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9 15:56:25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下·高安月考)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题。
1.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是(  )
A.交通不便 B.国家政策限制
C.资源减少,矿区沉陷 D.经济效益高
2.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
①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
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③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业
④进一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⑤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3.(2023八下·三台月考)下列不是描述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是(  )
A.山环水绕 B.林海雪原 C.白山黑水 D.北大仓
(2023八下·福州期末)鞍钢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铁矿山、周边及邻省的丰富煤矿。近十年鞍钢走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产业升级之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鞍钢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  )
A.市场广阔 B.地形平坦 C.交通便利 D.煤铁丰富
5.鞍钢开创了中国钢铁企业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的先河,其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科技 B.政策 C.动力 D.劳动力
6.绿色转型下,鞍钢的铁矿山从昔日尘土飞扬到今朝满眼绿意,其最适合开发的产业是(  )
A.物流运输 B.纺织工业 C.精密仪器 D.生态旅游
(2023八下·泊头期中)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冬冷夏凉,牦牛成群 D.山环水绕,平原广阔
8.图中鞍山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9.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特点是(  )
A.长冬无夏 B.长夏无冬
C.冬季寒冷而漫长 D.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10.家住黑龙江的玲玲同学说:“我们这儿的寒假长达40天”。主要原因是(  )
A.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2023八下·盐都期中)读“东北三省及部分山脉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图中字母b表示的河流是(  )
A.黑龙江 B.乌苏里江 C.图们江 D.鸭绿江
12.下列有关“东北三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北大仓”变成了“北大荒”
B.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D.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023八下·榕城期末) 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扎龙湿地位于(  )
A.辽宁省 B.吉林省
C.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
14.扎龙湿地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位置偏远,人烟罕至 ④海水倒灌,河网密布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5.扎龙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类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是(  )
A.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B.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C.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开发旅游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2023八下·临漳期末)吉林省有囤秋菜的习俗,秋季人们囤积大量蔬菜在地窖中,当冬季来临,再拿来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吉林省囤置秋菜的习俗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因为秋季寒潮多发 B.人们喜食秋菜
C.秋季蔬菜价格低 D.冬季寒冷而漫长
17.近些年,吉林省囤置秋菜的习俗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B.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C.秋季蔬菜供应充足 D.东北气温不断升高
(2023八下·利通期末)读东北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①山脉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盆地
19.图中①-④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
A.冬季寒冷 B.降水稀少 C.地形崎岖 D.森林茂密
21.东北地区稳定人口数量的可行措施有(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
③严禁人口外流 ④推进东北经济振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3八下·凤阳)东北民谣中有“黑土地上有三宝,四平玉米五常稻,东北大豆最可靠”之说,东北三省的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据此完成问题。
22.民谣中提到的油料作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油菜 D.大豆
23.东北三省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大兴安岭 C.长百山脉 D.小兴安岭
24.(2023八下·大同月考)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二、综合题
25.(2019八下·高安期中)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逐渐滞后,从2003年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
(1)山脉B是   。
(2)东北地区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形成   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作物熟制是   。
(3)东北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目前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写到一点即可)
26.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该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读下面两幅图分析回答问题。
(1)结合图甲,概括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结合图甲,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3)总体来看,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尤其是大兴安岭的北部长冬无夏,分析形成这一气候特点的主要原因(从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远近两个方面分析)。
(4)结合图乙,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原因。
(5)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请你为进一步发展当地经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东北老工业基地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国家政策和便利的交通,成为了我国发展较早的老工业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逐渐减少,矿区沉陷,导致该地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故答案为:C。
2.①.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向综合性的城市转型,①正确;
②.老工业基地应该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正确;
③.发展旅游业是振兴经济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③正确;
④.不可以进一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导致环境被进一步破坏,④错误;
⑤.需要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加强资源的利用率,⑤正确;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⑤;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种植业发达,自然环境有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林海雪原的特点;北大仓不是自然特点;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答案】4.D
5.A
6.D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提到“拥有全国最大的铁矿山、周边及邻省的丰富煤矿”,鞍钢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煤铁丰富,与市场广
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鞍钢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以前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属于新型能源,进行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鞍钢的铁矿山今朝满眼绿意,AB、与物流运输、纺织工业开发关系小,AB错误;
C、精密仪器需要的是技术,环境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
D、环境好适合开发旅游业,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7.C
8.B
9.C
10.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7.冬冷夏凉,牦牛成群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象;
故答案为:C。
8.读图可知,鞍山市的钢铁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故答案为:B。
9.东北三省的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都是夏季较热,冬季寒冷漫长,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故答案为:C。
10.东北地区的寒假时间长是因为该地冬季寒冷漫长,温度低的时间很长;
故答案为:A。
【答案】11.B
12.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在山地之间分布着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1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位于黑龙江东侧,是黑龙江与俄罗斯的界河,为乌苏里江,故答案为:B。
