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9 15:57:3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四平月考)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是“山环水绕”,其中的“山”不包括(  )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太行山 D.长白山
(2023八下·南明月考)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省考察,在考察梨树县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图示意东北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崎岖,鱼米之乡 B.水田连片,油菜金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气候湿热,草场广布
3.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其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4.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生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D.平原面积小,耕地不足
5.黑土地自开垦以来,由于高强度的利用,黑土层逐渐退化,保护黑土地切实可行的措施有(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开采森林资源
C.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D.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6.(2023八下·重庆市期中)读下图,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个省区
B.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C.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
D.城市主要集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2023八下·云阳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商品粮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该区域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白山黑水 B.山环水绕 C.沃野千里 D.鱼米之乡
8.该区域成为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土壤肥沃②一年三熟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地广人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光照 D.水源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增长缓慢。下列解决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积极发展旅游业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C.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水平 D.开发使用新能源
11.(2022八下·四平期中)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  )
A.粮食已经能够自给
B.没有人愿意到“北大荒”开垦土地
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D.“北大荒”土地没有肥力
12.(2023八下·盐城期中)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压舱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黑土地的是(  )
A.开发优质牧场,发展畜牧业
B.开垦湿地,增加黑土地面积
C.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防止黑土退化
D.充分发挥黑土价值,实现一年两熟
(2023八下·威县月考)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我国的黑土地集中在东北三省,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读图完成问题。
13.近年来,我国很多南方人冬季喜欢前往东北三省旅游,主要原因是这里(  )
A.草原辽阔,可以感受草原风情
B.海拔高,可以观赏高原风光
C.气温温和,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
D.气温低,可以体验冰雪乐趣
14.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黑土地逐渐“变瘦”,甚至个别地区出现黑土被盗挖的现象。下列措施中能减缓黑土地“变薄、变瘦”的是(  )
A.大豆和小麦轮换种植 B.大水漫灌
C.大量施用化肥 D.大量使用农药
15.(2023八下·赵县月考)东北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
A.花生 B.油菜 C.大豆 D.甜菜
16.(2023八下·赵县月考)东北地区农业只有一年一熟,其原因是(  )
A.热量低 B.水分少 C.地势低 D.森林多
(2023八下·凤县期中)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问题。
17.据图可知,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A.市场条件 B.矿产资源
C.科技力量 D.森林资源
18.上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对其原因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资源枯竭 ②交通不便
③产业结构单一 ④设备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八下·东台期中)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各小题。
19.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地—电子工业 B.乙地—种植业
C.丙地—制糖工业 D.丁地—畜牧业
20.下列现象不属于该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2021八下·定陶期中)读“2018年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2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  )
A.稻谷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2.水稻是一种喜湿喜热农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的种植可达北纬50°,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是达不到的。你认为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纬度高与我国气候的关系是(  )
A.夏季风将水热带到了更高的纬度地带
B.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多
C.冬季风将水热带到了更高的纬度地带
D.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山指的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水指的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答案】2.C
3.D
4.B
5.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指的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指的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沃野指的是广袤肥沃的黑土地。
故答案为:C。
3.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故答案为:D。
4.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有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故答案为:B。
5.保护黑土地切实可行的措施有①加强立法与宣传,提高农民保护黑土地的意识与积极性;②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③改变耕作方式,开展轮作制;④开展侵蚀沟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A、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东北地区地形呈三面环山的半环状结构,西、北、东三面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围绕,中部是东北平原,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东北地区交通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铁路网大致呈“丁”字形,由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组成,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纬度较低的南部辽河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人口较少,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答案】7.D
8.C
9.A
10.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过程中,应严格加强资源开采的管控,做到有效规划,合理开发,高效使用,以保持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7.图示为东北地区地形图,该区域北部和西部分别是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东部和北部有长白山脉、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部为广阔的东北平原。故东北地区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说法,又有白山黑水的美称。
故答案为:D。
8.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但该区域纬度较高,低温时间长,高温时间短促,积温不足,一年只能一熟。
故答案为:C。
9.该区域纬度较高,低温时间长,高温时间短促,积温不足,一年只能一熟,农业发展受限。
故答案为:A。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等原因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发展瓶颈。因此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积极发展旅游业、提高工业生产技术、开发使用新能源都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过度的开垦沼泽地会破坏气候,四季变化不正常,因此停止开发“北大荒”为了保护我国湿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2.【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
东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A错误。
保护东三省的湿地沼泽资源。B错误。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防止黑土退化。C正确。
东三省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答案】13.D
14.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3.A.草原辽阔,位于西北地区。A错误。
B.海拔高,高原风光,位于青藏地区。B错误。
C.气温温和,阳光温暖,位于南方地区。C错误。
D.气温低,冰雪运动,位于北方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14.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合理开垦、耕作方式不合理、农业收入低抛荒严重,针对黑土地“变薄变瘦”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轮种或轮休。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花生属于华北平原的油料作物,油菜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油料作物,大豆属于东北平原的油料作物,甜菜是糖料作物,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
16.【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气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
【答案】17.B
18.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因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历史发展早,加上五六十年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东北的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17.东北三省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B正确。
故答案为:B
18.上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资源不断枯竭,加上产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技术提升慢导致的,①③④正确;东北地区交通便利,②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9.C
20.C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黑土广布的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9.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A错误;
乙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发展林业,B错误;
丙地位于松嫩平原,由”南甘北甜“可知,可以种植甜菜,适宜发展制糖工业。C正确;
丁地位于辽河平原,地形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D错误。
故答案为C。
20.”稻米满仓,荔枝成行“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故答案为C。
【答案】21.C
22.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此外夏热也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2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玉米。故答案为:C。
