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1 09: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目录
1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
商和西周
3
从部落到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
1.历史特征:
(1)距今年代:
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
(2)生产工具:打制石器
(3)代表遗址:
元谋人,北京人
(4)生产生活:渔猎和采集为主;群居;学会用火
(5)社会组织:早期为原始人群阶段,晚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阶段 时间 遗存 位置 生产生活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元谋人
北京人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
使用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群居生活,
学会用火
(二)新石器时代1.概念: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时间及主要代表: 距今约1万年前;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早期:距今约7000-5000年母系氏族社会
晚期:距今约5000年父系氏族社会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彩绘、陶器、粟
红陶
水稻、养蚕缫丝
黑陶(蛋壳陶)
玉器、祭坛、神庙
3.生产与生活: 已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4.主要特征:(1)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磨制石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稳定。 (2)后期(父系氏族社会):①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②向国家过渡。5.意义: 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问题探究1: 观察两幅地图,指出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的异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1)不同:①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2)相同:①全国分布区域广泛;②大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厚平原地带;③分布区域的自然条件较好,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3)说明:①中华文明起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②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③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三)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1.原始社会组织: 分为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①出现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前、中期。②社会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①出现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②社会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部落甚至部落联盟。③发展趋向: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问题探究2: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例,父系氏族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马金口遗址
平民居住区
钟家村遗址
平民居住区
花园里遗址
平民居住区
莫角山遗址
贵族宫殿
反山遗址
贵族陵墓区
良渚古城
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
阶级分化明显;
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历史概念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形式,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3.两者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问题探究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谈一谈早期的国家是如何产生的?材料一 下面摘编自许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
材料二 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 —— 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一)部落时代: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①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②尧舜禹是怎么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时期具备了哪些国家的初始形态特征?1.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事迹较为具体。 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地域 炎黄部落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成为文化融合的中心 ——部落大融合加速了文明社会的到来 三皇 神话色彩浓重(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 黄帝 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 尧 舜
特点 炎黄部落联盟 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万邦”时代 华夏始祖 (华夏认同) 宫殿、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制度 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各部落首领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让”的标准一般为传贤) 2.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统一战争(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多元一体的特点与风格,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3.尧、舜、禹“禅让”传说: “禅让”:传说尧、舜、禹时期由各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标准一般为传贤。历史概念2: “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这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尧舜禹“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后被王位世袭制取代。4.“万邦时代”: 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表现为:(1)都城的规模扩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各种礼器);(2)阶级分化更加明显。
神话传说是古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的简单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
(二)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1.建立: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统治:(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标准:传贤到世袭;实质:“公天下”到“家天下”。(2)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
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3)地方: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
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4)文化:历法—《夏小正》。(5)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6)灭亡:夏桀暴政,商汤灭夏。问题探究4:怎样认识史前史?夏朝真的存在吗?材料一 以伏羲显示狩猎时代,神农显示农业时代,燧人显示熟食时代。——内藤湖南材料二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文献资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考古资料)……我辈固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国学大师、历史学家王国维
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 ——刘周岩:《寻找夏朝》
缺少文献史料
孤证不立
(1)途径:神话、文献与考古(实物史料);(2)认识:神话传说不是历史,却能折射早期历史的影子。(3)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相互验证。时间地域都吻合夏文化,但缺少印证夏朝的文字
教材的学思之窗: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问题探究5:关于启的继位,两种不同的说法说明了当时对王位继承的哪些认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1)认识:第一种说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的继续推行,是称颂禅让制的体现;第二种说法说明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原因:①“客观条件限制:记载内容无可靠的史料佐证;②主观条件限制:史书记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人物立场、能力水平而产生不同。③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
甘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夏军在甘(今陕西户县境,一说河南今郑州西,或说今洛阳西南)与有扈氏军的一次交战。启击杀益(参见《夏启攻益之战》条)后,积极组建军队、加强统治机构,获取中原各部族首领的承认,使子承父位及君主专制合法化;并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境)召开首领大会,将首领转化为诸侯、贵族,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一)商朝(前1600-前1046年)1.信史朝代:商朝因传世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成为信
史。是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2.商朝的兴衰:①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②迁都于殷: 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也称殷朝,公元前1046年被周所灭。3.文化成就:①文字: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主要刻写的是占
