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三 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使用教师
课题 第5课 守株待兔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教师:
学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2.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 2.能读准宇音,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能够梳理出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寓言导入,揭示文题 1.大家喜欢看寓言故事吗?我们也学过了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什么样的故事能被称|作寓言吗?(小小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2.出示图片,见课件,指名说说都是哪些寓言故事。(井底之蛙、鸟鸦喝水、揠苗助长) 设计意图:从熟知的寓言故事入手,增加了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的兴趣。结合题目学习生字,进行随文识字教学,学生理解了课文题目,就抓住了文章的要点。 3.教师板书“守”和“株”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然后板书文题,学生齐读文题。 (1)“株”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的?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方法。(看插图、借助注释、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查工具书等方法。) (2)“株”是“树桩”的意思,那么“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二、学习生字词,见课件。 1.课件出示会写字,学生自读两遍,教师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生字:加一加、减一減、熟字比较认读、组词记忆等。 3.学生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把生字放在文中读。 4.指导书写。 “耕”的左部“耒”略窄,右部“井”略宽。“释”左窄右宽。“其”的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 5.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及语句停顿。 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试着标画停顿。课件出示标好停顿的古文(见课件):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停顿读正确。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遇到还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桌。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的句子,反复朗读,争取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3)与同桌互相检查读,指出错误并纠正。 4.教师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语句。 四、整体把握,梳理脉络,见课件。 1.读一读这则小古文,至少三遍,读准宇字音,注意标点,读通句子。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是谁在守株待兔?为什么要守株待兔?那人是如何守株待兔的?守株待兔的结果如何? (1)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一起梳理寓言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2)明确:人物是耕者。事情的起因是“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经过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结果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能否正确停顿,流利地朗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分析寓言故事的情节,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守株待兔》。 2.完成本课的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注释、插图疏通文章大意。 2.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和故事蕴含的道理。背诵课文。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指名说一说故事的大概内容,可以按照上节课总结的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梳理。 过渡:那么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到底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看看。 二、根据注释和插图,了解文意,见课件。 1.学生先根据插图和注释了解故事内容,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对每句话的理解。 2.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句意。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明确:宋国有一个农夫,田里有一个树桩。 教师补充:“者”是“人”的意思,可以组词“作者”“记者”“行者”等。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结合注释可以理解为:一只兔子跑来,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教师引导:“走”的意思是“跑”,如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文言文中,很多字词的意思与现代用语有很大差别。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明确:于是,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够再次得到兔子。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明确:兔子不可能再得到,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①这个人会不会再次等到兔子呢?(不会) ②这个人除了等来了别人的嘲笑,还会等来什么?(田地荒芜,庄稼减产,造成生活困难。) 3.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把这则寓言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吧。(小组合作进行想象,指名讲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三、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见课件。 1.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假如你是一个宋国人,你看到这个人这样做你会说些什么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劝一劝他。 2.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指名回答。(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四、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学生回忆学习这篇文言文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2.师生总结:看注释、看插图、多朗读、想象画面、编故事。 五、学习“阅读链接” 1.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2.思考:人物有谁?他们要去干什么?那个人是怎么走的?他的理由是什么?小组内同学互相讨论交流,找到相关语句回答问题。 3.《南辕北辙》里的那个人错在哪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道理?(那个人错在把去楚国的路走反了,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没有及时改正。得到的道理: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的时候要及时改正,不要一意孤行。) 4.推荐阅读:(1)《南辕北辙》的文言文。(2)其他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寓言一般都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读一些类似本文的寓言故事,明白更多的道理。
作业设计 2.布置作业: (1)将《守株待兔》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2)完成本课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三年级的孩子学习文言文有一定难度,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对语句进行理解,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串联整个故事,形成整体的认识。 2.不足之处: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熟读成诵,并通过熟读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韵律,消除畏惧文言文的心理,进而喜欢阅读文言文。但我在教学时对文意的梳理用力过多,读、诵、背用力不够,以后的教学中应避繁就简,以读促悟,以悟带读,由此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