的可能是(  )
A.年均气温0℃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中温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答案】6.B
7.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6.丙地区是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故答案为:B。
7.山脉乙是秦岭山脉,是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八下·浦北月考)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且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读图“我国某山脉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题。
8.关于图中字母A代表的山脉和序号①代表的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A—秦岭,①—太原 B.A—南岭,①―南昌
C.A―秦岭,①—西安 D.A―阴山,①―银川
9.A山脉是横亘在中国腹地上的一道巨大生态安全屏障,它被称为“世界生物基因库”
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相对闭塞,人类活动影响小
B.气候过渡地带,物种丰富多样
C.全年高温多雨,动植物种类多
D.河湖众多,海洋生物种类多样
【答案】8.C
9.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8.读图可知,A为秦岭山脉,①为西安;
故答案为:C。
9.秦岭和淮河一起组成了我国众多的分界线,是我国的气候过渡带,山脉两侧的物种丰富多样,被称为世界生物基因库;
故答案为:B。
(2023八上·惠州期中)在《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这句话中的“淮”是指(  )
A.黄河 B.淮河 C.辽河 D.海河
11.造成橘子口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
A.两地地形差异大 B.两地气候差异大
C.两地的土质不同 D.橘子品种不同
【答案】10.B
11.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0.读题干可知,在淮南淮北的作物不同,说明淮指的是淮河,该河与秦岭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故答案为:B。
11.淮南淮北的气候差异很大,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使得橘子的口感不同;
故答案为:B。
12.(2019·任城模拟)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以下是同学们对相关地理界线(图中虚线)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①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B.②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C.③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①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②是我国阶梯分界线;③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冬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方,夏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方。
(2023八上·嘉祥期中)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表示我国不同的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1中表示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关于图中丁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0℃等温线大致分布
B.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是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5.根据图2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图1中丁线以北地区
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答案】13.D
14.A
15.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线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3.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甲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是季风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乙线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丙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故答案为:D。
14.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A正确;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错误;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错误;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A。
15.图2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
故答案为:B。
16.(2023八上·原阳期中)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A.-15℃ B.3℃ C.-4℃ D.16℃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甲地位于秦岭以北,1月份平均气温应该在0℃以下。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线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7.(2023八上·原阳期中)“北方那消失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面积要占全省版图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现在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平原,当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边云雾缭绕的蔚蓝色山峦,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内陆省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文中“蔚蓝色的山峦”和“白菜心”描述正确的是
A.山峦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白菜心”年降水量小于800mm
C.“白菜心”南侧山麓地带为常绿阔叶林
D.山峦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描述可知,文中“蔚蓝色的山峦” 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即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因此为秦岭;“白菜心”是渭河平原。
A.秦岭不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A不符合题意;
B .“白菜心”位于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B符合题意;
C.“白菜心”南侧山麓地带为秦岭北坡,为落叶阔叶林,C不符合题意;
D.秦岭位于板块内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秦岭—淮河线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2023八上·宛城期中)2022年11月上旬,我国经历了一次强冷空气过境,受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此次寒潮“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问题。
18.本次寒潮中,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  )
A.小于-10℃ B.小于-5℃ C.小于10℃ D.大于10℃
19.与图中秋裤分界线大体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  )
①1月0℃等温线 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地理分界线 ④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0.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穿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势高低 C.纬度差异 D.风俗习惯
【答案】18.D
19.D
20.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8.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次寒潮中,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大于10℃,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1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秋裤分割线基本沿着秦岭—淮河一线分布。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
0℃等温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①正确;地势阶梯分界线和人口分界线没有经过秦岭—淮河一线,②④错误;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正确。①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穿衣指数南北差异很大,说明我国南北温差异很大。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与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或风俗习惯关系不大。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21.(2023八下·贵池期中)读我国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及北京和上海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线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2)我国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
(3)北京和上海两城市,雨季来得更早的是   ,雨季更短的是   。
(4)长江上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水利枢纽工程,它的首要作用是   。
【答案】(1)800
(2)递减
(3)上海;北京
(4)三峡;防洪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划分了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我国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
