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三台月考)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的是( )
A.土质疏松 B.植被稀疏
C.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D.千沟万壑
【答案】D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因为该地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很低,夏季该地多暴雨,将泥沙冲走;千沟万壑是该地的地表形态;
故答案为:D。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2023八下·贵阳月考)陕北米脂县境内的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中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创造性地对每一座山采取生物措施进行治理,高原绿了,农民富了。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冲成万条沟”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当地严重的( )
A.水土流失 B.湖泊萎缩 C.凌汛危害 D.城市化问题
3.材料中“肥土”最终流入什么河道中(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4.“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是( )
A.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B.在沟里打坝淤地
C.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D.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5.下列属于当地“黄土风情”的是( )
①窑洞②碉楼③信天游④京剧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答案】2.A
3.A
4.D
5.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2.读题干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长期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使得该地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故答案为:A。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大量的泥沙和养分;
故答案为:A。
4.该句子的意思是只有植树种草,提高该地的植被覆盖率,才能改善当地的环境,保持水土,发展农业;
故答案为:D。
5.该地有着特殊的黄土风情,其中窑洞、信天游和白羊肚头巾都是当地人民为了适应干燥的环境所形成的;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⑤,故答案为:B。
(2023八下·西城模拟)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以境内有天然盐湖而得名。盐池滩羊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下图为盐池县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盐池( )
A.位于35°N、109°E附近
B.地处太行山脉以西
C.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
D.位于我国东北平原
7.为促进盐池滩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该县应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引种多汁牧草,拓展国内外市场
B.扩大盐湖面积,将养殖区迁往沙地
C.提高保鲜技术,实现产业单一化
D.打造滩羊品牌,对相关产品深加工
【答案】6.B
7.D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盐池县有可利用草原714万亩,耕地133万亩,是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和滩羊、甘草、小杂粮的主产区,地下有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资源”和白云岩、石灰石、石膏“三小资源”,地上有土地、光热、风能“三大资源”。
6.A.盐池位于35°N以北,109°E以西,A错误;
B.读图可知,盐池位于太行山脉以西,B正确;
C.读图可知,该地的年降水量多于200mm,C错误;
D.盐池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D错误;
故答案为:B。
7.为了促进滩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积极打造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深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故答案为:D。
(2023八下·花都期中)著名作家路遥在其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写道: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据此完成各小题。
8.这片黄土地上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土楼 C.吊脚楼 D.平顶碉房
9.这片黄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 )
A.修渠挖塘 B.修建梯田 C.植树种草 D.修挡土坝
【答案】8.A
9.C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中所提及的黄土地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可以判断出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A、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A正确;
B、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B错误;
C、吊脚楼是热带湿热地区的民居,C错误;
D、平顶碉房是西亚地区的民居,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突出,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恢复生态环境。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023八下·泊头期中)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正式通车,在银西高铁沿线,遍布成片的鱼鳞坑。鱼鳞坑是指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挖的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如图为银西高铁线路和鱼鳞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鱼鳞坑主要位于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11.银西高铁修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冻土深厚,施工环境恶劣 B.地形崎岖,地下溶洞较多
C.干沟万壑,桥隧修建难度大 D.占用耕地,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10.C
11.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0.读图可以看出,该地主要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故答案为:C。
11.银西高铁经过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桥梁和隧道的修建难度很大;
故答案为:C。
(2023八下·承德期末)读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1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 )
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植被的严重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 )
A.严禁在该地区发展养羊、牧草、杏产业,以保护生态平衡
B.大力开展打坝淤地、林草护坡的工作
C.禁止在该地区开采矿产,以免破坏生态环境
D.增强人人保护原生态的意识,不要进行任何生产活动
14.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A.窑洞 B.碉楼 C.安塞腰鼓 D.陕北民歌
【答案】12.D