卜记录,是一种成熟文字。历史概念3: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单字约三千以上,是见到的最早的
成熟汉字,也是东亚已知最早的文字载体。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
村的村民们发现,不仅记录着商代的历史,且具备书法用笔、结
字、章法三要素和对称、稳定的格局。汉字的“六书”原则,也
都有所体现。②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4.国家管理①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②地方:内外服制。松散联盟、集权程度不高。5.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三、商和西周
问题探究6: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商与外服地区的关系及实行的原因?材料一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1)关系:①外服地区对商保持既臣服又独立的关系。②商王国与方国的关系,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方国联盟体制”),商王国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③两者是附属国与盟国的关系,商王实质上是盟主身份。(2)原因:①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②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血缘关系尚未打破,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③是商王无力实现对外服的直接控制。反映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集中,这是早期国家政治特点之一。
商朝统治特点:
神权、王权相结合,
迷信色彩浓厚。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二重证据法:王国维提出,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1、史料价值:
(1)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2)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2、史料表现形式: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
二、西周(前1046-前771年)(一)建立:1.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 最后一个王纣,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生活腐朽,还作炮烙之刑残害臣民,引起公愤。2.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二)统治制度:1.分封制:(1)原因:对广大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维护周王朝统治.(2)内容:土地和人口。(3)对象:同姓亲族为主体,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4)主要诸侯国
(5)权力:自主管理,层层分封;(6)义务: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军事义务;(7)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王族是分封的主体;(8)影响:
积极:①扩大了西周的势力范围;②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统治;③有利天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消极: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后世: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的姓氏起源;③中国地名的简称。
牧野大战又称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由于帝辛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牧野之战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统治制度:2.宗法制:(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3)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特点);②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③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4)作用: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④导致特权、重男轻女思想,不利于民主法制。
概念解析: 嫡(正妻)
嫡子(正妻之子)
嫡长子与次子
庶子(妾生的儿子)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形成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②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都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问题探究7: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关系: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含义 “礼”: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
内容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祀、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要求不同等级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目的 维护分封制及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
实质 维护分封制及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的工具
3.礼乐制度
作用: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的发生。
(三)经济1.农业:①土地制度:井田制②生产工具:木石骨蚌,青铜农具极少③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集体耕作)。2.井田制:①性质: 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周王所有。国家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土地一般不能买卖,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②内容:
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西周晚期,私下土地买卖或小农个体经营发展,使井田制受到冲击,在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
③特点:
A.一切土地归天子所有,诸侯、卿大夫和士对分封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B.层层分封,受封者要向天子承担义务,缴纳贡赋。
C.使用奴隶集体耕作。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以井田制为基础,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两者都适应了西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3.手工业、商业:
工商食官;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青铜器
种类繁多,主要是礼器和兵器。
4.文化:
(1)文字:甲骨文,青铜铭文(金文);学在官府;
周礼“天下一家”(文化认同的民族意识)。
(2)思想: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敬祖重德的文化
为儒家学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干支纪日法。
(四)灭亡:1.原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
引发了“国人暴动”。2.概况: 周厉王出逃, 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3.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历史概念4:1.国人暴动: 周厉王时下令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不准平民樵采渔猎,并且禁止国人谈论国事。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参加这次暴动的以聚居在镐京的国人为主,故称“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2.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后,周厉王出逃,西周一片混乱。于是周公、召公临时主持政事,共同执政,收拾残局,史称“共和行政”。3.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西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开始了东周时期。
政治:
经济:
文化:
①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神权色彩浓厚(甲骨文);
②血缘纽带、家国一体(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从内外服到分封制)
④贵族长期垄断特权,享受世卿世禄贵族政治
(1)土地国有(井田制),集体劳作,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2)青铜铸造发达,实行“工商食官”。
①甲骨文和青铜铭文;
②开始形成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华夏子孙)
③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
1.(2018课标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商汤见猎人所设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显示了他的仁德之心,他从而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取得天下。《史记》中的这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而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D项错误。
真题演练:
2.(2019·高考全国Ⅰ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答案】B
A
B
3.(2022年全国乙卷)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周的经济。依据图示可知, 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B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故选C项。
【点睛】本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
4.(2017·全国Ⅰ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故C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故D项错误。
C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