(3)由图可知,北京和上海两城市,雨季来得更早的是上海,雨季更短的是北京,因为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上海市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4)长江上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它的首要作用是防洪,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
故答案为:(1)800;(2)递减;(3)上海;北京;(4)三峡;防洪。
【点评】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南方多雨潮湿,北方较为干燥。夏季南方地区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可能会造成洪涝灾害;冬季南方一般较为温暖,北方地区则多为严寒,影响不同地区的农业和能源生产。此外,南方地区湿热气候和多山地形有利于水资源的积累,滋养了大江大河;而北方地区则多干旱地区,需要节约用水和合理调配水资源。
22.(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
(1)填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名称:A   B   C   D   。
(2)图中A区最大的盆地是   ,该区影响其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气候   ,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3)图中C、D两区域的分界线是   一线。它是我国最冷月均温   ℃等温线经过的界线,也与我   毫米年降水量经过大体一致。
(4)B区域的主要部分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该区域内有“聚宝盆”之称的地形区是   。
(5)重庆市位于图中   区,该区有“天府之国”的地形区名称是   ,该区域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
【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塔里木盆地;干旱;牧
(3)秦岭—淮河;0;800
(4)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5)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A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B是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地区,C是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D是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2)我国A表示的西北地区有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该地区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农业生产是以畜牧业为主。(3)图中C表示的北方地区与D表示的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它是我国最冷月0℃等温线经过的界线,也与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分界线一致。(4)B区域的主体部分是有“世界屋脊”称号的青藏高原,该区域内有“聚宝盆”称号的柴达木盆地。(5)重庆市是位于图中D表示的南方地区,该区有“天府之国”称号的是四川盆地,该区域最大的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点评】(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4)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5)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上·曾都期中)2020年11月2日,微博上的一张“秦岭航拍图”(右下图)登上了热搜。中国气象局解释,因为一侧暖湿气流被秦岭抬升,从而形成云,而另一侧因为气流下沉,从而出现睛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结合中国气象局对秦岭航拍图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云的一侧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B.有云的一侧位于亚热带区
C.晴空的一侧冬季河流无结冰期 D.晴空的一侧位于半干旱区
2.导致照片中秦岭两侧“泾渭分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3.(2023八上·滨州月考)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以下对相关地理界线(图中标序号的四条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③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20八上·九龙期末)2020年11月,网友在飞机上拍到秦岭以“一己之力”阻挡云层的照片并发至微博,迅速火爆全网,登上热搜榜,网友纷纷跟帖表示“这是最好的地理教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以“一己之力”阻挡云层的秦岭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西走向
5.秦岭阻挡的云层属于
A.东进的冷气团 B.西扩的暖气团
C.北下的冷气团 D.南上的暖气团
(2023八上·正定期中)图是中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地与乙地相比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地形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形容丙地地形特征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C.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7.大致通过山脉乙的可能是(  )
A.年均气温0℃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中温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2023八下·浦北月考)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且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读图“我国某山脉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题。
8.关于图中字母A代表的山脉和序号①代表的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A—秦岭,①—太原 B.A—南岭,①―南昌
C.A―秦岭,①—西安 D.A―阴山,①―银川
9.A山脉是横亘在中国腹地上的一道巨大生态安全屏障,它被称为“世界生物基因库”
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相对闭塞,人类活动影响小
B.气候过渡地带,物种丰富多样
C.全年高温多雨,动植物种类多
D.河湖众多,海洋生物种类多样
(2023八上·惠州期中)在《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这句话中的“淮”是指(  )
A.黄河 B.淮河 C.辽河 D.海河
11.造成橘子口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
A.两地地形差异大 B.两地气候差异大
C.两地的土质不同 D.橘子品种不同
12.(2019·任城模拟)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以下是同学们对相关地理界线(图中虚线)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①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B.②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C.③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23八上·嘉祥期中)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表示我国不同的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1中表示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关于图中丁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0℃等温线大致分布
B.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是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5.根据图2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图1中丁线以北地区
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16.(2023八上·原阳期中)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A.-15℃ B.3℃ C.-4℃ D.16℃
17.(2023八上·原阳期中)“北方那消失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面积要占全省版图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现在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平原,当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边云雾缭绕的蔚蓝色山峦,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内陆省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文中“蔚蓝色的山峦”和“白菜心”描述正确的是
A.山峦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白菜心”年降水量小于800mm
C.“白菜心”南侧山麓地带为常绿阔叶林
D.山峦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2023八上·宛城期中)2022年11月上旬,我国经历了一次强冷空气过境,受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此次寒潮“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问题。
18.本次寒潮中,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  )
A.小于-10℃ B.小于-5℃ C.小于10℃ D.大于10℃
19.与图中秋裤分界线大体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  )
①1月0℃等温线 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地理分界线 ④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0.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穿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势高低 C.纬度差异 D.风俗习惯
二、综合题
21.(2023八下·贵池期中)读我国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及北京和上海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线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2)我国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
(3)北京和上海两城市,雨季来得更早的是   ,雨季更短的是   。
(4)长江上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水利枢纽工程,它的首要作用是   。
