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9~1-25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8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9~1-25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8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12:26:50

文档简介

练习19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唐诗
一、[2024·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材料一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当此时也,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节选自《韩非子·初见秦》)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爵,文中同“雀”,指鸟类。该词也是古代区分地位高低和身份贵贱的一种封号。
B.随,文中是追逐的意思,其中的“随”与成语“随遇而安”中的“随”意思相同。
C.弱,指“使……变弱”,与“必先苦其心志”的“苦”表示“使……痛苦”,两者用法相同。
D.固,指本来、的确,与成语“本固枝荣”中的“固”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列举水獭驱赶鱼、猛鹰驱赶鸟雀、桀和纣驱赶老百姓的现实事例,证明仁德的君主即使不想统一天下,也是不可能的。
B.韩非以齐为例进言,说明了战争关系到大国的存亡,主张秦军应该向楚发兵,利用楚地的地理优势逐渐控制韩、赵、魏国。
C.韩非通过回顾几次战败经历,假设秦国不采纳谋臣建议,那么就可更早兼并各诸侯国从而称霸天下,以此驱斥谋臣的做法。
D.秦国谋臣前后两次放任敌国收复失地、聚集逃散百姓、重建社稷宗庙,其第三次兵力不足却仍发动战争,导致士兵和百姓罹难。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4分)
译文:                                    
(2)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4分)
译文:                                    
5.《荀子》曰:“王者富民,霸者富士。”请据此对两则材料的核心观点作简要评析。(3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7.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练习20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宋诗
一、[2023·山东省潍坊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材料一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也。守珪仪形瑰壮,善骑射,性慷慨,有节义。时卢齐卿为幽州刺史,深礼遇之,常共榻而坐,谓曰:“足下数年外必节度幽、凉,为国之良将,方以子孙相托,岂得以僚属常礼相期耶?”先是,契丹及奚连年为边患,契丹衙官可突干骁勇有谋略,颇为夷人所伏。赵含章、薛楚玉等前后为幽州长史,竟不能拒。及守珪到官,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恐惧,遣使诈降。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悔至屈剌帐,贼徒初无降意,乃移其营帐渐向西北,密遣使引突厥,将杀悔以叛。会契丹别帅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叶,悔潜诱之,斩屈剌、可突干,尽诛其党,率余众以降。守珪因出师次于紫蒙川,大阅军实,宴赏将士,传屈剌、可突干等首于东都,枭于天津桥之南。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
材料二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冬,十二月)乙巳,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剌及可突干,传首。时可突干连年为边患,赵含章、薛楚玉皆不能讨。守珪到官,屡击破之。可突干迫困,遣使诈降,守珪使管记王悔就抚之。悔至其牙帐,察契丹上下初无降意,但稍徙营帐近西北,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以叛;悔知之。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剌及可突干,尽诛其党,帅余众来降。守珪出师紫蒙川,大阅以镇抚之。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春,正月)上美张守珪之功,欲以为相。张九龄谏曰:“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上曰:“假以其名而不使任其职,可乎?”对曰:“不可。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奚厥将以何官赏之?”上乃止。二月,守珪诣东都献捷,拜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二子官,赏赉甚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奚厥将以何官赏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足下,古代下称上或称同辈的敬词。《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足下蹑丝履”的“足下”与此不同。
B.东都,历代王朝在京师以东的都城,具体城市不一。隋唐时期指洛阳,当时京都在长安。
C.初,原本,本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初”含义相同。
D.勒兵,指挥军队。此处“勒”的意思是由成语“悬崖勒马”中“勒”的意义引申来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契丹王屈剌、可突干被李过折斩除后,张守珪举行大规模阅兵活动,以镇抚契丹和突厥;将屈剌、可突干的头颅传送到东都。
B.皇帝赞赏张守珪的战绩,并要拜他为宰相,遭到大臣张九龄的极力反对;后来皇帝对他加官并赏赐,赐其子以官职。
C.材料一记载历史力求客观公允。如用“骁勇有谋略,颇为夷人所伏”这样不乏褒扬的语言评论犯边的契丹将领可突干。
D.材料二的对话描写能折射出人物的性格,可圈可点。如张九龄劝阻皇帝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张九龄敢于直谏的性格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4分)
译文:                                    
(2)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4分)
译文:                                    
5.司马迁认为“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请据此分析两则材料的异同。(3分)
答:                                    
                                    
二、[2023·湖南常德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咏草
俞紫芝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①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②愁。
[注] ①金谷园:西晋官僚地主石崇的别墅,园中财产丰积,屋宇宏丽,极尽奢华;后文“王孙”也即石崇。②金钗十二:指美女。
6.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立于野渡头,看到野草繁茂,充满生机,不由得忘却了忧愁。
B.颔联描绘芊芊绿草恣意蔓延的情景,由近及远,离馆荒洲,皆有其身影。
C.诗中野草,既是渡头亲眼所见,也依于想象之中,虚实结合,意蕴丰富。
D.这首诗前六句写草,末两句写人事,含蓄地道出了石崇人亡财空的结局。
7.这首诗题目虽为“咏草”。但并不是以草为喻,而是借草抒情。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6分)
答:                                    
                                    练习21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宋词
一、[2023·湖南衡阳名校协作体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文本一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文本二 越王①曰:“寡人躬行节俭,下士求贤,不使名过实,此寡人所能行也。多贮谷,富百姓,此乃天时水旱,宁在一人耶?何以备之?”范子②曰:“百里之神,千里之君。汤执其中和,举伊尹,收天下雄隽之士,练卒兵,率诸侯兵伐桀,为天下除残去贼,万民皆歌而归之。是所谓执其中和者。”越王曰:“善哉,中和所致也!寡人虽不及贤主、圣王,欲执其中和而行之。今诸侯之地或多或少强弱不相当兵革暴起,何以应之?”范子曰:“知保人之身者,可以王天下;不知保人之身,失天下者也。”越王曰:“何谓保人之身?”范子曰:“天生万物而教之而生。人得谷即不死,谷能生人,能杀人。故谓人身。”
越王问范子曰:“何执而昌?何行而亡?”范子曰:“执其中则昌,行奢侈则亡。”越王曰:“寡人欲闻其说。”范子曰:“臣闻古之贤主圣君,执中和而原其终始,即位安而万物定矣;不执其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文武之业,桀纣之迹,可知矣。古者天子及至诸侯,自灭至亡,渐渍乎滋味之费,没溺于声色之类,牵孪于珍怪贵重之器,故其邦空虚。困其士民,以为须臾之乐,百姓皆有悲心,瓦解而倍畔者,桀纣是也。身死邦亡,为天下笑。此谓行奢侈而亡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
[注] ①越王:此指勾践。②范子:指范蠡。
1.文本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诸侯之地或多或少强弱不相当兵革暴起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放”指驱逐、流放,与《屈原列传》中“是以见放”的“放”字意思不相同。
B.“举”指举用、选拔,与《阿房宫赋》中“函谷举”的“举”字意思不相同。
C.“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与成语“文武之道”中的“文武”意思相同。
D.“畔”指背叛、叛乱,与《苏武传》中“畔主背亲”中的“畔”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勾践认为贮谷富民是应该的,只是有时天时不利,旱涝成灾,他一人也无能为力,因此他向范蠡请教防备灾害、积贮粮食的方法。
B.范蠡认为只有懂得保护别人的人,才能成就王业。民以食为天,君主要保护民众,就要让民众得到粮食,君主自身不能奢侈浪费。
