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9 16:00:04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重庆市期中)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河流 D.植被
2.(2023八下·忠县期中)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2023八下·安达月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D.以旱地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到二熟
(2023八下·伊通月考)小明家住故都西安(,),自从学习地理知识后,小明喜欢观察周围的地理事物,并从中探究其原因。请根据题意完成问题。
4.我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但小明观察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间和地点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太阳自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绕地球公转 D.地球绕太阳公转
5.小明观察到学校操场的树木一侧枝叶茂盛·一侧枝叶稀疏。他通过所学光合作用等知识,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应该面向(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6.小明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有一重要山脉横亘于我国中部,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分界线。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此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太行山 D.秦岭
(2023·龙凤会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图中b大致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
A.甲——南方地区和丙——青藏地区
B.丙——南方地区和甲——北方地区
C.甲——北方地区和丙——西北地区
D.丙——北方地区和甲——青藏地区
8.丁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湿热 B.干旱 C.冷湿 D.高寒
9.(2023八下·安达期末)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0.(2023八下·交口期末)每到冬季就有网友戏侃是“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的季节。冬季我国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话题一直被争论不休。读我国南北供暖线示意图,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  )
①1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23八下·南宁期末)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局部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1.秦岭—淮河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地势 C.土壤 D.经度
12.图中④所在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界线甲经过的山脉有(  )
A.武夷山 B.大兴安岭 C.天山山脉 D.昆仑山脉
14.(2023八下·威县期末)下列分界线与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不一致的是(  )
A.1月0℃等温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5.(2023八下·大名期末)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屋顶坡度大,以北屋顶坡度小
B.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气候湿热,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甘蔗等
C.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降水多,农业类型为水田
D.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3八下·冷水滩期中)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上图中山脉的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17. 关于上图中山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
B.东部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C.东部大致是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D.东部大致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2021八下·巨野期中)读我国某地区山脉和河流位置示意图,它们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的河流是(  )
A.辽河 B.黄河 C.淮河 D.渭河
19.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甲地区:地处湿润地区
B.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C.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大致以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一致,主导因素是降水,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作为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此线以东以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以西以北为非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是指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我国西部内陆距海遥远,有重重山岭,来自太平洋的湿润区流难以到达内陆,造成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形成大陆性气候。
2.【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A正确;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B正确;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C错误;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线,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3.【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较少,所以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A错误;
B、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网密集、水运该地区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气候干旱,以陆运为主,B错误;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在400—800毫米之间,多旱地,以小麦种植为主,C错误;
D、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答案】4.D
5.B
6.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线意义:
1、1月0℃等温线;
2、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4.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间和地点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周期是一年。故答案为:D。
5.太阳照射的树木一侧枝叶茂盛,我国主要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大部分都在北回归线及以南。故答案为:B。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故答案为:D。
【答案】B
7.B
8.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7.读图可知,b为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B。
8.读图可知,丁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ABD正确,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C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旱作农业和水田农业、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的分界线。
10.【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读我国南北供暖线示意图,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①④正确;
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故答案为:D。
【点评】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答案】11.A
12.B
13.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与800mm等降水量线相近,水田旱地是与水源有关,秦岭淮河是降水量分界线,分界线两边降水量不同,所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排除BCD;故选A。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④是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故选B。
13.根据图示可知界限甲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D正确;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排除B;武夷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线,排除A;天山山脉是南疆北疆的分界线,排除C;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A、1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该线以北1月均温低于0℃,以南高于0℃,A不符合题意;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该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以南大于800mm,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C符合题意;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为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南为湿润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
15.【答案】A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A、秦淮一线南侧降水多,屋顶坡度大,A正确;
B、秦淮一线南侧气候湿热,有水稻,油菜、甘蔗等,B错误;
C、秦淮一线以北降水少,农业类型为旱地,C错误;
D、秦淮一线以南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答案】16.B
17.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6.由图可知,图示山脉是呈东西走向的是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答案为:B。
17.由上题可知,图中所示是秦岭,该山脉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故答案为:C。
【答案】18.C
19.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1)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受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18.由图可知,图中河流是与秦岭共同组成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答案为:C。
