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户外亲子活动中,小李同学和家人一起搭了天幕,还装饰了气球。有一个静止的氢气球脱手后,加速飘上去并最终停在倾斜的天幕顶下,如图所示,关于该氢气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氢气球对天幕的摩擦力沿天幕斜向下
C.氢气球和天幕之间可能不存在摩擦力 D.气球受到天幕的作用力竖直向下
2.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相等,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而没有挤压,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B.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
C.悬绳剪断瞬间,B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物块的重力
D.悬绳剪断瞬间,B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物块的重力的两倍
3.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这段时间内,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这段时间内,小球所受合外力一直减小
D.全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4.如图所示,有A、B两个均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质量分别是2m和m,通过长为L的竖直轻绳相连。用手拿着A球,B球距地面高度为h,释放后两球落地时间差为,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仅将两小球位置互换,则时间差增大
B.若仅将L增大,则时间差增大
C.若仅将h增大,则时间差增大
D.若仅将B小球质量也增大到2m,则时间差增大
5.在一次杂技表演中,表演者顶着一竖直杆沿水平地面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图像)如图甲所示。与此同时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其沿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图像)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8m/s
C.猴子在前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D.猴子在前2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6m
6.生活中常用刀来劈开物体。如图所示为刀刃的横截面,F是作用在刀背上的力,若刀刃的横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刀刃两侧面的夹角为,则可知刀劈开物体时对其侧向推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运行。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则( )
A.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C.时间内小物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时间内小物块受静摩擦力作用
D.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8.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物体做曲线运动一定有加速度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方向在曲线运动的切线方向
9.a、b两质点沿直线Ox轴正向运动,时刻,两质点同时到达坐标原点O,测得两质点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其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B.质点b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1.0m/s
C.时,a、b再次到达同一位置
D.时,a、b再次到达同一位置
10.如图所示,两个足够大的倾角分别为30°、45°的光滑斜面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斜面间距大于小球直径,斜面高度相等。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c,开始均静止于斜面同一高度处,其中小球b在两斜面之间,a、c分别在两斜面顶端。若同时释放a、b、c,小球到达该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若同时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小球到达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下列关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
1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用m表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除了甲图中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弹簧秤
(2)实验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模型法 B.微元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3)该实验中需要把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来补偿阻力的影响,有关补偿阻力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小车需要悬挂砂和砂桶同时连接纸带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B.小车需要悬挂砂和砂桶但不使用纸带和打点计时器
C.小车不悬挂砂和砂桶但要连接纸带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D.小车不悬挂砂和砂桶也不使用纸带和打点计时器
(4)在保持力不变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持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的总质量不变,多次改变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的总质量,并测量出每次对应的加速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________图像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5)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加速度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在保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某同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绘制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B.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过大
C.小车与长木板之间存在摩擦 D.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过大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作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2分)如图甲所示为很多商业步行街用来阻挡机动车辆进入的石球路障。现有一工作人员用一轻绳绕过石球按图乙所示方式匀速拉动石球,此时两侧轻绳互相平行,且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均为。已知石球路障总质量,石球底座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不计绳与球面间的摩擦,,。求一侧轻绳拉力的大小T及地面对石球支持力的大小N。
13.(12分)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由静止开始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同方向滑出,已知B物体的质量为,,A、B均可看成质点,假设水平面光滑、空气阻力不计,,求:
(1)A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
(2)A球从抛出到落地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
(3)A球落地时,A、B之间的距离。
14.(14分)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的斜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斜面倾角,木板受到沿斜面向上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求:
(1)小滑块的质量m及其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
(2)当拉力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大?
合肥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物理答案
1.D
【详解】A.氢气球受重力、浮力、天幕对球的弹力和摩擦力,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选项A错误;
BC.天幕顶对气球的弹力垂直天幕斜向下,则由平衡可知,气球一定受到天幕的摩擦力;气球相对天幕有斜向上运动的趋势,则天幕对气球的摩擦力沿天幕斜向下,则氢气球对天幕的摩擦力沿天幕斜向上,选项BC错误;
D.气球受力平衡,因浮力和重力合力竖直向上,则气球受到天幕的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下,选项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B.剪断悬绳前,对B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知弹力
剪断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对A分析,A的合力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故A错误,B正确;
CD.剪断瞬间,弹簧弹力不变,B物块受合力仍为零,对桌面压力仍为零,故CD错误.故选B.