C.范蠡熟悉史事,深知古代君主和诸侯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他们贪图口腹享受,沉湎歌舞声色,迷恋奇珍异宝,以至于国库空虚。
D.桀、纣等统治者大肆挥霍,陷士民于困境以取乐,结果百姓伤悲,人心瓦解,揭竿而起推翻了政权。最终他们身死国灭,成为全天下人的笑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寡人躬行节俭,下士求贤,不使名过实,此寡人所能行也。(4分)
译文:                                    
(2)不执其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4分)
译文:                                    
5.孟子、范蠡对待“汤放桀,武王伐纣”的看法与齐宣王有何不同?请根据原文简要说明。(3分)
答:                                    
                                    
二、[2023·湖南邵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豆叶黄
赵彦端
粉墙丹槛①柳丝中,帘箔②轻明花影重。午醉醒来一面风。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注] ①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一作“柱”。②帘箔: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帘。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选取粉墙、丹槛、垂柳等意象,描绘出轻风拂柳,粉墙丹槛时隐时现的画面,意境清幽恬淡。
B.“帘箔轻明花影重”意思是词人处于帘内,透过方帘看到花影重叠,景物朦胧,而不清明可辨。
C.第三句点明了时间,词人午睡醒来,被一阵风吹走了醉意,此处用“面”来修饰风,颇具意味。
D.这首词笔法清新,不用典故,不加藻饰,明白如话。词句明净自然,却又玲珑精巧,生动有致。
7.“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答:                                    
                                    练习22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元曲
一、[2023·山东省青岛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文本一 赞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繇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文本二 夫学书之法,先于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联,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撇,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每作一屈折,曲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状如惊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龙之蜿蜒,谓其妙也;若鸾凤之徘徊,言其勇也。摆拨似惊雷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沉浮。统摄铿锵,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辈,渐觉称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选自王羲之《启心章第二》)
1.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赞”,赞叹、赞美,同成语“不赞一词”的“赞”意思不同。
B.“逮”,及、等到,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的“逮”意思相同。
C.“江表”,即江外,在古代中原人看来,江南地区在长江以外,故江南即江外。
D.“播”,传扬,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仁者播其惠”的“播”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评论王献之和子云的书法,认为他们的书法作品一个缺少创新,一个则缺少大丈夫的豪气,都是名不副实。
B.文本一认为王羲之的字,一点一划都极其工整,整体看,像云烟弥漫、玉露凝结,笔画似断实连,让人在游玩之余消除疲倦。
C.文本二认为如果笔画平直呆板,字写得像摆算盘珠子,上下前后方正整齐,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
D.文本二中王羲之认为好的书法应该遒劲有力,还能使蒙昧的人逐渐感到心情顺遂,使博识的人更加通达开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4分)
译文:                                    
(2)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4分)
译文:                                    
5.文本一、二都谈到了书法家钟繇,各有何作用?(3分)
答:                                    
                                    
二、[2023·河北石家庄二模]阅读下面这组元代套曲,完成题目。
咏雪
白朴
【大石调】【青杏子】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穷冬节物偏宜晚。冻凝沼沚,寒侵帐幕,冷湿阑干。
【归塞北】貂裘客,嘉庆卷帘看。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疑在玉壶间。
【好观音】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初寒。开宴邀宾列翠鬟,拚酡颜,畅饮休辞惮。
【幺篇】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
【结音】似觉筵间香风散,香风散非麝非兰;醉眼朦腾问小蛮,多管是南轩蜡梅绽。
6.下列选项中对于这组套曲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曲中大雪纷飞、寒凝大地的景象,暗示着元代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的欺压,揭示了社会矛盾。
B.“疑在玉壶间”写出了夜雪澄净无瑕的特点,其中“疑”字写出了人物身置美境的恍惚之感。
C.风雪肆虐与宴饮欢歌的场景,与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讽刺辛辣。
D.本套曲由同一宫调的五支曲子组成,每支曲子单独押韵,曲调不同,但都围绕“咏雪”展开。
7.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白朴这组套曲是怎样“咏雪”的。(6分)
答:                                    
                                    练习23 古代诗文阅读——单文本文言文+比较鉴赏
一、[2023·安徽省安庆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荆王①伐吴,吴使沮卫、蹙融犒于荆师,而将军曰:“缚之,杀以衅鼓。”问之曰:“汝来,卜乎?”答曰:“卜。”“卜吉乎?”曰:“吉。”荆人曰:“今荆将以汝衅鼓,其何也?”答曰:“是故其所以吉也。吴使臣来也,固视将军怒,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今也将军杀臣,则吴必警守矣。且国之卜,非为一臣卜。夫杀一臣而存一国,其不言吉何也?且死者无知,则以臣衅鼓无益也。死者有知也,臣将当战之时,臣使鼓不鸣。”荆人因不杀也。
知伯②将伐仇由③,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仇由之君大说,除道将内之。赤章曼枝曰:“不可此小之所以事大也而今也大以来卒必随之。不可内也。”仇由之君不听,遂内之。赤章曼枝因断毂而驱,至于齐。七月而仇由亡矣。
越已胜吴。又索卒于荆而攻晋。左史倚相谓荆王曰:“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也。不如起师与分吴。”荆王曰:“善。”因起师而从越。越王怒,将击之。大夫种曰:“不可。吾豪士尽,大甲伤。我与战,必不克。不如赂之。”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
荆伐陈,吴救之,军间三十里,雨十日,夜星。左史倚相谓子期曰:“雨十日,甲辑而兵聚。吴人必至,不如备之。”乃为陈。陈未成也而吴人至,见荆陈而反。左史曰:“吴反覆六十里,其君子必休,小人必食。我行三十里击之,必可败也。”乃从之,遂破吴军。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注] ①荆王:楚王。②知伯:春秋时晋国大夫。③仇由:春秋时山西白狄人诸侯国。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不可此小之所以事大也而今也大以来卒必随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固视将军怒”与《阿房宫赋》中“日益骄固”的“固”字的含义相同。
B.“除道将内之”与《苏武传》中“扶辇下除”的“除”字的含义不相同。
C.“因起师而从越”与《曹刿论战》中“齐师伐我”的“师”字含义相同。
D.“军间三十里”与《鸿门宴》中“间至军中”的“间”字的含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国沮卫、蹙融前往楚军慰劳,当楚将军以衅鼓相威胁时,他们慷慨陈述,杀身可以保全吴国是吉祥,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知伯为人足智多谋,因道路不通而以送大钟为由诱骗仇由国君,仇由国君贪婪昏庸不听臣子谏言,最终落得引狼入室而亡国的下场。
C.左史倚相识破越王的真实意图,劝楚王趁机进兵跟踪越国;因灭吴之后越军实力大损,所以越王迫于形势而割让五百里地给楚国。
D.天降十日大雨,倚相料定吴军必来偷袭,当吴军失望返回之时,他又料定吴军恪守君子风度,可以趁机偷袭,可见倚相智谋过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死者有知也,臣将当战之时,臣使鼓不鸣。(4分)
译文:                                    
(2)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也。不如起师与分吴。(4分)
译文:                                    
5.左史倚相战胜越国与吴国分别运用了什么谋略?请简要概括。(3分)
答:                                    
                                    
二、[2023·广东省惠州市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题目。
少年行(其二)
王维