19.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甲地区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乙地区是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甲地区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故答案为:D。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重庆市期中)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河流 D.植被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大致以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一致,主导因素是降水,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作为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此线以东以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以西以北为非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是指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我国西部内陆距海遥远,有重重山岭,来自太平洋的湿润区流难以到达内陆,造成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形成大陆性气候。
2.(2023八下·忠县期中)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A正确;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B正确;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C错误;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线,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量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3.(2023八下·安达月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D.以旱地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到二熟
【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较少,所以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A错误;
B、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网密集、水运该地区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气候干旱,以陆运为主,B错误;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在400—800毫米之间,多旱地,以小麦种植为主,C错误;
D、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023八下·伊通月考)小明家住故都西安(,),自从学习地理知识后,小明喜欢观察周围的地理事物,并从中探究其原因。请根据题意完成问题。
4.我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但小明观察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间和地点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太阳自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绕地球公转 D.地球绕太阳公转
5.小明观察到学校操场的树木一侧枝叶茂盛·一侧枝叶稀疏。他通过所学光合作用等知识,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应该面向(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6.小明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有一重要山脉横亘于我国中部,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分界线。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此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太行山 D.秦岭
【答案】4.D
5.B
6.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线意义:
1、1月0℃等温线;
2、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4.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间和地点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周期是一年。故答案为:D。
5.太阳照射的树木一侧枝叶茂盛,我国主要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大部分都在北回归线及以南。故答案为:B。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故答案为:D。
(2023·龙凤会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图中b大致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
A.甲——南方地区和丙——青藏地区
B.丙——南方地区和甲——北方地区
C.甲——北方地区和丙——西北地区
D.丙——北方地区和甲——青藏地区
8.丁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湿热 B.干旱 C.冷湿 D.高寒
【答案】B
7.B
8.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7.读图可知,b为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B。
8.读图可知,丁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
故答案为:D。
9.(2023八下·安达期末)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ABD正确,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C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旱作农业和水田农业、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的分界线。
10.(2023八下·交口期末)每到冬季就有网友戏侃是“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的季节。冬季我国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话题一直被争论不休。读我国南北供暖线示意图,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  )
①1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读我国南北供暖线示意图,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①④正确;
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故答案为:D。
【点评】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2023八下·南宁期末)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局部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1.秦岭—淮河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地势 C.土壤 D.经度
12.图中④所在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界线甲经过的山脉有(  )
A.武夷山 B.大兴安岭 C.天山山脉 D.昆仑山脉
【答案】11.A
12.B
13.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与800mm等降水量线相近,水田旱地是与水源有关,秦岭淮河是降水量分界线,分界线两边降水量不同,所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排除BCD;故选A。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④是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故选B。
13.根据图示可知界限甲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D正确;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排除B;武夷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线,排除A;天山山脉是南疆北疆的分界线,排除C;故选D。
14.(2023八下·威县期末)下列分界线与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不一致的是(  )
A.1月0℃等温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A、1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该线以北1月均温低于0℃,以南高于0℃,A不符合题意;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该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以南大于800mm,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C符合题意;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为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南为湿润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
15.(2023八下·大名期末)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屋顶坡度大,以北屋顶坡度小
B.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气候湿热,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甘蔗等
C.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降水多,农业类型为水田
D.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A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A、秦淮一线南侧降水多,屋顶坡度大,A正确;
B、秦淮一线南侧气候湿热,有水稻,油菜、甘蔗等,B错误;
C、秦淮一线以北降水少,农业类型为旱地,C错误;
D、秦淮一线以南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023八下·冷水滩期中)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上图中山脉的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17. 关于上图中山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
B.东部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C.东部大致是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D.东部大致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答案】16.B
17.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6.由图可知,图示山脉是呈东西走向的是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答案为:B。
17.由上题可知,图中所示是秦岭,该山脉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故答案为:C。
(2021八下·巨野期中)读我国某地区山脉和河流位置示意图,它们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的河流是(  )
A.辽河 B.黄河 C.淮河 D.渭河
19.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甲地区:地处湿润地区
B.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C.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答案】18.C
19.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1)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受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18.由图可知,图中河流是与秦岭共同组成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答案为:C。
19.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甲地区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乙地区是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甲地区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故答案为: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