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 现代文阅读Ⅰ——连续性论述文
[2023·云南省昆明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古文字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提供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史实信息,佐证了商代为信史,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殷墟甲骨文主要是商朝晚期的文字,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王室和贵族在行事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之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因为出自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占卜内容,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甲骨发现120多年,至今约有15万片,总计约一百五十万个字。
西汉司马迁根据所掌握的王室档案材料写成的《史记》,详细地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王室世系和兴亡的历史过程。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确信无疑。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继承清代一些学者疑古思想的基础上,学术界兴起一股疑古思潮。以著名学者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以所谓“层累造成的古史系统”,认为传统所谓的中国古史,并非客观真实的历史,而是后人一代代垒造起来的历史,由此质疑中国上古史的存在,质疑古文献记载,冲击了先秦史信史的体系基础。
怎么看古史辨派对上古史的质疑呢?实际上古史辨派的学者们,以一种审查史料的做法去看待上古史系,有其科学性和实际价值。但是疑古过头,在国内外产生了始料未及的负面作用。著名的学者胡适就主张,把古史压缩两三千年。杨宽、陈梦家质疑夏代的存在,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做法,即讲中国古代史从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开始。多卷本的《新编中国史》,也是不包括先秦史,而是从秦汉史讲起。国外的影响更甚,比如说现在有些外国学者都受古史辨派的影响,认为中国古代的夏代根本不存在,那就是商代的一个倒影或者是周朝人的回忆而已,就比如《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基本不提先秦史,可以说都是阉割了我国古代史。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几代学者研究甲骨文材料及与之相关的殷商历史,学术界逐渐得出了与“古史辨派”完全不同的观点。罗振玉、王国维等利用甲骨文对古史进行修正形成了以二重证据法为核心、熟习古代典籍、结合古地理、秉承小学音韵等治学工具的罗王之学。罗振玉搞清了甲骨文的出土地是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对《史记·殷本纪》进行印证和复原,对《夏本纪》进行了推测。罗王之学在当时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与“古史辨派”对垒叫阵,但是有意识的针对“古史辨派”的“破”而作的“立”,至今看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术建设工作。其后甲骨文大师董作宾、郭沫若、陈梦家、胡厚宣等人的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小屯村一带是商朝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灭国,共历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不复徙都”的晚商都城。新时期以来,研究夏代历史最具著名和影响的是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他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提出:“咱们今天的学术界,有些地方还没有从‘疑古’的阶段脱离出来,不能摆脱一些旧的观点的束缚。在现在的条件下,我看走出‘疑古’的时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甲骨文不仅解决了殷商信史的问题,还提供一些寻找夏的线索。属于夏代文化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一些陶器刻划符号,比如一个黑陶纺轮的刻划与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比较相似,这些符号大约有24种之多,分别分布于大口尊等陶器的口沿内部。夏鼐、邹衡等考古学家就认为这些陶器刻符,“应该就是当时的文字”,“商朝的文字同夏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属于一个系统。”另外,殷墟甲骨文发现了“夏”字等痕迹,虽然可能与夏代关系不大,但也为寻找夏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甲骨文中有夏代后裔遗迹。夏商周时期的“改朝换代”,改变的只是最高权力的转换,体制并无大的变动,只要不是同被推翻王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大多诸侯国都是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顺风转舵,承认新王朝的统治而继续存在。殷墟甲骨文中的杞、曾、六、戈、雇五个诸侯国,是夏代就受封的诸侯而在商代被续封,仍保有诸侯的地位,是夏代的诸侯见于殷墟甲骨文者。这些甲骨文材料,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证明夏代的存在。
甲骨文之于中国文化的持续影响和重要地位远不止历史文化价值。比如甲骨文的发现之于考古学、文字学、语言学、语法学、文学、古典文献学、书法艺术等等学科和门类,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今甲骨学不仅是中国古文字学的重要分支,它已经交叉渗透到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及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之间,成为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窗口。甲骨文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可以从文字学角度,也可以从文化角度研究,从文化史的各个方面,包括科技史,我们都能够从甲骨文里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所在、总形与前身,所以甲骨文的文化价值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可知,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及其研究,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甲骨文我们完全可以读出来中国文化自信。
(摘编自朱彦民《从甲骨文说到中国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骨文”是刻记在甲骨上,所刻记内容为占卜辞,主要出自殷墟的文字。
B.“古史辨派”是一个学术流派,他们对中国上古史存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C.“极端的做法”在文中指中国古代史从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做法。
D.“顺风转舵”在文中指大多数诸侯国抛弃旧王朝,承认新王朝统治的行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迁根据王室档案材料编写的《史记》,用文字详细记载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被大多数的史学家认为是信史。
B.罗王之学以罗振玉和王国维为代表,利用甲骨文对古史进行修正,并综合了多种治学工具,公开地质疑古史辨派。
C.殷墟甲骨文发现的“夏”字虽然可能与历史上存在的夏朝关系不大,但这一发现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D.甲骨文不仅自身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对中华文化有持续的影响力,而且对一些学科和门类产生了推动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骨文的出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起点,更是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B.在清代以前,中国古代史学家对先秦史的信史体系是确信无疑的,但从清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形成一股质疑古代史的思潮。
C.按照李学勤学者的观点,如今的学术界已经具备走出疑古时代的条件,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一定可以走出疑古时代。
D.在夏商周时期,如果和被推翻王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就可能沦落为新王朝的敌对国,从而遭到讨伐,甚至可能会被灭国。
4.为什么说“从甲骨文我们完全可以读出来中国文化自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
5.论证严密是优秀学术文章的必备要素,请结合文本对本文论证的严密性加以分析。(6分)
答:
练习2 现代文阅读Ⅰ——连续性科普文
