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1 10:50:20

文档简介

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共4页,28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允许带与本科目有关的资料进入考场。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周灭商之后,从一个地方性族群发展为一个拥有广土众民的国家,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立足于地域关系的公共管理系统。但是,周仍沿袭原有的血缘氏族组织机制进行地域治理,也未能建立由税收支撑的公共管理机构来行使直接的土地所有权。这表明西周(  )
A.对地方实行了直接有效的统治 B.将血亲关系与地域关系联结了起来
C.诸侯贵族拥有受封土地所有权 D.实现了由血缘政治向地域政治转变
2.在建政过程中,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大宗,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之君,周王室也就成为西周国家中央政权。相对于周天子而言,诸侯为小宗而宗于天子,因此,诸侯国便成为臣属于周王室的第二级政权。据此可知,西周统治(  )
A.凸显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 B.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
C.体现了政治与宗法的统一 D.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
3.春秋末期,鲁昭公在与卿大夫的斗争中失利,逃至国外。掌权的正卿季平子虽然外看齐楚的援助,内有国君般的权力,但是“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国”。这反映了此时鲁国(  )
A.分封制度已然瓦解 B.礼乐制度仍有影响
C.政局受到大国支配 D.集权趋势得到强化
4.时人评价秦始皇:“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上办事……天下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这表明(  )
A.帝王个人才能决定历史发展走向 B.秦朝缺乏系统而完备的官僚体系
C.皇帝权力至上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秦始皇的专制统治导致秦朝短命
5.中国古代的“封建”是典型的“家天下”和“私天下”,而“郡县”则为“家天下”注入了一些“公天下”的成分。因为这一制度下(  )
A.世袭传承的宗法制开始被打破 B.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C.郡县官员由皇帝任命不再世袭 D.郡县官吏服务于人民大众
6.据记载,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以及治安亭吏(介于乡与里之间),共同构成权力中介,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这表明秦朝(  )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权力制衡机制已经形成
C.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强化 D.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
7.有学者认为,随着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并成为选官的主导,察举入仕之途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下降,但依然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作用,其制度程式也仍然在依照某种规律向更高形态发展,在隋唐之际发展为科举制度。据此可以推知(  )
A.察举制促使汉朝出现了勃勃生机 B.科举制以察举制作为前身与母体
C.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D.科举制考试程式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
8.古代地方官员名称有些不像常设官员,时常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再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
A.政府注重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 B.巡行监察是管控地方的有效手段
C.地方官员的流动性趋于稳定 D.维护专制统治是政府的根本目的
9.平宋后,针对云南、福建、四川等偏远地区赴京需“涉荒万里”的情况,元廷规定每隔三年由中书省委派使者会同行省官及行台监察御史,迁调所在官吏。这一做法(  )
A.表明元朝监察机构的职能被异化 B.表明元朝土司制度的弊端已日益显现
C.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D.利于保证地方官忠于朝廷的官僚属性
10.唐朝在中书省和门下省都设有谏官,主要对皇帝提出规劝和批评。北宋设置谏院,其职责主要是举发臣下的不法,和台官职责几乎相同,形成台谏合流的趋势。元丰改制时撤销了谏院。这说明宋代(  )
A.宰相丧失政务裁决能力 B.精简机构确保了行政效率
C.中央集权程度日趋强化 D.君主对政治权力控制加强
11.明代中后期,皇帝将自己“批红”权利交给宦官管理的司礼监,司礼监向皇帝负责,与内阁没有隶属关系。此后出现了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阁臣倾轧异化政治生活 B.司礼监和内阁间相互制约
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D.早期民主思想兴起与发展
12.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  )
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
C.威胁到了军机处的权力 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
13.有学者通过清朝档案研究发现,军机大臣除遵循皇帝意志撰写谕旨外,还通过“议复”(奉旨对某事进行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的形式参与军政事务决策。军机大臣虽无独立决策权,但其议复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军机处的“议复”表明清朝(  )
A.君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色彩 B.提高了政府行政决策的效率
C.军机大臣有效制约君主集权 D.重视对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
14.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发生了“三跪九叩礼”和“单膝下跪吻手礼”的礼仪冲突。1873年,外国公使在紫光阁以鞠躬礼觐见了同治帝,中外礼仪之争暂告一段落。这一变化体现了晚清政府(  )
A.“天朝上国”迷梦苏醒 B.华夷外交体制已解体 C.半殖民体制逐渐深化 D.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15.甲午战争期间,面对清军的失败,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发出警告:“在日本获得完全胜利的时候,中国的未来将产生最值得担心的后果”,英国随即向德法俄美等国提议联合劝告中日和平解决:俄国《公民报》也说“当日本获得全胜而缔结和平条约时,不能不使日本懂得有它所不能要求的东西”。这反映出(  )
A.日本取得战争胜利已成定局 B.日本扩张引发列强担忧
C.清政府“驭夷”外交效果显著 D.列强舆论左右战争进程
16.《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5%)。这些规定(  )
A.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C.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 D.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17.1894年7月,日本的福泽谕吉发表文章,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开化进步者与妨碍进步者之战,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是一场“文明与野蛮之战”,是“为了推进文明进行的战争”。此外,他还在文章中分析了战争采取的策略等。福泽谕吉此举旨在(  )
A.揭露晚清朝廷反动的真实面目 B.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为日本的侵略制造舆论和借口 D.扩大民主革命在中国的影响
18.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
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 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
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 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
19.1900年9月,上海一家外国报纸评论说:“中国的被发现,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如果上海不是在1842年,而是在1742年就被占领,那么,今天就不会有义和团……不会有过去几个月里面中国所蒙受的永恒耻辱。”这一观点(  )
A.深刻地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源 B.全面评价了西方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C.大肆渲染中国的闭关锁国而否定其近代转型 D.片面宣扬西方的文明而掩盖了其侵略的实质
20.标语是一种有力的宣传手段。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使用过“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标语。这些标语(  )
A.全面展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直接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C.可用于研究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 D.反映了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