一身能擘①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②,纷纷射杀五单于③。
少年行(其三)
李白
五陵④年少金市⑤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⑥酒肆中。
[注] ①擘(bò):张,分开。②白羽:箭。以白色羽毛做箭羽,故云“白羽”。③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④五陵:此泛指家居长安的豪贵之家。⑤金市:古洛阳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西。一说指长安西市,因可兑换金银,故名。⑥胡姬:泛指当时西域少数民族的少女。当时长安多有胡人开酒肆者,店中多胡姬歌舞侍酒。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年行”,属乐府旧题,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自由。这两首诗以此题咏少年志向,以抒发其慷慨激昂之情。
B.王诗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生动传神,借助四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从少年的“技”“胆”“姿”“绩”等方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少年英雄形象。
C.李诗写少年紧扣其个性特点下笔,五陵侠少驰骋着骏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出入于花海酒肆,豪侠少年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D.这两首诗语言风格迥异,但塑造的少年形象都洋溢着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反映了盛唐时期民众的积极、自信、进取的时代风貌。
7.这两首《少年行》皆沿用乐府旧题,所吟咏少年一在边塞,一在长安。请结合作者生平,简要分析两首诗塑造的少年形象。(6分)
答:                                    
                                    练习24 古代诗文阅读——单文本文言文+比较鉴赏
一、[2023·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大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大王亶父曰:“皆勉①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大王亶父可谓能保生矣。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受其先人之爵禄,则必重失之。生之所自来者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
中山公子牟②谓詹何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何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詹何曰:“不能自胜则从之。”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对曰:“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楚王曰:“寡人得立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桓公读书于堂,轮人斫轮于堂下,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③。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子,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也,臣请当之。”宋君曰:“善!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子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节选自刘安《淮南子》)
[注] ①勉:含努力、尽力之意。②中山公子牟:即魏牟,战国时魏国的公子。③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大,同“太”;苦,粗糙,榫头粗大、榫眼窄小之类;甘,光滑好看。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与“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中的“形”意思相同。
B.爵禄,官爵和俸禄。朝廷设爵以赏功;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指官员官俸的数额。
C.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指京城、宫殿,泛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文中指朝廷。
D.“是直圣人之糟粕耳”与“木直中绳,以为轮”(《劝学》)中的“直”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王亶父住在邠时受到翟国侵扰,他送出的财物翟国不要而只想要他的土地,于是他离开邠地,这说明他注重生命而轻视爵位俸禄等物质利益。
B.中山公子和楚庄王询问詹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养生的角度询问,詹何的回答也一样,都很谦虚地回答说自己只明白修养自身而不懂国家治理。
C.桓公在堂上读书时,轮扁询问桓公读什么书,当知道桓公读的书是已经离世的圣人的书后,就称书的内容是糟粕,很令桓公震怒。
D.子罕辅佐宋君时,表面上为了国家让君王赏赐俸禄、自己执行刑罚,但实际是想把宋国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让大臣依附自己、百姓害怕自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4分)
译文:                                    
(2)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4分)
译文:                                    
5.轮扁是如何用自己的工作来证明桓公阅读的书是“圣人之糟粕”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                                    
                                    
二、[2023·山西太原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忆菊[注]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咏 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今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海棠诗社”举行了第二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十二道题目,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作诗。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宝钗和黛玉。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忆菊》颈联营造出壮阔辽远的意境,表现出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B.《咏菊》首联“昏晓侵”“自沉音”把为诗情所困、急需表达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C.《忆菊》尾联言诗人思念菊花成疾,只好自我安慰:来年重阳节,再次与菊相逢。
D.《咏菊》颈联对仗工整,“自怜”“谁解”抒发了诗人自我怜惜、不被理解的愁绪。
7.两首诗虽然都写菊花,但表现出的诗人形象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练习25 古代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跨题型命题
[2023·湖北名校联合体联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选自王守仁①《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
材料二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②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改)
材料三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其一)③
王守仁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注] ①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在写材料一、二时,作者自京城谪龙场驿丞。②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③本诗作于诗人谪龙场驿丞,与诸生讲学不辍,三年期满离开时。
1.给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大 言 欺 人 者 使 其 人 资 禀 虽 甚 超 迈 侪 辈 之 中 有 弗 疾 恶 之 者 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百工,文中与《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百工”都是对手工业者的总称,有尊敬劳动者之意。
B.笃,文中的含义为“一心一意”,这个含义与《陈情表》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的“笃”不同。
C.要绥,即要服、绥服,这两者均属于“五服”,是古代王畿以外的区划名,文中泛指边远地区。
D.秋殿,指朝廷在秋天举行的殿试;跻攀,诗中的含义为“上升”。旧时把登科及第喻为折桂。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阳明作材料一为了教诲学生进德与修业,在第二段谈立志,主要谈到了三个内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
B.王阳明谈勤学,更看重学生们的勤奋真诚谦逊退让;谈改过,他教育学生“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反躬自问,有错必改。
C.材料二中作者命名“何陋轩”的原因和孔子有关,他以亲身经历赞扬少数民族质直纯朴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
D.材料三全诗的层次分明,前两联是对龙里道中当下分别的描写,后两联是对分别后生活的想象,虚实结合,意境开阔又情意绵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4分)
