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31 19: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州第十八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段数学试卷
满分:15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中).
1.已知集合 = { ∈ || 1| < 3}, = { | 2 + 2 3 ≤ 0},则 P Q =( )
A.( 2,1] B.[ 3, 4 ) C.{ 1,1} D.{ 1,0,1}
2.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 OABC中, = , = , = ,点 M,N分别为 OB,AC上的
O
点,且 = 1 3 ,N为 AC中点,则 等于( ) M
1 1 1 1
A. + B. + 1 + 1 2 3 2 2 3 2 B C
1 1C. + 1 1D. 1 1 N 2 3 2 2 3 2 A
3.若在复平面上的一个点 A 对应复数为 z ,其中复数 z 满足 z (1+i)(1 2i)=2,则点 A 在复平
面内对应坐标为( )
A.( 1,5) B.(5, 1) C.( 1, 1) D.(1, 1)
4.等差数列{an}的前 n项和为 Sn,公差 d = 2,S5 =15,则 a1 =( )
A. 1 B. 2 C. 3 D. 4
4 1
5.已知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an}满足 + = 1 + 5,则 + 的最小值为( )
3 5 3
A.9 B. C. D.
2 4 4
6.已知 f ′(x)是函数 f (x)(x∈R)的导数,且 x∈R , f ′(x) >1, f (3) = 2,则不等式 f (x) > x 1的
解集为( )
A. ( ∞, 2) B. (2,+∞) C. ( ∞,3) D. (3,+∞)
x2 y2
7.已知双曲线C : 2 2 =1(a > 0,b >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Oa b
π
为坐标原点,倾斜角为 3 的直线 l 过左焦点 F1且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

