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6.2 自然环境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通榆月考)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2023七下·青岛期中)亚洲面积广阔,各地区气候差异很大,往往“寒暑并存,干湿同在”。读图1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2.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突出的特色地形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地形复杂多样
C.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弧 D.大陆性强
3.下列属于亚洲气候特点的是( )
A.海洋性特征显著 B.气候类型齐全
C.无寒带气候分布 D.季风气候显著
4.亚洲各地区“寒暑并存,干湿同在”,其原因是( )
A.亚洲大部分处于高纬度地区 B.亚洲植被类型多样
C.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亚洲三面濒临海洋
5.同纬度地区相比,①地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原因
(2023七下·福清期中)下图示意东半球、北半球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①②③三处是甲大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其分别是( )
A.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东半球
B.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
D.大高加索山脉、白令海峡、乌拉尔河
7.受地势彩响,甲大洲的大多数河流(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流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8.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23七下·花都期中)地理课上,老师指导大家,认识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应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和河流等方面入手。据此完成各小题。
9.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 B.与北美洲、欧洲陆上相连
C.全部位于北半球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10.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11.从气候方面分析,亚洲大陆内部分布着世界最广的(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东西高,中部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北高,东南低 D.中部低,四周高
1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缺少下列的(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4.综合分析,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
B.气候复杂多样,雨林气候显著
C.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D.民族单一,地域文化单一
15.(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地区 B.有热带、温带和寒带景观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大 D.亚洲分布的都是黄色人种
(2023七下·桐柏期末)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6.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③地属于( )
A.西亚 B.中亚 C.南亚 D.东南亚
(2023七下·朝阳期末)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和西亚的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按顺时针方向,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19.蒙古、日本、韩国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这三个国家位于亚洲地理分区的(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20.西亚的民居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少雨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温暖湿润
(2023七下·兰陵期末) 2023年5月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亚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读中亚气候类型和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中亚自然环境情况是(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位于高纬度地区,深居大陆内部
C.地势西高东低
D.锡尔河注入里海
22.下列分析中亚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合理的是( )
A.利用河流、湖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B.民居多为木质结构,屋顶坡度大
C.主食以米饭为主
D.可以发展棉纺织或毛纺织工业
(2023七下·红桥期末) 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发表《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主旨演讲,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读“亚洲河流分布图”及亚洲部分地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据图可以直观看出亚洲的( )
A.海陆位置 B.国家分布 C.气候差异 D.人口特征
24.据图可知,与亚洲不直接相邻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5.根据纬度范围判断,亚洲大部分位于( )
A.寒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
26.据图可知,亚洲大部分河流均流向四周。据此推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间低,四周高 B.起伏平缓
C.中间高,四周低 D.东高西低
27.图中A地区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寒潮 C.地震 D.沙尘
28.观察纬度大致相同的B、C两地景观图可知,两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表现为( )
A.人口密度不同 B.语言人种不同
C.传统民居不同 D.降水状况不同
29.图中D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重要海上通道。它是( )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二、综合题
30.(2023七下·松原月考)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认识大洲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亚洲。图8为“亚洲地形结构图”、图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定位置(看海陆、找特殊纬线)
亚洲地域辽阔。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 洋。赤道穿过南部, (填纬线名称)穿过北部。
(2)析气候
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至少2点) 、 。②→③→④三地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看地势
据图8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 、山地为主。据图9,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为 ,
(4)识水系
关于亚洲水系特征说法,正确的是____(单选)。
A.亚洲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地形区
B.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
D.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多
31.(2023七上·临江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B、C、D地气温最高都出现在 月,所以它们都位于 半球。
(2)图一四地气候中,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即雨热同期)的是 地,对应图二中的是 (填数字代号)地。
(3)图一中C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
(4)图二中⑨地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字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降水丰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有季风气候,A错误;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不均匀,B错误;
C、影响河流分布的是地形,中部海拔高,降水比较少,C错误;
D、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答案】2.C
3.D
4.C
5.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地势从中部向四周辐射延伸,中间高,四周低。
(2)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3)本题考查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读图分析可知,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季风气候为主;突出的特色地形特点是有世界最大的岛弧,其中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读图分析可知:
A.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A不符合题意;
B.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亚洲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B不符合题意;
C.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有寒带气候分布,C不符合题意;