13.B
14.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该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 危害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壤侵蚀和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层薄,含有大量的黏土颗粒,一旦发生水土流失,黏土颗粒被冲走,使土壤失去肥力,丧失固持力。同时,土壤流失还带走了有机质和养分,使土地贫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植被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甚至可能导致沙化和荒漠化的扩散。2. 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不仅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还使得土壤呈现坡度较大的裸露状态,农作物的种植难度增加,产量下降。此外,水土流失还造成了沟渠的形成,导致作物生长不均匀,田地的整体利用率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3. 水资源供应不足:水土流失会导致水源的减少和水质的恶化。水土流失区域的土壤失去保水能力,雨水无法有效渗透到地下,而是形成了大量的径流。这样会导致地下水的供给量减少,降低了农田的灌溉能力,同时还可能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影响工业和居民的用水需求,加剧水资源的紧张。4. 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受威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也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水土流失导致土的有害物质和化学物质大量流失,可能通过水源和空气传播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风险。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造林、草地恢复、修建防护林带、修建护坡、合理的耕作制度等,以减缓土壤侵蚀速度,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2.根据给出图片,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在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中存在着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耕种等不合理的农业行为。这些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导致了土壤裸露,增加了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④植被的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较差,土壤表面暴露,缺乏有效的植被保护层。长期以来,过度的砍伐和滥砍滥伐导致了植被严重破坏,无法有效保持土壤的结构和保水能力,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生。①和③属于自然原因。
故答案为:D。
13.A、可能会导致某些经济活动的限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说法错误;
B、打坝淤地、林草护坡是指在黄土高原地区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防洪堤坝、建设沟渠、梯田,种植树木和草类植被等。这些措施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土壤流失,保持水源和土壤的持续性,改善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说法正确;
C、可能过于激进,并不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B说法错误;
D、则过于极端,无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4.碉楼不属于“黄土风情”是因为碉楼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土家族、苗族等地区,如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碉楼是这些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用于居住和防御,在建筑风格、结构形式上与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建筑不同。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风情”主要集中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以窑洞、安塞腰鼓、陕北民歌等表现形式为代表。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地下住宅,安塞腰鼓是陕北地区的传统乐器,陕北民歌则是这个地区特有的民间音乐形式。由于碉楼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建筑形式,因此,选项B的碉楼不属于“黄土风情”。
故答案为:B。
15.(2023八下·右玉月考)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护坡林草带
B.修筑梯田,种植茶叶
C.扩大耕地面积,多种多收
D.大量增加放牧的牲畜数量,逐水草放牧
【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保护该地的生态,不应该再继续扩大农业活动,应该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可耕土地已被全部开发
B.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
C.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
D.自然灾害频繁
【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的主要措施有: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解答】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溶,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夏季降水集中且暴雨多等,总之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2023八下·交口期末)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居民也开始富裕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7.山西吕梁岚县的皇姑梁小流域治理在山坡改梯修渠“系带子”,山沟修库建坝“穿鞋子”属于( )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措施 D.经济措施
18.“信天游”是富有陕北特色的民歌,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盛行,直播带货成为了一种营销手段,为发展经济,当地农民利用直播带货推销的特色农产品是( )
A.苹果 B.香蕉 C.柑橘 D.菠萝
【答案】17.B
18.A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17.A、植树造林属于生物措施,A错误;
B、黄土高原的皇姑梁小流域治理在山坡改梯修渠“系带子”,山沟修库建坝“穿鞋子”属于工程措施,B正确;
C、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属于农业措施,C错误;
D、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水土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一体化属于经济措施,D错误;
故答案为:B。
18.读图可知,图示主要为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其水果主要为苹果、梨,因此,当地农民利用直播带货推销的特色农产品是苹果,A正确;香蕉、柑桔、菠萝是南方地区的水果,故答案为:A。
(2023八下·阳城期末)“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这曾经是某地农村的真实写照。下面为该地生态建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材料中描述的地方最可能是( )
A.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20.造成该地“下面黄水流”的主要原因( )
①土层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地下水丰富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上图中地貌类型与对应治理措施会造成严重生态问题的是( )