译文:                                    
(2)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4分)
译文:                                    
5.材料一第二段谈勤学的问题,请简要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3分)
答:                                    
                                    
6.材料三展现出王阳明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答:                                    
                                    
7.前人评价材料三“伤别而不哀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答: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礼记》中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用《师说》中的话来说,“经师”是“        ”,“人师”是“        ”,王阳明当属后者。
(2)“阳明格竹”讲的是王阳明通过研究竹子来获得道理的故事,这种获得道理的方法与《礼记·大学》中的“        ,        ”相似。
(3)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宋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过含有“心”字的诗词名句,比如苏轼曾写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晏几道曾写过“借问芳心谁有”,李清照也曾写过“        ,        ”。练习19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唐诗
1.答案:CEF
解析:首先,根据句意进行判断。“今之欲王者”,“……者”为判断句,意为“现在妄想称王于天下的”,句子语意连贯、完整,故在C处断开;“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意为“好比是患了沉疴旧疾而需要找到数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句子语意完整,故应在E处断开。其次,根据句子结构进行判断。“苟为不畜终身不得”中,“苟”为表假设的连词,句子为假设条件句,“不畜”为条件,“不得”为结果,“不畜”后应断开;“终身”修饰“不得”,其间不应断开,故应在F处断开。综上,应在CEF三处断向。
2.答案:B
解析:B项,“其中的‘随’与成语‘随遇而安’中的‘随’意思相同”表述错误。文中“随”意为“追寻、追逐”;“随遇而安”的“随”意为“听任”,二者意思不同。A项,爵,古代的一种酒器,文中为通假字,同“雀”,意为“小鸟”;该词也可指爵位,用以区分地位和身份。C项,文中“东以弱齐、燕”中“弱”意为“力量小,软弱”,此处可译为“削弱”;“必先苦其心志”中“苦”意为“痛苦 ”,此处为使动用法,译为“使……痛苦”,两者用法相同。D项,文中“固”意为“本来”,此处译为“的确”;“本固枝荣”中的“固”的意思是“结实、牢固”,两者意思不同。
3.答案:D
解析:“第三次兵力不足却仍发动战争,导致士兵和百姓罹难”分析错误。由材料相关信息可知,第三次即使兵力不足也要发动战争,导致军民遭受灾难的是穰侯,并非秦国谋臣。
4.答案:(1)如果不在仁德上立志,便要终身忧患、受辱,以致坠入死亡的境地。
(2)用刀削刮树木不能留根,不和祸害接近,祸害就不会存在。
5.答案:①儒家孟子主张施行王道,用仁德使百姓富有,获得民心来统一天下,符合(荀子)“王者富民”的观点。②法家韩非主张施行霸道,用强大的军队征服敌国,以此来统一天下,符合(荀子)“霸者富士”的观点。
解析:《荀子》的观点为考查内容,首先理解此句话意思,《荀子》认为王道令人民富足,霸道令军队强大。根据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可知,解答本题需找出两则材料中体现《荀子》观点的内容,并进行简要分析。由材料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可知,孟子认为,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天下,而得民心就要聚积百姓的所需,不要强加给百姓所厌恶的。施行仁政,不横征暴敛,百姓便能富有,符合《荀子》中“王者富民”的观点。由材料二“往者齐南破荆……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荆可举,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围梁数旬,则梁中拔……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可知,韩非认为齐国称霸天下所依仗的是自己广袤的国土和强大的军队,如果秦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军队征服邻国,开疆拓土,那么秦国也可称霸天下。施行霸道,通过战争征服敌国来统一天下,就需要更加强大的军队,符合《荀子》中“霸者富士”的观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说:“桀、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老百姓的支持。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民心。得到天下有方法: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就能得天下。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有方法:得到民心就能得到老百姓支持。得到民心有方法:(他们)想要的,就替他们聚积,(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老百姓归附仁政,就像水往低处流,野兽往旷野跑。因此,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丛林把鸟雀赶来的,是猛鹰;为商汤、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桀和纣。当今天下君王如果有喜爱仁德的,那么,各国诸侯都将受他驱使;即使不想称王于天下,也办不到。现在妄想称王于天下的人,好比是患了沉疴旧疾而需要找到数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终身也得不到。如果不在仁德上立志,便要终身忧患、受辱,以致坠入死亡的境地。《诗》说:‘那如何做得好,不过是相率落水罢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材料二 臣斗胆进言:过去齐国向南打败楚军,向东攻灭宋国,向西迫使秦国屈服,向北击败燕国,从中调遣韩、魏两国,领土广阔而兵力强大,战胜攻取,号令天下。齐国清澈的济水、浑浊的黄河,足以用作防线;长城、防门,足以作为要塞。齐国,是打了五次胜仗的国家,(后来仅因)一次战斗失利而灭亡。由此看来,战争关系到大国存亡。而且臣听说过这样的话:“用刀削刮树木不能留根,不和祸害接近,祸害就不会存在。”秦军和楚军作战,大败楚军,击破郢都,占领洞庭、五湖、江南一带,楚国君臣逃跑,困守在东面的陈地。在这个时候,用兵追逐楚军,就可以占领楚国;(如果)可以占领楚国,楚国百姓就能够(归秦国)占有,楚地就能够(归秦国)利用。向东可进而削弱齐、燕,在中原可进而控制韩、赵、魏国。如果真的能这样,那就是一举成就霸王之名,可使四邻诸侯都来朝拜,然而谋臣不这样做,(却)率领军队撤退,再与楚人讲和。使楚人得以收复沦陷国土,聚集逃散百姓,重立社稷,再建宗庙,让他们率领各国军队向西来挑战秦国。这的确是秦国第一次失去称霸天下的机会。合纵六国又紧密配合,驻军华阳城下,大王下诏击败他们,兵临大梁城下。包围大梁数十天,攻克大梁在即;攻克了大梁,就可一举占领魏国;占领魏国之后,楚、赵联合的意图就会破灭;楚、赵联盟破灭,赵国就岌岌可危;赵国危机,楚国抗秦决心就会动摇;大王向东可削弱齐燕,在中原可控制韩、赵、魏国。果能如此,那就是一举成就霸主之名,让四邻诸侯前来朝拜称臣,然而谋臣没有这样做,(却)率领军队撤退,再与魏人讲和,反而让魏人收复沦陷国土,聚集逃散百姓,重立社稷,再建宗庙,让他们率领各国军队向西来挑战秦国。这的确是秦国第二次失去称霸天下的机会。以前穰侯治理秦国时,用一国的兵力而想建立两国的功业,因此士兵终身在野外艰苦作战,百姓在国内疲惫不堪,未能成就霸主之名。这的确是秦国第三次失去称霸天下的机会。
6.答案:B
解析:“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联系“胜境由来人共传”可知,“君到南中自称美”意思是南中风景优美,你到了那里,自然会夸赞那里的风景。没有提及“友人的风采”。
7.答案: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思想内容鉴赏 前两句通过想象写友人远去。接下来两句通过夸赞友人所到之地的美景,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冲淡了友人的离别之愁。后四句主要写自己的忧愁与不舍。“八月秋”点明送别的时节,“飒飒芦花复益愁”寓情于景,从听觉的角度渲染出萧瑟的氛围,直接表明自己的心绪。最后两句与诗人的另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同写目送友人远去,以眼前之景寄托离别的不舍,有异曲同工之妙。
练习20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宋诗
1.答案:CEG
解析:“且守珪才破契丹”中,“守珪”是主语,“才破”是谓语,“契丹”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应在“丹”后停顿;“陛下即以为宰相”中,“陛下”是主语,“即以为”是谓语,“宰相”是宾语,应在“相”后停顿;“若尽灭奚厥”中,省略主语“张守珪”,“若尽灭”是谓语,“奚厥”是宾语,应在“厥”后停顿。在CEG三处断句。
2.答案:C
解析:C项错误。原本,本来;起初,开始。含义不同。
3.答案:A
解析:“以镇抚契丹和突厥”错,镇抚的是李过折及其降兵。
4.答案:(1)张守珪觉察出他们有诈,派右卫骑曹王悔到契丹的部落,接触他们,谋划这件事。
(2)契丹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掌兵马,因争权不和,于是王悔游说李过折,让他对付可突干。
解析:(1)“察”,觉察;“诣”,到;“就”,接近、靠近。(2)“典”,掌管;“不叶”,不和;“说”,游说,劝说。
5.答案:同:两则材料均记载了与张守珪守边除患有关的史实。
异:①材料一重在通过记叙张守珪的事迹反映其才干和品行,体现了“叙事”“传世”的特点。②材料二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在叙述张守珪事迹之后,还记载了张九龄与皇帝讨论如何赏赐军功一事,体现了“资于治道”的特点。