D.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大,造成亚洲南北气温差异大;由于亚洲东西跨经度大,造成亚洲东西降水差异大。因此导致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亚洲地形复杂也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之一。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读图分析可知,①地位于沿海地区,海陆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典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其他地区位于内陆地区,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即同纬度地区相比,①地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跟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和 人为原因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6.B
7.A
8.A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6.甲大洲为亚洲,从图示来看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①②③均位于亚洲的西部或西南部,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与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都在亚洲的东北部与东部,故ACD不符合题意;①大高加索山脉、②土耳其海峡是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③苏伊士运河是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答案为:B。
7.甲大洲为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流向顺地势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故答案为:A。
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②不选,于是包含②的BCD均错误;亚洲南北跨纬度92°,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的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面积的29.5%,是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东西距离达1万8千多千米,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①③④的描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9.D
10.C
11.B
12.B
13.C
14.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9.A.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A错误;
B.亚洲与欧洲陆上相连,与北美洲隔海相望,B错误;
C.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C错误;
D.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D正确;
故答案为:D。
10.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北部是北冰洋,南部是印度洋;
故答案为:C。
11.亚洲内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答案为:B。
12.亚洲的河流大多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去,所以亚洲的地势也是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13.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但是缺少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C。
14.A.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A错误;
B.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错误;
C.亚洲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是呈放射状分布,C正确;
D.亚洲的民族多样,文化多元,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分布着典型的季风气候,从从北到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
亚洲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B正确;
亚洲气候特征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C正确;
亚洲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而西亚、南亚和北亚主要是白色人种。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行四周海洋。亚洲的主要河流和注入的海洋:(1)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2)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答案】16.B
17.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共分为六大分区,分别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东南亚和中亚,中国属于北亚地区。
16.①地位于北非,②位于阿拉伯半岛上,两地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故答案为:B
17.③地按照地理方位属于南亚地区,C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18.C
19.A
20.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点评】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亚洲共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六大分区。
18.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C正确。
故答案为:C
19.蒙古、日本、韩国 都属于东亚国家,A正确。
故答案为:A
20.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墙壁厚可以隔热,窗小可以防止风沙,C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21.A
22.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1.A.中亚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A正确;
B.中亚位于中纬度地区,B错误;
C.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可遇推断出该地是北高南低,C错误;
D.锡尔河注入咸海,D错误;
故答案为:A。
22.A.该地河流稀少,降水不足,远离海洋,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A错误;
B.该地降水少,屋顶坡度不大,B错误;
C.该地以畜牧业为主,C错误;
D.该地的棉花和羊毛产量比较大,适合发展棉纺织和毛纺织业,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23.C
24.B
25.D
26.C
27.C
28.D
29.A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从海陆位置来看,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从纬度位置来看,跨寒、温、热三带,但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亚洲按地理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中国位于东亚。
23.读亚洲部分地区景观图可知,甲处为沙漠景观,乙处为青山绿水,植被茂盛,两处景观有明显的差异,是因气候不同导致的,C正确;通过景观图,看不出国家分布,海陆位置及人口特征,故答案为:C。
24.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不临大西洋,故答案为:B。
25.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大致纬度范围是10°S-80°N附近,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南部,因此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故答案为:D。
26.由图可得,亚洲大部分河流均流向四周,结合水由地势较高处流向地势较低处可知,原因为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故答案为:C。
27.图中A地区是日本群岛,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与干旱、寒潮和沙尘无关,故答案为:C。
28.图中B、C两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是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因为B地位于亚洲西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自然景观多为荒漠。C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丰富,自然景观多为河流湖泊,树木,农田等。人口密度、人种和民居不属于自然环境差异,故答案为:D。
29.根据海陆轮廓及位置可以判断,图中D海峡是马六甲海峡,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重要海上通道,故答案为:A。
30.【答案】(1)印度;北极圈
(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纬度位置
(3)高原;中部高,四周低
(4)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亚洲南临印度洋,赤道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2)亚洲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3)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读图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4)由于亚洲的地势影响,导致亚洲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由于亚洲地域辽阔,所以形成了许多大江大河;
故答案为:(1)印度;北极圈;(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纬度位置;(3)高原;中部高,四周低;(4)C。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1.【答案】(1)7;北
(2)B;⑤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知,BCD的最高温都在7月,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最高温大约在1月;
(2)读图可知,B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⑤;
(3)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
(4)读图可知,⑨位于青藏高原处,海拔高,所以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故答案为:(1)7;北;(2)B;⑤;(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c。
