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6三峡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2 18:36:04

文档简介

《三峡》
课题阐述:
《三峡》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由于他们接触的文言文不多,再加上文言文与现代文差异较大,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只知道掌握字词句的意义,忽视文章语言及结构的美,给文章整体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这节课我以引领学生品读、赏析为主,从而达到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
 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
教学目标 :
(一)知识和能力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
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不知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三峡》。(板书课题)多媒体课件展示组三峡的图片。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三峡的图片,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学生学习三峡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美;
 2.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
 3.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检查阅读效果。
 【设计意图】如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养成通过注释来理解文意的习惯;养成提炼知识,归纳知识,积累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团结协作的习惯,从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环节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性。
三、再读课文,进入文中去领略三峡的美。
品一品
品析课文,领略美景。
 1.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并加上一句描写的话。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 壮美
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
三峡的秋: 凄凉 凄美
3.老师把话题引向课外: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说一句想象的话吗?如: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从文学回到生活,用自己的话绘出自己感悟到的三峡四季不同风光之美。在读后,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进行点评。这样学生既弄懂了文章的句读,又感知了课文内容和情感。
四、三读课文,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
1.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奇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让学生明白: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例如: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延绵,隐天蔽日的山势。
2、请同学们欣赏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展示幻灯片,提出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设计意图】这样的朗读培养了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真正地在读中积累了语言,积累了情感!
 练一练
1.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从 面体现了山峦的 ,山势的 ;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 描写,以“不见曦月”衬托山的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 手法,突出水势 。
3.本文描写生动,写“湍”用 ,写“潭”用 ,写“柏”用 ,写泉用 。
4.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师小结: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精准的描写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峡的美。
五、背诵课文
教师进一步点拨: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学家的丰富游历和散文家的风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确实精妙至极。难怪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说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三峡,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了。这样的美文,我们理应先睹为快,先背为幸啊。同学们,让我们轰轰烈烈的读起来,背起来:我们先请4位同学试背一遍,每人背一小段,其他同学可以小声的和背、其背、吟诵。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同学们可以在背的同时,在笔记本上作点词句赏析积累。
【设计意图】在“背一背”的环节中,我先从情感上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让背诵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吸收,融会贯通。
六、尾声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高峡出平湖"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观。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七、知识的拓展
布置课后练习:写一写
历代文人对三峡有过很多的赞美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后去欣赏,并用楷书或行楷抄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很重要,但它的意义远不是一道练习题那么简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的积累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这道作业题,目的就在于此。
课件24张PPT。三 峡郦 道 元back矍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之冬谷三峡工程走近作者: 郦道元(466-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 家。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人。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考索水道变迁和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撰成的《水经注》,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识记字词阙 嶂 曦 襄
御 溯 湍
啸 属 涧 quēzhàngxīxiāngsùtuānyǎnxiàozhǔjiànyù 节奏划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重点字词巩固自 连 略 阙
自非 曦 至于 襄
沿 溯 阻 绝
或 宣 虽 奔
不以 以 疾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在在连绵几乎通“缺”中断如果不是太阳在漫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阻隔断绝如果传达即使飞奔的马不如认为快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住了天空,挡住了太阳夏天的水漫上了小山包骑着快马,驾着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要求:紫色翻译 绿色修辞 划线翻译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容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课文每一段各写什么景物?请根据景物的不同给每段总结段意。
2、 体会景物的特点,请把每段文 字中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句子找出来。讨论:领 略 美 景4、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概括每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色1、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2、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3、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3、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对吗?
4、描绘景物的方法很多,可从动、静方面写;可从声、色、形、味方面写;可从视、听、嗅、味、触方面写;还可从高、低、远、近方面写。请以第三段为例,分析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三峡的?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雄壮美back 奔放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幽美多生怪柏素湍碧潭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凄婉美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凄婉美分连 高——雄壮美夏:水疾——奔放美春冬:素 清——清幽美秋:寒 凄 ——凄婉美三峡—— 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三峡气势四时之景
按要求默写下列写景的句子
1、描写三峡两岸的山峰:
2、描写三峡湍急的水流:
3、描写三峡春冬的美景:
4、描写三峡高猿长啸:1、朝辞白帝彩云间:
朝发白帝
2、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3、两岸猿声啼不住: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从文中找出语句来印证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相关诗句内容4、轻舟已过万重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重岩叠幛,隐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