[2023·广东省广州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籼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籼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
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低5 ℃,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
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醒”,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 ℃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45 ℃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发。
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一——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
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
C.“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
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
2.根据材料中对种子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
B.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
C.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
D.打破种子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3.根据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的相关图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冷藏后白楸种子的细胞内油脂凝固,由此可见,现有保存技术在改变种子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其内在状态的变化。
B.温度为45 ℃时白楸种子不萌发,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它才开始萌发,因而当种子未被“唤醒”时,不能简单判断其已失活。
C.白楸种子被“唤醒”后的萌发率即使达到最高值,也较冷藏前明显下降,这提示我们有必要在采集时确保种子的数量足够多。
D.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 ℃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讲述顺序,并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4分)
答:
5.本文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练习3 现代文阅读Ⅰ——连续性访谈
[2023·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宋硕夫:周大新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谈!我想从地域与您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开始谈起。虽然在北京生活多年,您的作品中依然有很多家乡南阳的文化特点。从这一点来说,您和石黑一雄有些相似,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我更感兴趣的是您的作品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您觉得北京的城市性格、城市文化与您的作品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能请您具体谈谈北京对您创作的影响吗?
周大新:我是1995年到北京的。北京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其中首要的一点是让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宽阔了。我出生在南阳邓州的农村,后来当兵,在部队的机关里工作。我的童年和军旅生活都相对单一,与社会接触不多,文学创作的视野也就窄一些。到北京以后,我参加文学活动的机会多了,买到翻译过来的新书的机会多了,和其他作家老师们交流创作的机会也多了。这些给我的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宋硕夫:《走出盆地》是您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主要从女性的视角展开叙述。您在这部作品中,将女性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活灵活现。请问您是如何准确把握女性心理的?相对于男性心理来说,在刻画女性心理时,是否会有不一样的困难?
周大新:我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是女性,这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在我的成长经历中,男性留给我的印象不太好,他们经常酗酒、骂人甚至打架。女性却相反,她们时常关心我。我小的时候,村里有很多姑姑、婶婶、嫂子,她们对我都很好。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吃饭的情景。过去我们南阳人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会把盛好的饭菜端到门外,和大家一起吃。有时候她们就会从自己碗里夹一些菜给我,或是拿一根筷子,在香油瓶里蘸点香油滴在我的碗里。这些很小的生活琐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就愿意把她们,把女性作为写作和歌颂的对象。我平时也会观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举动,来作为写作的参考。当然,我无法确切地告诉你,她们内心精神世界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或者我描写的究竟准不准确。我的描写是比较理想化的,其中也带有一些站在男性角度想象的成分。
宋硕夫:《走出盆地》中,随着故事的发展,出现了三个版本的神话,这三个神话中的主人公都渴望走出盆地,但都失败了。而小说的主人公邹艾,曾经走出了盆地,最后却又选择回到盆地。我认为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矛盾。 ①
周大新:我塑造邹艾这个形象,就是希望女性能够走出去见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一生被束缚在一个地方。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或者约束,虽然邹艾的身体曾走出去了,但是她的观念最终还是没能走出去。这是很令人遗憾的。总的来说,《走出盆地》这部书传达了我对改变人生境遇的一种呼吁,寄予了我对人们往远处走的希望。
宋硕夫:除了刚才提到的神话之外,您还有很多作品中包含有类似的神秘色彩,比如多线相交的图案、大鸟、黑色的人影等,这些或神秘或浪漫的因素都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也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您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象征、想象、神秘等和现实主义的关系?
周大新:这和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有关系。我觉得人生有时候不是自己能够完全把握的。这种不可把握就体现出一种神秘性,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左右着每一个人的人生。比如说,富有的人可能会因为某个突发事件而一无所有,贫穷的人则可能因为子女争气而过上好日子。当我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时候,我不能单纯依靠我的想象,把某一个人的人生写得非常完美,或者把另一个人的人生写得非常糟糕,因为这些都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是我又无法解释清楚造成人生无定的原因,只好借用这种神秘的手法,寄托我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希望读者朋友能够理解我的这个认识。
宋硕夫:我了解到,《第二十幕》最初的书名是《想望辉煌的世纪》,其中上中下三册的原名分别是《有梦不觉夜长》《格子网》和《消失的场景》。请问您为何将书名改为《第二十幕》?是取“20世纪”之意,还是为了放宽读者的阅读期待,留给读者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
周大新:当时我是分卷写的。我每写完一卷,出版社就要求我定一个书名,以便于把它及时出版出来。但我很早就有把它们合成一个新的书名的打算。我就把整个20世纪变成一幕戏,表现一个家族的兴衰,并进一步,从这个小的切口进入,然后铺开来表现整个中华民族在20世纪的沉浮。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起起伏伏,这个起伏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我想通过这部书,把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传达给读者朋友。所以这部书写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也不仅仅是一个家族,而是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
宋硕夫:我注意到《21大厦》这部书中,宋晶明的日记里有很多简笔画,请问这些图案的用意是什么?是为了反映她的精神状态吗?
