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尚书·尧典》载:舜任首领后,设官分职建立了管理机构,禹被任命为“司空”,平治水土;弃(人名,“后稷”),播司百谷;皋陶(人名)作“士”,主管刑罚。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奴隶制度等级森严 B.早期国家雏形出现
C.专制王权开始形成 D.重农抑商政策制定
2.下图是《唐律疏议》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唐律的特点是( )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议】又曰: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唐律疏议》
A.世界领先 B.皇权独尊 C.兼收并蓄 D.以礼入法
3.熙宁五年(1072年),王安石下令全国各州县清查丈量耕地,核定各户占地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分成五等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并确定各等地的税额,结果只有少数地区实行,且在元丰八年(1085年)基本废止。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清丈土地繁难 B.此举加重了农民群众负担
C.大地主的反对 D.此举无法增加政府的收入
4.发轫于两宋时期的市镇,在明清时期的太湖平原地区已经蔚为大观。这些超越了自然、行政区划藩篱的江南市镇的形成是( )
A.以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为基础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体现
C.以古代出现书院教育为标志 D.明清社会转型的集中反映
5.下面是清末赴日留学生人数统计表和清末学堂数量统计图。这一局面的发展( )
清末赴日本留学人数统计表
年份 人数
1898 48
1901 274
1902 573
1903 1300左右
1904 2406
1905 8000多
1906 12000~13000
A.反映了近代教育的曲折发展 B.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先河
C.体现了近代选官制度的需要 D.结束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6.1933年4月的《公务员任用法》具体规定了按照资历确定职位的办法:曾于民国有特殊勋劳或致力“国民革命”10年、7年和5年以上者,均不必经过考试,可任用为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 )
A.意在强化国民党一党专制 B.有利于完善民国时期公务员体系
C.开创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 D.表明考试选拔的公务员占比较低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已由1978年的1.7亿提高至2018年的8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78至2018年我国城市化年增长率不到4%。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化( )
A.达到了国际城市化水平 B.与改革开放的发展相适应
C.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 D.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形成
8.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领域法律规范体系不断充实完善。作为食品安全领域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先后经过三次修订,关联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这些举措旨在( )
A.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 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
C.扩大中国食品的世界市场 D.使食品生产与销售开始规范
9.下表是世界各地原住居民对培育农作物做出的贡献。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
古代各地的原住居民 培育出的农作物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 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古代西非班图人 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古代南亚人 芋头
古代中国人 水稻和粟
A.古代中国的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B.农业技术发展有利于当地政权稳定
C.古代的原始文明具有多样性特点 D.古代各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很大
10.公元5世纪,罗马通过决议“坚持古老的习惯是未来应遵守的准则。因此,当习惯无碍于公共利益时,这些长期得到遵守的习惯仍然有效。”据此制定的罗马法( )
A.直接沿用了罗马的习惯法 B.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强盛发展
C.代表法是《十二铜表法》 D.有助于维护传统贵族的利益
11.古巴比伦王国时期,订立商业契约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这些契约( )
A.增加了商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 B.维护了商人群体的利益
C.维护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权威性 D.体现了对社会权利保护
12.下图是1867年英国不同阶层家庭在总人口和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图,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英国( )
A.资产阶级剥削最严重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农业技术的相对落后 D.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消失
13.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这个制度(文官制度)有严重缺陷,它已成为官僚主义的迷宫。这座迷宫忽视功绩制,容忍拙劣的工作表现,容许滥用雇员的正当权利,使每件人事行动都陷入繁杂、拖拉的公事程序及延误和混乱的泥沼。”由此可知( )
A.美国应该废除文官制度 B.卡特意在进行文官制度改革
C.卡特打破了政务官特权 D.美国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
14.下图是近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示意图,近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
A.逐步实现了食物生产现代化 B.导致了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C.彻底消除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D.体现出西方国家引领农业发展
15.1960年到1973年,世界上先后爆发了10次美元危机,次次都是抛售贬值的美元挤兑升值的黄金,其中在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时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在第十次美元危机期间多国政府宣布放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此举导致( )
A.美元不再作为世界性货币 B.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封闭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 D.社会主义国家实力增强
16.下图是2015年荷兰政府财政预算的支出百分比简表。该财政预算支出体现了荷兰( )
A.注重在经济建设上的投入 B.重视社会的福利和保障
C.国民经济进入调整发展期 D.教育发展受到财政制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西沙群岛海域发现的“华光礁一号”沉船,是发现于远洋航线上的商船,年代属南宋时期。这是中国水下考古学界第一次在远海海域完成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华光礁一号”出水文物近万件,有瓷器、铁器、铜镜、铜钱等,瓷器产地除江西景德镇以外,主要为福建窑口产品,包括德化窑、磁灶窑、闽清窑、南安窑,松溪窑等。
——摘编自姜波《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现着信心和希望。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光礁一号”沉船考古的史学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学者 主要观点
李翠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精彩篇章
严耀中 孝文帝太和年间的改革是全面性的,行政改革则是其中心环节,其他方面的改革都与此相关,如社会经济、礼法道德、语言文字等的变化都是与之互动的。由于太和年间在行政制度上的改革,总的导向是权力的集中,对后期的北魏政权来说也有利有弊
黄朴民 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鲜卑拓跋氏的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最终融入汉族之中。同时将南朝地区已趋于没落的腐朽门阀制度在北方地区借尸还魂,卷土重来。所以任何改革,都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主体性,都不能割裂自己的传统与历史,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文化土壤,“桔逾淮则为枳”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表述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1945年4月12日,重庆珊瑚坝机场。年届六旬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董必武登上飞机,开始飞越“世界屋脊”的远航。董必武此行是以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赴美参加《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
——摘编自肖燕《联合国的创立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26日,中国代理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正式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被非法剥夺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恢复。
——摘编自徐岳《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
材料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正以自身的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也必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新担当为联合国事业注入新动力。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社会一道,团结在联合国旗帜下,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摘编自王毅《团结在联合国旗帜下,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发展历程。(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王毅讲话的认识。(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美国的城市化在殖民地时期已经开始启动。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城化。……美国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美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同时段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90—1830年的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1830—1930年的城市化加速阶段;第三阶段,1930年至今的高度城市化阶段。
——摘编自林伟《美国、日本和巴西的城市化模式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美国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并说明此时美国城市化特征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