A.甲平整地——果粮间作 B.乙缓坡地——建梯田
C.丙陡坡地——种玉米 D.丁坡脚地——修挡土坝
【答案】19.D
20.D
21.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9.读材料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该地水土流失严重;
故答案为:D。
20.下面黄水流是因为该地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固土能力差,该地多暴雨,暴雨会带走大量的泥土,使得水流含沙量大,与地下水无关;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故答案为:D。
21.A.甲地适合果粮间作,可以巩固土壤的同时发展种植业,A不符合题意;
B.乙地缓坡适合做梯田,梯田可以有效缓解坡地的水土流失情况,B不符合题意;
C.丙地陡坡不适合种玉米,适合种树种草巩固土壤,C符合题意;
D.丁地山脚适合修建挡土坝,阻止山上的泥土流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3八下·蒙城期中)读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湿润地区 B.②地主要是草场
C.③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23.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
A.①一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一退耕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一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一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答案】22.A
23.D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虽然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但是东北地区纬度高,蒸发弱,而且森林广布,涵养水源能力较高,故是湿润区。
22.A、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①地位于湿润区,A正确;
B、②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一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B错误;
C、③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C错误;
D、④地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错误。
故选A。
23.A、①地为我国的天然林区,应采取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A生态建设方向合理;
B、②地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退耕还湿有利于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B生态建设方向合理;
C、③地区降水稀少,草场广布,生态环境脆弱,应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C生态建设方向合理;D、④地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注意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而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水土流失,D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故选D。
二、综合题
24.(2023八下·蚌埠)猕猴桃中含有大量维c,深受人们喜爱。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猕猴桃,既能保持水土,又能获得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图左为黄土高原范围,图右为猕猴桃生长条件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受流水侵蚀,其地表形态为 。
(2)河口到陕县段黄河年均输沙量 (增加/减少)。
(3)根据2021年中国河流泥沙公告,龙门年均输沙量为0.763亿吨,出现这种变化所采取的生态措施是 。
(4)简析黄土高原适合种植猕猴挑的条件。
【答案】(1)北方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增加
(3)植树种草
(4)黄土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阴山以南,太行山以西,从地理区域看,是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区;由于多年来的流水侵蚀,该地区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形态。
(2)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口到陕县段黄河年均输沙量增加, 这是由于该河段流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黄土高原,雨水携带泥沙进入黄河导致含沙量剧增。
(3)根据2021年中国河流泥沙公告,龙门年均输沙量为0.763亿吨,从数据看,含沙量有所减少,这主要得益于黄河沿线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成效,使黄河的含沙量得以减少。
(4)由猕猴桃的生长条件可知,猕猴桃适合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又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余时间降水少、光照充足,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25.(2022八下·桦南月考)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黄河支流:A B 。
(2)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 区,风成说认为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 和 。黄土高原从阶梯位置看,位于 阶梯;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属于 地区。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 ②过度放牧 ③乱垦滥伐 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陡坡耕种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4)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人们采用植树种草等 措施和建梯田等 措施相结合来治理。
(5)范围:西起 (山脉),东至太行山,北连 高原,南抵秦岭,主要覆盖陕西、山西、 和 等四省份。
【答案】(1)渭河;汾河
(2)黄土堆积;蒙古高原;西北部内陆;第二级;北方
(3)C
(4)生物;工程
(5)乌鞘岭;内蒙古高原;宁夏;甘肃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B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
(2)黄土高原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颗粒较细的尘土,随风东移南下,经过几百万年的不断累积,才形成了今天深厚的黄土层。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多暴雨属于自然原因; 过度放牧、乱垦滥伐、陡坡耕种属于人为原因,②③⑤正确,对应的选项是C,故答案为:C。
(4)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一方面应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应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渡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5)黄土高原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主要覆盖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等四省份,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
【点评】(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2)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三台月考)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的是( )
