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单元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11:0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电路 单元测试
选择题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D.导体的电阻只由导体的材料和长度决定
2.如图所示,给出了滑动变阻器四种接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的接法是(  )
3.在探究用电器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时,小明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小明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 B.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C.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D D.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右端向左端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和V2示数不变,A示数变大 B.V2和A示数的乘积先变大后变小
C.V1和A示数之比不变 D.V2和A示数之比变小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2=4 Ω,闭合开关S,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关于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4 V 2 Ω B.5 V 1 Ω C.4 V 1 Ω D.2 V 2 Ω
6..如图所示的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其中R是电阻片,滑片P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点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R和R0是并联连接的 B.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C.油位越高,通过R0的电流越小 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大
7.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 Ω,电流在0.1 A~0.4 A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若通过此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子元件工作时,其电阻保持不变
B.为使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应控制在12.5 Ω~70 Ω
C.当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
D.当电路中电流为0.2 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20 Ω
二、填空题
8.在如图甲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用测电笔测试灯头的两端C、D,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而用测电笔测试B处时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填“AC段某处断开”“BD段某处断开”或“电灯L灯丝断开”)。一同学观察到电饭煲使用的三线插头上端的脚更长,如图乙所示,这是为了保证它插入插座时最先与________线相连,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9.两个标有“5 Ω 1 A”和“10 Ω 0.6 A”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时等效电阻为_____Ω,电源电压最多为________V;将它们并联时干路电流最大是______A。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保持不变,R1=10 Ω。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R1两端的电压U1=________V,R2=________Ω;当断开开关S,闭合S1、S2时,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当甲、乙都为电流表时,只闭合开关S1,R1与R2两个电阻是_____(填“串”或“并”)联,此时甲、乙两表的示数比是2:3;如果把甲、乙全部换成电压表,再闭合S1和S2,则甲、乙两表示数之比是________。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电流表A1和A2的量程均为0~0.6 A。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差始终为0.2 A。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滑动变阻器R1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______Ω。
三、作图题
13.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孔插座、开关和电灯分别接入电路
1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要求:只有在天黑且有声音时,灯才变亮;三孔插座与灯互不影响。[“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光控”开关(有光照时自动断开,无光照时自动闭合)]
实验探究题
1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 Ω 2 A”字样)、定值电阻5个(5 Ω、10 Ω、15 Ω、20 Ω、50 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
(2)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并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将定值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时,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 R图像,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其数值为________。
(5)下列图像中能大致反映本实验中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________。
16.小明想探究光敏电阻的特性,他身边有以下器材:电压为6 V的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小灯泡、阻值为20 Ω的定值电阻R0、光敏电阻、开关及导线若干。但他发现这块电流表的刻度线是清晰的,所标数值是模糊的。
(1)为了测量电流表的量程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笔画线替代导线补上实物图乙中所缺的四根导线。
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________(填“左”或“右”)端。
③开关S接a,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指向最大刻度值处,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接b,发现电流表指针指向最大刻度值的三分之一处。
④由以上信息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该电流表的最大刻度值为________A。
(2)小明利用上述部分元件来探究光敏电阻的特性,他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并进行如下操作:
①实验中保持小灯泡正对光敏电阻(不考虑其他光源对光敏电阻阻值的影响,忽略小灯泡阻值变化),由左向右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会发现小灯泡发光_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
②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以上实验现象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计算题
17.如图所示的为湿度表的简化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0=5 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R随环境湿度RH的变化如图所示,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量程为“0~0.6 A”。闭合开关S,在保证两表安全的情况下:
(1)环境湿度增加,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
(2)当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400 mA时,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
(3)环境湿度为6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4)湿度表能够测量的最大环境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1.C 
C 
B 
D 
C 
D 
7.B
二、8.BD段某处断开;地 
9.15;9;1.5 
10.3;30;1.6
11.并;3?1
12.4;10
三、13.如图所示。
(
解:如图所示
)14.
四、15.解:(1)如图所示。
(2)定值电阻断路 (3)右 
(4)电阻两端的电压;3 V (5)C
16.解:(1)①如图所示。
②左 ④10;0.6 
(2)①变亮 ②减小
五、17.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变大
(2)根据欧姆定律I=知当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400 mA时电路的总电阻
R总===15 Ω,
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知电阻R的阻值R=R总-R0=15 Ω-5 Ω=10 Ω。
(3)当环境湿度为60%时,电阻为7.5 Ω,此时电路的电流
I′===0.48 A,
R0两端的电压U0=I′R0=0.48 A×5 Ω=2.4 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
(4)因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要使湿度表能够测量的环境湿度最大,湿敏电阻的阻值需要最小,电路的总电阻也最小,电路的电流最大,最大为0.6 A,由I=得电路的最小总电阻R总最小===10 Ω,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知湿敏电阻的最小阻值R小=R总最小-R0=10 Ω-5 Ω=5 Ω,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I大R0=0.6 A×5 Ω=3 V,此时没有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对照题图知此时的环境湿度为80%,即湿度表能够测量的最大环境湿度是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