解析:同:材料一“契丹及奚连年为边患,契丹衙官可突干骁勇有谋略……及守珪到官,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和材料二“时可突干连年为边患,赵含章、薛楚玉皆不能讨。守珪到官,屡击破之”,两则材料均记载了与张守珪守边除患有关的史实。异:①材料一“性慷慨,有节义”“及守珪到官,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重在通过记叙张守珪的事迹反映其才干和品行,体现了“叙事”“传世”的特点。②材料二“(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冬,十二月)乙巳,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剌及可突干,传首”“(开元二十三年乙亥,春,正月)上美张守珪之功,欲以为相”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在叙述张守珪事迹之后,“张九龄谏曰:‘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上曰……对曰……上乃止”还记载了张九龄与皇帝讨论如何赏赐军功一事,体现了“资于治道”的特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张守珪是陕州河北人。守珪身躯魁伟,善于骑射,生性慷慨,崇尚节义。当时卢齐卿做幽州刺史,非常看重他,常常共榻而坐,对他说:“您几年之后一定做幽州、凉州的节度使,做国家的良将,我要把子孙托付给你,哪里能够用僚属的常礼对待你呢?”原先,契丹、及奚连年侵扰为患,契丹衙官可突干骁勇有谋略,很受夷人钦佩。赵含章、薛楚玉等前后担任幽州长史,始终不能抵抗他们。张守珪到任后,经常出击契丹,每次交战都能取胜。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恐惧,派遣使者前来假装投降。张守珪觉察出他们有诈,派右卫骑曹王悔到契丹的部落,接触他们,谋划这件事。王悔到屈剌帐营,贼人起初没有归降的意思,把军营逐渐迁往西北,暗中派使者招引突厥,准备杀掉王悔反叛。适逢契丹另一首领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和,王悔暗中劝诱李过折,李过折杀掉了屈剌及可突干,并杀掉了他们的全部党羽,率契丹余部投降唐朝。张守珪于是进驻紫蒙川,大规模演习军队,犒赏将士,把屈剌和可突干首级送到东都,悬挂在天津桥的南门示众。
材料二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冬,十二月)乙巳,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杀了契丹王屈剌及可突干,并传他们的头颅到京城。当时可突干连年为边患,赵含章和薛楚玉都无法讨平,张守珪任节度使后,多次击败了可突干。可突干势困计穷,派使者假装说要降附,张守珪就派管记王悔前去安抚。王悔到了可突干的牙帐,觉察到契丹上下原本没有真心降附的意思,只不过是把军营稍往西北移了一些,并秘密地派人去联兵突厥,阴谋杀掉王悔而反叛;于是王悔知道可突干是诈降。契丹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掌兵马,因争权不和,于是王悔游说李过折,让他对付可突干。李过折就在夜间指挥军队杀了屈剌及可突干,并杀掉了他们的党羽,然后率领其他部众来降附唐朝。张守珪率兵来到紫蒙川,大显兵威以镇抚契丹。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春,正月)玄宗赞美张守珪的功劳,想要任命为宰相,张九龄进谏说:“宰相是代表天子治理天下的,不是为了赏功而封的官。”玄宗说:“只让他挂宰相的虚名,而不让他任实职,不知是否可以?”张九龄回答说:“不可以。权柄官位是不能随便授与人的,是天子掌管的。再说张守珪刚打败了契丹,陛下就要任命他为宰相,如果以后消灭了奚与突厥,再加给他什么官呢?”玄宗于是中止了拜相的打算。二月,张守珪至东都报捷,拜官为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又赠两个儿子官位,赏赐的东西很多。
6.答案:A
解析:“不由得忘却了忧愁”错误。首联上句描写的是实景:向野渡头望去,满眼都是茸茸碧草。次句以设问接续,不知道哪个懂得忘忧?言下之意是只有这草懂得忘忧,人却无时无刻不在忧愁里。
7.答案:①前六句写草,石崇的奢富已为陈迹,石头城往日六朝的繁华不再,徒留衰草败叶,以草之枯凋衬托豪富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②最后两句写人事,豪富们争名逐利,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逃不过烟消云散,终究不如草,还能春风吹又生。
解析:由题干可知,本诗是“借草抒情”,即通过描写草来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解题时需重点思考本诗所写之草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练习21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宋词
1.答案:DFI
解析:“今诸侯之地”,“诸侯”是“地”的定语,中间不断开,在“地”后断句;“或多或少”是一组结构相同的并列短语,中间不断开,在“少”后断句;“强弱不相当”是主谓短语作句子,语意完整,中间不断开,在“当”后断句。在DFI三处断句。
2.答案:A
解析:A项两个“放”字都指驱逐、流放。
3.答案:D
解析:“陷士民于困境以取乐”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困其士民,以为须臾之乐”可知,搜刮士民,使其困苦不堪,来追求自己短暂的快乐,没有以此取乐之意。
4.答案:(1)我亲自奉行勤俭节约,访求礼遇贤士,不使名声超过实际,这些是我能够做到的。
(2)不遵守中正平和之道,不推究事物的起源和终结,就导致君位倾覆,万物离散。
解析:(1)“躬”,亲自;“下”,礼遇;“此寡人所能行也”判断句,这些是我能够做到的。(2)“执”,遵守;“原”,推究;“倾”,倾覆。
5.答案:①齐宣王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认为臣民不应放逐、杀害君主。②孟子、范蠡站在百姓的角度,认为桀、纣无道,自取灭亡,“汤放桀,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
解析:结合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可知,齐宣王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认为臣民不应放逐、杀害君主。结合原文“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范子曰:‘臣闻古之贤主圣君,执中和而原其终始,即位安而万物定矣’……桀纣是也。身死邦亡,为天下笑。此谓行奢侈而亡也”可知,孟子、范蠡站在百姓的角度,认为桀、纣无道,自取灭亡,“汤放桀,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齐宣王问道:“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问:“做臣子的杀害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爱的人叫做‘贼’,败坏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俱全的人叫做‘独夫’。我只听说(武王)诛杀了独夫纣罢了,没听说过臣子杀害君主。”
文本二 越王勾践说:“我亲自奉行勤俭节约,访求礼遇贤士,不使名声超过实际,这些是我能够做到的。(但是)要多积贮粮食,让百姓富裕起来,这要受到天时变化和水旱灾害的影响,难道就取决于我一人吗?用什么办法来防备灾害、积贮粮食呢?”范(蠡)先生回答说:“管辖百里范围的神灵,就能够成为治理千里之地的君王。商汤尽力遵守中正平和之道,提拔伊尹为相,收罗天下杰出的人才,训练士卒,率领各诸侯国军队讨伐夏桀,为天下百姓清除凶恶的坏人,天下百姓都歌颂并归附他。这就是所说的遵守中正平和之道的人。”越王说:“好啊。中正平和之道能带来这样的结果!我虽然比不上那些圣贤的君王,但也想遵守中正平和之道,努力去实行它。现在各诸侯国的封地,有的多有的少,强弱也不相同。战争随时都会发生,我又用什么办法去应对这种突然的变故呢?”范先生回答说:“懂得保护别人的人,就能够君临天下,成就王业;不懂得保护别人的人,就会失去天下。”越王又问:“什么叫做保护别人?”范先生回答说:“上天产生万物,并且教导百姓利用万物而生活。人获得粮食就可以不死,粮食能够救活人,也能够杀人。所以称为人身。”
越王问范先生说:“把握什么能使国家昌盛?推行什么会使国家灭亡?”范先生回答说:“把握中正之道国家就昌盛,骄奢淫逸、铺张浪费国家就灭亡。”越王说:“我想听听这方面的道理。”范先生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圣明君主,都遵守中正平和之道,能探究事物的起源和终结,因此君位稳固,万物安定;不遵守中正平和之道,不推究事物的起源和终结,就导致君位倾覆,万物离散。从周文王、周武王的业绩中,从夏桀、殷纣的事迹中,就能够了解到这一点。古代从天子到诸侯,他们的灭亡,无一不是逐渐沾染了嗜好美味的恶习,沉溺于声色之中,迷恋那些奇珍异宝,所以他们的国库就空虚了。(这样的国君)一心只想使国内的官吏百姓困苦不堪,以换取自己短暂的快乐,(其结果必然是)百姓都悲伤不已,于是人心瓦解,背叛君主,夏桀、商纣就是这样的国君。最终(他们)身死国灭,为天下人所讥笑。这说的就是推行奢侈必定灭亡的道理。”
6.答案:B
解析:“景物朦胧,而不清明可辨”理解错误。“帘箔轻明花影重”意思是,因为帘箔轻明才能看清外面花影的重叠,但景物却不朦胧,而是清明可辨的。
7.答案:①词人放眼望去,满目葱翠,为绿陶醉,感到生命的可爱美好;又意外发现几颗鲜红的樱桃掩映于绿叶之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②用词精当。叠词“葱葱”,点染出树叶苍翠茂盛,颇具生机。数量词“几颗”流露出词人闲适安逸之情。色彩词语“红”“绿”相映,色彩鲜明,景物清灵秀俏,极富画面之美。
解析:炼句题首先要解读句子意思,即翻译;其次赏析句子精妙的部分,如手法、用词、语言、结构等;最后分析其表达的情感。“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意思是在绿葱葱的树叶映衬下,可看到几颗红橙橙水灵灵似珍珠玛瑙般莹润的樱桃。从用词角度看,“葱葱”运用叠词,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又点染出树叶苍翠茂盛,颇具生机;数量词“几颗”,体现出几粒红樱桃对大片绿色的生动点缀,也流露出词人闲适安逸之情。从写景的手法看,“红”“绿”两色相互映衬,色彩对比鲜明,景物清灵秀俏,极富画面之美。最后,分析其中的情感,满目翠绿与诱人的樱桃红色,写出词人目之所及皆是生动景象,感到生命的可爱美好;又意外发现几颗鲜红的樱桃掩映于绿叶之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练习22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元曲
1.答案:CEG
解析:“体则古而不今字”“字则长而逾制”为并列关系的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体则古而不今字”后需停顿,“字则长而逾制”后也停顿;“以此为瑕”为完整的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语其大量”与“以此为瑕”的中间应停顿。在CEG三处断句。
2.答案:A
解析:“‘赞’,赞叹、赞美”错。“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词一句。赞,添加。
3.答案:B
解析:“一点一划都极其工整”错。由原文“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可知,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象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
4.答案:(1)仔细地观察古往今来的书法家,精心地研究所有书法作品,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大概只有王羲之了!