A.土质疏松 B.植被稀疏
C.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D.千沟万壑
(2023八下·贵阳月考)陕北米脂县境内的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中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创造性地对每一座山采取生物措施进行治理,高原绿了,农民富了。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冲成万条沟”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当地严重的( )
A.水土流失 B.湖泊萎缩 C.凌汛危害 D.城市化问题
3.材料中“肥土”最终流入什么河道中(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4.“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是( )
A.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B.在沟里打坝淤地
C.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D.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5.下列属于当地“黄土风情”的是( )
①窑洞②碉楼③信天游④京剧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2023八下·西城模拟)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以境内有天然盐湖而得名。盐池滩羊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下图为盐池县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盐池( )
A.位于35°N、109°E附近
B.地处太行山脉以西
C.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
D.位于我国东北平原
7.为促进盐池滩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该县应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引种多汁牧草,拓展国内外市场
B.扩大盐湖面积,将养殖区迁往沙地
C.提高保鲜技术,实现产业单一化
D.打造滩羊品牌,对相关产品深加工
(2023八下·花都期中)著名作家路遥在其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写道: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据此完成各小题。
8.这片黄土地上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土楼 C.吊脚楼 D.平顶碉房
9.这片黄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 )
A.修渠挖塘 B.修建梯田 C.植树种草 D.修挡土坝
(2023八下·泊头期中)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正式通车,在银西高铁沿线,遍布成片的鱼鳞坑。鱼鳞坑是指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挖的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如图为银西高铁线路和鱼鳞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鱼鳞坑主要位于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11.银西高铁修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冻土深厚,施工环境恶劣 B.地形崎岖,地下溶洞较多
C.干沟万壑,桥隧修建难度大 D.占用耕地,造成水土流失
(2023八下·承德期末)读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1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 )
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植被的严重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 )
A.严禁在该地区发展养羊、牧草、杏产业,以保护生态平衡
B.大力开展打坝淤地、林草护坡的工作
C.禁止在该地区开采矿产,以免破坏生态环境
D.增强人人保护原生态的意识,不要进行任何生产活动
14.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A.窑洞 B.碉楼 C.安塞腰鼓 D.陕北民歌
15.(2023八下·右玉月考)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护坡林草带
B.修筑梯田,种植茶叶
C.扩大耕地面积,多种多收
D.大量增加放牧的牲畜数量,逐水草放牧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可耕土地已被全部开发
B.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
C.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
D.自然灾害频繁
(2023八下·交口期末)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居民也开始富裕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7.山西吕梁岚县的皇姑梁小流域治理在山坡改梯修渠“系带子”,山沟修库建坝“穿鞋子”属于( )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措施 D.经济措施
18.“信天游”是富有陕北特色的民歌,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盛行,直播带货成为了一种营销手段,为发展经济,当地农民利用直播带货推销的特色农产品是( )
A.苹果 B.香蕉 C.柑橘 D.菠萝
(2023八下·阳城期末)“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这曾经是某地农村的真实写照。下面为该地生态建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材料中描述的地方最可能是( )
A.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20.造成该地“下面黄水流”的主要原因( )
①土层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地下水丰富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上图中地貌类型与对应治理措施会造成严重生态问题的是( )
A.甲平整地——果粮间作 B.乙缓坡地——建梯田
C.丙陡坡地——种玉米 D.丁坡脚地——修挡土坝
(2023八下·蒙城期中)读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湿润地区 B.②地主要是草场
C.③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23.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
A.①一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一退耕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一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一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二、综合题
24.(2023八下·蚌埠)猕猴桃中含有大量维c,深受人们喜爱。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猕猴桃,既能保持水土,又能获得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图左为黄土高原范围,图右为猕猴桃生长条件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受流水侵蚀,其地表形态为 。
(2)河口到陕县段黄河年均输沙量 (增加/减少)。
(3)根据2021年中国河流泥沙公告,龙门年均输沙量为0.763亿吨,出现这种变化所采取的生态措施是 。
(4)简析黄土高原适合种植猕猴挑的条件。
25.(2022八下·桦南月考)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黄河支流:A B 。
