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
5.秦汉时期的匈奴、西晋末期的“五胡”,凡是南下进入中原地区的,最后都在文献视野内
基本消失。他们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高一历史
A.军事征服
B。政府改革
C.民族交融
D.自然灾害
6.刘宋时,政府为便于选官编撰《百家谱》2卷:萧齐时,王俭掌管吏部,又把它扩充为《百
考生须知:
家集谱》10卷;萧梁时,徐勉又编撰《百家谱》20卷,使官员任命与门第郡望相匹配。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官员的选拔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
纸上.
A.完全受地方士族控制
B.将家世作为唯一标准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
C.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
D.有利于形成重学风气
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
7.唐朝中后期,从边地到中原出现诸多大小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藩
本试题卷上无效。
镇名义上从属于中央,实际上导致“土地、民赋非天子有”。这一局面开始出现于
选择题部分
A.平定突厥后
B.安史之乱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C.黄巢起义后
D.五代十国时
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8.有纪录片这样介绍中国古代某一医学典籍:“全书54卷,收药844种,由药图、图经、本
1.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
草三部分组成,增加了药物图谱,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的先例,
大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文化的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外,还
这是由政府对本草所作的全面整理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格局。”据此可
A.烧制了彩绘陶器
B.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知,该“医学典籍”是
C.建有大量的神庙
D.制作薄如蛋壳的陶器
A.《唐本草》
B.《神农本草经》
2.某一思想流派的开创者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C.《千金方别
D.《本草纲目》
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下列思想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9.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特别是汉唐时期
A.“道法自然”
B,“为政以德”
的丞相,往往位高而权重,权力特别大。这一情形在宋代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
C.“相生相胜”
D.“兼爱非攻”
A.建立二府三司制
B.实行重文轻武的方针
3.有史料表明,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但毕竞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
C.派文官出任知州
D.将地方精兵收归中央
杂了,一时之间绝对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文体,它们都可
10.北宋时,宋神宗曾忧心忡忡地说:“本朝…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古
以在官方文书中使用。这说明秦朝
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宋神宗在此所说的“二
A.没有完成文字的统一
B.“书同文”的效果有限
虏”指的是
C.文字系统非常之复杂
D.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
A.辽、金
B.辽、西夏
C.金、元
D.西夏、金
4.贾谊在上汉文帝的《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下列项
11.程颗曾说:“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他强
中,属于贯彻这一方针的举措是
调对“理”的探求要
A.平定七国之乱
B.颁布“推恩令”
A.积极创新
B.摒弃欲望
C.知行合
D.循序渐进
C.建立十三州部
D.实行盐铁官营
高一历史试卷
第1页(共8页)
高一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绍兴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
(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背景:新中国成立、全国大陆解放、土地改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人民政权巩
表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参
固等(5分,答出其中5点得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迅速:城乡人民收入提高明
考
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显: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
答
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为实现
题号
10
结余。(2分,答出其中2点
工业化准备了条件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
答案
得2分)
民的信任: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等(3
题号
11
12
3
15
16
17
18
19
20
分,其它言之成理者亦可相应得分)
答案
D
D
A
B
A
D
C
D
水平
指出的表现(2分)
从背景和影响等角度评析(8分)
题号
22
23
24
25
石
27
28
29
30
等级
答案
0
0
没有指出相关表现或指出错
基本没有按要求从“背景”和“影响”两个角度
B
D
1
误(得0分)
进行评析(得0-1分)
评
只指出3点变化中的其中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8分,第32小题22分,共40分)
分
点:或指出的2点中,其中1
只围绕“背景”和“影响”其中1个角度进行评
31.(1)事件:安史之乱:靖康之变(或北宋灭亡、或金灭北宋)。(4分,每点2分)
标
2
点明显错误;或只笼统地写
析;或虽围绕了2个角度进行评析,但评析
意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得
不完整,条理不清晰(得2-5分)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传承了中原文化。(4分,任答4点得4分)
1分)
(2)因素:土地兼并,农民破产:政府的鼓励(或政策优惠):美洲高产作物的推广。
能围绕“背景”和“影响2个角度进行评析,且
(3分)新趋势: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
按要求指出全面、准确(得2
分析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或有自己
产;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大量流入: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等。(5分)原因:男耕女
分)
的认识、体会。(得6-8分)
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
会的进步和转型。(2分)
32.(1)表现:确立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3分)军事活动:秦
一击退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征服南方越族地区;汉—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3
分)
(2)进步:以主权在民否定主权在君:以平等自由否定等级特权:以三权分立否定君
主专制。(3分,答出“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即可得3分)性质: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分)趋势:从专制、独裁、人治
到民主、自由、法治。(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高一历史答案第1页(共2页)
高一历史答案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