【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6.2 自然环境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通榆月考)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有季风气候,A错误;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不均匀,B错误;
C、影响河流分布的是地形,中部海拔高,降水比较少,C错误;
D、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023七下·青岛期中)亚洲面积广阔,各地区气候差异很大,往往“寒暑并存,干湿同在”。读图1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2.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突出的特色地形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地形复杂多样
C.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弧 D.大陆性强
3.下列属于亚洲气候特点的是( )
A.海洋性特征显著 B.气候类型齐全
C.无寒带气候分布 D.季风气候显著
4.亚洲各地区“寒暑并存,干湿同在”,其原因是( )
A.亚洲大部分处于高纬度地区 B.亚洲植被类型多样
C.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亚洲三面濒临海洋
5.同纬度地区相比,①地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原因
【答案】2.C
3.D
4.C
5.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地势从中部向四周辐射延伸,中间高,四周低。
(2)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3)本题考查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读图分析可知,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季风气候为主;突出的特色地形特点是有世界最大的岛弧,其中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读图分析可知:
A.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A不符合题意;
B.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亚洲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B不符合题意;
C.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有寒带气候分布,C不符合题意;
D.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大,造成亚洲南北气温差异大;由于亚洲东西跨经度大,造成亚洲东西降水差异大。因此导致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亚洲地形复杂也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之一。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读图分析可知,①地位于沿海地区,海陆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典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其他地区位于内陆地区,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即同纬度地区相比,①地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跟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和 人为原因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3七下·福清期中)下图示意东半球、北半球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①②③三处是甲大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其分别是( )
A.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东半球
B.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
D.大高加索山脉、白令海峡、乌拉尔河
7.受地势彩响,甲大洲的大多数河流(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流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8.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6.B
7.A
8.A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6.甲大洲为亚洲,从图示来看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①②③均位于亚洲的西部或西南部,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与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都在亚洲的东北部与东部,故ACD不符合题意;①大高加索山脉、②土耳其海峡是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③苏伊士运河是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答案为:B。
7.甲大洲为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流向顺地势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故答案为:A。
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②不选,于是包含②的BCD均错误;亚洲南北跨纬度92°,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的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面积的29.5%,是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东西距离达1万8千多千米,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①③④的描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023七下·花都期中)地理课上,老师指导大家,认识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应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和河流等方面入手。据此完成各小题。
9.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 B.与北美洲、欧洲陆上相连
C.全部位于北半球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10.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11.从气候方面分析,亚洲大陆内部分布着世界最广的(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东西高,中部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北高,东南低 D.中部低,四周高
1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缺少下列的(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4.综合分析,下列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
B.气候复杂多样,雨林气候显著
C.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D.民族单一,地域文化单一
【答案】9.D
10.C
11.B
12.B
13.C
14.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9.A.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A错误;
B.亚洲与欧洲陆上相连,与北美洲隔海相望,B错误;
C.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C错误;
D.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D正确;
故答案为:D。
10.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北部是北冰洋,南部是印度洋;
故答案为:C。
11.亚洲内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答案为:B。
12.亚洲的河流大多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去,所以亚洲的地势也是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13.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但是缺少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C。
14.A.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A错误;
B.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错误;
C.亚洲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是呈放射状分布,C正确;
D.亚洲的民族多样,文化多元,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地区 B.有热带、温带和寒带景观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大 D.亚洲分布的都是黄色人种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分布着典型的季风气候,从从北到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
亚洲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B正确;
亚洲气候特征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C正确;
亚洲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而西亚、南亚和北亚主要是白色人种。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行四周海洋。亚洲的主要河流和注入的海洋:(1)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2)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2023七下·桐柏期末)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6.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③地属于( )
A.西亚 B.中亚 C.南亚 D.东南亚
【答案】16.B
17.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共分为六大分区,分别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东南亚和中亚,中国属于北亚地区。
16.①地位于北非,②位于阿拉伯半岛上,两地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故答案为:B
