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春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春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14: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春
【学习目标】
1.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见“学习目标”2、3) 
【学法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导学过程 学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我的资料(详见课本P2注释①)我的检测(1)给下列黑体字词注音。   酝酿( ) 黄晕( ) 蓑衣( ) 涨起来( ) 宛转( ) 应和( ) 斗笠( ) 抖 擞( )  (2)指出下面句子描写的角度(感觉)。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触觉 )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味觉 )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听觉、视觉 )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听觉 )     (3)朱自清,字 佩弦 ,江苏扬州人,现代 散文 家,诗人,代表作有 《背影》 、 《荷塘月色》 等。  (4)本文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给每幅图加个小标题。  (5)朗读文中优美的语句,并摘抄在下面。  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读春  1.听一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 注意语句的重音和停连 )2.记一记: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  ( 现场提问,现场解答。)3.想一想: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明确:①盼春、绘春、赞春。②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忙图。二、品春  1.寻美句: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详见教材P4“积累拓展”四)2.赏妙笔:用句式说话:我喜欢文中“ ”这句话,因为 。  3.方法小结:    三、悟春  1.读一读  (1)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五幅动人的春之图。请你根据这五幅图细心体会,说说它们各自的特色。    明确:春草图:春草勃发,生命力旺盛;春花图:春花竞放,万紫千红;春风图:春风徐来,温柔芳香;春雨图:春雨绵绵,轻柔滋润;5.春忙图:春天来临,人们忙活。(2)课文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表达盼望春天来临的迫切心情。(3)结尾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①依次概括出春天新、美、力的特点。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2.练一练  四、描春  1.写一写:仿照文末写“春天”的三个比喻句子写“秋天”,突出秋天的特点。     示例:秋天像色彩之神,使植物的色彩渐渐变浓。秋天像丰收之神,为人们带来累累的硕果。秋天像欢乐之神,为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2.亮一亮:亮出自己的仿写成果,共同提高。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一、说说下边黑体词语好在哪里。1.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二、阅读课文第五段,回答下面问题。1.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2.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哪些特点?【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的收获2.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完成练习册本课作业。【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查阅资料,展示成果。各组交流,评比更正。朗读训练:节奏重音。思考讨论,达成共识。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