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7.1 日本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7.1 日本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9 16:03:52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7.1 日本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松原月考)日本的主要民族与传统服饰分别是(  )
A.汉族与旗袍 B.大和民族与和服
C.阿拉伯民族与白色长袍 D.高山族与贝衣
【答案】B
【知识点】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分析】日本的传统服饰是和服,主要的民族是大和民族;
故答案为:B。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2023七下·潼南期中)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
A.琉球群岛 B.富士山 C.濑户内海 D.金刚山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富士山屹立于本州中南部,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是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故答案为:B。
【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有“地震国”之称,火山地震形成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3.(2023七下·茶陵期末)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B.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C.日本四面临海,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D.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答案】A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A错误,符合题意;
B、由于日本需要大量的进口原料和燃料,并且还要出口工业制成品,所以工业多分布在海上运输比较便利的太平洋沿岸,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具明显的海洋性特征,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和地震,D正确,不符合题意。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 80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要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明显。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一大特征是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日本自北向南跨越了约25个纬度,冬季受源自西伯利亚的季风的影响,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少量矿产资源以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2023七下·钟山期末)如图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
C.多大江大河,水量丰富 D.多火山地震,温泉众多
5.关于日本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国内工业需求
B.工业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C.所有工业产品都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
D.工业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
【答案】4.D
5.A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 80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要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明显。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一大特征是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少量矿产资源以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A错误;
B、日本属于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B错误;
C、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河流短小,但降水丰沛,水量丰富,C错误;
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温泉众多,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日本矿产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绝大部分靠进口,A正确;
B、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B错误;
C、日本并不是所有工业产品都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C错误;
D、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以出口为主,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2023七下·建昌期末)日本火山地震频繁,2011年3月,9.0级地震导致福岛两座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近日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决定2023年起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日本地震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非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7.如果福岛核废水排放进太平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
②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③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④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6.A
7.B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因此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了便于进口和出口,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6.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答案为:A。
7.如果福岛核废水排放进太平洋,①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③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麻阳期末)“合掌造”是甲地(如图1)附近独特的木造建筑物,与日本其他地区的木造建筑不同,其屋顶厚且陡,利于积雪滑落。结合图2“甲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图3“日本的地形、河流、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甲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性明显,全年少雨
B.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年平均气温约25℃,终年高温
D.海洋性明显,降水丰沛
9.“合掌造”独特的结构主要是为了抵御自然灾害(  )
A.暴雪 B.海啸 C.干旱 D.沙尘暴
【答案】8.D
9.A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因此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了便于进口和出口,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河流短小急,水能资源丰富。
8.日本气候海洋性明显,降水丰富。A错误。
日本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C错误。
故答案为:D。
9.合掌造”是木造建筑物,与日本其他地区的木造建筑不同,其屋顶厚且陡,利于积雪滑落。故答案为:A。
10.(2023七下·宜阳期末)日本有54座核电站,规模仅次于美国、法国。日本大力发展核电,这与该国的(  )国情有关
A.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B.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人口密度较高.