x 轴下方的 M点,若 (F1M + F1F2 ) MF2 = 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3 +1 3 +1 B. 3 C. D. 5
2
1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8.已知边长为2√3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点Q为 1 1内一个动点,且满足 1 = 2√2,
则点Q的轨迹长度为( )
π 3π
A. B. π C. D. 2π
2 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5 分,部分选对的给 2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
9. 已知直线 l:√3 + + = 0(c≠0),点 P(1, √3),则( )
A.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120o B.若 P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1,则 c=2
C.过 P且与直线 l 平行的直线方程为√3 + = 0
D.过 P且与直线 l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3 + 4 = 0
10.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 Sn , S3 = 87,an+1 an = 2,则( )
A.an = 2n 33 B.{Sn}中的最小值为 S16
C.使 Sn < 0的 n的最大值为 32 D. a1 + a2 + a3 + + a20 = 262
11. 下列给出的命题正确的是( )
A.若{ , , }为空间的一组基底,则{ + , + , }也是空间的一组基底
1 2
B. 点 P为平面 ABC上的一点,且 = + (x,y∈R),则 x-y=
3 3
C.若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 (3,1,0),平面α的法向量 = ( 1,3,1),则 l//α
D.两个不重合的平面 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 = ( 1,3,1), = (3,1,0),则α⊥β
12. 已知函数 f (x) = ax + ex , x∈R,则( )
A.当 a > 0时,函数 f (x)在 R上一定单调递增 B.当 a = 3时,函数 f (x)有两个零点
C.当 a < 0
1
时,方程 f (x) = a 一定有解 D.当
a = 0时, f (x) ln x > 2在 (0,+∞)上恒成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把正确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 = (3,2,1), = (1,2,2),则 在 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14.曲线 y = ex 在点 (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
15.已知数列{an}
a
满足 a1 =1
n
,a *n+1 = a 1,(n∈N )+ ,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______________ n
16.已知直线 l: x+y+m=0 和圆 C:x2+y2-4y=0 相交于 M,N 两点,当⊿CMN 的面积最大时,
m=_____________
2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在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3 cos = √3 sin
(1)求 B;
(2)若 = 2, 面积为 3√3,求 的周长.
18. 已知数列{an}的前 n项和为 Sn,且 Sn +1= 2an .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bn = nan,求数列{bn}的前 n项和Tn .
19.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试航,实现了中国航空母舰建造史上的巨大
技术跨越,是新时代中国强军建设的重要成果.某校为纪念“福建舰”下水试航,增强学生国防意识,组织
了一次国防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成绩在[130,150]内的属于优秀.为了解本次竞赛活动的成绩,随机抽取了
100 位学生的成绩(均在[90,150]内)作为样本,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样本的中位数,并
估计本次竞赛学生成绩的优秀率;(结果保留两位
小数)
(2)从样本成绩在[120,130),[130,140)的两组
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5 名学生,再从
这 5 名学生中随机选出 2 人,求这 2 人中至少有
一个来自[130,140)组的概率.
3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20. 如图所示,四棱锥 P-ABCD中,底面 ABCD为正方形,PA⊥平面 ABCD,PA=AB=2,点 E是
PB的中点.
(1)证明: AE ⊥ PC ;
(2)求平面 CDE与平面 PDE所成角α(α为锐角)的余弦值.
21.已知双曲线 C 的右焦点为 F2(2,0),其渐近线方程为 y=±√3 ,
(1)求双曲线 C 的方程
(2)已知斜率为 k 的直线 l 经过点 F2(2,0)与曲线双曲线 C 交于 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
若 OA⊥OB,求 k 的值.
22.已知函数 f (x) = (x 2)ex + a (x 1)2 (x 1)2
(1)若 a=1,求函数 f (x)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 f (x)有两个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4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福州第十八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中).
1.【答案】D
【分析】首先解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再利用交集概念求答案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 1,0,1,2,3 , = 3 ≤ ≤ 1 ,所以 P Q 1,0,1
故选:D.
2.【答案】A
【解析】因为 = 1 ,N为 AC 中点,所以 = = 1 OA + OC 1
3 2 3
= 1 + 1 = 1 1 + 1 ,
2 3 2 3 2
O
故选:A.
3.【答案】B M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复数的运算可得 = 5 ,结合复数的几何意义分
析求解. B C
【详解】由 z (1+i)(1 2i)=2,则 z= 2 +(1+i)(1 2i)=2+(3 i)=5 i N
所以点 A在复平面内对应坐标为(5, 1). A
故选:B.
4.【答案】A
【分析】由前 n项和公式代入 d 2得 a1 .
5 4
【详解】由题意得 S5 5a1 2 15,则 a1 1 .2
故选:A.
5.【答案】B
【分析】先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得到 + = 6,再利用基本不等式中 1 的妙用来求解最值.
【详解】根据等差数列性质可得 + = 6,
1
则 + = 1,
6
∴ 4 + 1 = 1 4 + 1 1 4 + 1 4 + = 4 + + 1 ≥ 2 + 5 9 3= = ,
6 6 6 6 2
当且仅当 4 2 = 2,即 = 2, = 4时,取“ ”号.
故选:B.
6.【答案】D
【详解】 g x f x x 1,因为 f 3 2,所以 g 3 f 3 3 1 0,
对函数 g x 求导,得 g x f x 1,因为 f x 1,所以 g x 0,
1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所以函数 g x f x x 1是实数集上的增函数,
因此由 f x x 1 f x x 1 0 g x 0 g 3 x 3,故选:D
7.
【答案】C

【分析】由向量的运算将 F1M F1F2 MF2 0转化为 F1F2 F1M 2c,利用几何性质求得点
M ( 2c, 3c),代入双曲线方程得a,b,c的等量关系,求解离心率即可.

【详解】因为 F1M F1F2 MF2 F1M F1F2 F1F2 F1M
2 2 2 2
F1F2 F1M F1F2 F1M 0,

所以 F1F2 F1M 2c,则 F1F2M F1MF2,
π
过M 作MH x轴,垂足为H,由题意知 MF1H 3
π π
故 F1F2M , F1MF2 ,6 6
在 Rt MHF 31中,MH 2c
1
3c ,FH 2c c ,
2 1 2
x2 y2
故M ( 2c, 3c),又点M 在双曲线C : 2 1 a 0,b 0 上,a b2
4c2 3c2
则 2 2 1a b ,将b
2 c2 a2代入整理得4c4 8a2c2 a4 0,
2
则 4e4 8e2 3 1 1 0,解得 e2 2 3