(2)每写一个“戈”,如同拉开百钧的弓弩发射;每写一个“点”,应如从险峰上坠下的石头。
解析:(1)“详”,仔细;“篆素”,写篆书于素帛,泛指书法作品;“其”,表推测,大概。(2)“作”,写;“发”,发射;“危”,高。
5.答案:文本一谈到钟繇的书法特点,是为了突出王羲之书法的精巧自然;文本二陈述钟繇叱责学生宋翼,是为了说明写字时笔画不要平直呆板。
解析:由原文“钟繇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可知,文本一谈到钟繇的书法特点,是为了突出王羲之书法的精巧自然;由原文“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可知,文本二陈述钟繇叱责学生宋翼,是为了说明写字时笔画不要平直呆板。
【参考译文】
文本一 赞说:文字的产生,开始于中古黄帝时代,当时那些结绳记事和摹仿鸟兽之迹的原始文字,实在很不中看。商周以后,人们舍弃古朴的书法,极力追求华美的文字。大家铺纸运笔,争着以字体的华丽相标榜,以笔画的美丑相竞赛。到了钟繇、王羲之以后,书坛略有一些名家值得评论。钟繇虽然一时负有盛名,他的书法也的确高超绝异,但要说他尽善尽美,或许还有怀疑。至于说他笔画的粗细浓淡,字体的结构疏密,则有如霞飞云卷,毫无缺憾。不过,他的书法守古多而创新少,字体采取横势,长度超过了标准。大抵而言,这就是他的缺点。王献之虽然具有他父亲的书风,但其书法很不新巧。看他字形的疏散瘦弱,恰象深冬的枯树一般;再看他的笔画过分拘束,犹如刻薄家庭饥饿的奴仆一样。萧子云出于近代,在江南很有声名,但他的书法只能说写得成字,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刚劲气势,一行一行就象春天的蚯蚓萦绕,一字一字恰如秋天的长蛇盘结。凭着这样的书法来扬名显声,岂不成了虚名吗!以上这几位书法家,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仔细地观察古往今来的书法家,精心地研究所有书法作品,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大概只有王羲之了!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象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把玩它不觉厌倦,观赏它不识端绪,心中仰慕,手上临摹,我只是推崇王羲之一个人罢了。
文本二 学习书法的方法,先要磨好浓墨,集中意念,考虑好字形的大小、偃仰、平直、振动,这样就会使笔锋脉络互相连属。构思成熟了,然后才可落笔写字。如笔画平直呆板,一个字一个字像摆算筹,上下方整,前后齐平,这不是书法,顶多不过会一些点画的写法而已。过去,钟繇的学生宋翼就曾经这样写字,钟繇严厉批评了他,使得宋翼三年都不敢见老师,遂即潜心改变笔法。每写一笔平捺,要有三次折笔;每写一笔竖画,要隐锋藏头;每写一个横画,如同天边层积的云彩;每写一个“戈”,如同拉开百钧的弓弩发射;每写一个“点”,应如从险峰上坠下的石头;每写一钩,其转折处如钢钩坚挺有力;每写一笔牵丝,要如万年的枯藤;每写一个纵捺,应如疾步奔走,形状好像惊蛇出水,激扬楚水之浪而成自然的纹理。书写像蜿蜒的虬龙,这是比喻它的妙处;像鸾凤徘徊,这是说它的英勇。运笔左摆右拨似惊雷掣电,这就是用笔的空灵神奇,一瞬间笔墨立见沉浮,笔端统摄铿锵的力量,这足以启发人们的意气。它能使蒙昧的人,逐渐产生同感;使博识的人,更通达开朗。
6.答案:B
解析:A项“元代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的欺压,揭示了社会矛盾”错误,大雪纷飞、寒凝大地的景象是单纯的自然环境描写,选项说法无中生有,过度解读。C项“讽刺辛辣”错,这组套曲意在咏雪,并无讽刺之意。D项“每支曲子单独押韵”错,同一套曲中的每个曲目同押一部韵,所以这五支曲子同韵。故选B项。
7.答案:①正面描写。【青杏子】从视觉、触觉写雪,渲染风大雪猛,寒冷逼人的雪景。②侧面描写。【归塞北】通过屋里的人卷帘赏雪,感叹雪景画图难描,歌诗难咏,来侧面突出雪景之美。③对比(反衬)。【好观音】与【幺篇】两支曲子,通过渲染屋内歌舞宴饮、欢声笑语、画烛红炉的热闹气氛,反衬屋外雪景的无声、冷寂。④想象。【结音】通过一缕幽香的想象,虚写屋外梅花映雪画面的冷艳、孤绝。(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逐句分析套曲,明确所表现的雪景的特点和描写过程中使用的艺术手法。“六花翻”“洒落千山”是视觉描写,“冻”“寒”“冷湿”是触觉描写,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渲染风雪之大。“卷帘看”写屋里的人卷帘赏雪,“收不尽”“咏尤难”不直接写雪景之美,而是从难描、难咏的角度来侧面表现。“红炉暖不畏初寒……畅饮休辞惮”“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描写屋内歌舞宴饮的场面,这热闹反衬出屋外雪景的冷寂。“似觉筵间香风散……多管是南轩蜡梅绽”由宴席上的香气,猜想屋外梅花绽放,与雪相映成趣,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练习23 古代诗文阅读——单文本文言文+
比较鉴赏
1.答案:ADF
解析:“不可”是针对“除道将内之”表达的观点,语意完整,后面断开;“此”是下句主语,“此……也”是判断句,中间不断开,在“也”后断开;“而今也”的“也”是句间语气词,此处“而今”是时间状语,修饰后面“大以来”,中间不必断开;“卒”是“必随”的主语,其前断开,“卒必随之”主谓宾完整,不必断开。在ADF三处断句。
2.答案:A
解析:A项“固”字的含义不同。副词,本来/形容词,顽固。B项动词,清除/名词,殿阶。C项名词,军队。D项动词,相距/名作状,从小路。选A项。
3.答案:D
解析:“吴军恪守君子风度”错,原文“其君子必休”意思是当官的一定在休息。
4.答案:(1)如果死人有知觉的话,那么我们将在打仗的时候,让楚军战鼓敲不响。
(2)越国现在又来借兵去攻打晋国,这是向我表示(越国)并没有(因战胜吴国而军力)受损。楚国不如起兵和(越国)共同瓜分吴国。
解析:(1)“知”,知觉;“当”,在……时候;“鸣”,响。(2)“索”,要、借;“病”,受损;“分”,瓜分。
5.答案:①战胜越国运用了军事胁迫、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②战胜吴国运用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谋略。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到文本中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并整合信息,分点答题。由“左史倚相谓荆王曰……因起师而从越……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可知,战胜越国运用了军事胁迫、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由“左史曰:‘吴反覆六十里……必可败也。’乃从之,遂破吴军”可知,战胜吴国运用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谋略。
【参考译文】