(2)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 区,风成说认为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 和 。黄土高原从阶梯位置看,位于 阶梯;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属于 地区。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 ②过度放牧 ③乱垦滥伐 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陡坡耕种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4)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人们采用植树种草等 措施和建梯田等 措施相结合来治理。
(5)范围:西起 (山脉),东至太行山,北连 高原,南抵秦岭,主要覆盖陕西、山西、 和 等四省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因为该地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很低,夏季该地多暴雨,将泥沙冲走;千沟万壑是该地的地表形态;
故答案为:D。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答案】2.A
3.A
4.D
5.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2.读题干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长期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使得该地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故答案为:A。
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大量的泥沙和养分;
故答案为:A。
4.该句子的意思是只有植树种草,提高该地的植被覆盖率,才能改善当地的环境,保持水土,发展农业;
故答案为:D。
5.该地有着特殊的黄土风情,其中窑洞、信天游和白羊肚头巾都是当地人民为了适应干燥的环境所形成的;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⑤,故答案为:B。
【答案】6.B
7.D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盐池县有可利用草原714万亩,耕地133万亩,是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和滩羊、甘草、小杂粮的主产区,地下有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资源”和白云岩、石灰石、石膏“三小资源”,地上有土地、光热、风能“三大资源”。
6.A.盐池位于35°N以北,109°E以西,A错误;
B.读图可知,盐池位于太行山脉以西,B正确;
C.读图可知,该地的年降水量多于200mm,C错误;
D.盐池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D错误;
故答案为:B。
7.为了促进滩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积极打造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深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故答案为:D。
【答案】8.A
9.C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中所提及的黄土地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可以判断出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A、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A正确;
B、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B错误;
C、吊脚楼是热带湿热地区的民居,C错误;
D、平顶碉房是西亚地区的民居,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突出,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恢复生态环境。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10.C
11.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0.读图可以看出,该地主要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故答案为:C。
11.银西高铁经过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桥梁和隧道的修建难度很大;
故答案为:C。
【答案】12.D
13.B
14.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该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 危害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壤侵蚀和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层薄,含有大量的黏土颗粒,一旦发生水土流失,黏土颗粒被冲走,使土壤失去肥力,丧失固持力。同时,土壤流失还带走了有机质和养分,使土地贫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植被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甚至可能导致沙化和荒漠化的扩散。2. 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不仅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还使得土壤呈现坡度较大的裸露状态,农作物的种植难度增加,产量下降。此外,水土流失还造成了沟渠的形成,导致作物生长不均匀,田地的整体利用率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3. 水资源供应不足:水土流失会导致水源的减少和水质的恶化。水土流失区域的土壤失去保水能力,雨水无法有效渗透到地下,而是形成了大量的径流。这样会导致地下水的供给量减少,降低了农田的灌溉能力,同时还可能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影响工业和居民的用水需求,加剧水资源的紧张。4. 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受威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也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水土流失导致土的有害物质和化学物质大量流失,可能通过水源和空气传播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风险。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造林、草地恢复、修建防护林带、修建护坡、合理的耕作制度等,以减缓土壤侵蚀速度,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2.根据给出图片,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在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中存在着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耕种等不合理的农业行为。这些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导致了土壤裸露,增加了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④植被的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较差,土壤表面暴露,缺乏有效的植被保护层。长期以来,过度的砍伐和滥砍滥伐导致了植被严重破坏,无法有效保持土壤的结构和保水能力,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生。①和③属于自然原因。
故答案为:D。
13.A、可能会导致某些经济活动的限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说法错误;
B、打坝淤地、林草护坡是指在黄土高原地区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防洪堤坝、建设沟渠、梯田,种植树木和草类植被等。这些措施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土壤流失,保持水源和土壤的持续性,改善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说法正确;
C、可能过于激进,并不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B说法错误;