,且 e 1
3 1
,解得 e ,
2 4 2
3 1
故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故选:C.
2
8.【答案】B
【分析】由 1 = 2 2,则点Q在以点B1为球心,2 2为半径的球面与平面 A1BC1的交线;结合点到平面
的距离判断球面与平面的相交的小圆的半径与内切圆半径的大小,结合圆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设点 B1到平面 A1BC1的距离为d ,
1 1
由VC A B V ,则 S BC S d,1 1 1B B1 A1C1B 3 A1B1B 1 1 3 A1C1B
1 1
即 × × 2 3 × 2 3 × 2 3 = 1 × 1 × 2 6 × 3 2 ×
3 2 3 2
则 = 2
以点 B1为球心,2 2为半径的球面与平面 A1BC1相交的圆半径为 (2 2)2 22 = 2;
2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等边 1 1的内切圆半径为 2 < 2
设 1 1的中心为O,Q轨迹与 A1B、BC1分别交于M ,N两点,如图,弧长MN的三倍即为所求;
π 3π
sin ONC |OK | 2 ,所以 ONC1 ,可得 ONB , MON
3π π π 2π 2

,1 ON 2 4 4 4 3 6

故交线长为 × 2 × 3 = π6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5 分,部分选对的给 2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
9.【答案】AC
【解析】直线 l 斜率 k= 3,得倾斜角为 120o,故 A 正确;
P | 3 3+c| |c| c 2由点 到直线 l 的距离公式得 d= = = 1,得 ,所以 c 2,故B错误;
3+1 2
设与直线 l 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3 + + = 0,
因为平行直线方程经过点 P(1, 3),所以 n 0,即平行直线方程为 3 + = 0,故C正确;
设与直线 l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3 + = 0,
因为垂直直线方程经过点 P(1, 3),所以 m=-4,即垂直直线方程为 3 4 = 0,故 D
错误.故选:AC.
10.【答案】AB
【详解】依题意,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 d 2,由 S3 87,得3a2 87,解得 a2 29,
数列 an 的通项 an 29 (n 2)2 2n 33,A正确;
显然等差数列 an 是递增数列,且 a16 0,a17 0,则 Sn 中的最小值为 S16 ,B正确;
S ( 31 2n 33)n 2n
2 64n
又 n n
2 32n 0,得0 n 32, n的最大值为 31,C错误;
2 2
a a a a S 2S ( 31 7) 20 ( 31 1) 161 2 3 20 20 16 2 272,D错误.故选:AB2 2
11.【答案】BD
【解析】对于 A, = + ( + ),所以 + , + , 共面,所以{ + , + ,
3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不是空间的一组基底,A错误;
1
对于 B,因为 P、A、B、C四点共面,且 = + 1(x,y∈R),所以 + = 1,
3 3
2
所以 x-y= ,B正确;对于 C, = 0,所以 l//α或 l α,所以 C错误
3
对于 D, = 0, ⊥ ,所以 D正确
12.【答案】ABD
【详解】对于 A,a>0时, f x a ex 0,所以 f (x)在 R上一定单调递增,故选项 A正确
对于 B,当 a 3时, f x 3x ex , f x 3 ex,令 f x 0,得 x ln 3,故 f x 在区间 , ln 3 上
单调递减, ln 3, 上单调递增, f x f ln 3 3ln 3 3 3 ln 3 1 0min ,又 f(0)=1>0,f(2)>0,所
以 f(x)在(0,ln3),(ln3,2)上有两个零点,故选项 B正确;
对于 C,取 a 2 x,则 f x e 2x, f x ex 2,
当 x ln2时, f x 0,当 x ln2时, f (x)> 0,
故 f x 2 1有唯一的极小值点 x ln2,所以 f x f ln 2 2 ln 2 e min ,故选项 C错误.2
对于 D,当 a 0 f x ex时, ,此时 f x lnx ex lnx,令 g x ex ln x g x e x 1, g x 在 (0, )
x
g 1
1
递增, e
1
2 0, g 1 e 0 x,由零点定理,在 ,1 上存在点 x 02 2 0,使
g x0 e 0①,
x0
1
从而 g(x x x)在(0,x0)递减, x0 , 递增,所以 g x e 0 ln x0,由① e 0 , ln x xmin x 0 0 ,所以0
g x e x 10 lnx x 2 1 min 0 ,1x 0 (因为 x0在 上,所以等号不成立),故选项 D正确.0 2
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把正确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 cos < , > = =3×1+2×2+1×2解: 在 上的投影向量为
|
(1,2,2)= (1,2,2)
| | |2 12+22+22
14.【答案】 x y 1 0
【详解】由题意可知: y ex ,切点 0,1 ,所以 k=1,切线方程为 x y 1 0 .故答案为: x y 1 0 .
15.【答案】 1
n
a an 1 an 1 1 1 1 1【详解】 n 1 ,即 ,可得 1 a 1an 1 an 1 an an an 1 a