周大新:是的。她在思考一些问题,或者说幻想一些事物时,经常会下意识地把它画出来。《天黑得很慢》里面的画是我请人画的,画得比较好。这个是我自己画的,我不会画,画面看起来比较混乱。但这样恰好把她不稳定的、混乱的精神状态表现了出来。
宋硕夫:您刚才提到了《天黑得很慢》。这部书可以说是您还原老年人现实和心理生活的最新力作,我读后非常感动。我发现小说以介绍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虚拟的外在的“返老还青”为开头,最后却以萧伯伯因患阿尔兹海默症而在事实上、心理上的“返老还青”为结尾。两者之间似乎存在巨大的反差。“返老还青”的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您设置这种差异是为了表达什么?
周大新:我当时写这本书,是想表达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我活到现在这个年纪,就觉得生命中的痛苦太多了。特别是衰老,它能把生命中的乐趣一点一点地剥夺走。我就把生命衰落期间的种种变化写出来,用这种变化展现衰老的残忍。就像你所说的,一开始这个人物是不服老的,他吃药、染头发、染眉毛,这一系列行为都是他追求外表上的返老还青的尝试和努力。但身体的衰老实际上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只有让心理变得年轻才是能够和衰老搏斗一番的唯一途径。所以这个人物最终传达出的是一种对人生看似乐观、实则悲观的态度。
宋硕夫:您已发表的作品涉及军事、城乡、情感等多种题材,也尝试了多种叙事结构。这些都表明您是一位勇于创新,也不断创新的作家。 ②
周大新:我最近在创作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现在还没有写完,所以还不好回答。我写一部长篇小说一般需要三年时间。但是现在越写越慢,也越写越吃力,所以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作家必须要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要确保选材的新鲜,还要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视角、语言运用、氛围制造等方面都要有所变化。如果没有这个自我超越,那还不如不写。只有读者觉得有新意,有吸引力,作家的思考才能真正传达出去。所以作家必须要不断地创新。这一部作品我会有新的写作尝试。
宋硕夫:我们非常期待您的新作。再次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摘编自《知识分子的博爱、求索与担当——周大新访谈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硕夫认为周大新与石黑一雄相似,是因为两个人的作品中都带有很多家乡的文化特点。
B.周大新的童年和军旅生活单一,与社会接触少,所以他的文学创作的视野就显得非常窄。
C.周大新在刻画女性心理时,会观察女性的日常生活,十分理想化地站在女性角度来描写。
D.周大新有时候觉得人生是难以完全把握的,于是借用了一种神秘的手法来寄托对人生的思考。
2.下列关于本篇访谈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访谈从地域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开启,这样更易拉进双方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
B.访谈主体部分有时用直问,明确集中;有时用推问,引导受访者说出更多的信息。
C.访谈围绕周大新的作品展开,问题指向明确,逻辑清晰,体现了卓越的访谈技巧。
D.访谈的语言准确平实又不失幽默风趣,能够展现采访者与受访者较高的文学素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大新在《走出盆地》中希望女性能够走出去,他塑造的邹艾这一形象和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有相似之处。
B.周大新常把女性作为写作和歌颂的对象,在教材中也有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如《氓》《荷花淀》《窦娥冤》等。
C.周大新的长篇小说《第二十幕》和巴金的小说《家》《春》《秋》都以小见大,以一个家族的兴衰来反映社会的变迁。
D.周大新创作的《天黑得很慢》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都有对生命的感悟,都传达出看似乐观、实则悲观的态度。
4.你如果是采访者宋硕夫,会在空缺处各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每处不超过24个字。(4分)
答:
5.选文的出处为《知识分子的博爱、求索与担当——周大新访谈录》,知识分子的这三种特质体现在材料中的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6分)
答:
练习4 现代文阅读Ⅰ——非连续性文字文本
[2023·福建省泉州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春秋笔法”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模式,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当下学术界,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
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春秋笔法”并非仅仅是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修辞手法。从源头上看,“春秋笔法”包含着“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内容,涉及到作者在整部作品所要表达或寄托的美刺褒贬、结构安排等问题。“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春秋笔法”是中国叙事学有别于西方叙事学的主要范畴和基本特征,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尤为突出。
“春秋笔法”是中国独有的理论范畴,也是中国式话语对世界话语表达方式的贡献。(摘编自李洲良《春秋笔法研究三题》)
材料二 中国小说源于史传。史传之叙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中国小说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大系统。文言小说直接由史传衍生出来,其叙事传统继承史传自不待言;白话小说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当生活在史官文化中的文人雅士成为它的主要创作者的时候,便意味着它也纳入到了史传叙事传统之中。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是中国文化所决定的历史发展归宿。
白话叙述脱胎于口头文学的“说话”,而口头文学叙事方式的特征之一便是主观叙述。所谓主观叙述,就是叙事者随时都伴随在读者左右,或者诠释情节中疑惑难解的问题;或者提醒要注意某个关键处,或者把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直言不讳地说出来。
白话小说从主观叙述向客观叙述的转变,是由长篇章回小说来完成的。从历史纵向看,长篇章回小说对于客观叙述的把握又有一个从不甚纯熟发展到比较纯熟的过程。到《红楼梦》则达到古典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戚蓼生《石头记序》对于《红楼梦》的叙事评论道: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