22.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水稻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故答案为:A。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四平月考)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是“山环水绕”,其中的“山”不包括(  )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太行山 D.长白山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山指的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水指的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023八下·南明月考)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省考察,在考察梨树县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图示意东北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崎岖,鱼米之乡 B.水田连片,油菜金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气候湿热,草场广布
3.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其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4.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生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D.平原面积小,耕地不足
5.黑土地自开垦以来,由于高强度的利用,黑土层逐渐退化,保护黑土地切实可行的措施有(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开采森林资源
C.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D.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答案】2.C
3.D
4.B
5.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指的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指的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沃野指的是广袤肥沃的黑土地。
故答案为:C。
3.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故答案为:D。
4.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有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故答案为:B。
5.保护黑土地切实可行的措施有①加强立法与宣传,提高农民保护黑土地的意识与积极性;②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③改变耕作方式,开展轮作制;④开展侵蚀沟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故答案为:D。
6.(2023八下·重庆市期中)读下图,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个省区
B.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C.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
D.城市主要集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A、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东北地区地形呈三面环山的半环状结构,西、北、东三面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围绕,中部是东北平原,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东北地区交通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铁路网大致呈“丁”字形,由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组成,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纬度较低的南部辽河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人口较少,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023八下·云阳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商品粮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该区域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白山黑水 B.山环水绕 C.沃野千里 D.鱼米之乡
8.该区域成为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土壤肥沃②一年三熟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地广人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光照 D.水源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增长缓慢。下列解决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积极发展旅游业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C.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水平 D.开发使用新能源
【答案】7.D
8.C
9.A
10.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过程中,应严格加强资源开采的管控,做到有效规划,合理开发,高效使用,以保持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7.图示为东北地区地形图,该区域北部和西部分别是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东部和北部有长白山脉、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部为广阔的东北平原。故东北地区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说法,又有白山黑水的美称。
故答案为:D。
8.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但该区域纬度较高,低温时间长,高温时间短促,积温不足,一年只能一熟。
故答案为:C。
9.该区域纬度较高,低温时间长,高温时间短促,积温不足,一年只能一熟,农业发展受限。
故答案为:A。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等原因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发展瓶颈。因此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积极发展旅游业、提高工业生产技术、开发使用新能源都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故答案为:B。
11.(2022八下·四平期中)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  )
A.粮食已经能够自给
B.没有人愿意到“北大荒”开垦土地
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D.“北大荒”土地没有肥力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过度的开垦沼泽地会破坏气候,四季变化不正常,因此停止开发“北大荒”为了保护我国湿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2.(2023八下·盐城期中)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压舱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黑土地的是(  )
A.开发优质牧场,发展畜牧业
B.开垦湿地,增加黑土地面积
C.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防止黑土退化
D.充分发挥黑土价值,实现一年两熟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
东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A错误。
保护东三省的湿地沼泽资源。B错误。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防止黑土退化。C正确。
东三省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023八下·威县月考)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我国的黑土地集中在东北三省,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读图完成问题。
13.近年来,我国很多南方人冬季喜欢前往东北三省旅游,主要原因是这里(  )
A.草原辽阔,可以感受草原风情
B.海拔高,可以观赏高原风光
C.气温温和,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
D.气温低,可以体验冰雪乐趣
14.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黑土地逐渐“变瘦”,甚至个别地区出现黑土被盗挖的现象。下列措施中能减缓黑土地“变薄、变瘦”的是(  )
A.大豆和小麦轮换种植 B.大水漫灌
C.大量施用化肥 D.大量使用农药
【答案】13.D
14.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3.A.草原辽阔,位于西北地区。A错误。
B.海拔高,高原风光,位于青藏地区。B错误。
C.气温温和,阳光温暖,位于南方地区。C错误。
D.气温低,冰雪运动,位于北方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14.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合理开垦、耕作方式不合理、农业收入低抛荒严重,针对黑土地“变薄变瘦”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轮种或轮休。故答案为:A。
15.(2023八下·赵县月考)东北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
A.花生 B.油菜 C.大豆 D.甜菜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花生属于华北平原的油料作物,油菜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油料作物,大豆属于东北平原的油料作物,甜菜是糖料作物,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
16.(2023八下·赵县月考)东北地区农业只有一年一熟,其原因是(  )
A.热量低 B.水分少 C.地势低 D.森林多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气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
(2023八下·凤县期中)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问题。
17.据图可知,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A.市场条件 B.矿产资源
C.科技力量 D.森林资源
18.上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对其原因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资源枯竭 ②交通不便
③产业结构单一 ④设备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7.B
18.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因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历史发展早,加上五六十年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东北的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17.东北三省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B正确。
故答案为:B
18.上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资源不断枯竭,加上产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技术提升慢导致的,①③④正确;东北地区交通便利,②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八下·东台期中)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各小题。
19.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地—电子工业 B.乙地—种植业
C.丙地—制糖工业 D.丁地—畜牧业
20.下列现象不属于该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答案】19.C
20.C
【知识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黑土广布的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9.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A错误;
乙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发展林业,B错误;
丙地位于松嫩平原,由”南甘北甜“可知,可以种植甜菜,适宜发展制糖工业。C正确;
丁地位于辽河平原,地形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D错误。
故答案为C。
20.”稻米满仓,荔枝成行“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故答案为C。
(2021八下·定陶期中)读“2018年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2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  )
A.稻谷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2.水稻是一种喜湿喜热农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的种植可达北纬50°,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是达不到的。你认为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纬度高与我国气候的关系是(  )
A.夏季风将水热带到了更高的纬度地带
B.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多
C.冬季风将水热带到了更高的纬度地带
D.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答案】21.C
22.A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此外夏热也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2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玉米。故答案为:C。
22.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水稻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故答案为:A。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