3.B
【详解】A、时刻小球刚接触弹簧,小球的速度仍在增大,速度不是最大.当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才最大.故A错误.
B、这段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弹簧的弹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合外力先向下后向上,所以小球先加速后减速,即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
C、这段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加速度先向下逐渐减小,后向上逐渐增大.这段时间内,小球从最低点向上运动,弹簧的弹力先大于小球的重力,后小于重力,合外力先向上,后向下,而弹力逐渐减小,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牛顿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C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D.两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情况与质量无关,则将两小球位置互换或将B小球质量也增大到,则时间差不变,故AD错误;
B.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
时间差为
可知若将增大,则时间差增大,故B正确;
C.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为
则有
可知,若将增大,则时间差减小,故C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由题图甲、丙知,猴子在水平方向上做速度大小为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分析知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其合运动为曲线运动,故A错误;
B.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
故B错误;
C.猴子在前内的加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
D.内猴子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沿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所以猴子在内的位移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C.
6.A
解:将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侧向推力的大小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D
解:A、对小物块进行分析可知,小物块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至0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在速度减为0,即在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故A错误;
由上述可知,在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在时间内小物块速度方向向右,大小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小物块仍然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可知,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故B错误.
小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小物块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时间内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由题图信息和上述分析,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小物块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时间内,小物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物块与传送带无相对运动,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8.BC
【详解】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A错误;
B.加速度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根据可知,加速度一定不为零,即物体一定有加速度,故C正确;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方向不在曲线运动的切线方向,而是速度在切线方向上,若合力也在切线方向上,则物体将做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9.BC
【详解】AB.对质点,根据数学知识得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对比得
,
所以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质点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故A错误,B正确;
C.时,相等,则相等,所以时,质点、再次到达同一位置,故C正确;
D.由题图知,对于质点,有
所以质点做速度为的匀速直线运动.在时,质点的速度
大于质点的速度,所以之后两个质点不再相遇,故D错误.
故选BC.
10.AB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由静止释放三个小球时,对有
解得
对有
解得
对有
解得
则有
当水平抛出三个小球时,小球做平抛运动,小球、在斜面内做类平抛运动.沿斜面方向的运动同第一种情况,所以
、、
故选ABC.
11.BC C C 1.10 D
【详解】(1)[1]通过打点计时器可以得到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所以不需要秒表;需要用天平测质量,不需要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故选BC.
(2)[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先控制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故选C.
(3)[3]该实验中需要把带滑轮的长木板右垫高来补偿阻力的影响;利用小车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来补偿阻力,所以小车不悬挂砂和砂桶但要连接纸带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故选C.
(4)[4][5][6]在保持力不变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持砂和砂桶(或)的总质量不变,多次改变小车和砝码(或)的总质量,并测量出每次对应的加速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图像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5)[7]由纸带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逐差法可得加速度为
(6)[8]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以为对象,有
以为对象,有
可得
其中图像中
可知当时,图像的斜率几乎不变,图线几乎成一直线,当不满足远小于时,图像的斜率随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则图线明显偏离直线.
故选D.
12.200N,960N
【详解】对石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匀速拉动,由平衡条件有
(4分)
(4分)
又
联立解得
(2分),(2分)
13.(1);(2);(3).
【详解】(1)小球A抛出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2分)
解得
(2分)
(2)小球A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4分)
(3)设B物体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小球A与B物体的运动具有同时性,A球落地时,B物体走的位移大小为
(2分)
故A、B之间的距离为
(2分)
14.(1),(2)
【详解】(1)当等于时,加速度为.对整体由平衡条件: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2分)
当大于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长木板的加速度
知图线的斜率
截距
解得
,(2分),(2分)
(2)当拉力时,代入长木板的加速度
(2分)
解得长木板的加速度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