《红楼梦》客观叙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叙述者戏剧化。一般客观叙述的小说,在叙述初次登场的人物时常有一段对这个人物的肖像描写和对他的背景资料的介绍,使人感到叙事者即作者的存在。《红楼梦》却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作品中的人物,作品中担当此任的人物便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叙事者,于是叙事者与作者分离开来,叙事者的观点并不等于作者的观点,这样作者就更深地隐蔽起来。作者让作品中行动的人物充任叙述者,由于叙述者并不完全代表作者的观点,所以作品对某个重要人物和事物的叙述,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综合各人所叙,便是人物的立体影像。
《红楼梦》客观叙述的另一特点是叙述的限知性,限知是相对全知而言,全知就是叙事者无所不知。这种无所不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叙述视点的随意转换,二是随意代述角色的隐衷。限知叙述之叙事者也是有视点的,也可以代述角色的隐衷,不同的是他的叙述视点相对固定,而代述角色的隐衷也有限制,叙事者不能自由地进入任何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限知性的客观叙述,有效地隐蔽了真正的叙事者——作者。
《春秋》所开创的直书其事的客观叙述原则,在小说《红楼梦》中得到生动的体现。春秋笔法强调“据事迹实录”,但同时又要在客观叙述中寓以褒贬。实录和褒贬,如何统一在文本中?要义之一是笔削。“笔”就是录,“削”就是不录。笔与削寄托着作者褒贬,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作者到底褒谁贬谁,如果用笔与削的春秋笔法来考量,得出作者之偏爱林黛玉的结论,谅必并不困难。曹雪芹是怎样表达他的倾向的呢?除了别的手段之外,他用了笔削的手法,他对黛玉的心理活动倾注了大量笔墨,却基本上不写宝钗的内心隐衷。客观叙述中笔与削大有深意,就“笔”而言,又有一个如何写,也就是载笔之体的问题。用晦之道,就是载笔的最重要的原则,其要义是直书其事却并不用直笔。
(摘编石昌渝《春秋笔法与〈红楼梦〉的叙事方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才能摆脱当下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
B.如果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对“春秋笔法”的认识就不能局限于修辞手法这方面。
C.由于白话小说是从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因此需要通过长篇章回小说来帮助它完成从主观叙述向客观叙述的转变。
D.只要小说家与史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受到经学观念的影响,他们所叙述的作品就都会运用到笔削这一手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有关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别了,不列颠尼亚》写到“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叙事者在对客观事实的叙述中包含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表明了叙事者伴随在读者身边,提醒读者注意作品的主要内容。
C.《茶馆》塑造了面貌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得益于作者采用全知叙述,让叙事者能自由进入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
D.《三国演义》叙事结构中蜀汉这条线索最重要,着墨最多,按春秋笔法的笔与削来看,这体现了作者抑曹尊刘的褒贬立场。
4.请以《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的塑造为例,简要说明《红楼梦》是如何将叙述者戏剧化的。(4分)
答:
5.法国汉学家于连认为,“春秋笔法”是一种“迂回”的话语表达,对它的研究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看法的理解。(6分)
答:
练习5 现代文阅读Ⅰ——非连续性图文文本
[2023·福建省泉州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也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对某省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学旅行对学生影响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调查得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所示问题。
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存在问题 人数 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193 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125 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55 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 42 1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研学旅行应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要根据各学段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精心选择研学地点,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学段衔接紧密、主题鲜明的系列研学旅行课程。以主题活动方式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高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摘编自郝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在“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 构建新教育新生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不等同于学校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
B.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
C.培养实践能力是研学旅行的目标之一,能体现研学旅行的独特价值,对这种看法某市的学生普遍认同。
D.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必都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B.课程实施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C.课程实施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D.课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对学生影响的问题上持积极正面的看法,这有助于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B.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认为研学旅行存在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在研学旅行评价上教师较多用质性评价方法密切相关。
C.要满足当前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旅行课程的指导教师在数量上应当有所保证,在专业水平上也应当有所提升。