,又 1 ,
n
1 1 1
即有数列 是首项为 1,公差为 1的等差数列,可得 1 n 1 n,即 an
an an n
4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16. 2 2 |2+m|【解法一】圆 C:x +y -4y=0,圆心为(0,2),半径为 r 2,则圆心到直线 l:x+y+m=0的距离为 d= ,2
S 1 o⊿CMN= ∠ = 2 ∠ ,所以当∠MCN=90 时, ⊿CMN的面积最大2
|2+m|
此时 d=
2 =
2 r = 2,所以|2+m|=2,解得 m=0或 m=-4
2
|2+m|
【解法二】圆 C:x2+y2-4y=0,圆心为(0,2),半径为 r 2,则圆心到直线 l:x+y+m=0的距离为 d= ,
2
2
则弦长为|MN|=2 2 2 = 2 4 ( +2) ,
2
为 S =1 = 1 × |2+m| × 2 4 ( +2)
2 4
⊿CMN = 2( + 2)2 ( +2)
2 2 2 2 4
t2
令( + 2)2 = , t 0 1,则 S CMN 2t ( t 4)
2 4,
4 4
则当 t 4时, S 2 CMN 取得最大值,此时( + 2) = 4,解得 m=0或 m=-4.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答案】(1) (2)8+2 7·3
【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已知等式,可得
3 + ,结合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即可求得答案;
(2)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求边长,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由题意知 中, 3 cos = 3 sin ,
故 3 cos = 3 sin ,即 3 cos = 3sin ( + ) sin
即 3 cos = 3( sin + ) sin
∴ 3 sin sin = 0
又∵ ∈ (0,π) ∴ sin ≠ 0 ∴ 3cos sin = 0即 tan = 3又∵ ∈ (0,π),
∴ = 3;
(2) 1由 =
= 1 × 2 × × 3=3 3,得 = 6
2 3 2 2
由 2 = 2 + 2 2 = 22 + 62 2 2 6 1 = 28 ∴ = 2 7
2
∴ 的周长为 + + = 8 + 2 7.
18.【解】(1)当 n 1时,由 S1 1 2a1,得 a1 1;
当 n 2时,因为 Sn 2an 1,所以 Sn 1 2an 1 1,
则 an Sn Sn 1 2an 2an 1 ,可得an 2an 1 .
n 1 n 1
故 an 是以 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an 1 2 2 .
2 b n 1 0 1( ) n n 2 ,则Tn 1 2 2 2 3 2
2 n 2n 1,
5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两边都乘以 2,得 2Tn 1 2 2 2
2 3 23 n 2n,
以上两个式子相减,可得:
n
Tn 1 2 2
2 23 24 2n 1) 1 2 n 2n n 2n 2n 1 n 1
1 2
T 2n故 n n 1 1 .
19. (1)中位数为 116.67,22%(2) 7 .
10
【详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 2 + 0.020 + 0.030 + 0.018 + 0.012 × 10 = 1
解得 x 0.010,
样本中数学成绩在 90,100 内的频率 P1 0.10,在 100,110 内的频率 2 =0.20,
在 110,120 内的频率为 3 =0.30,
∴ 1 + 2 = 0.10 + 0.20 = 0.30 < 0.5
1 + 2 + 3 = 0.10 + 0.20 + 0.30 = 0.60 > 0.5
∴样本的中位数落在[110,120)内,
设样本的中位数为 110+m,则 0.30 + × 0.030 = 0.5
解得:m ≈ 6.67
∴样本的中位数=110+m= 116.67
由样本估计总体,得本次竞赛成绩的优秀率约为 0.12 0.10 100% 22%;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设事件 A为这 2人中至少有一个来自 130,140 组
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5名学生中成绩在 120,130 内的有 3名,分别记为 a,b,c,
在 130,140 内的有 2名,分别记为 1,2,
则从 5人中抽取 2人的所有抽取情况有 ab,ac,a1,a2,bc,b1,b2,c1,c2,12,共 10种,
其中至少有一个来自 130,140 组的有 a1,a2,b1,b2,c1,c2,12,共 7种,
7
故所求概率 = .
10
所以这 2人中至少有一个来自 130,140 7组的概率为 .
10
20.(1)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
则 A(0,0,0),E(1,0,1),D(0,2,0)
P(0,0,2),C(2,2,0)
所以AE = 1,0,1 ,PC = ( 2, 2,2)
所以AE PC=-2+0+2=0
所以AE ⊥ PC
(2)由(1)得DE=(1,-2,1),DP=(0,-2,2),
DC=(2,0,0)
6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设n = (x, y, z)为平面 CDE的一个法向量
= 2 = 0