D.资源贫乏,尤其是缺少煤石油等常规能源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多火山、地震、人口密度较高与大力发展核电关系较小,AC错误;
B、日本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但不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B错误;
D、日本发展核电站是因为其常规能源短缺,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 80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要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明显。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一大特征是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日本自北向南跨越了约25个纬度,冬季受源自西伯利亚的季风的影响,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少量矿产资源以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11.(2023七下·久治期末)小明在日记中写道:“行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具有(  )
A.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B.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D.没有自己的文化特点
【答案】A
【知识点】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分析】日本文化有着东西兼容的特色,古代受中国影响,近现代受西方影响;
故答案为:A。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2.(2023七下·祥云期末)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岛国面积狭小,经济落后
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主要种植小麦
C.矿产资源丰富,航运业发达
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A、日本地域面积狭小,但是日本经济发达,A错误;
B、日本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
C、日本矿产资源贫乏,C错误;
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易错点:日本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日本四面环海,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2023七下·安丘期末)日本料理,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主食为白米饭,再配上鱼、虾、海藻类植物、酱菜以及汤等,食材自然、颜色鲜艳、器皿多样,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品一般。位于东京的著名料理店树寄屋乔次郎,店面小的大概只容得下7、8个人,却被评为米其林餐厅三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日本料理的食材,能够反映出日本国土(  )
A.地形不平坦多山地 B.海岸线漫长,多海产品
C.多火山、地震 D.人口分布比较集中
14.日本的农业(  )
A.水平低,农业劳动力不足,占经济比重小
B.南部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C.所有的蔬菜、水果都依赖进口
D.科技含量高,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
15.日本东京形成知名餐厅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临近北海道渔场,食材丰富
C.人口众多生活水平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高
D.位于平原,农产品大量出口
【答案】13.B
14.D
15.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点评】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因此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了便于进口和出口,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13.日本四面临海,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因此食物多海产品。故答案为:B。
14.日本经济发达,农展发展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故答案为:D。
15.日本料理,食材自然、颜色鲜艳、器皿多样,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品一般。说明生活水平高,对食物要求高。故答案为:C。
16.(2023七下·衡南期末)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
A.石料缺乏 B.美观大方 C.山洪多发 D.地震频发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日本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17.(2023七下·赵县月考)日本的农业机械多小型化,美国的农业机械多大型化,这种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劳动力多少 C.经济水平 D.地形条件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A、气候条件并不是导致日本农业机械小型化和美国农业机械大型化的主导因素。虽然气候条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机的选择,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日本和美国在农机大小方面存在差异。A说法错误;
B、劳动力多少也不是主导因素。虽然劳动力的供给情况可能会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发展,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日本的农业机械更小型化,而美国的农业机械更大型化。B说法错误;
C、经济水平也不是主导因素,虽然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机的选择,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日本和美国在农机大小方面存在差异。C说法错误;
D、地形条件是导致日本农业机械小型化和美国农业机械大型化的主要原因。日本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带,地形崎岖,土地利用面积有限,耕地相对较小。为适应复杂的地形环境,日本农业机械多采用小型化设计,便于在狭小且坡度陡峭的田地操作。而美国地形广阔平坦,耕地面积较大,农田间距较宽,因此美国农业机械更倾向于大型化,以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规模。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的农业发展受到以下几个条件的影响:1. 土地资源和地形条件:日本国土狭小,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可用于农业的耕地面积有限。此外,地势崎岖使得农田划分困难,农地利用率相对较低。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规模和农机的选择产生影响。2. 气候条件:日本气候多样,从北部的寒冷地区到南部的亚热带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具体来说,日本日本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降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水稻等水田农作物。较高的湿度和降雨量也带来了病虫害的挑战,需要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3. 技术和科学支持:日本在农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方面投入较大,并不断引进和发展新的农业技术。例如,温室种植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农作物育种等都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4. 农业政策与支持:日本政府通过农业政策和支持措施,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政府提供补贴和贷款以支持农民购买农机设备、改良农田、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此外,农民组织、农业协会和合作社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资源整合、市场推广和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5. 消费市场和国内需求:日本是人口密集的国家,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对高品质、安全、有机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此外,日本还出口一部分农产品,利用国内外市场双重需求刺激农业增长。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塑造了日本的农业发展特点。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不足和老龄化等,但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引导,日本的农业仍然在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023七下·鞍山期末)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是发达的工业化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大。读日本2017年进出口贸易额的货物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据材料可知日本(  )
A.进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B.出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C.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
D.金属矿产和能源种类多、储量大
19.日本主要工业区大多临近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 C.海运便利 D.人口密集
【答案】18.C
19.C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8.读图可以看出,日本的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量和出口量都很大,工业原料的进口大于出口,其他的量都很小;
故答案为:C。