D.如果研学旅行的主题没有明确,学生就不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研究,还会影响教育性,也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构。
4.材料三的三位嘉宾发言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
5.某校团委准备组织高一学生到白洋淀革命老区研学旅行,为了避免出现材料一所列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请结合材料就研学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提出你的具体建议。(6分)
答:
练习6 现代文阅读Ⅰ——跨题型命题
[2023·河北石家庄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昨天刚握过世界女子壁球冠军的手,她把她的微生物组传给我,现在我又把它传给了你。”吉尔伯特一边说,一边和我握手。
“凭借这双手我就能变成壁球‘高手’了吗?”我问道。
“只是右手而已,”他说,“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话,我只好说声抱歉啦。”
我们与猎狗、大象和獾一样,会把细菌的气味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其实我们也释放了细菌本身。我们所有人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播撒自己的微生物。坐在吉尔伯特的车上,我会把微生物留在车座上。现在我靠在他的厨房料理台上,在上面留下了微生物,其中写满了我的信息。为了分析这些信息,吉尔伯特最近擦拭了家里的开关、把手、厨房料理台、卧室地板。他的研究团队招募并培训了六组家庭。这项名为“家庭微生物组计划”的研究表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微生物组,这些微生物来自其家庭中的每个人。人们手上的微生物会附着在开关和把手上,脚上的微生物会覆满地板,皮肤里的微生物则蹭上了厨房台面。所有这一切都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其中三名志愿者在研究过程中变更了住处,而他们的新住所也迅速有了老房子里的微生物特征,即使换到了酒店房间也是如此。在进入新地方的24小时内,我们自己的微生物便覆盖了这个地方,使其成为自身的映射。当别人试图让你觉得“宾至如归”时,人们真的都没有什么自主权,因为微生物会首先帮我们制造一个“家”。
我们也会改变室友身上的微生物。吉尔伯特的团队发现,同居一室的不同人,彼此之间所分享的微生物要多于分开居住的人,而一对夫妇在微生物层面也更相似。如果家里养狗的话,微生物之间的连接还会增强。狗把微生物从户外带入室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物种库,丰富了家庭微生物组。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些与狗相关的尘埃中的微生物喂给小鼠,发现这些啮齿动物变得对各种过敏原都不那么敏感。这些灰尘大餐让小鼠的肠道增加了一百多种细菌,且其中至少有一种可以保护小鼠免受过敏源侵害。
团队中的生态学家杰西卡·格林对飘浮在医院普通病房内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我原本以为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气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他说,“然而,真相让我大吃一惊。二者之间很少甚至没有重叠的部分,室外空气中充满了来自植物和土壤的无害微生物,室内空气中则含有大量不成比例的潜在病原体,主要来自患者的口腔和皮肤。”可以说,患者把自己浸泡在了“自己的有害微生物汤”里,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很简单:开窗通风。新鲜空气会带来无害的环境微生物,占据病原体的生存空间。但是医院特意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与我们惯常认为的保持医院洁净存在矛盾。
我们一直试图从建筑物和公共空间中排除微生物,但也许是时候欢迎它们光临了。2014年,格林的团队参观了一栋闪亮而崭新的大学建筑,他们从教室、办公室、卫生间等300个场所收集灰尘样本。分析表明,许多设计会影响灰尘中的微生物,比如房间的大小、房间之间的联通关系、被占用的频率、通风方式等。几乎每种建筑设计选择都会影响建筑物中的微生物生态,从而影响居住者的微生物生态。或者正如温斯顿·丘吉尔说过的:“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也塑造了我们。”格林认为,通过“生物信息化设计”可以控制这个过程。同样,我们可以在其他领域看到类似的实践。农民可以在田垄边缘种一排野花,从而增加授粉昆虫的数量。格林希望找到类似的建筑设计窍门,从而提高有益微生物的多样性。
吉尔伯特同意格林的想法,而他有着更宏伟的计划。他想在建筑物内“播种”细菌,而不是直接喷洒或涂抹在墙壁上。他在建筑师赞助的几件作品中精心设计了新风系统,使流经它们的空气会穿过一面种满绿植的墙壁,绿植捆满了微生物小球,小球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微小的裂缝和凹点。这些小球在充满有益细菌并能滋养细菌的营养液内浸泡过;这不仅是一道养眼的景观,同时也可以过滤空气。
另外最重要的是,他还组织了地球微生物组计划。该团队正在接触研究海洋、草原、洪泛区的科学家,试图说服他们共享样本和数据。团队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给定温度、植被、风速和光照条件等基本变量来预测生活在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他们最近甚至到白宫请愿,希望推动各方的协调,促成不同领域间科学家的合作,能开发出用于微生物组研究得更好的工具。
是时候思考微生物应用的更大的图景了!参与研究的家庭已经同意让研究人员擦拭他们的房子;水族馆的经理能够像关心他们的宝贝海豚一样,关心水族箱中的隐形生命;医院也在认真考虑往墙壁上添加,而不是消灭微生物;建筑师和官员可以在品尝高级料理的同时,讨论粪便移植的话题……人们迎来了新时代的开端,大家终于准备好去拥抱这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微生物会首先帮我们制造一个‘家’”,指的是在我们的心理适应新住所之前,我们携带的微生物已经先行占领了这个新的住所。
B.“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气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指户外空气的微生物群落中包含了家家户户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C.“通过‘生物信息化设计’可以控制这个过程”,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改造建筑物的形态来增加室内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其多样性。
D.“他想在建筑物内‘播种’细菌”,指的是让空气穿过微生物小球,利用小球上密密麻麻的微小的裂缝和凹点来吸附污染物,过滤空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拥有与其他成员相同的微生物组。
B.医院特意设法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C.接触更广泛的微生物可以有效抑制人体自身过敏性炎症。
D.养宠物的家庭比不养宠物的家庭拥有更多的微生物物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生物应用更大的图景”的一项是(3分)( )
A.应用于司法领域:通过提取嫌疑人留下的微生物痕迹对他们进行追踪和抓捕。
B.应用于生活领域:通过开窗通风来减少教室内的潜在病原体,保障师生健康。
C.应用于医疗领域:通过增加或者减少体内的微生物种类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D.应用于建筑领域:通过改变建筑物的设计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微生物生态。
