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大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大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31 11:13:39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高二期末联考
4,一定温度下,某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反应物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雅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如需政动,用橡皮
生成物
反应过程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字母。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E。为逆反应活化能,E:‘为正反成活化能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一E,'一E。
C.所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或等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I一1C一12N-14O一16
D.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活化能不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下(21),可逆反成2X(g)一2Y(g》一(g)中,生成物7在反应混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合物中的体积分数(9)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
C.碳酸钙受热分解
D.乙醇燃烧
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周体分别完企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6.常温下,pH=10的二种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为バaX Na Y NaZ,卜列说法正确
B.hC(s,石墨)一C(s,金刚石)△H=+1.90kJ·mol可知,金州石比石器稳定
的是
C.在101kPa时,2gH,完企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A.HX、HY,HZ的酸性依次减弱
可以表示为2T1,(g)1O,(g)一-2H,O(1)△H=-285.8kJ·mol
B.浓度相同的HX和NaY能发生反应:HX+NaY一HY+VaX
D.在稀溶液中,H(ag)十OI-(aq)一H2O(I)△H=一57.3k·mol',若将含1mol
C.浓度相同的三种钠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NZ溶液
TIC1的稀盐酸与含1 mol NH3·H2O的氨水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中和体积和pH均相等的HX,HY、HZ溶液,HX溶液消耗NaOH的量最多
3.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亚硝酸(HO)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HNO2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H、O,HNO2、OH、HO
7如图所示,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林中蚊人用导线连接的X、Y两电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②用HN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A.溶液中SO异移向Y电极
③l0mL1mol·LHNO:溶液恰好与10mL1mol·L1NaOI溶液完全反成
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棒和碳棒,则X电极为铁棒
④0.1mol·LHNO2溶液中c(H)0.1mol·L-
CX也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Y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A.①③
B.②③)
(.①④
D.②④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稀硫酸
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2023一2024学年度高二期末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又叫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
B不符合;碳酸钙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故C符合: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
2.D【解析】硫蒸气的能量比疏固体的能量高,则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
少,A项错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石墨的能量比生成物金刚石的能量低,由于能量越
高的物质,其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错误;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1mol氢气完全燃烧,
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热量,则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应放出571.6k!热量,C项错误;由于
盐酸与氨水混合时溶液被稀释,促进NH·H2O电离,NH·H2O电离时吸热,则将含1 mol HCI的稀盐酸与
含1 mol NH·H2O的氨水混合,放出的热量应该小于57.3kJ,D项正确。
3.C【解析】常温下,HNO2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H+、NO2、HNO2、OH、H2O,说明HNO2部分电离,为弱电解
质,①正确;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但不能说明HN○2部分电离,则
不能说明其为弱电解质,②错误;l0mL1mol·L1HNO2溶液恰好与10mL1mol·L1NaOH溶液完全反
应,说明HNO2为一元酸,不能说明HNO,部分电离,则不能说明其为弱电解质,③错误;0.1mol·L1HNO2溶液中
c(H)<0.1mol·L1,说明HNO2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④正确。
4.D【解析】E。'为逆反应活化能,E,为正反应活化能,A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E,一E。'误:反应中能量较高且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C
项错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活化能不变,D项正确
5.B【解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
压强,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A项中饣1条件下到达平衡时间
短,故p:>p2,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项中2条件下到达平衡时间短,图像中,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C项中p1条件下到达平衡的时间短,故图像中p1>p2,与题意不
符,故C错误;D项中p2条件下到达平衡时间短,图像中,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
6.D【解析】酸越弱,其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大,pH相同时溶液浓度为NaXHZ,A项错误;根据分析,酸性HX弱,则钠盐溶液浓度相同时,、aX水解程度最大,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NX溶液,C项错误:根据分析,酸性:
HXHY>HZ,则中和体积和pH均相等的HX、
HY、HZ溶液时,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大小为HX>HY>HZ,D项正确。
7.A【解析】由图知,电子由X电极流向Y电极,故X电极为负极,Y电极为正极。溶液中SO移向负极,即移
向X电极,A项错误;若两电极分别为铁棒和碳棒,则铁棒作负极,即X电极为铁棒,B项正确;X电极为负极,发
生氧化反应,而Y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正确: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故活
动性顺序为X>Y,D项正确。
8.A【解析】加入苯,萃取单质碘,使单质碘的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正确:该溶液存在单质I2,滴入淀粉溶液
变蓝,B错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加水稀释,使Q>K,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加少量AgNO,固体,Ag+与I生
成沉淀AgI,I浓度下降,平衡逆向移动,D错误。
9.C【解析】在A1与盐酸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多个影响因素。①表面积:随着金属表面氧化膜与盐酸反应,A1与
盐酸接触面积增大;随铝条与盐酸反应,铝条与盐酸接触面积减小。②温度:A!与盐酸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
化学答案第1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