楚王伐吴,吴王派沮卫、蹙融用酒食慰劳楚军。而楚国将军说:“把他们捆起来,杀了来祭鼓。”楚人问沮卫、蹙融说:“你们来时,占过卜吗?”他们回答说:“占卜过。”“是吉兆吗?”他们说:“是吉兆。”楚人说:“现在楚军将要用你们祭鼓,怎么说呢?”他们回答说:“这正是吉利的所在了。吴王派我们来的时候,本来就等着将军发怒呐!将军发怒了,吴军就深挖壕沟,高筑城墙;将军不发怒呢,吴军松懈疲惫。现在将军杀了我们,吴军就一定会警惕起来严加防守了。再说国家的占卜,不是为臣子个人占卜。杀掉一个臣子而使一个国家得以保全,这不叫吉利叫什么呢?再说如果死人无知觉的话,那么你们拿我们来祭鼓也没有用处;如果死人有知觉的话,那么我们将在打仗的时候,让楚军战鼓敲不响。”楚人因而没杀他们。
智伯将要征伐仇由,但道路艰险不通,于是铸了一口大钟赠送给仇由国君。仇由国君非常高兴,准备修通道路把大钟接受下来。赤章曼枝说:“不行。送钟本是小国侍奉大国的事情,现在大国已经送钟来了,那军队一定会跟随在后面,大钟是不能接受的。”仇由国君不听,于是接受了大钟。赤章曼枝于是就截短车毂两端横木而赶路,逃到了齐国。七个月后,仇由国就灭亡了。
越国已经战胜吴国,又向楚借兵去攻打晋国。左史倚相对楚王说:“越国攻占吴国,豪杰之士战死,精锐部队耗尽了,武器装备毁坏了。越国现在又来借兵去攻打晋国,这是向我表示(越国)并没有(因战胜吴国而军力)受损。楚国不如起兵和(越国)共同瓜分吴国。”楚王说:“好。”于是楚国就起兵跟踪越军。越王非常气愤,准备发动进攻。大夫文种说:“不行。我们豪杰之士战死了,武器装备毁坏了。我们和他们打,一定不能取胜,还不如贿赂他们。”于是越国就把露山北面五百里的地方割让给了楚国。
楚国攻打陈国,吴国前去解救,楚吴两军相距三十里。下了十天雨后,晚上放晴了。史官倚相对子期说:“下了十天雨,盔甲和兵器都集中存放着。吴军一定会来,不如多加防备。”于是楚军就摆出战阵。战阵还没摆好时,吴军就到了。看到楚军布阵,吴军就折兵返回。倚相说:“吴军来回六十里,当官的一定会在休息,当兵的一定正在吃饭。我们行军三十里去袭击他们,一定能把他们打败。”于是楚军跟随过去,就把吴军打败了。
6.答案:D
解析:“这两首诗语言风格迥异”错误,“迥异”指极不相同。这两首诗所体现出的诗的语言风格皆属豪放一类,王诗语言雄浑豪壮,气魄恢弘,李诗语言豪迈俊爽,寓刚于柔,刚柔并济,浑然天成。两诗语言风格并非“迥异”。
7.答案:王维早年出征边塞,有建功立业之理想抱负,故而在诗中塑造一个驰骋沙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形象;李白于青少年时期便崇尚豪侠、仗剑任侠,其诗塑造的是一个豪爽倜傥、豪放不羁的豪侠少年形象。
解析:王维早年出征边塞,有过建功立业之理想抱负,本诗即能体现这种理想。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写照:“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偏坐金鞍”言其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调白羽”则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的艺高胆大。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如此一来,少年驰骋沙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英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李白于青少年时期便崇尚豪侠,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义气任侠,诗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一个任气逞能的豪侠少年形象。“五陵年少”“银鞍白马”“落花踏尽”“笑入胡姬酒肆”,诗中少年慷慨洒脱,意气风发、豪爽倜傥、豪放不羁,呈现的是豪侠少年形象。
练习24 古代诗文阅读——单文本文言文+
比较鉴赏
1.答案:BDF
解析:“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杖策”修饰“去”,“去”的主语是“大王亶父”,省略主语,所以“杖策”前断句;“民”是“相连而从之”的主语,“民”前断句。在BDF三处断句。
2.答案:D
解析:“‘直’意思相同”错误。“是直圣人之糟粕耳”中的“直”是“只、只是”的意思,“木直中绳”中的“直”是指“不弯曲”。
3.答案:B
解析:“都是从养生的角度询问”错误。原文中山公子“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和楚庄王“治国奈何”是从朝政、管理国家的角度询问。
4.答案:(1)我还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而国家却乱糟糟的事例,所以治国之本在于治身,我不敢拿一些枝末的内容来回答您。
(2)我受百姓赞美,你受百姓怨恨,这样一来我知道不会被诸侯们嘲笑了。
解析:(1)“治”,修养好;“身”,治身;“对”,回答;“末”,一些枝末的内容。(2)“美”,赞美;“子”,你;“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被动句,“为”表被动;“笑”,嘲笑。
5.答案:①先说自己做轮子榫卯不合适就会造成松紧不一;②而不松不紧的榫卯是神妙的境界,却无法传授给儿子;③圣人的话有些是精华,但不能言传,会随着圣人死去失传,能言传的只是糟粕,所以桓公阅读圣人留下来的言传是糟粕。
解析:由原文“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可知,“我试试拿我做车轮的体会来说说这其中的道理:如果太急躁,榫头、榫眼做得很粗糙,就会滞涩安不进去;如果太细,榫眼开大了,榫头做小了,太松滑动不牢。”可见先说自己做轮子榫卯不合适就会造成松紧不一;由原文“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可知,“不松不紧,得心应手,达到神妙境界的技术,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而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技术。所以我尽管年逾古稀,年老无力但还得亲自做车轮。”可见不松不紧的榫卯是神妙的境界,却无法传授给儿子;由原文“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可知,由此可见,“圣人的话中如果有高深神妙的精华,但由于不能言传,所以也必定会随着圣人死去而带走,而只有那些可以言传的糟粕留下来。”可见圣人的话有些是精华,但不能言传,会随着圣人死去失传,能言传的只是糟粕,所以桓公阅读圣人留下来的言传是糟粕。
【参考译文】
大王亶父住在邠地的时候,翟国人经常来侵扰,于是大王亶父拿着皮革、布帛和珍珠玉石赠送给翟国人以求和好太平,但翟人不肯接受,说:“他们要的是地盘而不是财物。”大王亶父向百姓解释说:“大家都好好地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吧!当我的臣民和当翟国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呢?况且我听说,不能因食得养生之物而伤害性命。”于是大王亶父拄着手杖离开了邠地,百姓们成群结队地跟随着他离去,后来在岐山下建立了周朝。大王亶父可称得上爱护生命的人。即使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也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连累身体。现在有人从祖先那里接受了爵禄,就生怕会丧失。而对来之不易的生命却轻易地抛弃,这难道不糊涂吗?