4.下面的图表梳理了吉尔伯特研究团队的研究计划及其目的,请补写完整。计划部分不超过10个字,目的部分不超过20个字。(4分)
答:
5.为保证传播知识的准确科学,表达应做到严谨客观。而本文以对话开篇,以抒情笔调结尾,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练习1 现代文阅读Ⅰ——连续性论述文
1.答案:A
解析:“所刻记内容为占卜辞”错误,原文“之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刻记的内容不仅仅是“占卜辞”,还有“所占事项”和“有关记事”。
2.答案:B
解析:“公开地质疑古史辨派”错误,原文“罗王之学在当时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与‘古史辨派’对垒叫阵”,可见并没有公开地质疑。
3.答案:D
解析:A项“它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起点”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更是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B项“从清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形成一股质疑古代史的思潮”错误,原文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继承清代一些学者疑古思想的基础上,学术界兴起一股疑古思潮”,疑古思潮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而不是从清代开始;C项“我们一定可以走出疑古时代”错误,原文“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选项变可能为确定。
4.答案:①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证明了殷商信史,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②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交叉渗透到很多相关学科,成为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窗口。
解析:本题的答题范围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结合第一段“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可知,证明了殷商信史,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结合最后一段“如今甲骨学不仅是中国古文字学的重要分支……成为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窗口”可知,交叉渗透到很多相关学科,成为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窗口。
5.答案:①论证脉络清晰,从对上古史的质疑到对上古史的确认,再到甲骨文的现实意义,结构严谨,富有逻辑;②方法多样,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进行了有力的论证;③论据详实,引用大量的文献原文,列举多位学者的观点以及介绍一些历史遗迹,论据与论点保持高度的统一;④论证语言科学严谨,列举具体的数字和时间,运用“约”“一些”等严谨的词语。
解析:回答“论证严密”可以从论据准确详实、论证方法多样、论证结构清晰、论证语言严谨等角度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在文中找到实例分析,不能只答出答题角度、答题术语。
练习2 现代文阅读Ⅰ——连续性科普文
1.答案:A
解析:B项“‘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以偏概全,由原文“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可知,此处漏掉了“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的内容;C项“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断章取义。由“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可知,此处漏掉“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两处信息;D项“‘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曲解文意,由原文“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可知,“一睡不醒”指的是有些种子“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
2.答案:A
解析:“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以偏概全,由“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可知,“健康饱满”概括不完整,除了这一条件外,还要“成熟度较好”,同时,“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到。
3.答案:D
解析:“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无中生有,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的相关图文只能说明“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冷藏后+55 ℃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并不能得出“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这一结论,文中也未出现此说法。
4.答案:①首先介绍了种子库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接着讲述了保存种子的过程、方法与挑战;②先介绍为什么建种子库,再讲述怎样保存种子,符合公众的认知规律和认知需求。
解析:第一问梳理文章的讲述顺序,可通过逐段概括段意,然后分层归纳,用“首先……接着……然后……”的句式进行概括。文章围绕“建立种子库”展开。文章前两段先介绍为什么要建立种子库,第3段讲述建立种子库的可能性,第4~7段讲述采集、保存种子的过程和“唤醒”种子的方法,第8段介绍建立种子库面临的挑战和意义。第二问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可转换为“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从文章本身的条理性、逻辑性和读者接受的有效性方面分析,本文以“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符合我们逐步深入的认知规律,更易于读者理解。
5.答案:①本文用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呈现实证研究的科学结果,具有科学性;②本文选题聚焦物种保护的时代关切,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社会性。
解析:“科学性”的核心表现在科学知识(准确、严谨)、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和说明方法上,在文中的表现是用准确、严谨的数据说话,内容准确、表述严谨、脉络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还能够实事求是地呈现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挑战。“社会性”表现为对社会问题的观照精神、对社会事业的促进作用。从本文来看,文章既表现了对植物物种灭绝的担忧,也在行文过程中普及了科学知识,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练习3 现代文阅读Ⅰ——连续性访谈