= 2 + = 0 z
取 y=1,则 z=2,x=0
所以n = (0,1,2)
设 = ( , , )为平面 PDE的一个法向量
= 2 + 2 = 0

= 2 + = 0 y
取 y=1,则 z=1,x=1
所以m = (1,1,1)

0+1+2 15
所以 cosα=|cos< , >|= = =
| | | | 5 3 5 x
15
所以平面 CDE与平面 PDE所成角α的余弦值为
5
2 2
21. 【详解】(1)设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2 2 = 1,

则 = 3,c=2,a2+b2=c2

所以 a=1,b= 3
y2
得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x2 1.
3
(2)证明: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2),A(x1,y1),B(x2,y2)
2
x2 y = 1
联立方程,得 3 消去 y 并整理,得(3-k2)x2+4k2x-4k2-3=0,
y = k(x 2)
则3 k 2 0,且Δ=16k4+4(3-k2)(4k2+3)>0,
x +x = 4k
2 4k2+3
所以 1 2
k2
,x1x2=
3 k2 3
2
所以 y1y2= k2(x1-2)(x -2)= k22 [x1x2-2(x1+x2)+4]= 9k
k2 3

因为OA OB ,所以OA OB 0,即 x1x2 y1y2 0 ,
4k2+3 + 9k
2
= 0 3所以 2 2 ,所以
2 = ,所以 =± 15
k 3 k 3 5 5
22.解:(1)a=1时, f x x 2 ex, f x ex x 2 ex ex x 1
令 f x 0,得 x>1;令 f x 0,得 x<1
所以函数 f x 在 ,1 上单调递减;在 1, 上单调递增.
(2) f'(x)=(x-1)ex+2a(x-1)-2(x-1)=(x-1)(ex+2a-2).
①若 a=1,则 f(x)=(x-2)ex,函数 f(x)只有一个零点.
②若 a>1,则当 x∈(-∞,1)时,f'(x)<0,f(x)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
7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当 x∈(1,+∞)时,f'(x)>0,函数 f(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 f(x)在 x=1处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f(1)=-e<0.
因为 f(2)=a-1>0,取 b满足 b<0, b< ln a 1且 ,
2
则 f(b)> 1(b-2)+(a-1)(b-1)2= a 1 2- 3( ) >0,
2 2
所以函数 f(x)存在两个零点.
③若 a<1,令 f'(x)=0,
解得 x=1或 x=ln(2-2a).
e
若 a≥2- ,则 ln(2-2a)≤1,
2
故当 x∈(2,+∞)时,f'(x)>0,
函数 f(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因为当 x≤1时,f(x)<0,
所以 f(x)不存在两个零点.
若 a<2-e,则 ln(2-2a)>1,
2
故当 x∈(1,ln(2-2a))时,f'(x)<0;
当 x∈(ln(2-2a),+∞)时,f'(x)>0.
因此函数 f(x)在区间(1,ln(2-2a))上单调递减,在区间(ln(2-2a),+∞)上单调递增.
又当 x≤1时,f(x)<0,
所以函数 f(x)不存在两个零点.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1,+∞).
8
{#{QQABTQSAogCoQBBAAAhCQwWoCgGQkBGAAAoGRBAMsAAAi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