19.日本主要的工业区都位于沿海,是因为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出口;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东源期末)日本是世界汽车制造业强国。2022年日本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15.72%,其中近一半出口到海外各国。读图“日本汽车工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日本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北部平原地区 D.印度洋沿岸
21.日本汽车工业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环境优美
C.交通便利 D.用地紧张
【答案】20.A
21.C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工业为典型的外贸加工产业,海运交通之于日本工业至关重要。
20.由图可知,日本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21.日本汽车工业为典型的加工贸易产业,由世界各地进口廉价原料燃料,经过加工,向世界出口高价工业制成品,该产业运作主要依靠海运交通,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七下7.1 日本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松原月考)日本的主要民族与传统服饰分别是(  )
A.汉族与旗袍 B.大和民族与和服
C.阿拉伯民族与白色长袍 D.高山族与贝衣
2.(2023七下·潼南期中)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
A.琉球群岛 B.富士山 C.濑户内海 D.金刚山
3.(2023七下·茶陵期末)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B.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C.日本四面临海,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D.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2023七下·钟山期末)如图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
C.多大江大河,水量丰富 D.多火山地震,温泉众多
5.关于日本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国内工业需求
B.工业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C.所有工业产品都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
D.工业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
(2023七下·建昌期末)日本火山地震频繁,2011年3月,9.0级地震导致福岛两座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近日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决定2023年起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日本地震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非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7.如果福岛核废水排放进太平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
②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③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④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七下·麻阳期末)“合掌造”是甲地(如图1)附近独特的木造建筑物,与日本其他地区的木造建筑不同,其屋顶厚且陡,利于积雪滑落。结合图2“甲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图3“日本的地形、河流、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甲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性明显,全年少雨
B.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年平均气温约25℃,终年高温
D.海洋性明显,降水丰沛
9.“合掌造”独特的结构主要是为了抵御自然灾害(  )
A.暴雪 B.海啸 C.干旱 D.沙尘暴
10.(2023七下·宜阳期末)日本有54座核电站,规模仅次于美国、法国。日本大力发展核电,这与该国的(  )国情有关
A.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B.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人口密度较高.
D.资源贫乏,尤其是缺少煤石油等常规能源
11.(2023七下·久治期末)小明在日记中写道:“行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具有(  )
A.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B.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D.没有自己的文化特点
12.(2023七下·祥云期末)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岛国面积狭小,经济落后
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主要种植小麦
C.矿产资源丰富,航运业发达
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
(2023七下·安丘期末)日本料理,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主食为白米饭,再配上鱼、虾、海藻类植物、酱菜以及汤等,食材自然、颜色鲜艳、器皿多样,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品一般。位于东京的著名料理店树寄屋乔次郎,店面小的大概只容得下7、8个人,却被评为米其林餐厅三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日本料理的食材,能够反映出日本国土(  )
A.地形不平坦多山地 B.海岸线漫长,多海产品
C.多火山、地震 D.人口分布比较集中
14.日本的农业(  )
A.水平低,农业劳动力不足,占经济比重小
B.南部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C.所有的蔬菜、水果都依赖进口
D.科技含量高,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
15.日本东京形成知名餐厅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临近北海道渔场,食材丰富
C.人口众多生活水平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高
D.位于平原,农产品大量出口
16.(2023七下·衡南期末)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
A.石料缺乏 B.美观大方 C.山洪多发 D.地震频发
17.(2023七下·赵县月考)日本的农业机械多小型化,美国的农业机械多大型化,这种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劳动力多少 C.经济水平 D.地形条件
(2023七下·鞍山期末)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是发达的工业化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大。读日本2017年进出口贸易额的货物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据材料可知日本(  )
A.进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B.出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C.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
D.金属矿产和能源种类多、储量大
19.日本主要工业区大多临近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 C.海运便利 D.人口密集
(2023七下·东源期末)日本是世界汽车制造业强国。2022年日本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15.72%,其中近一半出口到海外各国。读图“日本汽车工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日本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北部平原地区 D.印度洋沿岸
21.日本汽车工业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环境优美
C.交通便利 D.用地紧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分析】日本的传统服饰是和服,主要的民族是大和民族;
故答案为:B。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答案】B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富士山屹立于本州中南部,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是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故答案为:B。
【点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有“地震国”之称,火山地震形成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3.【答案】A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A错误,符合题意;
B、由于日本需要大量的进口原料和燃料,并且还要出口工业制成品,所以工业多分布在海上运输比较便利的太平洋沿岸,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具明显的海洋性特征,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和地震,D正确,不符合题意。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 80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要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明显。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一大特征是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日本自北向南跨越了约25个纬度,冬季受源自西伯利亚的季风的影响,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少量矿产资源以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答案】4.D
5.A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 80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要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明显。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一大特征是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少量矿产资源以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A错误;