1.答案:A
解析:B项原文对应“我的童年和军旅生活都相对单一,与社会接触不多,文学创作的视野也就窄一些。到北京以后,我参加文学活动的机会多了,买到翻译过来的新书的机会多了,和其他作家老师们交流创作的机会也多了。这些给我的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小的帮助”,可见后续的人生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帮助,所以选项以偏概全。C项“十分理想化地站在女性角度来描写”错误,根据原文“我的描写是比较理想化的,其中也带有一些站在男性角度想象的成分”可知,“理想化”的程度不同,“男性角度”被换成了“女性角度”。D项“有时候觉得人生是难以完全把握的”错误,根据原文“我觉得人生有时候不是自己能够完全把握的”可知,“有时候”应指“人生有时候不能完全把握”,而非我“有时候”产生的想法。
2.答案:D
解析:“幽默风趣”文中无依据。文中的语言都很平实,如宋硕夫的提问“周大新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谈!我想从地域与您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开始谈起”和周大新的回答“我是1995年到北京的。北京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其中首要的一点是让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宽阔了”,没有“幽默”的特点。
3.答案:D
解析:“都传达出看似乐观、实则悲观的态度”错误。《我与地坛》并未传达出看似乐观、实则悲观的态度。
4.答案:①请问您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②请问您未来有什么尝试新题材或者新结构的计划?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访谈内容和结构思路的能力。由宋硕夫前面说“小说的主人公邹艾,曾经走出了盆地,最后却又选择回到盆地。我认为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矛盾”,接下来应该围绕作者这样设计情节的原因来提问;再根据周大新的回答“我塑造邹艾这个形象……寄予了我对人们往远处走的希望”,这是在解释他这样安排情节的目的,想要传达什么思想情感。由此可提问:请问您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由宋硕夫的话中“您已发表的作品涉及军事、城乡、情感等多种题材……也不断创新的作家”的关键词“题材”“叙事结构”“尝试”和“创新”可预测他提问的应该是关于周大新未来创作题材或者结构的创新方面的计划;由后文周大新的回答“要确保选材的新鲜,还要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视角、语言运用、氛围制造等方面都要有所变化”“所以作家必须要不断地创新。这一部作品我会有新的写作尝试”也可印证这个内容。由此可提问:请问您未来有什么尝试新题材或者新结构的计划?
5.答案:①博爱体现在对女性的命运、老人现实和心理生活的关注。②求索体现在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文学创作态度。③担当体现在努力向读者传达自己对人生、民族命运的思考。
解析:回答本题,要根据文中内容找体现周大新“博爱、求索与担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是根据周大新的回答来组织答案。
练习4 现代文阅读Ⅰ——非连续性文字文本
1.答案:D
解析:A项“完成中国学术当代话语的构建”错误。材料一第2段“‘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据此看出是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并未说“完成中国学术当代话语的构建”。B项“中国史传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错误,原文“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C项“文人雅士成为白话小说的主要创作者意味着白话小说纳入史传叙事传统,决定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错误。材料二第1段“白话小说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当生活在史官文化中的文人雅士成为它的主要创作者的时候,便意味着它也纳入到了史传叙事传统之中。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是中国文化所决定的历史发展归宿”,据此看出,是中国文化决定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
2.答案:B
解析:A项“只有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才能摆脱当下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错误,材料一第3段“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据此看出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原文只是说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C项“由于白话小说是从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因此需要通过长篇章回小说来帮助它完成从主观叙述向客观叙述的转变”错误。材料二第1段“白话小说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材料二第3段“白话小说从主观叙述向客观叙述的转变,是由长篇章回小说来完成的”,据此看出,选项中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D项“只要小说家与史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受到经学观念的影响,他们所叙述的作品就都会运用到笔削这一手法”错误。材料一第4段“‘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选项说法绝对化。
3.答案:C
解析:“《茶馆》……这得益于作者采用全知叙述,让叙事者能自由进入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错误。材料二第5段“全知就是叙事者无所不知。这种无所不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叙述视点的随意转换,二是随意代述角色的隐衷。限知叙述之叙事者也是有视点的,也可以代述角色的隐衷,不同的是他的叙述视点相对固定,而代述角色的隐衷也有限制,叙事者不能自由地进入任何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限知性的客观叙述,有效地隐蔽了真正的叙事者——作者”,而《茶馆》没有心理描写,只用客观的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据此可知并非全知叙述。
4.答案:《红楼梦》对贾宝玉的塑造,不是通过作者单独来完成的,而是由冷子兴、王夫人、林黛玉等作品中的人物充任叙述者来完成的;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综合多次的叙述,才完成贾宝玉立体形象的塑造。
5.答案:“春秋笔法”的“迂回”表现为寓褒贬于曲折的用笔之中;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涉及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并在文化史上有重要意义,对它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