22.(2020八下·巴南开学考)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
(1)填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名称:A   B   C   D   。
(2)图中A区最大的盆地是   ,该区影响其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气候   ,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
(3)图中C、D两区域的分界线是   一线。它是我国最冷月均温   ℃等温线经过的界线,也与我   毫米年降水量经过大体一致。
(4)B区域的主要部分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该区域内有“聚宝盆”之称的地形区是   。
(5)重庆市位于图中   区,该区有“天府之国”的地形区名称是   ,该区域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暖湿气流被秦岭抬升,从而形成云,因此有云的一侧是秦岭以南,晴空的一侧是秦岭以北。A、秦岭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A错误;
B、秦岭以南盛行暖湿气流,位于亚热带,B正确;
C、秦岭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期,C错误;
D、秦岭以北属于半湿润区,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秦岭两侧出现“泾渭分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秦岭为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南方暖空气北上。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人类活动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A、①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错误;
B、②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B错误;
C、 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C错误;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答案】4.D
5.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4.秦岭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故答案为:D。
5.秦岭以“一己之力”阻挡云层,阻挡的是难上的暖气团,使得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D。
【答案】6.B
7.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6.丙地区是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故答案为:B。
7.山脉乙是秦岭山脉,是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8.C
9.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8.读图可知,A为秦岭山脉,①为西安;
故答案为:C。
9.秦岭和淮河一起组成了我国众多的分界线,是我国的气候过渡带,山脉两侧的物种丰富多样,被称为世界生物基因库;
故答案为:B。
【答案】10.B
11.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0.读题干可知,在淮南淮北的作物不同,说明淮指的是淮河,该河与秦岭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故答案为:B。
11.淮南淮北的气候差异很大,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使得橘子的口感不同;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①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②是我国阶梯分界线;③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冬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方,夏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方。
【答案】13.D
14.A
15.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线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3.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甲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是季风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乙线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丙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故答案为:D。
14.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A正确;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错误;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错误;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A。
15.图2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
故答案为:B。
16.【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甲地位于秦岭以北,1月份平均气温应该在0℃以下。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线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7.【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描述可知,文中“蔚蓝色的山峦” 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即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因此为秦岭;“白菜心”是渭河平原。
A.秦岭不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A不符合题意;
B .“白菜心”位于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B符合题意;
C.“白菜心”南侧山麓地带为秦岭北坡,为落叶阔叶林,C不符合题意;
D.秦岭位于板块内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秦岭—淮河线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答案】18.D
19.D
20.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8.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次寒潮中,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大于10℃,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1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秋裤分割线基本沿着秦岭—淮河一线分布。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
0℃等温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①正确;地势阶梯分界线和人口分界线没有经过秦岭—淮河一线,②④错误;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正确。①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穿衣指数南北差异很大,说明我国南北温差异很大。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与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或风俗习惯关系不大。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1.【答案】(1)800
(2)递减
(3)上海;北京
(4)三峡;防洪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划分了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我国的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
(3)由图可知,北京和上海两城市,雨季来得更早的是上海,雨季更短的是北京,因为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上海市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4)长江上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它的首要作用是防洪,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
故答案为:(1)800;(2)递减;(3)上海;北京;(4)三峡;防洪。
【点评】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南方多雨潮湿,北方较为干燥。夏季南方地区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可能会造成洪涝灾害;冬季南方一般较为温暖,北方地区则多为严寒,影响不同地区的农业和能源生产。此外,南方地区湿热气候和多山地形有利于水资源的积累,滋养了大江大河;而北方地区则多干旱地区,需要节约用水和合理调配水资源。
22.【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塔里木盆地;干旱;牧
(3)秦岭—淮河;0;800
(4)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5)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A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B是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地区,C是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D是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2)我国A表示的西北地区有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该地区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农业生产是以畜牧业为主。(3)图中C表示的北方地区与D表示的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它是我国最冷月0℃等温线经过的界线,也与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分界线一致。(4)B区域的主体部分是有“世界屋脊”称号的青藏高原,该区域内有“聚宝盆”称号的柴达木盆地。(5)重庆市是位于图中D表示的南方地区,该区有“天府之国”称号的是四川盆地,该区域最大的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点评】(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4)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5)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