12.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好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保护地区要求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A错误;东北三省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B正确;东北三省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C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答案为:A。
【答案】13.C
14.D
15.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狭义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
13.读图分析,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故答案为:C。
14.读图分析,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①正确;该湿地大致位于45°N附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正确;人烟罕至跟湿地形成关系不大,③错误;扎龙湿地距离海洋远,海水倒灌形成湿地不合理,④错误,故答案为:D。
15.A、美化环境不是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A错误;
B、扎龙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类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B正确;
C、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应退耕还湿,C错误;
D、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不是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6.D
17.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6.吉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寒冷干燥,冬季漫长,人们有囤秋菜的习惯,D正确。
故答案为:D
17.由于交通线路的修建,各地的物流运输越来越快,可以将低纬度地区的蔬菜快速的运往东北地区, 因此吉林省囤置秋菜的习俗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的发展,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18.C
19.D
20.A
21.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8.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故答案为:C。
19.②和④处地形比较平坦,人口比较稠密,①③位于山地;
故答案为:D。
20.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所以人口较少;
故答案为:A。
21.东北地区的人口数量在减少,应该完善生育政策,推进东北地区振兴,减少人口流出;
符合题意的是②④,故答案为:D。
【答案】22.D
23.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2.大豆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故答案为:D。
23.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黑土广布,最适合发展种植业;
故答案为:A。
24.【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A错误;
B、东北地区主要位于外流区,多外流河,B错误;
C、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C正确;
D、貂皮、鹿茸、人参为“东北三宝”,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该地地势平坦肥沃,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25.【答案】(1)大兴安岭
(2)冷湿;一年一熟
(3)辽中南;能源枯竭,能耗大;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写到一点即可)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B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
(2)东北地区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形成了冷湿的自然特征,农作物一年只有一熟。
(3)东北地区有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目前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能源枯竭等问题。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26.【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延吉比长春积雪厚度厚;延吉位于山地迎风坡且距海近。
(3)纬度高、气温低;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
(4)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5)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更新设备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延吉处于长白山的东侧,位于迎风坡且距海近,延吉比长春积雪厚度厚。东北三省尤其是大兴安岭的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加剧了这里的寒冷。辽中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更新设备等。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知识。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下·高安月考)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题。
1.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是(  )
A.交通不便 B.国家政策限制
C.资源减少,矿区沉陷 D.经济效益高
2.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
①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
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③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业
④进一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⑤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1.C
2.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东北老工业基地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国家政策和便利的交通,成为了我国发展较早的老工业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逐渐减少,矿区沉陷,导致该地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故答案为:C。
2.①.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向综合性的城市转型,①正确;
②.老工业基地应该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正确;
③.发展旅游业是振兴经济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③正确;
④.不可以进一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导致环境被进一步破坏,④错误;
⑤.需要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加强资源的利用率,⑤正确;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⑤;
故答案为:C。
3.(2023八下·三台月考)下列不是描述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是(  )
A.山环水绕 B.林海雪原 C.白山黑水 D.北大仓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种植业发达,自然环境有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林海雪原的特点;北大仓不是自然特点;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023八下·福州期末)鞍钢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铁矿山、周边及邻省的丰富煤矿。近十年鞍钢走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产业升级之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鞍钢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  )
A.市场广阔 B.地形平坦 C.交通便利 D.煤铁丰富
5.鞍钢开创了中国钢铁企业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的先河,其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科技 B.政策 C.动力 D.劳动力
6.绿色转型下,鞍钢的铁矿山从昔日尘土飞扬到今朝满眼绿意,其最适合开发的产业是(  )
A.物流运输 B.纺织工业 C.精密仪器 D.生态旅游
【答案】4.D
5.A
6.D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提到“拥有全国最大的铁矿山、周边及邻省的丰富煤矿”,鞍钢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是煤铁丰富,与市场广
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鞍钢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以前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属于新型能源,进行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鞍钢的铁矿山今朝满眼绿意,AB、与物流运输、纺织工业开发关系小,AB错误;
C、精密仪器需要的是技术,环境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
D、环境好适合开发旅游业,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3八下·泊头期中)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冬冷夏凉,牦牛成群 D.山环水绕,平原广阔
8.图中鞍山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9.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特点是(  )
A.长冬无夏 B.长夏无冬
C.冬季寒冷而漫长 D.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10.家住黑龙江的玲玲同学说:“我们这儿的寒假长达40天”。主要原因是(  )
A.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答案】7.C
8.B
9.C
10.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7.冬冷夏凉,牦牛成群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象;
故答案为:C。
8.读图可知,鞍山市的钢铁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故答案为:B。