17.③地按照地理方位属于南亚地区,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朝阳期末)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读亚洲地理分区图和西亚的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按顺时针方向,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19.蒙古、日本、韩国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这三个国家位于亚洲地理分区的(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20.西亚的民居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少雨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温暖湿润
【答案】18.C
19.A
20.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点评】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亚洲共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六大分区。
18.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C正确。
故答案为:C
19.蒙古、日本、韩国 都属于东亚国家,A正确。
故答案为:A
20.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墙壁厚可以隔热,窗小可以防止风沙,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兰陵期末) 2023年5月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亚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读中亚气候类型和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中亚自然环境情况是(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位于高纬度地区,深居大陆内部
C.地势西高东低
D.锡尔河注入里海
22.下列分析中亚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合理的是( )
A.利用河流、湖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B.民居多为木质结构,屋顶坡度大
C.主食以米饭为主
D.可以发展棉纺织或毛纺织工业
【答案】21.A
22.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1.A.中亚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A正确;
B.中亚位于中纬度地区,B错误;
C.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可遇推断出该地是北高南低,C错误;
D.锡尔河注入咸海,D错误;
故答案为:A。
22.A.该地河流稀少,降水不足,远离海洋,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A错误;
B.该地降水少,屋顶坡度不大,B错误;
C.该地以畜牧业为主,C错误;
D.该地的棉花和羊毛产量比较大,适合发展棉纺织和毛纺织业,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红桥期末) 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发表《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主旨演讲,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读“亚洲河流分布图”及亚洲部分地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据图可以直观看出亚洲的( )
A.海陆位置 B.国家分布 C.气候差异 D.人口特征
24.据图可知,与亚洲不直接相邻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5.根据纬度范围判断,亚洲大部分位于( )
A.寒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
26.据图可知,亚洲大部分河流均流向四周。据此推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间低,四周高 B.起伏平缓
C.中间高,四周低 D.东高西低
27.图中A地区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寒潮 C.地震 D.沙尘
28.观察纬度大致相同的B、C两地景观图可知,两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表现为( )
A.人口密度不同 B.语言人种不同
C.传统民居不同 D.降水状况不同
29.图中D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重要海上通道。它是( )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23.C
24.B
25.D
26.C
27.C
28.D
29.A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从海陆位置来看,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从纬度位置来看,跨寒、温、热三带,但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亚洲按地理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中国位于东亚。
23.读亚洲部分地区景观图可知,甲处为沙漠景观,乙处为青山绿水,植被茂盛,两处景观有明显的差异,是因气候不同导致的,C正确;通过景观图,看不出国家分布,海陆位置及人口特征,故答案为:C。
24.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不临大西洋,故答案为:B。
25.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大致纬度范围是10°S-80°N附近,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南部,因此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故答案为:D。
26.由图可得,亚洲大部分河流均流向四周,结合水由地势较高处流向地势较低处可知,原因为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故答案为:C。
27.图中A地区是日本群岛,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与干旱、寒潮和沙尘无关,故答案为:C。
28.图中B、C两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是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因为B地位于亚洲西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自然景观多为荒漠。C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丰富,自然景观多为河流湖泊,树木,农田等。人口密度、人种和民居不属于自然环境差异,故答案为:D。
29.根据海陆轮廓及位置可以判断,图中D海峡是马六甲海峡,连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重要海上通道,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30.(2023七下·松原月考)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认识大洲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亚洲。图8为“亚洲地形结构图”、图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定位置(看海陆、找特殊纬线)
亚洲地域辽阔。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 洋。赤道穿过南部, (填纬线名称)穿过北部。
(2)析气候
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至少2点) 、 。②→③→④三地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看地势
据图8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 、山地为主。据图9,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为 ,
(4)识水系
关于亚洲水系特征说法,正确的是____(单选)。
A.亚洲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地形区
B.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
D.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多
【答案】(1)印度;北极圈
(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纬度位置
(3)高原;中部高,四周低
(4)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亚洲南临印度洋,赤道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2)亚洲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3)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读图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4)由于亚洲的地势影响,导致亚洲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由于亚洲地域辽阔,所以形成了许多大江大河;
故答案为:(1)印度;北极圈;(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纬度位置;(3)高原;中部高,四周低;(4)C。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1.(2023七上·临江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B、C、D地气温最高都出现在 月,所以它们都位于 半球。
(2)图一四地气候中,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即雨热同期)的是 地,对应图二中的是 (填数字代号)地。
(3)图一中C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
(4)图二中⑨地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字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降水丰富
【答案】(1)7;北
(2)B;⑤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知,BCD的最高温都在7月,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最高温大约在1月;
(2)读图可知,B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⑤;
(3)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
(4)读图可知,⑨位于青藏高原处,海拔高,所以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故答案为:(1)7;北;(2)B;⑤;(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c。
【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