21.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争取最后胜利”。同年11月,毛泽东指出:“坚持华北游击战争……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据此可知,国共两党的抗战策略(  )
A.彻底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 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求 D.扭转了正面战场不利局面
22.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不少地主唉声叹气说,丰收“与我无份”。除此之外,太平天国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
A.凸显小农阶级的局限性 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D.致使清廷统治基础丧失
23.在《资政新篇》里,洪仁玕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称英国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美国“礼义富足”。他提议与各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允许外国科技人员来华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但不准其干涉中国内政。这表明他(  )
A.对太平天国丧失信心 B.赞赏西方工业文明 C.过度美化西方侵略者 D.幻想依靠列强反清
24.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  )
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25.当太平天国将帅发现洋枪洋炮的威力后,多方求购并仿造西方武器,延揽洋人采购军火、培养将士、参与军事。英国人哈利在太平天国供职四年,为太平天国招募外国志愿军,采办军火,组织教练军。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
A.得到了英国的大力支持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具有进步的历史新趋向 D.尚未认清外国侵略本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2分,28题2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隋唐时期在东北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行政基础。唐玄宗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金末于各地设行省,开我国省制的先河,为后来元朝在全国普遍设立行省创造了条件。元朝时,辽阳行省的设置标志着“天下一家”治边思想在东北地区的确立。《元史·地理志》总结道:“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刘信君《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研究》等
材料二:东北地区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受到清政府的严密控制。清初,出于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考虑,清廷鼓励民人开垦东北,使东北出现短暂的移民高潮。乾隆五年(1740年),清廷以“东北为满洲根本,移民甚多影响旗人生计”为由,颁布八条封禁措施,禁止民人进入奉天。但封禁政策并没有能够阻挡关内民人“闯关东”的热潮。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利用地域上的优势,加紧对中国东北的掠夺和侵占。为了应对日益加深的危机,清廷开始放宽对东北移民的限制,推行移民实边策略,使大量移民涌入东北。同光时期,东北出现了民治机构建置的高潮。 ——摘编自梁磊《清中叶以降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隋唐至元朝对东北地区管辖的具体措施,并据此归纳其趋向。(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中叶以来东北移民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严复曾说过:“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玩味其言,宋朝虽已远去,却是造就今日的重要朝代;宋朝的遗产不胜枚举,但事关政俗人心而值得究心盘点的,显然应该聚焦于政治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面。 ——摘编自虞云国《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宋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古代世界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欧亚内陆族群军事威胁的一种方案。……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明朝在具备强大实力的情况下,由于政权性格呈现“内向”特征,……对于海疆开拓甚为漠视,反而在北部陆疆、东部沿海大规模构建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国这一做法,虽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内政与边防、财政和军事之间的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海陆边疆问题。在“南倭北虏”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项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以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近代以来,人们对长城的看法则经历了戏剧性转变。20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势。……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写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修筑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众对长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1题2分,计25题,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C C D B A D D C B A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B D D C B B A C
非选择题答案(26题16分,27题12分,28题22分,共50分。)
26.(16分)
(1)措施:实行册封;设立羁縻府州;设立行省。(每点2分,共6分)
趋向: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2分)
特点:移民政策的调整具有阶段性;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
民间移民禁而不止。(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影响: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抵御列强侵略。(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27.(12分)
【示例一】论题:宋朝政治制度设计基本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分)
阐述:宋朝立国后,在军事制度上创设了枢密院、三衙的新体制。三衙主帅只有统兵权,没有发兵权。设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一般由文臣担任,只有发兵权,而无统兵权。京师禁军数量和质量都比地方禁军雄厚精良。这些削夺兵权、改革兵制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军队的稳定,彻底终结了晚唐五代以来武人乱政的动荡局面。同时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政权上,派遣文官主政州县,直接对皇帝负责,另设通判掣肘州府长官。在州府之上,派驻代表中央的路级机构,主要有漕司、宪司、仓司和帅司。这种互相牵制的权力结构,使任何地方大员都不能专权独断,更不可能出现类似藩镇割据那样尾大不掉的祸患。(10分)
【示例二】论题:科举制的发展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宋朝社会更具有包容开放性。(2分)
阐述: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开启了科举公平竞争的闸门,包括工商业者在内的各阶层子弟都有可能登第入仕。整个官僚队伍主要出自科场的选拔,他们虽有等级高低,但“比肩事主”,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门阀士族进一步被削弱,社会等级观念淡化。此外,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地权开始以经济手段频繁转移,地主、自耕农与佃户都可能因土地得失而地位浮沉。这些都促进了各阶层间的横向流动与上下流动。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特点。(10分)
28.(22分)
(1)原因:“南倭北虏”的威胁;传统中国的长城防御策略;政权性格的“内向”性;稳定边疆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影响:积极性:抵御了外族(北蒙古和南倭寇等)的侵扰,维护了国防安全;
保障了中原人民安居乐业;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局限性:但被动防御下边患始终存在;长期来看使明朝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局。(任答1点2分)
变化:古代以批评为主;民国初期认为“老而无用”;
抗战时期赞美(高度认同)。(每点2分,共6分)
原因:古代修筑长城,加重人民负担,影响农业生产;
民国前期,长城军事作用丧失,中外的巨大差距使人们对长城的认知发生变化;
抗战时期,民族危机加深,长城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纽带。(每点2分,共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