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 精彩的戏曲 课件(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 精彩的戏曲 课件(共1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1-31 13:5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精彩的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
戏曲
梅兰芳-名澜,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包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京剧中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净、丑等。
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除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称为生行。大致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和娃娃生几类。脸谱主要以红色为主。
旦指女性角色,分为老旦、小旦、青衣和花旦、武旦、刀马旦。旦角一般无脸谱。
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唱功为主,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在京剧中又称铜锤或黑头。所扮演的角色多为朝廷重臣,唱、念、做派要求雄浑、凝重。
丑角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一般分为文丑和彩旦。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彩旦扮演女性丑角角色,一般如媒婆、仆妇一类的人物。
“三块瓦脸”是用夸张眉、眼和鼻窝的手法,使额部和两颊呈现出三块明显得主色,平整的象三块瓦片,因此而得名。
京剧脸谱的谱式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用抽象的手法减去两颊主色,仅以自鼻端至脑门的色条表示人物面部主色,再夸张的勾画人物的眉子(即眉毛)、眼窝,以刻画人物特殊性格。
“整脸”是在整个脸部涂抹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再勾画出眉、眼、鼻窝和纹理表现人物的神态。如涂红脸的关羽、涂白脸的曹操。
“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减去两颊主色,只留正额主色,然后在脸上各个部位增加复杂的辅色和复杂的纹理,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戏曲中脸谱的颜色都代表哪些性格呢?
红色--表现忠贞,应用的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梁尔敦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拯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各种地方戏曲:
地方戏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如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淮剧、秦腔、川剧、吕剧,是同流行全国的剧种(如京剧)相对的。"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地方戏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安徽--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代表作有、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代表作有:《天仙配》《女驸马》《天仙配》《西厢记》《红楼梦》《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脸谱的制作
作业要求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编一出“小戏曲”。
2、并且根据所选戏曲中的角色进行分工,分别制作出他们的脸谱等。
3、制作完成后与同学们进行排练并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