9.东北三省的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都是夏季较热,冬季寒冷漫长,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故答案为:C。
10.东北地区的寒假时间长是因为该地冬季寒冷漫长,温度低的时间很长;
故答案为:A。
(2023八下·盐都期中)读“东北三省及部分山脉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图中字母b表示的河流是(  )
A.黑龙江 B.乌苏里江 C.图们江 D.鸭绿江
12.下列有关“东北三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北大仓”变成了“北大荒”
B.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D.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答案】11.B
12.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在山地之间分布着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1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位于黑龙江东侧,是黑龙江与俄罗斯的界河,为乌苏里江,故答案为:B。
12.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好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保护地区要求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A错误;东北三省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B正确;东北三省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C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答案为:A。
(2023八下·榕城期末) 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扎龙湿地位于(  )
A.辽宁省 B.吉林省
C.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
14.扎龙湿地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位置偏远,人烟罕至 ④海水倒灌,河网密布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5.扎龙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类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是(  )
A.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B.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C.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开发旅游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答案】13.C
14.D
15.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狭义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
13.读图分析,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故答案为:C。
14.读图分析,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①正确;该湿地大致位于45°N附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正确;人烟罕至跟湿地形成关系不大,③错误;扎龙湿地距离海洋远,海水倒灌形成湿地不合理,④错误,故答案为:D。
15.A、美化环境不是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A错误;
B、扎龙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类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B正确;
C、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应退耕还湿,C错误;
D、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不是建立“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八下·临漳期末)吉林省有囤秋菜的习俗,秋季人们囤积大量蔬菜在地窖中,当冬季来临,再拿来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吉林省囤置秋菜的习俗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因为秋季寒潮多发 B.人们喜食秋菜
C.秋季蔬菜价格低 D.冬季寒冷而漫长
17.近些年,吉林省囤置秋菜的习俗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B.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C.秋季蔬菜供应充足 D.东北气温不断升高
【答案】16.D
17.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6.吉林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寒冷干燥,冬季漫长,人们有囤秋菜的习惯,D正确。
故答案为:D
17.由于交通线路的修建,各地的物流运输越来越快,可以将低纬度地区的蔬菜快速的运往东北地区, 因此吉林省囤置秋菜的习俗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的发展,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3八下·利通期末)读东北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①山脉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盆地
19.图中①-④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
A.冬季寒冷 B.降水稀少 C.地形崎岖 D.森林茂密
21.东北地区稳定人口数量的可行措施有(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
③严禁人口外流 ④推进东北经济振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8.C
19.D
20.A
21.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8.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故答案为:C。
19.②和④处地形比较平坦,人口比较稠密,①③位于山地;
故答案为:D。
20.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所以人口较少;
故答案为:A。
21.东北地区的人口数量在减少,应该完善生育政策,推进东北地区振兴,减少人口流出;
符合题意的是②④,故答案为:D。
(2023八下·凤阳)东北民谣中有“黑土地上有三宝,四平玉米五常稻,东北大豆最可靠”之说,东北三省的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据此完成问题。
22.民谣中提到的油料作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油菜 D.大豆
23.东北三省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大兴安岭 C.长百山脉 D.小兴安岭
【答案】22.D
23.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2.大豆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故答案为:D。
23.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黑土广布,最适合发展种植业;
故答案为:A。
24.(2023八下·大同月考)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A错误;
B、东北地区主要位于外流区,多外流河,B错误;
C、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C正确;
D、貂皮、鹿茸、人参为“东北三宝”,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该地地势平坦肥沃,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二、综合题
25.(2019八下·高安期中)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逐渐滞后,从2003年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
(1)山脉B是   。
(2)东北地区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形成   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作物熟制是   。
(3)东北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目前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写到一点即可)
【答案】(1)大兴安岭
(2)冷湿;一年一熟
(3)辽中南;能源枯竭,能耗大;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下降;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写到一点即可)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解:(1)由图可知,B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
(2)东北地区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形成了冷湿的自然特征,农作物一年只有一熟。
(3)东北地区有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目前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能源枯竭等问题。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26.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该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读下面两幅图分析回答问题。
(1)结合图甲,概括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结合图甲,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3)总体来看,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尤其是大兴安岭的北部长冬无夏,分析形成这一气候特点的主要原因(从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远近两个方面分析)。
(4)结合图乙,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原因。
(5)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请你为进一步发展当地经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延吉比长春积雪厚度厚;延吉位于山地迎风坡且距海近。
(3)纬度高、气温低;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
(4)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5)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更新设备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延吉处于长白山的东侧,位于迎风坡且距海近,延吉比长春积雪厚度厚。东北三省尤其是大兴安岭的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加剧了这里的寒冷。辽中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更新设备等。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