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1 10:18:14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科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2。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汉承秦制,但汉代丞相一职的名称和职权却发生过多次变动(见表1)。据表可知,汉代

表1

汉惠帝时期
不再设相国,改置左右丞相,名次以右丞相为先
汉武帝时期
增加大批侍从和随员,将听事地,点从外朝迁移到内廷,内廷确定之后再交与丞相去办
汉昭帝时期
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政,此时大将军权越丞相之上
汉光武帝时期
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丞相改称司徒,字民政、考课、建议、制度等李

A.集权体制影响中枢职务调整

B.相权日益加强威胁皇权
C.中央决策主体不断发生变动
D.中央机构形成制衡机制
2.(隋朝)官员高颊建议说,租调虽是固定的,但逐年征纳,有些户被除去了,加上吏员作弊,户籍
依据不准确,于是将体貌与户籍比对,“输籍定样,请遍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
近便…依样定户上下”。该建议要求
A.每年正月对貌阅进行编核
B.实施白籍土断制度
C对诸色户计定期进行核查
D.借助黄籍登记户口
3.据记载,宋代江南地区镇江府和秀州华亭县商税收入从熙宁十年(1077年)到嘉定年间
(1208一1224年)分别由39502贯962文上升到206298贯298文,10618贯671文上升到
48463贯774文。这说明宋代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异变
B.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除
C.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D.江南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24-303B2。
4.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浙江绍兴府通判一职出缺,结果顺天籍张廷泰中选。但在乾隆帝接
见张廷泰时,听出了他的绍兴口音,便下旨对张廷泰漠视回避制严厉批判,并将其降职调往福
建,还将审查御史等人一同论处。乾隆帝强调回避制旨在
A.规范官员选拔
B.加强官员管理
C.维护君主专制
D.学习明朝制度
5.据旅居中国的外商回忆:“今年(1881年)比去年更加准时的宁波与上海之间的每日班轮,无
疑尽了很大努力来提高贸易总值。这些轮船在每周对开的六个船班中都很准时,因此深得商
人和经商的银行老板的信任。”这说明当时
A.航运业业务范围亟待拓宽
B.轮船成为商贸运输主要工具
C.工商业者的时间观念增强
D.宁波对上海的经济依赖增强
6.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大体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
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该学者
意在强调
A.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
B.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重要性
C.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D.保障国家粮食绝对安全的迫切性
7.1949一1952年,我国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1952一1954年,我国
开展了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以来,“除四害”成为新的爱国卫生运动
的中心。图1、图2为相关运动的宣传画。由此可知,这些运动
。入讨动产徐四售
图】《人人防疫,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
图2《人人动手除四害为
A.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
B.满足了群众医疗需求
C,带有明显群众性特征
D.完善了我国卫生体系
8.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体上同苏联1936年宪法接近,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宪法的
基本原则,同时又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
A.凸显民主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B.体现人民性与前瞻性的统
C.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24-303B2·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科参考答案
1.A2.A3.D4.C5.C6.B7.C8.B9.B10.A11.D12.D13.B14.A
15.C16.D
17.(1)表现:限制民间出海贸易;歧视海外华人群体;忽视海外市场开拓;严控中西方贸易规模。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
为缓慢;僵化的程朱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抵御西方殖民侵略和维护海疆稳定的需要。(8
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特点:投资主体广泛;政府主导;借助殖民掠夺垄断对外贸易。(6分)
(2)原因:美国在二战积累了大量资本;现代科技的进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国家对
经济的全面干预和调节);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世界市场的拓展。(8分,答出四点即可)
19.示例
论题:古代中西方农业文明具有相似性。(2分)
说明:从《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唐朝曲辕犁》和《中古时期西欧耕种的农民》两幅图片中,我们
可以发现,古代中西方的农业生产均注重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如耕地工具犁;同时,注重牛
等禽畜的豢养,并使之服务于农业生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犁耕这一耕作方式。此外,图片
显示了中西方均采用家庭式农业劳作方式: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8分)》
由此可知,中西方古代农业文明在农业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方面具有相似性。(2分)
(“示例”仅供参考,若答其他角度如古代中西方农业文明具有多样性,家庭式劳作在中西方
农业文明中均存在,中国古代农业工具较西方先进,等等均可)
20.示例
近代中国的货币主权之争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为了方便他们的对华经济活动,加大对华经济侵略,在华开设
银行,发行货币。外国银行发行的货币由于信用良好,在通商口岸流通起来。外国在华发行
货币,便利了其掠夺中国的商品,扰乱了中国近代金融秩序,破坏了中国金融主权。随着中
外交往的深入,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货币主权的重要性,认为其关乎中国利权,关乎国家富强,
由此采用各种手段,构建本国货币体系,限制外币流通。其一,自主铸造近代货币,晚清时,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中华民国成立后,货币政策延续清朝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1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
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其二,颁布法规,推动本国货币的流通。其三,支持并推动国
人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为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国人积极参与收回货币主权的斗
争,近代商会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做法抵制了外国对华的经济侵略,但货币主权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被彻底收回。(1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303B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