B、日本属于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B错误;
C、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河流短小,但降水丰沛,水量丰富,C错误;
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温泉众多,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日本矿产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绝大部分靠进口,A正确;
B、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B错误;
C、日本并不是所有工业产品都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C错误;
D、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以出口为主,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6.A
7.B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因此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了便于进口和出口,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6.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答案为:A。
7.如果福岛核废水排放进太平洋,①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③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故答案为:B。
【答案】8.D
9.A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点评】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因此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了便于进口和出口,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河流短小急,水能资源丰富。
8.日本气候海洋性明显,降水丰富。A错误。
日本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C错误。
故答案为:D。
9.合掌造”是木造建筑物,与日本其他地区的木造建筑不同,其屋顶厚且陡,利于积雪滑落。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多火山、地震、人口密度较高与大力发展核电关系较小,AC错误;
B、日本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但不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B错误;
D、日本发展核电站是因为其常规能源短缺,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 800多个小岛屿,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要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汽车、钢铁、机床、造船、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明显。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一大特征是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日本自北向南跨越了约25个纬度,冬季受源自西伯利亚的季风的影响,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少量矿产资源以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11.【答案】A
【知识点】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分析】日本文化有着东西兼容的特色,古代受中国影响,近现代受西方影响;
故答案为:A。
【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2.【答案】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A、日本地域面积狭小,但是日本经济发达,A错误;
B、日本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
C、日本矿产资源贫乏,C错误;
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易错点:日本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日本四面环海,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答案】13.B
14.D
15.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解析】【点评】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因此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了便于进口和出口,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13.日本四面临海,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因此食物多海产品。故答案为:B。
14.日本经济发达,农展发展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故答案为:D。
15.日本料理,食材自然、颜色鲜艳、器皿多样,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品一般。说明生活水平高,对食物要求高。故答案为:C。
16.【答案】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日本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17.【答案】D
【知识点】日本概况
【解析】【分析】A、气候条件并不是导致日本农业机械小型化和美国农业机械大型化的主导因素。虽然气候条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机的选择,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日本和美国在农机大小方面存在差异。A说法错误;
B、劳动力多少也不是主导因素。虽然劳动力的供给情况可能会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发展,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日本的农业机械更小型化,而美国的农业机械更大型化。B说法错误;
C、经济水平也不是主导因素,虽然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机的选择,但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日本和美国在农机大小方面存在差异。C说法错误;
D、地形条件是导致日本农业机械小型化和美国农业机械大型化的主要原因。日本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带,地形崎岖,土地利用面积有限,耕地相对较小。为适应复杂的地形环境,日本农业机械多采用小型化设计,便于在狭小且坡度陡峭的田地操作。而美国地形广阔平坦,耕地面积较大,农田间距较宽,因此美国农业机械更倾向于大型化,以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规模。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日本的农业发展受到以下几个条件的影响:1. 土地资源和地形条件:日本国土狭小,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可用于农业的耕地面积有限。此外,地势崎岖使得农田划分困难,农地利用率相对较低。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规模和农机的选择产生影响。2. 气候条件:日本气候多样,从北部的寒冷地区到南部的亚热带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具体来说,日本日本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降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水稻等水田农作物。较高的湿度和降雨量也带来了病虫害的挑战,需要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3. 技术和科学支持:日本在农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方面投入较大,并不断引进和发展新的农业技术。例如,温室种植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农作物育种等都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4. 农业政策与支持:日本政府通过农业政策和支持措施,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政府提供补贴和贷款以支持农民购买农机设备、改良农田、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此外,农民组织、农业协会和合作社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资源整合、市场推广和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5. 消费市场和国内需求:日本是人口密集的国家,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对高品质、安全、有机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此外,日本还出口一部分农产品,利用国内外市场双重需求刺激农业增长。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塑造了日本的农业发展特点。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不足和老龄化等,但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引导,日本的农业仍然在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18.C
19.C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18.读图可以看出,日本的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量和出口量都很大,工业原料的进口大于出口,其他的量都很小;
故答案为:C。
19.日本主要的工业区都位于沿海,是因为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出口;
故答案为:C。
【答案】20.A
21.C
【知识点】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工业为典型的外贸加工产业,海运交通之于日本工业至关重要。
20.由图可知,日本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21.日本汽车工业为典型的加工贸易产业,由世界各地进口廉价原料燃料,经过加工,向世界出口高价工业制成品,该产业运作主要依靠海运交通,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