D、则过于极端,无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4.碉楼不属于“黄土风情”是因为碉楼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土家族、苗族等地区,如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碉楼是这些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用于居住和防御,在建筑风格、结构形式上与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建筑不同。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风情”主要集中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以窑洞、安塞腰鼓、陕北民歌等表现形式为代表。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地下住宅,安塞腰鼓是陕北地区的传统乐器,陕北民歌则是这个地区特有的民间音乐形式。由于碉楼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建筑形式,因此,选项B的碉楼不属于“黄土风情”。
故答案为:B。
15.【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保护该地的生态,不应该再继续扩大农业活动,应该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6.【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的主要措施有: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解答】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溶,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夏季降水集中且暴雨多等,总之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答案】17.B
18.A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17.A、植树造林属于生物措施,A错误;
B、黄土高原的皇姑梁小流域治理在山坡改梯修渠“系带子”,山沟修库建坝“穿鞋子”属于工程措施,B正确;
C、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属于农业措施,C错误;
D、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水土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一体化属于经济措施,D错误;
故答案为:B。
18.读图可知,图示主要为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其水果主要为苹果、梨,因此,当地农民利用直播带货推销的特色农产品是苹果,A正确;香蕉、柑桔、菠萝是南方地区的水果,故答案为:A。
【答案】19.D
20.D
21.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9.读材料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该地水土流失严重;
故答案为:D。
20.下面黄水流是因为该地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固土能力差,该地多暴雨,暴雨会带走大量的泥土,使得水流含沙量大,与地下水无关;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故答案为:D。
21.A.甲地适合果粮间作,可以巩固土壤的同时发展种植业,A不符合题意;
B.乙地缓坡适合做梯田,梯田可以有效缓解坡地的水土流失情况,B不符合题意;
C.丙地陡坡不适合种玉米,适合种树种草巩固土壤,C符合题意;
D.丁地山脚适合修建挡土坝,阻止山上的泥土流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22.A
23.D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虽然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但是东北地区纬度高,蒸发弱,而且森林广布,涵养水源能力较高,故是湿润区。
22.A、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①地位于湿润区,A正确;
B、②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一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B错误;
C、③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非季风区,C错误;
D、④地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错误。
故选A。
23.A、①地为我国的天然林区,应采取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A生态建设方向合理;
B、②地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退耕还湿有利于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B生态建设方向合理;
C、③地区降水稀少,草场广布,生态环境脆弱,应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C生态建设方向合理;D、④地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注意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而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水土流失,D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故选D。
24.【答案】(1)北方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增加
(3)植树种草
(4)黄土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阴山以南,太行山以西,从地理区域看,是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区;由于多年来的流水侵蚀,该地区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形态。
(2)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口到陕县段黄河年均输沙量增加, 这是由于该河段流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黄土高原,雨水携带泥沙进入黄河导致含沙量剧增。
(3)根据2021年中国河流泥沙公告,龙门年均输沙量为0.763亿吨,从数据看,含沙量有所减少,这主要得益于黄河沿线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成效,使黄河的含沙量得以减少。
(4)由猕猴桃的生长条件可知,猕猴桃适合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又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余时间降水少、光照充足,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25.【答案】(1)渭河;汾河
(2)黄土堆积;蒙古高原;西北部内陆;第二级;北方
(3)C
(4)生物;工程
(5)乌鞘岭;内蒙古高原;宁夏;甘肃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B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
(2)黄土高原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颗粒较细的尘土,随风东移南下,经过几百万年的不断累积,才形成了今天深厚的黄土层。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多暴雨属于自然原因; 过度放牧、乱垦滥伐、陡坡耕种属于人为原因,②③⑤正确,对应的选项是C,故答案为:C。
(4)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一方面应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应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渡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5)黄土高原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主要覆盖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等四省份,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
【点评】(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2)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