练习5 现代文阅读Ⅰ——非连续性图文文本
1.答案:C
解析:“对这种看法某市的学生普遍认同”错误,据图“研学旅行对学生的影响”,可知问卷调查中显示,研学旅行培养实践能力占90.10%。学生普遍认同的是研学旅行培养实践能力,而不是培养实践能力是研学旅行的目标之一,能体现研学旅行的独特价值。
2.答案:D
解析:①“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可知①应为“课程评价”。②“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可知②评价的是学习的效果,应为“终结性评价”。③“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可知③评价的是教育经验,应为“形成性评价”。选D。
3.答案:B
解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在研学旅行评价上教师较多用质性评价方法密切相关”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等评价方法只是其中之一。
4.答案:第一问:①甲侧重于研学旅行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②乙侧重介绍文物部门是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③丙侧重于研学旅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
第二问:因为三位嘉宾的身份不同。
解析:第一问:首先要准确理解三位嘉宾的发言内容,筛选整合关键信息。嘉宾甲谈道: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他指出了青少年长大过程的特点和研学旅行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研学旅行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嘉宾乙谈道:“游三孔,知天下”“推出了成人礼……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他介绍了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侧重展示文物部门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嘉宾丙谈道:“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他认为要把研学旅行作为课程来开发,着重指出研学旅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第二问:三位嘉宾发言的侧重点不同,是因为各自的身份不同,嘉宾甲是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强调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发言的学术性比较明显;嘉宾乙是某文物部门负责人,从行业部门的角度去思考与工作内容有关的研学课程体系,发言内容重在突出地方和行业特色;嘉宾丙是某校校长,是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负责人,自然会更多地考虑研学旅行实际操作的各种问题。
5.答案:课程内容:应符合高一学情,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体现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
教学方式:避免单一讲授,多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贴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一所列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是什么,从中筛选出属于研学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方面的问题,使提出的建议具有针对性。
建议方向3:课程设置,学习方式,材料一第4段“以讲授为主……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材料一第5段“开发特色课程……深层次的研究,提高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建议方向4:评价导向,评价标准,材料二第2段“课程评价……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
建议方向5:多样化形式,材料三中乙嘉宾的发言提及多种形式的研学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模式
练习6 现代文阅读Ⅰ——跨题型命题
1.答案:A
解析:B项“指户外空气的微生物群落中包含了家家户户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错误。“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室外空气中微生物群落中的‘子集’”,指的是户外空气中微生物群落中包含医院普通病房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并不是指一般人家的住宅内。C项以偏概全。“这个过程”指前文丘吉尔所说“建筑也塑造了我们”的过程,“通过‘生物信息化设计’可以控制这个过程”,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改造建筑物,从而提高室内有益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影响我们自身微生物生态。D项“利用小球上密密麻麻的微小的裂缝和凹点来吸附污染物”错误。应是利用微生物来过滤空气。
2.答案:D
解析:A项“相同的”错误。应为“相似”。B项“是不正确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医院特意把微生物引入病房的想法与我们惯常认为的保持医院洁净存在矛盾”,这并不意味着医院的这种做法错误。C项“有效抑制人体自身过敏性炎症”错误。“抑制过敏性炎症”只是在小鼠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人类。
3.答案:B
解析:“通过开窗通风来减少教室内的潜在病原体”是已经实现的应用图景,不是“更大的图景”。
4.答案:①建筑物微生物计划;②将无害微生物引入普通病房,助力患者康复;③通过建筑设计,提高有益微生物多样性;④促成科学家合作,预测生态系统微生物。
解析:本题结合图文转化考查筛选概括信息能力。依据“我们一直试图从建筑物和公共空间中排除微生物,但也许是时候欢迎它们光临了”可知,①处可填:建筑物微生物计划;依据“患者把自己浸泡在了‘自己的有害微生物汤’里……占据病原体的生存空间”可知,②处可填:将无害微生物引入普通病房,助力患者康复;依据“格林希望找到类似的建筑设计窍门,从而提高有益微生物的多样性”可知,③处可填:通过建筑设计,提高有益微生物多样性;依据“该团队正在接触研究海洋、草原、洪泛区的科学家……能开发出用于微生物组研究得更好的工具”可知,④处可填:促成科学家合作,预测生态系统微生物。
5.答案:恰当。①科普作品传播知识,既要科学严谨,也要生动通俗。②开头的对话描写,借吉尔伯特和我开玩笑,传达了“我们会向周围释放自身携带的微生物”的观点,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结尾运用抒情笔调,热切展望了微生物应用的更大的图景,能感染读者,引发共鸣。
解析:科普作品传播知识,既要科学严谨,也要生动通俗。文章开头写吉尔伯特和我开玩笑,幽默风趣,同时巧妙引出文章的观点“我们所有人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播撒自己的微生物”,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文章结尾饱含热情地展望了微生物应用的更大的图景,强烈的抒情性不仅表达出了作者内心对微生物应用的更大的图景的渴望,同时能感染读者,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