中山公子魏牟对詹何说:“我虽身处江湖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但心中还是惦记着朝政,我该如何办才好呢?”詹何回答说:“就珍惜生命吧!能珍惜生命也就能轻视利欲。”中山公子魏牟又说:“我虽然知道这个重生轻利的道理,但还是无法战胜这名利的欲念。”詹何回答说:“你不能自制欲念,那么就听其自然。”楚庄王问詹何:“怎样才能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我只明白修养自身,而不知道怎样治理国家。”楚庄王又说:“我现在能够登位为君执掌朝政,希望学习一些持守国家的方法。”詹何说:“我还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而国家却乱糟糟的事例,所以治国之本在于治身,我不敢拿一些枝末的内容来回答您。”楚庄王听后说:“说得好。”
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一位工匠在堂下做车轮,他问齐桓公:“君王您正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的书。”这位叫扁的工匠又问:“这位圣人还活着?”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轮扁说:“那您读的只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了一下变了脸色,怒道:“我读圣贤书,你这工匠凭什么讥笑我?你说出理由来也就罢了,如说不出理由来,就处死你。”轮扁说:“我试试拿我做车轮的体会来说说这其中的道理:如果太急躁,榫头、榫眼做得很粗糙,就会滞涩安不进去;如果太细,榫眼开大了,榫头做小了,太松滑动不牢。不松不紧,得心应手,达到神妙境界的技术,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而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这技术。所以我尽管年逾古稀,年老无力但还得亲自做车轮。由此可见,圣人的话中如果有高深神妙的精华,但由于不能言传,所以也必定会随着圣人死去而带走,而只有那些可以言传的糟粕留下来。”
从前,司城子罕辅佐宋君,他对宋君说:“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治理,取决于君王施行赏罚。这爵禄的赏赐,是人民所喜爱的,就请您亲自执掌;那诛杀刑罚,是人民所怨恨的,就由我来担当这个角色。”宋君听后说:“好!我受百姓赞美,你受百姓怨恨,这样一来我知道不会被诸侯们嘲笑了。”但实际上宋国人知道生杀大权掌握在子罕手里后,大臣们就亲附子罕,百姓们都畏惧子罕。不到一年时间,子罕就将大权旁落的宋君杀掉而篡夺了宋国的政权。
6.答案:A
解析:“壮阔辽远的意境”错,应为空旷寂寥的意境。
7.答案:①“薛诗”刻画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形象。诗人独守空篱旧圃、盼望菊花盛开而不得,最后只能自我安慰,希冀来年重阳能见到菊花。②“林诗”刻画了诗人高洁自怜的形象。诗人为菊着魔、月下颂菊,爱菊赞菊中寄托着自己高洁孤傲的品格;“题素怨”“诉秋心”中又体现出无人理解只能自我怜惜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①“薛诗”刻画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形象。诗题既然为“忆”,则内容便围绕着回忆思念的主题展开。全诗抒写了女主人公在长期的忆念中所忍受的苦痛,预示她以后的不幸境遇。前两联,在西风中我惆怅遥望心头多么郁闷,正值这水蓼开红花芦苇扬白絮的断肠之时。去年的花圃里空有篱笆而秋花已无踪无迹,只有在寂冷清寒的霜月之夜你才进入梦中。写诗人独守空篱旧圃、盼望菊花盛开而不得。最后“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只能自我安慰,希冀来年重阳能见到菊花。②“林诗”刻画了诗人高洁自怜的形象。“无赖诗魔昏晓侵”“口齿噙香对月吟”诗人为菊着魔、月下颂菊,爱菊赞菊中寄托着自己高洁孤傲的品格。“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题素怨”“诉秋心”中又体现出无人理解只能自我怜惜的形象。
练习25 古代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跨题型命题
1.答案: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
解析:断句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将标志断句法与语意断句法相结合。①“者”是表示句子停顿的一个显著标志,且“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中,“使”的意思是假使,是句首表假设的连词,故需加句读。②先“瞻前”:“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是一个句意完整的句子,意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很优异”。再“顾后”:“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句式结构完整,意为“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故“侪辈”前应断开。
2.答案:A
解析:A项,文中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百工”都指各种手工业者,但文中“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意为即便是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强调即使是工匠这样地位不高的人也有志向,并没有尊敬劳动者的意思;而《师说》中韩愈是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论述拜师学习的重要性,对“百工”也没有崇敬的意味。B项,正确。文中“必其志之尚未笃也”的“笃”,意为坚定,句意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的“笃”,意为病重,句意为“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C、D两项,古代文化知识解读正确。故选A。
3.答案:A
解析:“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错误。第二段只提到立志的重要性和不立志的危害,没有谈如何立志。
4.答案:(1)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
(2)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
解析:①“学者”,求学的人;“旷废隳惰”,旷废学业,堕落懒散;“愒”,荒废;②“大贤”,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害”,妨碍。
5.答案:①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②然后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③最后总结观点——君子应勤于治学。
解析:材料一第二段是“总—分—总”结构:
总:“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开门见山,提出君子要志向坚定、勤奋求学的观点
总:“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总结前文,再次强调君子应勤于治学的观点
6.答案:①重情重义、饱含不舍:山路不平、溪云重重、风雪凛冽,学生们却相送很远,诗人对学生们饱含感激、难舍之情,展现诗人重情重义的一面。②重学善教、殷切期望:诗人期盼听到学生们蟾宫折桂的好消息,叮嘱学生们别后勤加钻研学问,体现了他重学善教的师者形象。
解析:这组诗写离别的愁绪,但意境开阔,伤别而不哀怨。诗人把希望离开龙场却又舍不得与诸子分离的茫然情愫如实写来,词情深婉,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山路、溪云、风雪的衬托,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守仁与学生感情之凝重。前两联写“高低不平的小路穿行于乱山之间,诸位贤人相送这么远真令我不安。小溪上空乌云压头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风吹动着衣服雪花沾满了鬓发。”面对学生依依不舍的送别,王守仁心怀感激,他称学生为“诸贤”,描写他们在乱山高低不平的小路上相送,用“愧”字表达自己的感情,展现诗人关爱学生、重情重义的一面。后两联写“什么时候还能在燃着花烛的草堂上共叙情谊,我等着听你们登科及第的喜讯。只要互相思念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候,分别之后我希望你们更深入的研究学问。”一方面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重要的是勉励学生,“桂枝秋殿听跻攀”,期望学生能在科举中蟾宫折桂;“别后吾言在订顽”,勉励学生要努力研究学问。表达对学生们的殷殷期望和要求,展现诗人重学善教的一面。
7.答案:①有伤别之情:诗人描写溪云压头、霜雪染白两鬓的画面,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表达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②有开阔胸襟:虽然不舍分别,但诗人理智地告诫学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候,要用心做学问,希望能早日登科及第。
解析:题干中“伤别而不哀怨”的指向性很明显,这实际上是要求分析诗歌中的多层思想情感,考生答题时可从“伤别”和“不哀怨”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思想情感时可以从诗歌标题、注释、关键词、关键句等角度进行分析。
8.答案:(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3)雁过也 正伤心/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即便是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古人所说:“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他,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如像这样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何苦却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假使做坏事可是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如像这样就做坏事,是可以的。做坏事就使父母和他生气,兄弟怨恨也,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何苦却一定要做坏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点,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立定志向了。
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以聪明智能机警敏捷为高尚,却是以勤奋确实谦逊有礼为上等之选。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学当中,假若有人本来空虚却装做充实,本来没有却装做已有,掩饰自己的无能,忌恨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大话骗人的人,假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吗?他固然可以欺骗人,别人果真就被他欺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吗?假如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无才能自居,坚定意志努力实行,勤奋求学,喜好请教;称赞别人的长处,并且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表内心一致的人,即使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很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吗?他固然以无能者自居,并且不求超过他人之上,他人果真就以为他是无能,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吗?各位同学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
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没有过失不重要,可是能够改过最重要。各位同学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于廉耻忠信的德行吧?也有轻视于孝顺友爱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诈苟且刻薄的习气吧?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不幸或者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自知而误犯过错,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勤约束的缘故啊。各位同学试着反省,万一有近似这样的行为,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要仅仅凭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
材料二 以前孔子要住在九夷(边远之地),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如果是)君子居住在那里,(又)有什么简陋的呢?”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夷蔡之外,属于边远地区,还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多天,却很安乐,并没有发现他们所说的简陋落后。只是这里的人们,结发于额头,说话似鸟语,住在深山里,穿着羊皮做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子,没有高大的房子,也没有繁复的礼节,然而这是一种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并不能认为是落后啊。夷地的人他们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我不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